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历史上为皇帝老公哭瞎一只眼的痴情皇后

揭秘:历史上为皇帝老公哭瞎一只眼的痴情皇后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917 更新时间:2023/12/24 5:34:06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一个情字,让世间多少男女为之陶醉,为之疯狂,也为之困扰。从小鹿撞胸的萌动,到两情相悦的欢畅;从辗转不眠的迷茫,到心如刀割的无助……情,简简单单一个字,却包涵了世间种种。“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情无处不在,却又似无处安置。它可以在空间无限度的蔓延,弥散在大自然的任何一个角落。又会在心灵的某处沉积变浓,拥挤到化解不开。让人如痴如醉,让人似傻如狂,凭添几许欢喜和忧愁。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明英宗

(一)问世间情为何物

历史走过5000年,期间向来不缺痴情种。大到皇宫之内,小到万家灯火,试问世间何处能无情!相较男人,女人的痴情,则又增加了几分柔美和凄凉。多少痴情的女人,营造了无数个感人的瞬间,演绎了无数个让人心痛的故事。明英宗的皇后钱氏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可以舒缓一下思绪,试着穿越时空,追回到500多年前,目睹一下那场令人嘘叹的土木堡之变。这场改变明朝历史走向的大事件,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场金戈铁马的政治争斗。在它背后,还隐藏着一段让人心碎的痴情往事。

情之所至,伤心总是难免的,而情深情浅,伤心程度也不一样。史上或许还没有哪一个女人,能做到像钱皇后这样的伤心欲绝。据《明史》记载,听说老公被瓦剌军掳去,钱皇后“夜哀泣吁天”。我们可以想象,在宁静的夜晚,呼天而告,哭声如雷,是怎样一副撼人心魄的场景!而后的钱皇后,犹如一个工作废寝忘食的领导,完全忘了自己的身体,由于长期一个姿势的蜷跪,她的一条腿就此残废了(倦即卧地,损一股)。痴情到自虐自残,让人为之动容。不仅如此,钱皇后日日哭号,夜夜垂泪,还“复损一目”,一只美丽的大眼睛也给哭瞎了。情深至此,令人震颤。一边是战场的兵戈铁马,诠释生命的无常;一边是后宫的相思泪尽,演绎蚀骨的深情,生命与真情无奈的碰撞,同时达到了极限。

情是感人的,也是感性的,真情拒绝任何杂质。人世间,或许也只有真情,是不需要要任何理由、任何修饰的。情也是相互的,情与情相互交融、碰撞,才能迸射出真爱的火花。也只有双方情感的不断累加,才会让爱得到无限的升华,达到真爱的极致。可以肯定,钱皇后如果只是一头热的单相思,情感绝然不会释放的如此彻底。英宗对钱皇后的感情到底怎样的好,笔者没有搜集到相关的资料。但是,我们完全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审视一下英宗这个人,或许答案就在其中。

(二)英宗,你是一个啥样的人儿

首先说,英宗不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也不是一个很成功的皇帝。他的治政功绩,或许只体现在他的仁义上。而他的仁,则又体现在对百姓的宽厚,对下属的仁慈上。《明史》记载,英宗多次下诏减赋赈灾,体恤民情,致使“海内富庶,朝野清晏”,一派安乐和谐的景象,这是对百姓的仁;他“罢宫妃殉葬”制度,是对臣子奴婢的仁。这些仁政措施,也充分体现出英宗人性上的良善,可以说,英宗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的皇帝。

不单如此,英宗还是位很有血性的皇帝。且不管胜败如何,土木堡之战,他敢于御驾亲征,首先就证明了他的铮铮铁骨和血性气节,我们完全可以想见,雄姿英发的英宗皇帝当时是如何的风采照人。世人多嫌英宗鲁莽,那是大错而特错了,不御驾亲征未必就会打赢不是?你可以说英宗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但绝不能否认他是一个有血性的汉子,单就只一点,就值得我们后人敬佩。

土木堡之变的原因,人们也多归结在一个叫王振的宦官身上,说“瓦剌贡使三千人,(王振)赏不如例,遂构衅”(《明史》)。是说瓦剌对王振负责的赏赐一事不满而开战的。这理由其实很可笑,一个忠心耿耿的臣子,是绝不会在乎主子赏赐多少的,那不过是要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是蓄谋已久的迸发罢了。就像你讨厌或嫉妒一个人,总能找到不喜欢他的理由。

说到这里,咱们应该回过头去,审视一下英宗和王振之间的关系。据《明史》记载,明朝的宦官专权,“始于王振,卒于魏忠贤”,是打王振这才兴起来的,到魏忠贤又把它发挥到了极致。而王振之宠,便是得益英宗。英宗打破了朱元璋“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遗训,开创了宠信宦官的先河。但此事不能怪在英宗一个人头上,没有前因,就不会有结果,其实早从英宗的父亲宣宗开始,便“设内书堂,选小内侍”,放松了对宦官的警惕,王振也因此得以成为英宗的伴读。

人们对宦官的误国往往深恶痛绝,这在感情上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皇宫内的争权夺势本就司空见惯,不能以错对论之。英宗和王振自小相伴,感情自然甚笃,英宗“倾心向振,尝以先生呼之”,也在情理之中。彼时的英宗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孩子,搁现在,也就是个初中生,你让他深谙权谋之术,要求未免太高。况且,作为宦官的王振,未必就想着把国家搞乱,让蒙古人把英宗掳去,那样对他也没好处不是?我不想讨论明朝败亡的原因,那属于政治军事范畴。我只是想说,宠信王振,也是英宗重情重义的一个自然表现。

如果说政治没有对错,那么情就更没有对错之分。除去皇帝的外衣,英宗更像一个普通的人,他仁慈、善良,他有血性、有情感,是一个值得珍惜、值得深爱的男人。或许,他唯一的错误,就是不该生在帝王之家。还有个典型的例子,很能说明这个问题。钱氏一直没有生育,这本是后宫大忌,然而英宗没有疏远钱氏,应该是这种真情的最好诠释。如此重情重义的男人,绝不会对钱皇后薄情寡义。

更为难能可贵的,钱皇后与英宗的情里,不掺杂任何的利益与争斗。《明史》记载,英宗考虑到钱氏出身寒微,想给她的娘家封侯(悯后族单微,欲侯之),结果钱氏给婉言拒绝了(后辄逊谢)。在当时所有外戚之中,只有“后家独无封”,这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很罕见的。不受权势勾连,不受利益摆布,不受外界干扰的情感,才是至真至纯的情感。所以钱氏哭的伤心,哭的执着,哭的痛快。她在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自己的真情。

(三)情的最高境界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钱皇后的真情,在英宗归来后,化作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则又是情的另外一种更高境界。英宗的弟弟景泰帝怕英宗重夺皇位,便将其幽禁在南宫,英宗当时处境之艰难,心情之郁闷可想而知。然而已是残废之身的钱氏,对他却更是照顾有加,不离不弃,每日“曲为慰解”(《明史》),变着法儿地让他开心。昔日后宫的繁华,到现在已是荡然无存,惯受众星捧月的英宗,现在也已无人问津,只有一个身心都曾遭受巨创的女人相伴,不断去宽慰他,开导他,给他带来些许的快乐。这种不受外界影响、不因地位变迁而改变的爱,才是真正永恒的爱,才是男女之间最伟大的爱。

钱氏一哭,也许有人会将她的动机和规格,无限度的拔高、夸大,可以说她为国家而哭,为社稷存亡而哭。这是投机者惯用的伎俩。将人物脸谱般的模式化,就会忽视真情所在,无疑是对人性的一种亵渎。其实,大可不必做的那么乖巧。“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钱氏之哭,就是为了英宗,为了自己的男人,为了自己的真情而哭,这就已经足够了!情感的宣泄本就是对爱情的一种执着,值得我们任何一个人肃然起敬。英宗临终前,在交代后事时说,“钱皇后千秋万岁后,与朕同葬”(《明史》),生在一起,死作一处,当是这场情感的另一方,对这段感情所做出的最好的回应。

标签: 明史情感没有我们一个真情可以皇后

更多文章

  • 朱棣有多爱善吹箫的朝鲜妃子:为她杀宦官数百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为了,于是,除掉,自己,公主,宁国,驸马,朱元璋

    朱棣曾宠爱一个朝鲜献来的女子权氏,权妃善于吹箫,深得朱棣的爱怜。朱棣第一次亲征漠北时,就只带了权氏一人。不幸的是,权氏经不住长期的跋涉,死于回师的途中。这时一个宫女为了达到除掉另一个宫女的目的,便诬陷对方毒死了权氏。朱棣信以为真,立即杀掉了那个宫女,受牵连的宦官达数百人。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

  • 蒋介石是如何“杯酒释兵权”的?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央,蒋介石,国民党,上海,自己,国民政府,广州,精卫

    许崇智是国民党元老,还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他曾担任过孙中山大元帅府的陆军总长、建国粤军总司令、国民政府军事部长等要职,一直是蒋介石的上级。1925年8月,国民党左派廖仲恺被刺杀后,蒋介石和汪精卫趁机合谋,以他的部下涉廖案为名,将许崇智排挤出广东,从此,他淡出国民党权力中心。后来,汪精卫在南京建立日伪

  • 历史上李隆基是否真的如史书上那般对杨玉环极尽宠爱?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为,玉环,可以,天下,大唐,自己,武则天,一个

    白居易的一篇《长恨歌》,道尽了杨贵妃一生的荣宠,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也写的凄美感人。但是,真实历史上,李隆基可是大了杨玉环30多岁,却并不妨碍李隆基对杨贵妃的宠爱。那么,李隆基是否真的如史书上那般对杨玉环极尽宠爱?江山和美人,在他心里谁的分量要重些。李隆基,李治与武则天的孙子,他亲眼见证他奶奶改李唐

  •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一败涂地 却得到一块重要地盘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襄阳,赤壁,获得,军事,孙权,刘备,南阳,荆州

    发生于208年的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一次极其重要的战役。这场战役,从曹操的角度讲,是一场无可争辩的败仗。曹操不但没有达到消灭孙吴的战略目的,还损兵折将,以至于在长达3年的时间内,无法进行一场像样的军事行动。不过,在赤壁之战中,曹操也并非一无所获。收获了什么呢?就是荆州七个郡中的两个郡:南阳郡和江夏郡

  • 故宫:无人敢住的慈宁宫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皇帝,时候,故宫,居住,当时,康熙,太后,一直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皇家宫殿中保存的最好的恐怕也只有故宫了,故宫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承载着大大小小的故事,今天我们说一说故宫里面的慈宁宫的故事。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慈宁宫“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顾名思义慈宁宫就是当代帝王母亲所居住的宫殿,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孝庄太后就住在这慈宁

  • 反蒋反共的“双反”胡汉民有什么逸闻趣事?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精卫,太平,一句,一个,孙中山,先生,办公室,自己

    个性春联1921年春节,胡汉民在自家门口写了一对春联:文明新世界,独立大精神。前者是对新社会的期望,后一句则反映了胡汉民执着独立的个性。擅扣手令1921年五月五日,孙中山当了非常大总统,胡汉民任总统幕僚长。一天,孙中山来到胡汉民的办公室,顺手打开一个公事箱,发现里面有好几份自己签发的手令,满面怒容,

  • 楼兰古国消失揭秘,竟是源于汉朝大将军霍光的一次暗杀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使者,不要,汉朝,匈奴,刺杀,汉武帝,楼兰,进行

    楼兰国是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国家,自从张骞出使西域后,汉王朝开始和楼兰国进行交往。然而,不幸的是,在汉朝和楼兰国交往的百余年历史中,双方真正和平相处的时间并不多。最初,汉武帝派使者出使西域的乌孙国,想要联合乌孙国东西夹击匈奴。但是,使者在途径楼兰国时,经常受到楼兰国的阻扰,甚至是公开抢劫。更为可气的是

  • 康熙帝六拜明孝陵 为什么行这么大的礼 ?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皇帝,康熙,朱元璋,南巡,南京,太祖,行宫,唐宋

    去过南京明孝陵的人,都会发现朱元璋的墓前,立着一块大石碑。石碑上,写着4个大字:治隆唐宋。这4个字的意思就是,朱元璋对国家的治理,胜过唐宋。唐宋盛世,闻名历史,而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整顿吏治,反贪打虎,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更胜于唐宋盛世。如此赞誉,出于谁手?写这4个字的,不是别人,是康熙皇帝。明孝陵

  • 吕布的这三个字是刘备被骂的最惨的一次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吕布,天下,英雄,如此,可以,对于,当时

  • 曹无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要告密?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更好,一个,就是,过上,刘邦,告密,历史,项羽

    也许是不看好刘邦、也许是为了自己能过上更好的日子,总之曹无伤告密了,当然最终他也被项羽供出是告密者,刘邦当然不会放过他,从鸿门宴回去后就杀了他。鸿门宴曹无伤为什么要告密曹无伤虽谈不上机智无双,但小聪明也还是有的,他做这一切的目的无非是想过上更好的生活,在刘邦的手下,论他武力不算强悍,甚至是排不上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