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中国古代历史最壮观的一次大逃亡

中国古代历史最壮观的一次大逃亡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206 更新时间:2024/1/18 23:32:16

一列浩浩荡荡的行军队伍,前后绵延80余里。夹在队伍的中间的,是老人、妇女和孩子,他们有的也穿了士兵的服装,步履蹒跚,显得有点不伦不类。队伍的外围是全副武装的士兵,盔甲铠亮的精骑,时不时的来回穿梭着,催促队伍快点前行。队伍很噪杂,孩子的啼哭、女人的吆喝、士兵的怒骂、战马的嘶鸣……各种声音混在了一起,与这支拖家带口、辎重疲沓的队伍一起,共同勾勒出一副毫无生气的黄昏景象。这副场景,不是胜利后的凯旋,也不是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而是北燕灭亡后的举国大逃亡。

队伍中有一个特殊人物:北燕的第二任皇帝冯弘。此时的冯弘,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完全没了昔日的者威风。他即将去投奔另一个国家,北燕的近邻高丽国,此去前途未卜,再回故土不知何年何月。他现在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他的王宫早已被他亲自毁灭,熊熊的烈火此时仍在燃烧着,带着往日皇宫内的欢声笑语,慢慢的化为灰烬,一起弥漫在空中。他疲惫的看着这支逶迤前行的队伍,发出几声无奈的叹息,无数的辛酸往事涌上心头。

说冯弘辛酸,并不是为了辉映这个逃亡的凄凉场景,而刻意的杜撰,这该是冯弘当时内心的真实感受。因为他落到这般田地,完全是受北魏挤兑的,冯弘一步步妥协,北魏一步步紧逼。就像一个手无寸铁的人,被一帮手持棍棒的凶神恶煞们追打,越是苦苦求饶,对方打的越是起劲。冯弘被挤兑的丧失了最后的一点点信心,最后才不得不选择黯然离去,这并不是冯弘心甘情愿的。他就像一个无助的孩子,心里很憋屈,却又诉说无门。

冯弘,字文通,是北燕的第二任、也是最后一任帝王。他的哥哥,北燕开国皇帝冯跋,在路卫兵看来,不失为一位有魄力的君王。在治世上,他很开明;在军事上,他懂谋略;在政治上,他善用权术。在他的治理下,北燕富国强兵,百姓安居乐业。他毅然将女儿乐浪远嫁番邦的义举,让北燕与强大的北魏和柔然,形成相互掣肘的铁三角,北燕也因此在夹缝中存世二十多年。然而冯跋的晚年,却出现了王位之争,冯跋也因惊吓而死,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冯弘也是在这次皇室之乱中登上皇位的。公元430年,冯跋病倒在床,生命垂危,谁来当接班人就成了问题。他本来立了太子冯冀,结果他的另一个老婆宋氏想让自己的儿子继位,于是假传圣旨,不让别人进宫探视冯跋,全面封锁消息,就等着冯跋蹬腿上西天。尽管宋氏做的很隐蔽,但最后消息还是走漏了。武将出身的冯弘,当时是北燕的骠骑大将军,不由分说,带着一伙人就冲进皇宫兴师问罪,结果误闯冯跋卧室。冯跋本就病的一息奄奄,这下连惊带吓,就此一命呜呼了。冯弘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废掉太子冯冀,自己做了皇上。在路卫兵看来,冯弘恐怕早有称帝的野心。兴师问罪本也冠冕堂皇,可是事情解决了,本该拥立太子继位才是,自己当皇上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同为北燕的皇帝,相较冯跋,冯弘在各方面都很欠缺,他缺少冯跋的气度和能力。更不幸的是,他也没有哥哥那样幸运。冯弘在位时,北魏正是太武帝拓跋焘执政时期,拓跋焘亲自领兵征讨柔然,“前后归降三十余万”(《魏书》),虏获牲畜百余万匹(头)。拓跋焘马踏柔然,不但让北魏有了稳定的大后方,而且获得了充裕的物资,为帝国的进一步扩张奠定了基础。解决了柔然,北魏继而便把目标锁定了北燕,于是北燕不可避免的成了北魏要吞下的下一块肥肉。其实,确切的说,这种情况在冯跋执政晚期就已初露端倪,不过是让倒霉的冯弘赶了个正着罢了。

魏击破柔然,打破了当年乐浪公主远嫁后形成的三角平衡,北魏和北燕的军事冲突便提上日程。延和元年,亦即公元432年,拓跋焘“发幽州民及密云丁零万余人,运攻具,出南道,俱会和龙”(《魏书》),开始为攻打北燕做战事上的准备,拓跋焘更是亲临辽西,摆出一副志在必得的姿态。冯弘看情况不妙,“遣其侍御史崔聘奉献牛酒”,想讨好拓跋焘,拓跋焘根本不吃这一套,大兵继续推进,包围龙城(北燕都城,今辽宁朝阳)。冯弘无奈之下,只得硬着头皮出城作战,结果大败而归。

面对北魏大军的咄咄逼人,北燕内部也开始出现分裂,“石城太守李崇、建德太守王融十余郡来降”,就连冯弘的儿子冯崇也投降了北魏。被拓跋焘封为辽西王的冯崇,主动上表拓跋焘,“求说降其父”(《魏书》),要求去劝降父亲。但此时的北燕,无异于北魏的囊中之物,拓跋焘灭燕之心已决,所以没答应。

焦头烂额的冯弘,迫于战事压力,不得不在第二年“遣其给事黄门侍郎伊臣乞和”,亲自表达了想投降的意愿,然而拓跋焘仍没理会。无奈之下,冯弘又向南朝的刘宋“称藩奉贡”,乞求荫护,可远水解不了近渴,冯弘依旧不能摆脱眼前的窘境。被挤兑的实在没法子了,冯弘最后一狠心,于太延二年,亦即公元436年,“遣使朝贡,求送侍子”(《魏书》),给北魏进贡物品,还要将儿子送去做人质,以博取北魏的信任,完全没了皇帝的架子。既便这样,冯弘仍旧遭到了拓跋焘的断然拒绝。

在这种情况下,北燕败亡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就像北燕的太常杨昬说的,“魏举天下以击一隅,理无不克”,人家魏国组建了多国联合部队来打咱们一家,没有不成功的道理。事实上,面对北魏的进逼,“燕日危蹙,上下忧惧”,王朝内外早已人心惶惶,根本无心恋战。其实,冯弘对这个结果也不是没有预期,他之所以一直这样死撑,也因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为自己想好了后路,就是投奔一直和北燕交好的近邻--高丽。“若事急,且东依高丽以图后举”(《通鉴》),大不了投奔高丽国,将来找机会再报仇。

当一切努力失败之后,冯弘就只剩下高丽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然而冯弘最终却死在了高丽,不能不说是历史给他开了个不小的玩笑。冯弘先向高丽借兵,以做困兽之斗。高丽还不错,“使其大将葛蔓卢以步骑二万人迎文通”(《魏书》),然而杯水车薪,北燕与高丽的联合大军,仍旧不能抵挡北魏的铁骑。彻底绝望的冯弘终于下定决心,焚烧宫殿,举国东迁,这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其实我们从中也不难看出,冯弘是个缺少谋略而又鲁莽的人,他在高丽的行径则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冯弘逃到高丽后,一开始高丽王对他还不错,北魏“诏散骑常侍封拨使高丽,征送文通”,要求引渡冯弘。高丽王给北魏回话,“称当与文通俱奉王化”,我们都服了,认你做老大还不行吗!没有把冯弘交出去。但后来冯弘的做派很让高丽王不满。冯弘“素侮高丽”,骨子里从来没把高丽放在眼里,对高丽派来侍候他的下属,仍像在北燕当皇帝时一样去赏罚他们,“政刑赏罚,犹如其国”。这就让高丽王很不舒服,你一个败军之将还耍什么威风啊,你还以为你是皇上啊,那我算什么!一气之下,高丽王把伺候冯弘的人都撤了,还拘捕了冯弘的太子当人质。冯弘一看这阵势,再待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了,就派人上表刘宋,要求去南方,刘宋下令高丽送遣冯弘,这下惹恼了高丽王,我成什么了,合着谁想怎么使唤就怎么使唤啊,你等着我给你送的吧!于是“杀弘于北丰,并其子孙十余人”(《通鉴》),来了个满门抄斩。

标签: 皇帝高丽自己北魏没有队伍不是一个

更多文章

  • 这个民族企图杀光汉人,最后被汉人灭族!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民族,北方,建立,国家,开始,杀光,屠杀,汉人

    中国每次大一统王朝之后都会有一段极其混乱的时期,战乱不断,对于汉人来说,在五胡乱华时期那是最危险的。有一个民族建立的国家企图灭亡汉人,杀光汉人,最后在一个汉人的反击下,这个凶残的民族被灭族,完全消失在地球上。“灭亡汉人计划”在五胡乱华时代,汉人政权衰微,晋朝南渡,北方陷入混乱。而当时五胡内迁,企图占

  • 中国历史上最风流太后 居然开起了青楼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皇后,皇帝,开始,更是,时候,但是,自己,儿子

    要说,古代风流的女子,很多人都会想起男宠不计其数的山阴公主。但是,在北齐时期有一个女人的风流竟然和山阴公主不分伯仲,她就是北齐武成皇帝高湛的皇后胡氏,又因胡氏的儿子高纬后来继位,所以历史上也把胡氏称之为胡太后。这个女人,在北齐灭国后,流落青楼,并且因为一句,“为后不如为娼”被后人评为最风流的太后。在

  • 贾宝玉和谁发生过性关系 贾宝玉心里到底爱谁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关系,时候,宝玉,就是,因为,林黛玉,一个,贾宝玉

    贾宝玉是一位非常多情的公子哥,在贾府内外,贾宝玉不知种下了多少情情爱爱的种子,而他作为封建社会中的贵族,也是下一任贾府的继承人,有人根据这个曾经做过推论,认为贾府中许多的女性都和贾宝玉有过关系,但是曹雪芹在书中并没有详尽的写出来。那么贾宝玉和谁发生过关系呢?书中明着写出来的只有一个人,也就是贾宝玉身

  • 太监阉割后是如何娶老婆的?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没有,后来,可能,因为,记载,宫女,中国,太监

    以前有一个谜语叫“太监自叹”,猜一部电影的片名。不过因为片子不大有名,很多人都猜不到——答案是一部由柯俊雄跟旅美影星关家倩(即关南施,《苏丝黄的世界》女主角》主演的文艺片,叫做《不再有春天》。当了太监之后,就真的“不再有春天”吗?其实未必。因为许多太监都会找一个宫女作实质上的老婆,叫作“对食”(就是

  • 李白唯一没有搞定的女人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可以,不相,女子,不如,李白,相见,女人,一个

    李白:相见不相亲,不如不相见。唐朝大才子李白,因为当代语文教材的原因,他给国人留下的印象只是豪放派诗人,而关于他的私生活,国人知之甚少。史料中关于他的婚恋,最详实的资料也只有魏颢《李翰林集序》中的一段话:“白始娶于许,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于刘,刘诀。次合于鲁一妇人,生子曰颇黎。终娶于

  • 高洋只喝酒不吃饭因此酒精中毒死亡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所以,一个,可以,后来,但是,皇帝,可能,非常

    北齐高洋是不是神经病高洋是北齐的开国皇帝,生于529年,卒于559年,死的时候年仅31岁,高洋在其二十岁的时候就当上了皇帝,可以说是少年英才,统治的初期能够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使得政治比较清明,人民生活比较安定,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统治的后期却沉迷酒色,暴虐异常,可以说与开始判若两人,这样大的反差使得人

  • 李世民不杀魏征的真实原因:绝非宽容那么简单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皇帝,这么,贞观,原因,什么,李世民,山东,自己

    稍微学过历史的都知道,唐朝有个皇帝叫李世民,他手下有个犯言敢谏的大臣叫魏征,魏征经常指出皇帝的不足,跟皇帝争锋相对。李世民虽火冒三丈,但也不会痛下杀手。最经典的故事莫过于下面这个,几乎家喻户晓。有一次,唐太宗罢朝,大骂道:“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听了,非常纳闷,问道:“谁触怒了陛下?”李世

  • 日本军人帽子上的两片布是干啥用的?绝不是防冻的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这种,古代,为了,防止,我们,日本,说法,士兵

    看过抗日神剧的朋友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一般日军的军帽上都会有两片布,遮着耳朵,看着很搞笑的样子。那么两片布到底是干啥用的呢?有人说是为了防止冻伤,绝对不是。我们看看图就知道了。这一片薄薄的玩意怎么会用来保暖呢?肯定是有其他更重要的用途。其实这种军帽后面的两片“垂布”,类似我们平时看到的小孩“屁帘儿”

  • 李鸿章在日本遇刺始末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政府,此时,中日,伊藤,李鸿章,如果,日本,谈判

    春帆楼上唇枪舌剑马关议和之地春帆楼,本是日本医生藤野玄洋于1862年开办的诊所。此楼所处之地居高临下,风景秀丽,附近有一处温泉可供休养。藤野玄洋医生死后,其女美智子不通医术,但独具慧眼,在这里开办了一家河豚料理店。对于春帆楼,时任日本首相的伊藤博文别有一番感情。当年的伊藤博文经常在马关一带活动,经常

  • 历史上最惨无人道的“子贵母死”制度,李长乐正死于此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皇后,太子,夫人,处死,母亲,汉武帝,长乐,历史

    对于中国历史上的皇家而言,一直都是母凭子贵,然而实际上一直有一段“子贵母死”的历史,就是皇太子确立以后,其母亲要惨遭处死,即便她毫无过错。最近热播的《锦绣未央》,历史上真实的发生是北魏时期,拓跋浚娶了李长乐,李长乐生下孩子后三年被立为太子,李长乐随即被赐死。由李未央抚养李长乐与拓跋浚的儿子。汉武帝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