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隋唐时期两位明君的反腐手段很奇特

隋唐时期两位明君的反腐手段很奇特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298 更新时间:2023/12/7 2:12:40

在古代,为官者行贿受贿、贪赃枉法者的确不少。如何去治贪惩腐,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历代的明君圣主对之均十分重视,所践行的反腐招数五花八门。其中,隋唐时期两位明君的反腐手段,颇为奇特。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隋文帝“钓鱼”反腐

前几年,上海的“钓鱼”执法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历史上也曾有过类似“钓鱼”行为,抛鱼钩的幕后操纵者就是隋文帝杨坚。只不过,二者尽管形式相同,性质却截然不同。上海的“钓鱼”执法为百姓所深恶痛绝,是不折不扣的腐败,而隋文帝的“钓鱼”却是大获民心,是手段奇特的反腐举措。

钓鱼反腐

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他结束中国自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在位23年,勤思善治,他建立正式行政区域实施有效管辖的范围超过了以往。唐朝到630年也未完全恢复隋朝的疆域。隋朝的军队歼灭或重创了突厥、吐谷浑、契丹、高丽等,阻止了异族的强大与崛起,文治武功均有很大的业绩。隋朝首创三省六部制、开皇律、科举制等,这些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如唐朝的国家体制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制度,好多就是直接照搬隋朝的。《剑桥中国隋唐史》这样评价道:“隋朝消灭了其前人的过时的和无效率的制度,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的结构,在长期政治分裂的各地区发展了共同的文化意识,这一切同样了不起。人们在研究其后的伟大的中华帝国的结构和生活的任何方面时,不能不在各个方面看到隋朝的成就,它的成就肯定是中国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

杨坚性格沉稳内敛,治国有道。《隋书》中对他的评价是“深思治术”,这可从他开创的一直沿用至今的科举选拔制度上,略窥一斑。这种制度摒弃了出身的贵贱,不限门第,唯才是举,也废除了九品中正制的推荐选拔,推荐即是人推荐人,自然存在弊端。而以试取第,体现很大程度的公平性,堵住了用人上的腐败之源。

杨坚不仅从官员的源头上去治理腐败,而且对官员的日常管理也很有一套。他强化对官员的监督,《隋书》记载,隋文帝杨坚让亲信“密查百官”,发现贪腐行为便严惩不贷。曾一次罢免河北52州贪官污吏200人;而且还以“钓鱼”的手段去铁面反腐,即暗中洒下诱饵,钓得鱼儿上钩,让贪官自己现身,可谓独树一帜的反腐奇招。具体操作上这样的:他派人暗中向一些可疑的官员行贿,“私以贿之”,这些人一旦受贿,即行处死。由此“晋州刺史、南阳郡公贾悉达,显州总管、抚宁郡公韩延等以贿伏诛”。受贿的风险如此之高,自然铤而走险者望而却步了,谁不珍惜自己的脑袋呢?于是,隋初的贪腐之风也就此禁绝。

杨坚还是个体察民情且身体力行的好皇帝,他对老百姓的甘苦非常在意,带头与老百姓同吃苦。当时,关中每遇荒欠,往往都会有大批的灾民为了吃饱肚子,长途跋涉去粮食收入情况较好的洛阳一带逃荒。而此时就会上演一出官民一体逃荒逐食的大戏,这些西来的难民的头头有时候居然会由大隋的天子杨坚亲自来充任。开皇四年和十四年,杨坚就曾先后两次担当这批要饭的头儿,带领浩浩荡荡的要饭大军开往洛阳。《隋书》专门有“逐食天子”一章,记载了隋文帝杨坚带领难民逐食的具体经过。

唐太宗“温柔”治贪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开明君主,他以隋王朝的覆灭为鉴戒,勤于政事,精于用人,严于治贪,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李世民治贪,重于监察,在全国上下建立了完整的监察机构。贞观八年,分遣李靖杨恭仁、王圭等为风俗史,巡省天下,后又遣十七道巡察,派出巡察使二十多人,考察地方风俗和官员的政绩。他把地方官的姓名记录在屏风上,有什么政绩和恶迹都记在名字下面作为奖惩依据。贞观二十年,刺使、县令以下的地方官,上千人因政绩不佳而受惩处,七人被处死,二十人受到提拔。太宗治贪,严于执法。他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他要求臣下必须严格遵守,一经发现贪污受贿者,定对其绳之以法。吴兢在《贞观政要》里说,唐太宗“深恶贪浊,有枉法贪财者,必无赦免。在京流外有犯赃者,皆谴执奏,随其所犯,置以重法。由是官吏多自清谨”。

有趣的是,李世民对那些受贿的贪官别开生路,不是“处罚”,而是“奖励”。你贪什么,就奖你什么;你贪多少,就给你奖多少。

有个叫长孙顺德的官员,有一次他收了别人的贿赂绢绸数十匹。这事被李世民知道了,于是通知五品以上文武官员,某月某日准时到金銮殿里开会,不得迟误。文武官员整整齐齐地站在台下,全神贯注地听皇帝李世民训话。李世民开门见山,轻描淡写地通报了长孙顺德的受贿情况,通报完了,李世民问了一句:“长孙顺德受贿数十匹,这说明了什么?”众官诚惶诚恐,莫不敢言。李世民便大声说:“这说明了长孙顺德家里缺乏绸缎啊!好,你家缺绸缎,我就奖给你绸缎。”他叫人搬来许多绸缎,都压到长孙顺德的背上,叫他亲自背回去。长孙顺德僵在那里,大汗淋漓。过了一段,又发现了像长孙一般作奸犯科者,如右卫将军陈万福,大搞索拿卡要,索取了驿站数石麦麸。唐太宗如法炮制,也是以这种方式给予他奖励,叫他当着大家的面,将几石麦麸从朝堂挑回家去。陈万福羞愧满面,狼狈不堪,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如此的“温柔”肃贪,不亚于霹雳手段所取得的效果。李世明在位期间,是历史上贪污腐败最为收敛的时代之一,盛世清风习习,为百姓所称道。

标签: 反腐历史官员受贿隋朝长孙李世民钓鱼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洁癖第一人究竟有多爱干净?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还是,天天,没有,画家,朋友,有一,洗澡,干净

    人爱干净不是问题,就怕爱干净到了要命的程度。要谁的命?元代大画家倪瓒就爱干净得差点要了自己的命!有人这么数落那些爱干净的人:“这干净还能怎么干净,总不能天天给桌子洗澡吧?”元代就有一位画家先生,虽没天天给桌子椅子洗澡,却给院里的一棵树天天洗澡。不知是树受宠若惊了,还是咋的,这棵树后来竟“自杀”了,很

  • 刘邦宠妃为何被民间奉为厕神?真相令人唏嘘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儿子,如意,女人,刘邦,太子,自己,但是,夫人

    亭长出身的刘邦一身流氓气息,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好色之徒,得到皇位之后的他后宫自然美女如云。但是有一个女人却能长期受他宠爱,而且一直受宠了十多年,直到刘邦死去。这个女人就是戚夫人,但是身为刘邦宠妃的她为什么会被百姓奉为厕神呢? 戚夫人是临辕候戚鳃的女儿,据乐史《太平寰宇记》记载:“汉祖帝略地至定陶,获焉

  • 这个逗比贪官竟贪污了60多吨胡椒!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赃物,历史,一个,胡椒,这样,出来,中国,唐代

    唐之元载,宋之蔡京,明之严嵩,清之和珅,应该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数得着的权奸兼巨贪。但蔡、严、和三位,再猖狂作恶,再为非作歹,至少还在乎他们的主子。而元载,根本不买皇帝的账,相反,皇帝还要看他的脸色行事。所以,当大刀片子朝那口衔臭袜子的元载杀去之时,长安城里最高兴、最开心之人,莫过于唐代宗李豫。所以,

  • 大宋王朝曾出现一位骄横残暴的吃人恶魔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残暴,奴婢,王朝,市民,一个,恶魔,洛阳,历史

    时人对赵宋王朝的印象非常好。在历朝历代中,赵匡胤开创的宋朝,素以经济富庶、政治宽松闻名。但是,光明与黑暗总是相生共存。在人民生活富裕、安居乐业的大宋王朝,也曾出现一位肆虐经年、骄横残暴的吃人恶魔——王继勋。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王继勋王继勋:庆州华池人,彰德军节度使王饶之子,孝明王皇后

  • 是报应还是偶然?宋太宗儿子一死一疯的真相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于是,太子,皇位,一个,太宗,继承,没有,儿子

    976年10月20日时年50岁的宋太祖赵匡胤骤然死去,21日赵匡胤的三弟、晋王赵光义即位,是为宋太宗。此后为确立自身即位的合法性,赵普为宋太宗炮制出所谓的“金匮之盟”(即赵匡胤之母杜太后临终前约定皇位的传承以兄终弟及的方式)。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宋太宗在皇位巩固后,宋太宗并不愿意传位

  • 秦始皇的儿子胡亥:中国古代最为残忍的富二代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自己,一个,没有,老爹,可以,公子,秦始皇,天下

    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富二代”应该出现在秦朝,以胡亥为代表的秦始皇的儿子们,是那个时代“富二代”的典型代表。因为,秦始皇不仅缔造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而且把天下财富通通揽在怀里。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胡亥画像当初,秦始皇把自己命名为始皇帝,初衷是想让自己的儿孙们继承自己的伟业和财富,二

  • 揭秘历史上首位以百姓礼节下葬的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礼节,皇帝,自己,帝王,历史,下葬,中国,百姓

    坐上龙椅,那真是唯我独尊的感觉,天下万物要啥有啥,没有得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风光八面。当然,等皇帝驾崩,离开龙椅的那一天时,同样也是风光无限,一来大办丧礼,二来以帝王之礼节厚葬,这也是封建皇帝享有的特权,无可厚非。然而,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王史中,也有不少皇帝驾崩后

  • 李鸿章竟有这怪癖:往酒杯里吐痰 用碟子喝咖啡!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鸿章,清朝,英国,咖啡,条约,满清,日本,签订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背锅侠”,比如替诸葛亮背黑锅的名将魏延,比如替宋高宗背黑锅的“大奸臣”秦桧。当然,最着名的“背锅侠”,应该要数替慈禧和满清背黑锅的晚清重臣李鸿章。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李鸿章在教科书中,李鸿章一直是一个汉奸卖国贼的形象。为何有此形象呢?因为他代表满清签订了一系列丧

  • 宋太宗好用老成官员 寇准被迫吃药扮老大爷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员工,一个,自己,来说,这个,工作,年轻人,太宗

    宋太宗作为赵家王朝的董事长,做事喜欢亲力亲为,尤其热衷面试新员工。跟现在的用人单位喜欢年轻能干的员工不一样,这个自小在危机四伏的皇室里摸爬滚打出来的老爷子,坚定地秉持年轻人“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观念,对待年轻人的态度极为苛刻。即便他们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宋太宗常常一票否决。因此,当寇准19岁考上进

  • 三次落榜的左宗棠为何能成为晚清名臣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铁门,京城,自己,长沙,进京,这次,道光,参加

    科场失意,使左宗棠不能沿着“正途”进入社会上层,进而实现他的志向。但左宗棠的志向和才干,得到了当时许多名流显宦的赏识和推崇。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左宗棠像今年9月5日,是清末一代名臣左宗棠逝世130周年纪念日。左宗棠一生经历坎坷。年轻时先后三次赴京赶考,却因为诸多原因,三次落榜,最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