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明代公主只准嫁给老百姓?

明代公主只准嫁给老百姓?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822 更新时间:2023/12/10 10:50:19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明代公主只嫁老百姓

明代皇室有规定,大凡公主的婚配,多选择民间英俊善良的男子,不许文武大臣的子弟娶公主为妻,这是为什么呢?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明朝的皇帝非常忌讳外戚干政,担心大臣武将用子女联姻的手段来干预朝政,甚至发生抢班夺权的危机。为了彻底斩断外戚干政的危险,明皇室便下了死命令,不许皇家和大臣武将联姻。所以,皇家公主的婆家往往都是寒门之辈,在政治上没有多大的地位,也就不会通过联姻的方式来施加影响力。从洪武大帝到崇祯皇帝,虽然宦官干政的危险没有消除,在特定的年代还非常剧烈,可是,外戚干政倒是有效地避免了。

明代皇室的公主都是金枝玉叶,掌上明珠,对她们的婚嫁,皇家自然都极其重视,无不是千挑百选,风光大嫁!

于是,民间男子争当驸马爷,成为明代一道独特的风景。由于官府和民间脱离,皇家又高高在上,如何了解驸马爷,如何挑选驸马爷,成了一个大难题。那个时候,没有科学的鉴定方法,只能靠口碑相传和别人的推荐。驸马爷的好坏高低、优良中差,也就完全凭一张嘴而已。

谁才敢长一张给皇帝家做媒的玲珑嘴呢?自然是皇帝家最亲的人了。而离皇帝最近的莫过于宦官,于是,为公主牵线搭桥的人,大多是宦官。遇到道德品质良好的宦官,自然会尽心尽力地为公主挑选一个称心如意的驸马;倘若遇到一个唯利是图的小人,自然会从中以权谋私,这就给民间骗婚之辈留下了一个出口。于是,有众多民间男子,挂羊头卖狗肉,通过贿赂宦官近臣,向皇室骗婚,诈娶公主,谋求富贵。这种事在明代简直是层出不穷,堪称一个个历史奇闻。

皇帝秘密调查准女婿,才知对方是骗子

明弘治八年(1495年),民间有个大款叫袁相,他向内宫太监李广大肆贿赂,目的就是请李广帮自己娶到一位公主,让自己可以攀龙附凤。李广便利用各种机会,极力向弘治皇帝推荐袁相,对其大肆吹捧,漂亮话说尽了。弘治皇帝信任李广,便同意招袁相为女婿。弘治皇帝还亲自召见了袁相,感觉还可以,便和袁相的父母约定了大婚的日期。

不料此时,突然有人告发了李广和袁相的骗婚阴谋。弘治皇帝立刻派人调查,经查明,李广接受了袁相许多的贿赂,而坊间对袁相的评价并不高,远远不是李广说得那么高、大、全。这下子,弘治皇帝恍然大悟,龙颜大怒。可是,袁相和德清公主早已经定好了婚期,从风俗习惯上已经是铁板钉钉,不容更改。可是,弘治皇帝怎么能容忍把女儿嫁给一个骗子呢?于是,他逆势而为,推翻了婚期,下一道圣旨废了袁相的驸马,另选了新的驸马给自己的女儿。

袁相骗婚功亏一篑,让弘治皇帝惊出一身冷汗。弘治皇帝虚惊一场,好在德清公主完好无损,没吃骗子的亏。在这一点上,他比后来的嘉靖皇帝要幸运得多。

嘉靖皇帝悔婚,只因公主准婆婆是二奶

嘉靖六年(1527年),皇室为永淳公主招选驸马。通过太监、女官的极力推荐,皇室选定了一个叫陈钊的男子,并和陈家定下了婚期,永淳公主即将“下嫁”。谁知,天公不作美,世间有“小人”,有人向皇家告发说,陈钊家族世代患有恶疾,而且生母是再婚,且做了别人的小妾。把堂堂的大明公主嫁给一个小妾的儿子,即公主未来的婆婆是个“二奶”,实在是有辱皇室的尊严!

嘉靖皇帝接到举报的奏折,一下子头都大了。经过调查,陈钊的亲生母亲果真是个小妾。于是嘉靖皇帝二话不说,马上悔亲。可是,公主的婚期已经昭告全国了,推迟婚期,总得有个理由。如果告以真相,说皇帝家被人骗了,这不得让天下百姓笑掉大牙吗?为了挽回皇室的面子,嘉靖皇帝赶紧命人在全国海选,另招驸马。经过千挑万选,终于挑中了一个叫谢昭的男子。这次,嘉靖皇帝可不敢再轻信人言,非要亲眼审查驸马人选,于是,他接见了谢昭。谁知亲眼一见,嘉靖皇帝狂怒不已,原来这个谢昭天生秃顶!显然,这个谢昭是个丑八怪!

在公主婚嫁问题上,嘉靖皇帝这个老丈人当得很闹心。不过,谢昭丑归丑,据说人品还不错,这多多少少也能给嘉靖皇帝一点安慰。再说到万历皇帝,他可比嘉靖皇帝烦恼得多了。

太监保媒不靠谱,驸马爷新婚满月就病死

万历十年(1582年),万历皇帝的亲妹妹永宁公主要选驸马。风声一出,举国震动,民间众多男子蠢蠢欲动。北京城有个姓梁的富豪,贿赂大太监冯保,让梁家子弟梁邦瑞参与驸马的海选。经过重重审查,梁邦瑞在大太监冯保的运作之下果然中选。可实际上,这个梁邦瑞早已重疾在身,病入膏肓了。

大婚的时候,这个梁邦瑞就出了一个大乱子,在婚礼现场大流鼻血,连婚袍都被染红了。可是收受了梁家大肆贿赂的太监们,眼见事情要败露,急中生智,便撒谎说道,大婚见红乃是新婚喜事。于是,众人一通连骗带哄,硬是把大明帝国的永宁公主推进了梁家大门。

梁邦瑞已经病入膏肓,自然无法行人伦之事,新婚刚满一个月,梁驸马便一命呜呼了。永宁公主寡居了数年之后也抑郁而死。一位帝国的公主,皇帝的亲妹妹,竟然被坑成这般惨景!万历皇帝也无可奈何,唯有黯然长叹。

标签: 一个民间驸马公主皇帝皇室于是嘉靖

更多文章

  • 诗仙李白的酒量到底怎么样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相当于,重量,古代,中国,文人,李白,等于,一两

    图片来源于网络中国是世界上酿酒与饮酒最早的国家之一,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国是一个古老的诗国,也有四千多年诗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诗与酒结下了难解之缘。文人中,好酒者向来不少。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饮酒在文人中被视为高雅之事。钟敬文在谈到茶时说:“喝茶的情趣,无论如何,总未及吃酒风

  • 古代妃子侍寝过程是怎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老鸨,过程,皇帝,女人,然后,古代,太监,妃子

    侍寝(拼音:shì qǐn),女子伴眠,多指嫔妃进御之事,是内廷的一件要务,如在外廷皇帝上朝一样重要。对于皇帝来说,后者可以免去,而前者一日不可或缺。下面小编向大家介绍古代妃子侍寝过程是怎样的?据说明代嘉靖皇帝自打被宫女谋杀未遂之后,对被窝里的女人顿起防范之心,再不敢玩通宵了,跟女人一

  • 论出身,项羽是名符其实的富二代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项羽,记载,江苏,后来,贵族,楚国,所以,楚王

    如果只用一句话来形容西楚霸王项羽的出身,那就是“超级富二代”。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首先,来看项羽的“代”项姓的来源说法有二种:一是出自姬姓。周朝有项国,是周朝的同姓(姬姓)诸侯国,据郑樵《通志·代族略》载:“项氏或言姬姓之国,故城在陈州项城县(旧城址位于今沈丘县槐店镇)东北一里。”《

  • 一套龙袍要多少钱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还有,服饰,织造,时期,衣服,服装,图案,皇帝

    龙袍(lóngpáo),是皇帝的朝服,上面绣着龙形图案。绣有龙形图纹的袍服。帝王的礼服。皇帝专用的袍。又称龙衮。因袍上绣龙形图案,故名。其特点是盘领、右衽、黄色。此外,龙袍还泛指古代帝王穿的龙章礼服。那么一套龙袍要多少钱?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服饰制度最为繁缛的一个朝代。其中

  • 女儿国国王果真如《西游记》所说倾国倾城吗?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国王,女儿国,唐僧,什么,记载,玄奘,西游记,自己

    《西游记》女儿国国王女儿国曾给世人留下过不少扑朔迷离的浪漫的幻想,单一个《西游记》就引得世人羡慕死了唐僧。女儿国究竟在什么地方?女儿国的国王真的是貌美如花吗?究竟是谁在女儿国邂逅过艳遇?女儿国究竟在什么地方?有关“女儿国”的记载史料上也众说不一,有关“女儿国”的记载,《隋书·女国列传》是记载最明确且

  • 趣谈古代炼丹家的“化学知识课”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趣谈

    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在搜索引擎输入“焰色反应”,首先显示的是一道曾经困扰过无数小同学的选择题焰色反应到底是化学变化or物理变化来着?在得到答案前,先来看看它的反应过程。--初中化学知识点回顾--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或它

  • 说说清朝皇族男子“度日如年的一百天”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说说,皇族

    在清朝,男人头顶的前半部分头发都要剃掉,如果3个月不剃头,光秃秃的头顶就会长满俩三寸长的头发,不仅难看,还十分闹心。但是按皇家规矩,皇帝的妃子去世后,皇宫内、宗室亲王以下人员在百日内均不得剃头,以示哀悼。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七月二十五日,康熙的妃子章佳氏死了,她就是皇十三子允祥的生母敏妃。按规

  • 趣谈鲁迅收入那么高为何不纳税?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鲁迅,趣谈

    从1912年到1936年,鲁迅月收入很高,但几乎没有缴纳过个税学者陈明远曾给鲁迅的收入状况,算过这样一笔帐:鲁迅前期(1912-1926)在北京教育界任公务员,14年的总收入,相当于2009年的328万元人民币;月收入,相当于2009年的2万元人民币。中期(1926-1927

  • 荒淫国君齐襄公为了与妹妹通奸竟杀死妹夫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公主,姐妹,儿子,齐国,终于,女儿,哥哥,还是

    春秋时代,美女如云,各国的小公主都在竞芳妍、斗美艳,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齐国与众不同,他们推出的一是对姐妹:齐宣姜和齐文姜。两姐妹都是齐僖公的女儿,就像诗歌里称颂的那样“手若柔荑,肤若凝脂”,都貌若天仙。齐家两位姐妹公主成为各国哄抢的目标。姐姐齐宣姜十五岁的时候嫁给卫国太子,没想到她的公公卫灵公却迎娶

  • 历史上因“吸毒”而死的皇帝:吸毒200斤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皇帝

    皇帝炼丹,这当然是绝密事件,在官书正史上不可能有记载。可是,在清宫秘档中仍透露出一些蛛丝马迹。记载皇宫日用物品的内务府账本《活计档》,就披露了雍正皇帝炼丹的一些情况。最早出现的有关记载,是1730 年冬天的《活计档》四则。这四则档案向人们透露,1730 年末,在圆明园东南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