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刘备伐吴是为了帮关羽报仇还是为了拿回荆州?

刘备伐吴是为了帮关羽报仇还是为了拿回荆州?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537 更新时间:2024/1/24 18:41:35

关羽被杀荆州也丢了,这个打击对于刘备来说已经有点致命了。毕竟一个是自己最好的兄弟,一个是关乎国家存亡的土地。当时刘备准备伐吴到底是一时冲动还是经过了缜密的计划呢?其实刘备这次伐吴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拿回荆州,毕竟荆州对于蜀国来说太重要了,只是最后在夷陵刘备惨被,最后蜀国的国力也日渐衰弱,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年底,关羽兵败,不但自己丢了命,就连荆州也落入了孙权之手。这不但是对刘备集团的重大打击,也断送了刘备集团的跨有荆益、进而一统天下的宏愿。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非常清楚,刘备亲征东吴,结果在夷陵大败,刘备集团实力受到进一步削弱,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确立。

刘备为何要发动征讨东吴之战,究竟是草率行事还是深谋远虑之举。在说明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在夷陵之战爆发前刘备都做了些什么。

首先来看看两个记载,第一个出自《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

孙权袭荆州,先主大怒,欲讨权。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第二个记载出自《三国志·秦宓传》:“先主既称尊号,将东征吴,宓陈天时必无其利,坐下狱幽闭,然后贷出。”

这两个记载说明,在刘备决定征讨东吴前,刘备集团内部曾经进行过相关的讨论,而且出现了赵云、秦宓这样反对的声音。赵云劝谏的时间不详,而秦宓劝谏的时间则是在刘备称帝之后即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四月之后。这说明了一点,即东征的决定是经过两年时间的讨论并最终确定的,可见并不仓促。

另据《三国志·先主传》注引《魏书》记载:“备闻曹公薨,遣掾韩冉奉书吊,并致赙赠之礼。文帝恶其因丧求好,敕荆州刺史斩冉,绝使命。”这个时间是在关羽死后的第二年即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

刘备此举的目的何在,其实很明确,是想借吊唁曹操为名与曹魏交好,目的是为东征消除来自曹魏方面的威胁,可见刘备一早就在为东征在外交上的准备。

还有一个记载出自《三国志·先主传》:“章武元年夏四月,大赦,改年。以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置百官,立宗庙,祫祭高皇帝以下。五月,立皇后吴氏,子禅为皇太子。”这个时间是公元221年,同年七月,夷陵之战才正式开始。这又说明战前的刘备并非匆匆忙忙,而是有条不紊地处理了内部事务之后才发动东征之战。

从关羽覆灭的公元219年到刘备征吴的公元221年,期间长达一年多,期间刘备集团不但经过内部的公开讨论,还做了多方面的准备工作。由此可见,这场战争并非草率行事,而是做了充足的准备的。

刘备东征的目的何在?很多人受文艺作品的影响,认为是替关羽报仇,打算消灭东吴集团,其实这种看法是非常错误的。从蜀汉东征的总兵力来看,仅四万余众,并不足以发动一场全面战争,其目的仅仅是为了夺回荆州,恢复战前荆州的疆域。

从这个意义上看,刘备东征是深谋远虑的后的结果,并非草率行事,更不是为了替关羽复仇,而是不愿使隆中对跨有荆益、一统全国的战略构想能够继续实施。尽管东征以刘备的失败告终,但那是战术上的失利,并非整体战略有问题。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肝肠寸断是怎么来的?背后究竟有什么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趣事

    很多时候,肝肠寸断这个词我们只用它的形容意,毕竟字面意义太过血腥残忍,想都不敢想。但是,中国的成语基本上每一个都会有一个故事来历,再用简短的四个字总结一下。那么,这个看似惨不忍睹的成语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这个故事是什么时期发生的呢?比喻伤心到了极点,成语中有一个词叫做肝肠寸断,这个词千万不要乱用

  • 古代的"复仇杀人"究竟是对是错?古时候如何看待复仇?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趣事

    我们常常会在影视剧中看到一些背负着仇恨的角色,他们誓要找到自己的仇人复仇。这些大多数都存在于江湖侠客中,很多也都是虚构出来的。但是毕竟杀死了人,难道古代的律法的不管吗?今天,我们就以晋代的桓温为例,来讲一讲,古代对于复仇这件事情持何种态度。桓温,谯国龙亢人。他的高祖是三国时期在嘉平之狱中被司马氏诛杀

  • 古代被判处死的犯人为什么不先自杀了断?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趣事

    在中国古代,处理犯人罪行还是很残酷的,一般人犯了错,轻则就是棍棒,重则便是生不如死的折磨了,当然了,在古代有一种刑法叫做凌迟之死。犯了错的人一般不会直接处死,会将犯人不断的折磨,有相关文献记载,当时,一般处以凌迟之死的人,身体要被割3000刀,就像割肉一般,非常的残酷和血腥。特别是到了明朝,朱元璋在

  • 唐朝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走向全盛时期?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趣事

    盛世的唐朝,绝不是凭空来的,也不是统治者说说几条政令就能够发展起来的,它靠的是皇帝与大臣长远的眼光,以及打破从前不合理规则的勇气与决心。那么,盛世而强大的唐朝,究竟是依靠着什么样的制度,才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盛世时期呢?在唐代以前的魏晋南北朝时代,士族门阀作为社会和政治中的核心力量,成为几百年间中华大

  • 古时候新娘蒙红盖头是什么时候兴起的?有什么样的寓意?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趣事

    我们都知道现在结婚都是崇尚素质结婚,也就是说文明,废除一些低俗的陋习,不过,在现在很多地区还是有很多的乡风习俗的。比如背媳妇,抽打等。而且这些大部分都是在一些山区,文化教育落后的地区,那里的人们因为思想文化根深蒂固无法改变了。而在中国古代结婚有一个习俗,那就是新娘蒙红盖头,这个习俗是什么时候开始兴起

  • 刘禅逼死司马昭是真的么?郤正的投降书是怎么写的?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趣事

    邓艾破蜀后,郤正负责写了蜀国的投降书。刘禅见到司马昭是还不忘调侃几句,结果导致司马昭突然暴毙。当然司马昭的具体死因不详,据说是病死,不过司马昭也不是省油的灯,刘禅和司马昭比也太嫩了。司马昭从小就展露出了自己的野心,不像司马懿是一步步被逼到这个份上。如果司马昭不死可能会有更好的治理吧。在中国有一句俗话

  • 唐朝的离婚协议是怎样的?唐朝人是怎么离婚的?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趣事

    现在结婚离婚非常普遍,而且,现在的年轻人心情不好或者遇到一些所琐事便会恼怒而离婚了,现在离婚双方去民政局办理手续便可以了,而且,如果涉及的财产也是要经过相关的手续来进行分割。那么,当时古代的人们是怎样的呢?古代人们离婚是怎样的?小编看到唐朝人离婚是最特殊的,最正式,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一起来

  • 古代有多少断案奇才?古代的狄仁杰还真不少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趣事

    狄仁杰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心中断案如神、是非分明的大人物,也可以说是这种形象的代表人物,丝毫不比国外那些神探逊色。但历史上,当然不可能就只有这么一位神探,各个时期都存在这样的高手,只不过名气并没有狄仁杰大罢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那些不为人所知的断案高手吧。唐代名臣狄仁杰一直以来都很火,被电视剧、电影盯着不

  •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座右铭怎么区别那么大?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诸葛亮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人是曹操的死对头,刚好司马懿又是曹魏这边的军师,所以诸葛亮也经常的被人拿来和司马懿对比了,所以也分不清楚到底是谁更加的厉害的,最近很多网友也说了,如果我们来看看司马懿和诸葛亮的座右铭的话你会发现这个也还是有非常的大的区别的,那么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区别呢,又有什么影响呢?下面

  • 盘点历史上有那些人死于装逼的人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装逼这件事情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和现代生活中好像还是非常的常见的,那么装逼这个技能古代人有没有呢?其实当然是有的,在古代啊其实也是有很多人喜欢装逼的,也有一些人装逼给把自己给装死了,那么到底有哪些人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1、齐国有两个彪蛋,一个住在城东,一个住在城西。有一天,两人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