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人是怎么对待战败方的?有多残忍?有哪些处理方式?

古人是怎么对待战败方的?有多残忍?有哪些处理方式?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203 更新时间:2024/1/17 10:29:10

古代的中国总是战火连连,因为自身的弱小遭到别人的欺负,而且,当时中国的邻国日本因为自己国土比较小,但是心中有一个称霸世界的野心,所以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当时的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国家贫穷,人民无知,虽然中国总是战败,但是,也还是有偶尔赢的机会,古代人又是怎样对待战败方的呢?特别是三国时期,魏蜀吴时间的战争,为了争夺地盘,打仗是经常的事。具体的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

战争是令人痛苦的,也是令人麻木的,在战场上人就变成了魔,只具有人的肉身,却不具有人的情感和慈悲。

然而战争的后遗症是巨大的,那些参战的男儿,大都是家中的顶梁柱,是母亲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亲,有的是一家的长兄,肩负着家庭的使命和责任,如果他们在战场中牺牲,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无疑是天塌下来了。

虽然二战时期医疗提高不少,但还是有很多人在战争中死去,有的人因战争而留下后遗症,一生都被病痛折磨。

一场大战后,总会遗留很多尸体,很少有人会去想这些尸体去哪了?难道不是抛到战场上,任其自生自灭吗?

如果在炎热的夏天,尸体会腐烂形成尸毒,可能会爆发传染病和瘟疫,附近地区的百姓都会遭遇疾病侵袭,而且严重的可能在较大的城市蔓延开来。

其实古代对待尸体是比较残忍的,也是很不尊重的,挖坑活埋算是客气的,起码还给了个“入土为安”,如果焚烧尸体,起码是文明的,能够杜绝传染病的。

古代有那么一项不怎么文明的交战惯例:战胜方可以任意处理战败方尸体,哪怕以侮辱的方式。

所以他们会将阵亡者尸体堆积在路两侧,然后用哪个土覆盖,夯实之,踩踏之,直到形成金字塔形的“京观”或者“武军”。

这对战败方的国家而言是个挑衅的举动,会加深双方的仇恨,引发新的战争。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开始筑“京观”了。公元前597年,楚军和晋军打仗,晋军败,大臣就建议将尸体堆成“京观”。这其实相当于一枚“勋章”,让子孙后代看见能扬眉吐气,从而更加励精图治,保持国家的强大。

楚庄王却制止了,他说:“武这个字拆开就是‘止戈’,意思是不再使用兵器。国家动‘武’是为了制止暴力,定功、安民、丰财,做到这些国家才能强盛。”

楚庄王说:“这些阵亡者都是为自己的国家尽忠,怎么能将他们随意对待呢?”

楚庄王是个英明的国君,因为他的建议,这些晋军得以入土为安。

但古代这样的国君少,《史记》中记载秦始皇是如何坑杀少年时期侮辱他的人,如何坑杀四百六十多个对他有怨言的儒生,说明秦始皇十分残忍。

对活人都如此残忍,何况对死人呢?

不过史学家对“京观”和“武军”的解释是一样的,都是对阵亡的尸体处理,而同样是尸体堆积封土,如果人还活着,就称为“坑”。不过,想想秦始皇、项羽之类的还真是个“坑”啊!这种举止简直是禽兽之举了。

唐太宗曾派使者去高丽质问他们,原因是在隋朝时我们跟高丽交战过,高丽将隋军尸体筑成京观让大家观瞻,唐太宗登基后认为这是对中国的侮辱,就让高丽把“京观”推倒,他派人将隋军的尸体带回国安葬。

京观也叫“骷髅台”,东晋战败后,东晋的士兵尸体被做成“骷髅台”。

唐朝时期军阀混战,战败方的头颅都被割下,大约一万个,然后“封尸为京观”。

“坑”也是古代常用的处置战俘的方法,史书里都有记载。

明朝常遇春习惯坑杀俘虏,徐达想阻止,没来得及。真正下令不许坑杀,不能做成京观吓唬人的是满清的统治者,他们倒是做了一件好事。

但清朝刚开始搞屠杀的时候,也有将尸体抛到河流里去,比如“嘉定三屠”,尸体把河水都染红了。

河流里堆积了尸体,那么这条河水就不能喝了,下游的人不知道,喝了这些水就有可能死亡。

后来大家对待战俘才有了土葬,俗话说“入土为安”,这才是对死者的尊重。

再后来有了火葬,这样集中处理不留祸患,火葬会让尸体彻底烧化,也不占地方,不过古人不理解这种方式,认为火葬才是对死者最大的侮辱,而火葬在我们今天倒成为一种文明的处理尸体的方式了,可见古人和今人的思想也是有差异化的。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唐朝时期离婚要走什么样的程序?当时离婚协议是什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趣事

    现代社会,如果夫妻双方出现问题想要离婚,自然是要签署一份拥有法律效力的离婚协议书,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这样一个具有现代化名字的产物是今天才有的。其实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存在离婚协议书了,只不过当时并不是叫这个名字而已。那么,唐朝的离婚协议书又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人是可以离婚的呢?随着法律制度的健全,离

  • 元朝普通人的生活是怎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趣事

    要说有什么东西最能反映历史上当时的社会风貌,那就是文学作品了。不管是诗词歌赋,还是绘画书法,人们会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融入这些作品中,其中蕴含的感情,我们时隔数百上千年也能够感受得到。那么,元朝时期,我们便能从元曲中窥见元朝人的生活,他们的日常又是怎样的呢?在元朝当时人所做的元曲这种文学化的历史记录里,

  • 三英战吕布最大的赢家却不是刘备?曹操袁绍才是最大获利者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趣事

    三英战吕布让刘关张名扬天下,刘备也是收获颇丰,不过要说最大的受益者可能还不是刘备,而是曹操和袁绍。当时吕布的名声已经被自己玩臭了,所以曹操也是想尽快除掉吕布这颗眼中钉,但是吕布自身实力也不弱,所以需要有人替他先把吕布消耗一部分实力,在强势出击。不过当时刘备也需要打响自己名声,也算是各取所需吧。三国演

  • 诸葛亮在上方谷为什么没算天气?诸葛亮真的懂气象学么?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趣事

    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上为我们展示出来自己懂得气象学,只是在最关键的上方谷一战中诸葛亮没有算到当时的天气,让司马懿死里逃生。诸葛亮对于气象的预估为什么时准时不准呢?当然这也很正常,就算是放到现代天气预报也不是每天都准的,更可况诸葛亮只是个人。如果诸葛亮真能做到100%预测准确估计早就统一天下了。诸葛亮在第

  • 诸葛亮杀刘封为什么刘备不阻止?刘封死的冤么?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刘封给人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不愿出兵救关羽,导致关羽败走麦城最终被杀。刘封是刘备的养子,但是刘封小看了刘备和关羽之间的感情,刘备可以为了关羽不要养子还坚决北伐。诸葛亮也是主张杀掉刘封,因为刘封带有很深的私意,为了一己私欲会坏了大事,所以刘备也就不再犹豫,杀掉了刘封。这样一看的话刘封死的算冤么?刘备败

  • 关羽看不起黄忠到底是为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关羽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人也还是有点意思的,因为这个人其实有点争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很多时候说他好的时候有一说,很多时候说他不好的时候也有一说,但是关羽有一个怪毛病,那就是谁都看不起的,但是也不是谁都看不起,就是对有些人看不起,这其中就有黄忠这位老将,不管是先前还是最后都是看不起的,那么这到底

  • 张作霖姨太太被人泼水张作霖是怎么处理的?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张作霖其实大家也不要小瞧了这个人,这个人小编虽然不熟悉吧,但是仔细的辨认你会发现这个人竟然厉害到如此,说到的战役我们也不要多说了,我们不妨说说生活中一些处理事情的方法了,最近很多网友都说了张作霖在一次处理姨太太被人泼水的事情显得十分的厉害,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张作霖

  • 弯刀好用吗?为什么游牧民族喜欢用弯刀?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游牧民族小编相信很多人应该都是知道的,游牧民族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名族,在中国古代,游牧民族自力更生,过着群居的生活,因为,在古代,游牧民族属于少数民族,被人们看做是蛮人或者是怪人,当然了,小编也是看到游牧民族非常的聪明,他们有自己的一套本领和防御工具,他们的工具便是弯刀,那么,古时候的弯刀好用吗?

  • 曹操为什么没能识破刘备的野心?只有这三人看懂了刘备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趣事

    刘备能成为一国之君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已经算是奇迹了,因为刘备是真正的草根出身,不像曹操和孙权都是权贵子弟。所以这也给刘备初期创业带来了一定好处,就是没人会注意他也不觉得他有什么野心,如果曹操早知道刘备想自立为王早就把他给除掉了。但是三国里也还是有人看出了刘备的野心,只不过没有点破或是为时已晚。《三国

  • 吕布加赤兔是三国最强组合?吕布碰到他恐怕也不是对手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趣事

    吕布战神一般的形象流传至今,而且搭配上赤兔还有战力加成,但是从整个历史上来看吕布还会是无敌版的存在么?其实吕布的厉害之处只是单挑,带兵打仗还比较稚嫩。不过说到单挑也有不怂吕布的人,而且能赢吕布的概率也很大。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历史中个人战力比较强的人物,当然这里就把小说里的人物也加进去了,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