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明代选妃过程什么样?皇帝多久选一次妃?

明代选妃过程什么样?皇帝多久选一次妃?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902 更新时间:2023/12/29 13:59:47

明代选妃过程什么样?皇帝多久选一次妃? 明代选妃制度揭露。在大明王朝,谁想贵为皇后,就得像今天好多电视台举办的选秀一样,层层筛选,一路PK,要顺利经过八个关口,才有资格母仪天下。

据《明史·后妃传》记载,朱元璋汲取历朝后宫乱政的教训,于洪武元年修纂《女训》作为管理后妃的“家法”。在后妃的遴选上,为防范朝中权臣与后宫勾结,规定“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

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妃、后多采之民间。”而且偏重于选择清贫之家的女子,试图以此辅佐皇帝去节俭勤政。当然,这不过是一个良好的愿望罢了。但明代选后妃的制度却是十分规范。

其过程大致分为“八级”,逐级加以筛选淘汰。第一级是“海选”。在皇帝届大婚年龄时,派遣宦官到全国各地挑选十三至十六岁之间的良家美少女,从中海选出五千名。

这五千人相当于拿到了一张选美“准考证”。皇家则支付若干银币作为聘金与路费,令被选少女父母按规定时限送女儿京城应选。

第二级叫初选。这初选得选择一个大场子,由太监们把少女每百人排成一行。按年龄大小排序,逐一察看后。

把那些或稍高、或稍矮、或稍胖、或稍瘦的少女淘汰。这初选便会淘汰掉一千人。

第三级叫复选。一般于初选的第二天,这些初选过关的少女继续列队,太监们用十分挑剔的标准。

仔细察看每人的五官、头发、皮肤,当然也包括“三围”,只要有一项不合规定,即令“靠边站”。

然后就是让大家自报门第、姓名、年龄等,以考察音色、仪态,淘汰掉嗓音粗浊、口齿不清、仪态欠雅者。

如此又筛掉二千人。第四级是精选。太监们用尺子细量少女的手足,再让她们走上几十步“台步”,看看步姿与风韵。于是,那些脚稍大的,手腕稍粗的,举止不端的,又遭淘汰。

最终留下一千名美女召入宫中继续参加“考级”。而太监们的使命也至此打上了句号。第五级是留宫。分头安排宫中的老宫娥,将美女们逐一“引至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

其体检的严格程度不亚于选“航天员”。通过体检,确定其中的三百人成为入选留宫的宫女。第六级是晋嫔。这三百名留宫的美女,由皇帝的特派专员详细观察一个月,依据她们的性情言语。

判断是否性格温柔敦厚,是否具有智慧并且贤惠。据此,再筛掉二百五十人,剩下的五十人便自动晋级为嫔妃。第七级是“选三”。所谓“选三”,就是由皇太后或太妃从五十人中选出三个供皇帝钦定。

这倒有点类似科举廷试后张榜的“一甲三名”。以明熹宗选后为例,当年由太妃刘氏亲召五十人,“与之款语,试以书算诗画诸艺”后选定三人,即皇后张嫣,贵妃王氏、段氏。

第八级是钦定。刘太妃先把张嫣等三人的美态转告皇帝,熹宗再亲自召见三人,直接进行面试。熹宗见着三个姝艳绝伦的美人,真有些左右为难,举棋不定,便让赵选侍决断。

赵建议定张嫣,于是钦定张嫣为中宫皇后,王氏封为良妃,段氏封为纯妃。是年,张嫣年方十五。一般“选三”后陪选的两名美女,都会被封为贵妃,但也有被赐予金银币退回家的。

如明光宗当太子时选太子妃,刘大姑与郭氏姐妹进入最后一轮角逐,郭氏老大被选为太子妃,其妹与刘大姑落选,赐给金币后返回家中。

据载,这位刘大姑自感身价百倍,回故里后不愿再嫁凡夫俗子,做了一辈子老处女。

令人不无遗憾的是,明朝如此苛刻的选后制度,选出来的后妃终未能辅佐朱元璋的子孙们,保住那大明的一片江山。

标签: 美女初选淘汰皇帝少女

更多文章

  • 20世纪前西方人为何不露齿微笑:具性引诱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社会,法国,身份,微笑,世纪

    1948年,世界精神卫生组织将红十字会创始人亨利·杜南的生日定为“世界微笑日”,人们在5月8日这天庆祝微笑这一行为,用这种愉悦的表情促进人际与社会的和谐。微笑在现代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几乎所有广告上都会出现这种表情。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人类社会到20世纪后才普遍将

  • 李存勖的苦难后宫:皇后胜妲己 戏子受恩宠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一个,刘氏,夫人,皇后,自己

    后唐庄宗的皇后刘氏是历史上出了名的祸国殃民之人,后人称她胜过妲己。有趣的是,这位皇后不是以美色诱惑皇帝,让皇帝沉迷温柔乡,从而导致误国,而是以贪财着称,是后唐一个贪婪的蠹虫。至于李存勖,倒没有痴迷美色,却痴迷戏曲,宠信戏子,把后唐搞得乱七八糟,想不亡国都不可能。李存勖的后唐江山,一多半毁在了自己手上

  • 冷血皇帝为斩草除根杀大哥100多儿子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大臣,君主,慕容,北魏,一个

    北燕是拓跋焘铁骑之下的另一个受害者,这事本身没有什么奇迹发生,绵羊伏在猛虎旁边迟早要被一口吃掉。但幸福是相似的,不幸各有不同,只说说里面的几个细节,有的极为罕见。第一、最另类的君主燕国的生命力顽强,在“五胡十六国”中有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燕,春风一吹,死灰复燃,所以《天

  • 中国历史上被太监害死的八位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太,宦官,皇帝,秦始皇,在位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太监们的身影也不乏出现,他们是专供古代皇室役使的官员,是皇家专制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官衔,而这种宦官(太 监)制度最早起源于先秦时期,直至最后一个王朝清代的灭亡为止,一直贯穿了中国几千年。但是在这一段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太监干政的事例却屡见不鲜,同样, 太监弑帝的事例也层见迭出,且比较常

  • 公主不伦之恋:开启公主养男宠之风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武帝,一,历史,公主,东方

    馆陶公主 历史上的馆陶公主刘嫖:汉文帝与皇后窦漪房的嫡女,汉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是于汉文帝三年(前177年)嫁给世袭堂邑侯(食邑1800户)陈午为妻,故又称堂邑大长公主。汉文帝时封馆陶长公主;汉武帝时,升为馆陶大长公主,尊称窦太主。馆陶公主封号由来馆陶县,位于华北平原南部,河北省南端偏东,始建于西汉

  • 卫子夫有孕证明了汉武帝身体没毛病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武帝,第一,皇帝,就是,公主,公元前,无子,皇后

    后人看汉武帝的生育能力肯定是没毛病了,毕竟一辈子有11个孩子,但这个事实,汉武帝本人到卫子夫怀上卫长公主之后,才被确证。先看一段记载: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是平阳公主府的歌女,在衣车中被皇帝宠幸入宫,之后一年多没见着皇帝,正巧宫里要放一批宫女回家,汉武帝亲自出马挑选,发现了卫子夫。卫子夫哭求汉武帝放自己

  • 赵飞燕有倾城之貌,汉成帝为何更宠爱赵合德?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那么,姐妹,在于,一个,沐浴,自己,宠爱,飞燕

    赵飞燕与赵合德两姐妹可谓是一代红颜。这二人本是公主家养的舞女,先是赵飞燕因为出众的美貌被成帝带回了皇宫,后来赵合德也在赵飞燕的引荐之下得了成帝的宠爱。历史上,称赵飞燕是红颜祸水,成语环肥燕瘦中的"燕"字指的正是赵飞燕。如此说来,这姐妹二人的容貌都是十分出众的,那么为何后来,赵合德成了成帝的宠妃,赵飞

  • 古代洞房花烛夜新娘不“落红”会是什么下场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女子,古代,第二,而且,贞洁,就是,社会,或者

    在古代社会,男尊女卑之下,出于对女性资源的支配和男性自私的心理,在女子身上强加的枷锁一代胜过一代。尤其是宋代程朱理学之后,女子完全沦为附属,不仅要遵从三从四德,而且还要百般迎合男子的喜好,如裹小脚等残酷的行为出现。而作为女子来说,嫁为人妇第一道致命的关卡就是“落红”。那么落红是什么呢?这主要是古代对

  • 清宫选妃子不看美貌看家世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牌子,皇帝,选秀,女子,八旗,挑选,乾隆,户部

    清代的后宫,上至皇后,下到宫女,都是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出来的。旗人,是清朝独有的。因此,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后宫粉黛的制度,也是清代独有的。清太祖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的过程中,创立了八旗制度,这套制度是在女真人原来的狩猎组织的基础上建立的,是军政合一的制度,兼有行政、军事、生产等多方面职能。以黄、白、红、蓝

  • 霍去病竟然也是汉武帝的男宠之一!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自己,史记,两位,以色,汉武帝,皇帝,不过,列传

    电视剧《卫子夫》里的韩嫣,汉武帝的知名“男友”,他的出身并不低,是刘邦称帝后逃亡匈奴的韩王信之曾孙。汉武帝是个双性恋。从刘邦开始,西汉的历代帝王往往是男女通吃。对此,《史记》和《汉书》都不怎么避讳,直说“非独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简言之,男色。两位史家还专门为这群“色男”立了个传,叫《佞幸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