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历史上选妃标准最苛刻的皇帝是谁?

揭秘历史上选妃标准最苛刻的皇帝是谁?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268 更新时间:2024/1/21 13:31:31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中国古代,皇帝选妃可不单单只是看一眼就能选上的,当然,看一眼就选上的也有,不过都是个案。其实,古代选妃制度非常严格。看下古代帝王选妃究竟有哪些严格的要求?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当然,这只是些泛泛的条文,汉代就有皇帝定下了严苛的选妃标准,今天看来,简直匪夷所思。汉桓帝刘志一定是个酷爱科学计量方法的人。对于后宫嫔妃的身体各个部位都有着严格的尺寸观念。身高必须七尺一寸,肩宽必须一尺六寸,臀宽要比肩宽少三寸,从肩膀到手掌必须二尺七寸,手掌手指共要四寸长,从大腿到脚长三尺二寸,足长八寸。

这样一番计量下来,实在不知道到底还能有几个名门闺女能够符合标准,这不是苛刻,简直是不可理喻!同时也看得出来:这刘志一定也是个无趣的男人。女人的妙处在于各有各的不同,环肥燕瘦,各有所妙,一旦后宫佳丽三千全成了一个模子的流水线产品,那作为皇帝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

当然,可以想象:即便成了刘志的妃子,也必定要几十年如一日的维持原有身材,既不能胖,也不能瘦,否则身材脱离了标准,那就该尝尝冷宫失宠的滋味了!

在大明一朝,谁想贵为皇后,就得像今天英语专业考级那样,四六八级逐级过关,一直考过“八级”,才有资格母仪天下。据《明史后妃传》记载,朱元璋汲取历朝后宫乱政的教训,于洪武元年修纂《女训》作为管理后妃的“家法”。在后妃的遴选上,为防范朝中权臣与后宫勾结,规定“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妃、后多采之民间。”

而且偏重于选择清贫之家的女子,试图以此辅佐皇帝去节俭勤政。当然,这不过是一个良好的愿望罢了。但明代选后妃的制度却是十分规范,其过程大致分为“八级”,逐级加以筛选淘汰。

第一级是“海选”

在皇帝届大婚年龄时,派遣宦官到全国各地挑选十三至十六岁之间的良家美少女,从中海选出五千名。这五千人相当于拿到了一张选美“准考证”。皇家则支付若干银币作为聘金与路费,令被选少女父母按规定时限送女儿京城应选。

第二级叫初选

这初选得选择一个大场子,由太监们把少女每百人排成一行,按年龄大小排序,逐一察看后,把那些或稍高、或稍矮、或稍胖、或稍瘦的少女淘汰。这初选便会淘汰掉一千人。

第三级叫复选

一般于初选的第二天,这些初选过关的少女继续列队,太监们用十分挑剔的标准,仔细察看每人的五官、头发、皮肤,当然也包括“三围”,只要有一项不合规定,即令“靠边站”。然后就是让大家自报门第、姓名、年龄等,以考察音色、仪态,淘汰掉嗓音粗浊、口齿不清、仪态欠雅者。如此又筛掉二千人。

第四级是精选

太监们用尺子细量少女的手足,再让她们走上几十步“台步”,看看步姿与风韵。于是,那些脚稍大的,手腕稍粗的,举止不端的,又遭淘汰。最终留下一千名美女召入宫中继续参加“考级”。而太监们的使命也至此打上了句号。

第五级是留宫

分头安排宫中的老宫娥,将美女们逐一“引至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其体检的严格程度不亚于选“航天员”。通过体检,确定其中的三百人成为入选留宫的宫女。

第六级是晋嫔

这三百名留宫的美女,由皇帝的特派专员详细观察一个月,依据她们的性情言语,判断是否性格温柔敦厚,是否具有智慧并且贤惠。据此,再筛掉二百五十人,剩下的五十人便自动晋级为嫔妃。

第七级是“选三”

所谓“选三”,就是由皇太后或太妃从五十人中选出三个供皇帝钦定。这倒有点类似科举廷试后张榜的“一甲三名”。以明熹宗选后为例,当年由太妃刘氏亲召五十人,“与之款语,试以书算诗画诸艺”后选定三人,即皇后张嫣,贵妃王氏、段氏。

第八级是钦定

刘太妃先把张嫣等三人的美态转告皇帝,熹宗再亲自召见三人,直接进行面试。熹宗见着三个姝艳绝伦的美人,真有些左右为难,举棋不定,便让赵选侍决断。赵建议定张嫣,于是钦定张嫣为中宫皇后,王氏封为良妃,段氏封为纯妃。是年,张嫣年方十五。一般“选三”后陪选的两名美女,都会被封为贵妃,但也有被赐予金银币退回家的。如明光宗当太子时选太子妃,刘大姑与郭氏姐妹进入最后一轮角逐,郭氏老大被选为太子妃,其妹与刘大姑落选,赐给金币后返回家中。

据载,这位刘大姑自感身价百倍,回故里后不愿再嫁凡夫俗子,做了一辈子老处女。令人不无遗憾的是,明朝如此苛刻的选后制度,选出来的后妃终未能辅佐朱元璋的子孙们,保住那大明的一片江山。

其实,影视剧中我们看到的是都是一些浪漫的爱情故事,如唐明皇和杨贵妃、汉武帝和卫子夫等。殊不知,皇帝选妃的过程会这么的苛刻,入选女子不仅要出身名门,重要的是脸上没有麻子,不能有口臭,不能有鼻炎,没有腋臭,没有痔疮,没有脚气,没有任何的妇科疾病等。原来当皇帝的女人也不是件简单的事。

标签: 标准美女初选淘汰当然皇帝少女没有

更多文章

  • 赵匡胤真的死于弟弟赵光义之手吗?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如雷,即位,太祖,弟弟,太宗,记载,开封,当时

    宋太祖赵匡胤听从母命把帝位传给了他的弟弟赵光义,是众所周知的史实。但有一种说法说宋太祖赵匡胤死的蹊跷,却也是与宋太宗赵光义有关。传言“斧声烛影”就是指宋太祖赵匡胤暴死,以及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间所发生的一个谜案。《宋史·太祖本纪》上只简略地记载:“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文莹《续湘

  • 北京朝内81号身世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学校,美国,这里,进行,记者,大街,有关

    北京朝内大街81号围绕北京朝阳门内大街81号院两栋建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小洋楼, “鬼宅”的传说流传许久。今年夏天,随着惊悚电影《京城81号》的热映,这里更被炒得沸沸扬扬,许多猎奇者、探险迷前来聚集,夜间不时还会有人为寻找刺激翻墙而入,“真是红了电影,苦了老楼。”面对一些道听途说,我们翻阅相关档案卷

  • 杨贵妃逃过一死竟东渡日本?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之中,盛世,日本,就是,政变,也就,人们,杨贵妃

    图片来源于网络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命人将她的尸体抬到驿站的庭院之中,请陈玄礼等几个主要将军进来验尸。陈玄礼他们看过之后,这才脱去了甲胄,向玄宗叩头谢罪。陈玄礼说:“杨国忠祸国殃民,以致生灵涂炭,陛下迁播。臣等为了社稷,矫诏杀死他,真是罪该万死!”很显然,陈玄礼知道玄宗是明白人,也就不再提杨国忠谋反的事

  • 民国女性争取日常生活中男女平等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女子,平等,生活,神州,离婚,要求,女性,女权

    皇权退出政治舞台后,自由、民主、人权的观念像风暴一样刮过中华大地,一些接受过现代教育的女子不满于女界几千年的被压制,开始发出男女平权的声音。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民国女性 1913年,富商之子关瑞麟结婚不到半年便到美国留学,认识了外国女子朵尔,并与之举行了婚礼。之后他携带朵尔回国,强迫

  • 吕后为何如此痛恨戚夫人以至于将其做成人彘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儿子,性命,夫人,刘邦,政治,如意,没有

    图片来源于网络戚夫人(?-前194年),又称戚姬,秦末定陶(今山东定陶)人,刘邦做汉王时得到她,很是宠爱,生下赵隐王刘如意。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戚夫人是临辕侯戚鳃之女,李昂《赋戚夫人楚舞歌》称“定陶城中是妾家,妾年二八颜如花”,刘邦得到戚姬的情形,据乐史《太平寰宇记》记载:“汉祖帝略

  • 揭秘:历史上被“厉鬼”吓死的唐朝皇后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自己,宫女,太子,皇后,坏人,三人,武则天,几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古人常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其实这是对心理素质差的坏人而言的,若是碰上心理素质超强的坏人,即使每天做10件亏心事,也不会有鬼来拜访。比如西汉时期的昌邑王六贺,在位仅27天就干了1127件坏事,最后还是快快乐乐地自然死亡。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坏人也分专业和业余。譬

  • 吕布的女人缘为什么那么好?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一个,吕布,欢迎,貂蝉,非常,历史,高强,小说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既有雄才大略的曹操,也有羽扇纶巾爱耍计谋的诸葛亮,但最受欢迎的,最有女人缘的是周瑜和吕布。周瑜受欢迎,我们可以想得通,毕竟公瑾不仅长得英俊潇洒,而且还能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但吕布的人品一直有着很大的争议,那他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姑娘的喜欢呢?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吕布

  • 华佗真的帮关羽刮骨疗伤了吗?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关公,没有,完全,历史,故事,直至,华佗,西北

    华佗,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着名的医学家。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三国志·华佗传》讲了许多华佗行医治病的故事,惟独没有替谁“刮骨疗毒”或“刮骨去毒”的记载。这是为什么呢?读中国古代历史,了

  • 揭秘:唐朝史上杨贵妃吃的荔枝是怎样运到长安的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杨贵妃,力士,长安,认为,办法,荔枝,有人,当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留下的名句将荔枝美名传遍古今。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但很少有人知道极易变质的荔枝是如何从南国运到长安的。荔枝鲜果极易变质。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讲“若离本枝,—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

  • 大诗人李白的真实职业:与工人同吃同住的小矿主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这里,李白,历史,诗中,这是,矿石,了解,扬州

    网络配图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李白究竟以什么为生?千百年来一直是个谜。其实在生活中,他并不靠卖诗稿为生,也非富家子弟。从他的诗中可推测出,他是“矿师”,且自运自贩铜铅等矿石,所以也是商人。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李白很喜欢自己的本职工作,他干矿师这行前后至少十年。“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要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