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蒋介石何以把叶公超比作秦桧?

蒋介石何以把叶公超比作秦桧?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681 更新时间:2024/1/17 11:00:53

叶公超

1981年11月20日,叶公超因心脏病过世;今年是这位外交才子110岁冥诞,离他弃世也有三十多年了。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叶公超英文造诣极佳,前半生投身文学,为新月派代表人物之一,后半生出仕官场,为蒋介石折冲外交。外界虽评价不一,但一如朱自清说他“喜怒无常、狂狷耿介”;从叶公超毕生不改恃才傲物、见大人而藐之的作风看来,的确是评。

叶公超最令人难解的际遇,就是在政涯最高点被蒋自美召回述职,并由炙手可热的驻美大使下放为政务委员,闲散20年。外界长期以来均以蒋介石不满国府未能阻挡外蒙入联,有辱国家颜面而迁怒第一线的叶公超,为此负责下台。

殊不知,蒋介石对外高喊“汉贼不两立”,但私下早就不阻挡外蒙入联案而与美方达成默契,换取肯尼迪政府对“中华民国”在联合国代表权的实质支持,叶公超去职,实与蒋介石对他的猜忌与愤恨有关。却意外让外界真以为蒋介石对美如此强硬,等于帮蒋背了一辈子黑锅。

综观叶公超的宿命,蒋介石之所以出重手,非去之而后快;其原因不外乎出言犯上,为美买办,最后则是领导层内部微妙的接班风暴,让这位喜怒无常、恃才傲物的才子型人物书空咄咄,落得憔悴下场。

【一】

其实,叶公超见大人而藐之的做派早就声名在外,在他眼中,美国总统肯尼迪不过是名花花公子;连对他颇为礼遇的陈诚都曾因口角互生嫌隙。伴君如伴虎,何况作风老派的蒋介石?

偏偏叶公超的才气又让他在外交折冲屡建奇功。特别在当局风雨飘摇的五零年代,他出任外交部长,先后签订对日和约和中美共同防御条约。接着于1958年出使美国,好为老蒋稳住最重要友邦及联合国席次攻防,可以说,老蒋当时对叶公超颇为倚重,更是台美间最重要官方桥梁,也深获美国政界好评。

直至1961年,美国同意让已宣布独立的外蒙入联,却面临台湾反弹,蒋介石对外均宣称不会屈服压力,不惜在安理会动用否决权以阻止外蒙入会,“宁可玉碎、不以瓦全”;美国务院则放话老蒋如执意否决,将造成“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后果。双方针锋相对,外交陷入僵局。叶公超居中协调,责任吃重。

1961年10月,叶公超因此案奉召返国述职,连他自己都认为仅是官样文章,去去就回,没想到就此被“自行请辞”。外界不解之余,因此把蒋介石不满外蒙古加入联合国案当作导火线,认为叶公超以此获罪于上。直到近期,越来越多关于蒋介石私人记述曝光,才知道叶公超得罪老蒋已非三尺之寒。

特别天高皇帝远,叶公超赴美后脾气从不收敛,反而越骂越凶,不时对蒋介石失了恭谨,早就被人私下盯上。1961 年4月,时任“驻美大使馆”文化参事曹文彦将叶的言行汇整为600多字密件传回台北,指控叶公超不但瞧不起蒋介石,甚至用英语说过“Chang Kai Shek is nobody—a dog!”这些话,语多不敬;甚至称“在美国,没有人全心拥护这政府”;成了蒋、叶关系恶化的最后一根稻草。

蒋介石知情后怒不可遏,甚至私下秘密召见曹文彦了解详情。才在5月间日记直斥叶公超,“其对我之污辱,其愚昧狂妄至此,殊出意外”;之后更屡以“叶逆”、“叶奸”视之,称他“言行可恶,其媚外成性,尤为可虑”;“秦桧张邦昌不是过也”。叶公超的命运轨迹就此往谷底猛坠。

【二】

叶公超获罪于上的第二点,就是被蒋介石视为美国买办,“借外力以自重,对内欺诈恫吓”。其实,蒋介石长年得利于美国甚多,但他始终对美国干预内政的作法抱持高度戒心,49年之际,美国公开宣布放弃国民党、并将丢失大陆责任归咎于他,动辄对蒋政权打压、牵制的作法,更让蒋介石深感痛恨又莫可奈何。

偏偏友美的知识分子、开明派人士或与外交官,向来对蒋语多讥讽,让老蒋深感掣肘。影响所及,凡与美国关系友好人士,蒋介石私下评价都不高,从胡适到叶公超,从吴国祯到孙立人,都因此饱受老蒋恶言相向。而他这种越依赖美国,却又对亲美人士刻意鄙视、打压,动辄将其视为“买办”的作法,绝非个案。

拿胡适来说,由于他驻美期间没法打进上层政经结构,或为蒋介石争取大批金钱或军事援助,被宋子文取代不说,还被老蒋酸了一顿,称胡适是“官僚与政客”,“无胆、无能而不愿为国家略费心神”。甚至“对国家与战事毫无贡献”,“借外国势力,以固其地位,损害国家威信亦在所不惜”,真的是字字诛心。

叶公超也不外如是,蒋介石决意撤换叶公超前,还在日记写下,“应切实戒备,如我略有弱点予以可乘之隙,则其推波助澜出卖国家,成为吴逆(吴国桢)第二,乃意中事”。原来当年吴国祯与两蒋闹翻后,请辞赴美休养,因不满国府抹黑他贪污、侵吞公款,不惜恶言相向,甚至召开记者会痛斥老蒋想要“家天下”,还称他在台曾遭特务暗杀未果,搞得国民党灰头土脸。

换言之,蒋介石不会让对外关系一样灵光的叶公超再有同样的机会,乔治叶回台后被软禁、出入不得自由的命运可说此时就已底定了。

偏偏此时,为要求台湾同意外蒙入联,美国转向叶公超施压,再三要求说服老蒋放弃使用否决权。叶公超不明就里,屡向台北反映美国强硬立场,甚至提醒美方可能因此终止美援,以示问题严重性;更让蒋介石勃然大怒,认为叶公超直通白宫,与美国一鼻孔出气来要胁他,助阵呐喊,态度犹疑。

尤其叶公超在美国压力下,对蒋介石要求他提出严正抗议等指示,认为徒增美国之怒而未处理,让蒋介石的积怨一次爆发。先在日记批评他“对政府不断侮辱”;且对美软弱,无视国府方针,系“卖国汉奸之所为”,“此奸不除,必为国患”。

只是因时机敏感,加上陈诚力保,才让老蒋被迫隐忍,未在第一时间处分叶公超,而让叶继续与白宫磋商。只是连叶公超也想不到的是,立场过硬的蒋介石早已透过蒋经国建立秘密管道与肯尼迪直接联系,磋商蒙古入联因应方略;老蒋甚至提出“双重否决”的交换构想,就是当局不否决蒙古入联,以交换肯尼迪公开声明,美国政府愿在未来不惜动用否决权以阻止中国入联。

相较于两蒋台面下的大动作,叶公超自美传回讯息只空洞地提及肯尼迪将公开反对中国入联;再次把蒋介石私下磋商白宫“双重否决”承诺晾在一旁,也未要求形诸文字,怒不可遏的蒋介石因此下了重手。

他随即以叶公超留美“不惟无助于交涉,只有妨碍交涉,以其自定政策压制政府,献媚于外”为由,要求病中休养的陈诚“电叶回国述职”,“亦示美以决绝之意”。陈诚因而连发两密电,让叶公超突如其来地返台述职;并无预警地被“请辞”。

老蒋对亲英美知识分子猜疑如此深,也难怪他在日记直言,“十年来,更觉文人之无德妄为,毫无国家观念之可痛。而留美之文化买办,凡长于洋语者,无不以一等奴隶自居为得意,可悲极矣。应切记”。足见其内心深处的愤怒与不满。

【三】

但蒋介石指责叶公超企图蒙混过关,为“欺上卖国之惯行”,倒是其来有自。

原来1958年金门炮战,美国务卿杜勒斯访台并与蒋签署联合公报。美国除迫使老蒋缩减金马驻军,更在公报第6条写明,“中华民国政府认为恢复大陆人民自由乃其神圣使命,并相信此一使命基础建立在中国人民之人心,达成此一使命主要途径,为实现孙中山先生之三民主义,而非凭借武力(not the use of force)”。

由于此条似暗示蒋介石同意放弃武力反攻,与当局立场差异太大,大老们立即要求在场翻译的叶公超以纸条代转其严重性,但最终当场未再有任何改动。老蒋虽事后紧急召见叶公超,要求他对外澄清联合公报非承诺放弃武力,更未提及任何放弃武力反攻大陆的说法。私底下却对叶深感不满,认为叶公超为讨好美国居中玩了手脚;因此这次协调又似有为美避重就轻之嫌。

同样地,深受英美教育与基本价值观影响的叶公超,为官之道也太不灵光。例如1959年,蒋介石在台统治面临宪法规定不得三连任的争议;怎么让蒋继续干下去,又不动到根本大法的宪法,成了棘手难题。

当时以《自由中国》为主的民主派人士纷纷反对老蒋三连任;身兼副总统、行政院长的陈诚更蓄势待发,被视为接班人选,备受许多开明派学者期待。蒋介石除了要摆平内部,还要顾及国际观瞻与美国反应,可说伤透脑筋。

偏巧蒋介石委由黄少谷透过叶公超探试美国口风。没想到叶公超来了篇义正言辞的谏表,从美国政坛、知识分子将质疑独裁统治,到不符合西方尊重宪法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洋洋洒洒;殊未料蒋介石焦头烂额之际,是期盼他多做关系,争取美方对三连任支持,何须他的逆耳忠言,更何况陈诚接班因素也正在发酵?

是以,蒋介石日后多次将叶公超以“内奸”视之,还抱怨陈诚挺叶,“不明善恶,不分忠奸”,恐怕也是意有所指。

不过老蒋最终还是考量“国内外关系”而未严厉处罚;但叶公超被长期禁足,形同被困在这小岛上,只能以诗文书画自娱。如叶的老友费正清所说,“他外出时,秘密警察跟踪他;他住院了,蒋经国却莅临探望—真是对天才最为稀奇古怪的愚弄”。直到老蒋过世,国民党的监控才日渐放松。

最终,孤傲狷介叶公超在台悄悄走完了他的悲情人生。他病中也不免自叹,自己“一辈子脾气大,吃的也是这个亏,却改不过来”。或正应了台静农的那阙悼词,“诗酒豪情,风流顿觉蓬山远;浮生悲剧,病榻忽兴春梦哀”。

标签: 国家认为蒋介石老蒋要求甚至美国因此

更多文章

  • 李莲英财产数额巨大 太监李莲英死后家产去了哪里?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太后,这些,白银,离开,历史,花园,财富

    光绪三十四年,在光绪皇帝死后不到24小时,统治中国将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也一命归西,李连英彻底失去了威风。幸亏隆裕皇后开恩,准许他“原品休致”,选择南花园为养老地。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李莲英墓李莲英到南花园之后,仍有几个小太监伺 候他,比起一般离开皇宫的低层太监强了千百倍。但离宫后的

  • 唐玄宗为何能容忍杨贵妃为他人洗澡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公元,后宫,玉环,杨贵妃,唐玄宗,三日,中国,贵妃

    范冰冰扮演的杨贵妃杨贵妃,原名杨玉环(公元719年-公元756年),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杨玉环到底有多漂亮?唐代最有名的三个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诗夸过她。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李白的《清平调》说她“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杜甫《哀江头》诗说:“明眸皓齿今

  • 朱元璋到底杀了多少人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洪武,后期,十五,明朝,贪污,贪官,处死

    朱元璋是明朝的第一任皇帝,年幼的时候家里贫穷,曾经为地主放牛,参加了反抗元朝的斗争,由于其聪明有胆识,平定了战争,成为了明朝的开国皇帝,统治前期任人唯贤,重视农业发展,但是到了后期,偏爱惩治贪官,嗜杀戮,据有关资料统计朱元璋后期杀人大约有十五万人。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明朝大堂朱元璋杀

  • 历史上七巧玲珑心的比干真的被纣王挖了心吗?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但是,没有,玲珑,有一,七窍,当时,当然,无心

    第一次听说比干,是在《封神榜》里,还是港剧。那时候的比干在剧中绝对是正面人物,那视死如归,勇敢进谏的身影还挺帅的。比干在剧中,比干是一个有着七巧玲珑心的人儿。但是自古君王最不喜欢听的就是大臣在自己耳边瞎叨叨,并且说的还都是些不好听的话。就算比干受先帝托孤辅佐纣王,但是当时的纣王暴虐残忍,当然容不得比

  • 从两大古典名著看西门庆如何算计女人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一个,西门,算计,男人,就是,水浒传,而且,女人

    《水浒传》和《金瓶梅》两部古典小说中写了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物,其中精通算计女人之道的好色之徒也不在少数,上有九五至尊的皇帝,下有芸芸众生的百姓。那么在《水浒传》和《金瓶梅》两部书里的这些好色之徒中,谁又是算计女人最高手呢?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新版《水浒传》西门庆和潘金莲剧照通观《水

  • 中国古代的神探狄仁杰们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没有,一人,哥哥,官员,古代,他们,中国,县令

    网络配图唐代名臣狄仁杰近年来很火,被电视剧、电影盯着不放。正史上的狄仁杰以治理国家留名,之所以被塑造成中国古代的福尔摩斯,完全得益于《狄公案》这样的小说。其实,中国古代的断案奇才们真是太多了,这些文官们读的是四书五经,参加的是科举考试,没有受过任何刑侦教育,却人人都是狄仁杰。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

  • 水浒传五大绝色美女:第一竟是她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水浒,娘子,十大,水浒传,描写,女人,没有,相貌

    众所周知,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讲的是一段热血男儿的奋起抗争故事。然而就是在这一百单八将中,却也时不时的穿插着几个娇艳绝绝的女子,使得整部激情澎湃的恢宏巨制,也凭添了几点柔情。下面小编就来盘点一下前五名的:水浒十大娇花TOP5 巾帼丽人——琼英相貌描写:两军相对,旗鼓相望,两边列成阵势。北阵里门

  • 李莲英死亡惊人真相 为何坟墓中只有头颅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一个,太后,成为,安得,为何,慈禧,太监

    慈禧身边红人李莲英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太监,他在太监职场上的经历,放在今天足以成为商学院MBA课程的职场成功模板了。他与慈禧之间有着说不清的关系,围绕李莲英和他的身后事有着很多的传说。究竟大太监李莲英怎么死的,他是寿终正寝,还是死于非命,为何他死后棺内为何只有头无尸体?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

  • 玩宫女睡贵妃杀皇帝:史上最牛太监竟然是他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宦官,太监,后宫,皇帝,自己,身边,开始,这个

    要说大唐,有谁能做皇帝却偏偏不想做皇帝的,恐怕就要数唐敬宗李湛了。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但李湛的梦想是“皇帝非我愿,但愿玩一生”,他贪玩,打马球、搏击、才是他的强项,治理国家他压根不懂。唐敬宗李湛唐朝中后期,宦官的势力过于膨胀,甚至操纵着皇帝的生死。唐敬宗李湛时期,有人冒充阉人,混吃混

  • 张幼仪见过陆小曼后为什么会自卑?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小曼,一个,自卑,女人,所以,还是,徐志摩,自己

    张幼仪和陆小曼都是徐志摩的妻子,但是两个人都是不幸的,因为徐志摩的最爱还是林徽因。张幼仪作为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之后和陆小曼见面的时候还是有一定的自卑感的,张幼仪本身并不是十分出挑的美人,甚至在徐志摩的眼中是有点土的,所以张幼仪见陆小曼后自卑的心理很严重。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张幼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