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魏延想不被杀只有叛变么?魏延到底死的有多憋屈?

魏延想不被杀只有叛变么?魏延到底死的有多憋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633 更新时间:2024/1/20 14:12:36

魏延的死一直是我们喜欢讨论的话题,作为一个大功臣最后却被诬陷而死,还有死的比魏延更加憋屈的么。不过当时魏延已经被扣上叛变的帽子,如果魏延想活命难道真的只有叛变一条路能选么?魏延只狠自己没能早点发觉杨仪的诡计,不然还能反制杨仪。对于当时的蜀国来说,诸葛亮一死新的权利也就诞生了。

说起来,魏延算是三国历史中最憋屈的人之一,其憋屈程度堪比在《三国演义》中颜良文丑才出场传递消息就死去的憋屈。他生而骁勇,《三国志》中称其“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说明他绝不是战场上空有武力的莽夫,更是能养兵带兵的将领,只不过他自视甚高,因此常常不将其他人放在眼里,也就是这样的性格,为他最终憋屈的结局埋下了隐患。

作为蜀汉的肱骨之臣,在降刘备后,他便一直未蜀国效力,无论是打算让他背黑锅,在宴席上以舞剑为名刺杀刘璋,还是让他带兵出征,攻城略地,他都无怨无悔。也因如此,他一步步成为刘备身边近侍,如同赵云。在刘备入蜀称帝之后,他驻守汉中十年,不曾出过什么差错。甚至连诸葛亮带兵北伐,也常常带着魏延出征,可见刘备与诸葛亮这对君臣对魏延能力的认可。

特别是在第四次北伐过程中,他计谋叠出,设计袭击了老谋深算的司马懿麾下兵马,让司马懿吃了大亏,接连损失三千精兵,一战之后竟被吓得不敢出城迎战。也正因为有诸葛亮的方针,与魏延等人的智谋策略,这才使得第五次北伐时,司马懿不得不改变策略,与诸葛亮论持久战,无论诸葛亮百般羞辱,他都坚决不出兵对战。也因此将诸葛亮拖垮,最终续命不成,被魏延打翻七星灯,在五丈原结束了自己悲壮的一生。

在《三国志》的记载中,诸葛亮在五丈原身死之前已与同行的杨仪、费祎姜维等人定下了策略,大军撤军时,由带兵多年,老成有谋的魏延断后,姜维紧随其后,倘若魏延不愿意撤军,可以让他选择留在那里。

在这样的情况下,姜维与杨仪就按照诸葛亮遗言,让军队缓缓撤回,而在安排魏延断后时,魏延很是不甘心,毕竟面对的是昔日被他戏弄的司马懿,加上五次北伐已将蜀国的资源几乎消耗殆尽,毕竟当时纵然是不缺粮草的蜀地,为了让士兵出征,也是以十养一,大蜀国力凋敝,若此次不一举北伐成功,退据蜀地,那这辈子就别想东山再起了!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以及自己封侯拜相,争取军功的想法,加上他历来与杨仪不对付,魏延当然不同意,于是不满道:“丞相虽然死了,但大军还有我能指挥,身为大将,我自能统领三军,在我看来,这场仗就应该继续打下去,凭什么你杨仪一个人贪生怕死,就要废了蜀汉大业?”。当然,心高气傲的魏延定然认为自己乃是蜀国赫赫有名的大将,凭什么要给杨仪断后?更何况他心中早有怨气,认为诸葛亮死后,三军统帅自然应该是他,他如何甘心屈居在后来居上的姜维与杨仪之下。

在这样的情况下,魏延一怒之下,竟然提前撤了兵,而且还烧了阁道。同时杨仪魏延二人分别上表,都称对方是叛徒。由于魏延平日里目中无人,自视甚高,众人对他的印象都不好,身为中间派的董允蒋琬等文官自然更相信杨仪,甚至还派遣了禁卫军北上,要抵御叛变的魏延。魏延当时率先抵达南谷口,拦住了杨仪大军,当时的魏延或许只是为了当面对质,讨个说法,因此并没有出兵和对面干架,而就在此时,何平在阵前大骂魏延叛徒,魏延一看自己叛乱的罪名坐实,更不敢出兵抵抗,将这个罪名实打实的加在自己身上,于是只能跑了。

当时的情况下,姜维统帅的是步兵,而且还坐镇中军,而马岱统领的是骑兵,相较而言,自然是马岱更善于奔袭追杀,因此魏延最终被马岱追上斩杀。

可惜魏延身为一代名将,最终被后世诟病脑后有反骨,更因与杨仪格格不入,被杨仪坐实了叛乱之名,最终无奈被杀,是在是憋屈不已。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故宫里面的龙椅到底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古时候皇帝住的地方,小编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那就是紫禁城也就是现在的故宫,说到故宫,可以说是金碧辉煌,里面全都是以黄色,红色为主,在古时候,人们认为黄色是非常高贵吉祥的颜色,那么,说到故宫,有不少的人也是在问小编,故宫里面的龙椅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小编也是在网上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

  • 东方朔总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为何还被称为“智圣”?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趣事

    被称为“智圣”的东方朔,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名副其实的智者,他的很多言行都影响着汉武帝,而司马迁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最开始也是司马迁在东方朔死后为他题的。但也有很多人都知道,东方朔总是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这样的人

  • 同样是开国功臣,为何王翦能够善终?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趣事

    “开国功臣”在古代是一个让人很有面子,但是又提心吊胆的称呼,因为皇帝很可能哪天就找个理由把他们都杀了,原因也很简单,担心他们手里的权力太大,最终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或者江山稳固。其实也有很多没有被杀的功臣,不仅活着,而且善终,王翦就是其中之一。那么,王翦做了什么事,才能让秦始

  • 为什么刘禅死后没有盗墓贼来盗墓?真正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刘禅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刘禅是三国时期的一位人物,当然了,刘禅也是三国时期的第二位皇帝了,在当时,人们对刘禅的介绍还是有很多的。在古时候,人们死后都是有很多的陪葬品,包括很多的金银珠宝首饰。作为皇帝刘禅死后,他的墓里应该还是有很多的财宝的。那么,有不少的人也是在问小编,为什么刘禅死后没有人

  • 曹操打赢官渡之战最大功臣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曹操能打赢官渡之战击败袁绍,估计当时也没几个人能相信。不过曹操兵少,为什么能击败袁绍的部队呢?其实曹操如果选择正面硬碰硬的话胜算就会大打折扣,所以运用得当的计谋才能让曹操占据上风。所以当时谁是获胜的最大功臣呢?起码袁绍的这个手下是帮了曹操一个大忙,只不过后期他也没得到一个好的下场。渠水流,濮水流,两

  • 草船借箭到底是诸葛亮想出的计谋还是孙权想出的?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趣事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对于吴国和蜀国来说都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战役,好在最后吴蜀联手击败了曹魏。不过这场战役中到底是靠吴国还是蜀国呢?其实吴国才是取胜的关键,很多赤壁之战的经典谋略都是吴国将领想出来的,例如草船借箭。在三国演义里草船借箭是诸葛亮想出来的,但正史并不是这样,草船借箭实际上是孙权想出

  • 完成统一霸业的秦始皇为何没有立皇后?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趣事

    说起“皇帝”两个字,很多人难免会想到“皇后”,比如刘邦与吕雉,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但是谈起秦始皇,人们会想到他的长公子扶苏,丞相李斯,大将军王翦,唯独没有皇后。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与第一位皇后竟然不是一对,说起来还是有点可惜,那么,作为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什

  • 抗日战争中为什么日军不怕八路军扔出的手榴弹?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中国古代的战争史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古时候的中国因为非常的落后总是遭到其他国家的欺负,特别是日本,因为日本的野心实在是太大了,日本想独占整个世界,但是,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各种资源都是有限的,日本希望从中国的身上获取更多的利益和钱财来扩充自己国家的力量,当然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造成的伤害也是

  • 王朗和诸葛亮舌战是真实历史么?王朗正史是怎么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趣事

    三国演义里有一段骂战成了经典鬼畜素材,就是诸葛亮北伐时和王朗的舌战,最后王朗被诸葛亮气的摔下马死了。可能作为观众来看,感觉还是挺精彩的,不过正史上真的是这样么?王朗其实是一位非常博学的学者,而且口才方面绝对不会输诸葛亮,这一段只是罗贯中给加上去的,并不是真的。以王朗的学识估计诸葛亮也不会轻易冒犯。今

  • 朱棣做了什么导致朱元璋不把皇位传给聪明能干的他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朱元璋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朱元璋是明朝的皇帝,当然了,朱元璋也是中国古代史上皇帝中家世最为平淡的一位了。不过,朱元璋的治国理念还是非常强的!朱元璋在位期间,贪官污吏也是少了不少,有不少的人也是在问小编,朱棣是做了什么导致朱元璋不把皇位传给他呢?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