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都有哪些著名词人为李师师写过歌词?

都有哪些著名词人为李师师写过歌词?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300 更新时间:2023/12/24 8:38:16

《水浒传》中,宋江为了招安,不远千里赶到汴梁,希望通过李师师走上层路线。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历史上,李师师实有其人。据《宣和遗事》记载,她是汴梁染局匠王寅的女儿。在襁褓之时她的母亲就死了,父亲用豆浆喂养她,好不容易才保住一条小命。担心她长不大,王寅决定将孩子舍身佛寺。说来也奇,到宝光寺舍身时,小女孩突然啼哭不止。主持方丈抚摩她的头顶,她立即不哭。俚俗呼佛门弟子为师,父亲就给她起了个小名“师师”。师师四岁时,王寅因为官司,屈死在了狱中。隶籍娼户的李姥见她孤苦伶仃,大发善心收养了她。从此小女孩改姓李,也入了勾栏娼籍。

李师师

长大后的李师师色艺双绝,名冠诸坊,被选为上厅行首。成为歌坛大腕级的人物后,李师师根本不用主动向词人乞词,自然有人会主动赠送。诗文相赠本是中国古代文人以文会友的一种光荣传统,更何况是赠送给红粉佳人了。张先就是一位写有很多赠妓词的词人,清人叶申芗《本事词》云:“张子野生性风流,尤擅歌词,灯筵舞席赠妓之作绝多”。其有名可考者,《谢澉春慢》为谢媚卿所作,《南乡子-相并细腰身》为听二玉鼓胡琴所作,《望江南-青楼宴》为赠龙靓所作,《醉垂鞭》为赠年十二琵琶娘者所作,其它咏笛、咏舞、咏善歌者、咏鼓胡琴者不胜枚举。

张先有一首《师师令》,据说是赠李师师的——

香钿宝珥。拂菱花如水。学妆皆道称时宜,粉色有、天然春意。蜀彩衣长胜未起。纵乱云垂地。 都城池苑夸桃李。问东风何似。不须回扇障清歌,唇一点、小於珠子。正是残英和月坠。寄此情千里。

不但是张先为李师师写词,据说晏几道也有一首《生查子》是赠给李师师的——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 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

秦观也有一首赠李师师的《一丛花》:

年来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口。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佳期谁料久参差。愁绪暗萦丝。相应妙舞清歌夜,又还对、秋色嗟咨。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据词学家研究,晏几道的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秦观的词则不会迟于绍圣二年(1095年),张先的这首词作于何时已不可考,《师师令》是否为李师师所作,这个师师姓什么,与活动于徽宗在位年间的李师师是否为一人?宋人提及李师师的史料有许多,但没有一人将张先词中的师师与后来的李师师联系起来。明人杨慎在《词品-遗事》中始云:“李师师,汴京名妓,张子野为制新词,名《师师令》”。

张先卒于元丰元年,下距政和、重和、宣和年间有四十余年。很显然,张先的《师师令》所赠另有其人,不是我们所说的李师师。从张先、晏几道、秦观生活的时代推测,三人钟情的师师极有可能是同一人,但并无确切证据是赠与李师师的。

综合多种史料记载,苏门弟子晁冲之也与李师师关系密切。据宋人张邦基《墨庄漫録》记载:“政和间,汴都平康之盛,而李师师、崔念月二妓,名着一时。晁冲之叔用每会饮,多召侑席。其后十余年,再来京师,二人尚在,而声名溢于中国。李生者,门第尤竣。叔用追感往昔,成二诗……”

其一:少年使酒入京华,纵步曾游小小家。看舞霓裳羽衣曲,能歌玉树后庭花。门侵杨柳垂珠箔,窗对樱桃卷碧纱。坐客半惊随逝水,吾人星散落天涯。

其二:春风踏月过章华,青鸟只邀阿母家。系马柳低当户叶,迎人桃出隔墙花。髩深钗暖云侵脸,臂薄衫寒玉照纱。莫作一生惆怅事,邻州不在海西涯。

元佑年间(1086~1093),晁冲之初识李师师,李只是个能跳霓裳羽衣舞、会唱《玉树后庭花》,袅袅婷婷的小女孩子。十多年后的李师师已经成长为色艺俱佳、“门第尤竣”的名妓。遥想从前恍如隔世,怎能不令晁冲之感慨再三。

与张先、晏几道、秦观所作词不同,张邦基的记载明确指出晁冲之《都下追感往昔因成二首》是赠李师师的。或者晁冲之另有词作赠李师师,但未见在序中明确指出。历史上,流传最广,与李师师之间剪不断、理还乱,暧昧难明的还有北宋末年大词人周邦彦

标签: 年间是否历史词人有一小女孩中国记载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都有哪些皇帝戴过“绿帽子”?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帽子,乌龟,成为,历史,儿子,公主,自己

    中国的男人们大抵最害怕自己戴上那“绿帽子”,说来有一段让人饶有兴趣的史话。“绿帽子”的演变过程长达两千年,有意思的是这顶“帽子”都是在朱元璋手上最后“定型”,成为一个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戴绿帽子的皇帝 其一,最让人惋惜的帽子拥有着——杨坚杨坚本来是个不错的皇帝,甚至

  • 兵荒马乱之中刘邦是如何对待子女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军,刘邦,汉王,历史,没有,项羽,自己,居然

    秦始皇焚书坑儒,妄想江山永固,结果自己刚刚下世,山东好汉就乱了起来。带头造反的就是陈胜吴广刘邦项羽。想起唐人章碣的诗句:“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的确让人感慨万端。不过陈胜吴广到底没有太长久,起义后不久就被人杀害。倒是刘邦项羽成了气候。项羽很勇猛,又是楚国的

  • 晚清时期醇亲王载沣竟然去德国“道歉”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德国,皇帝,出访,慈禧,道歉,清政府,一个,亲王

    年,随着义和团运动在京津一带如火如荼地发展,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矛盾也日益激化。在这一年的6月19日清政府总理衙门突然照会驻京的各国公使馆,表示不再对公使馆进行保护,并限令一切外国人需在24小时之内离京。各国公使得知此消息后,十分愕然。深夜,各国公使致函总理衙门,要求对离开时间能够进行宽限,并要求总理

  • 杜甫的妻子会怀疑自己嫁了个假诗人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没有,什么,杜甫,小姐,你们,一个,部长,结果

    公元741年,三十岁那年,杜甫终于脱单了。他的岳父姓杨,名叫杨怡,是一名朝廷干部,职务叫做司农少卿。这是个什么级别的干部呢?有人说,是县财政局的副局长,是科级。那是不对的。这个职务是属于“九寺”里的司农寺,级别是从四品上,相当于副部长,或者部务委员。婚前,杨部长看着杜甫,问他:“你们京兆杜氏,可是了

  • 宋朝吃羊是从皇家流行开来的习俗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羊肉,肉食,宋朝,皇家,仍然,猪肉,每天,主要

    汉族的饮食文化发展到了宋朝已是博大精深,由于对牛肉的禁食,羊肉在这个时期成为了皇家士大夫阶层的主要肉食。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宋朝吃羊是从皇家流行开来的习俗,宋真宗时御厨每天宰羊350只,仁宗时每天要宰280只羊,英宗朝减少到每天40只,到神宗时虽然引进猪肉消费,但御厨一年消耗“羊肉4

  • 明朝宦官刘瑾是怎么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大臣,太监,当时,明天,一个,太子,知道,皇帝

    明朝的宦官以专权而著名,最贪婪专权的是号称“立皇帝”的刘瑾,而电视中最早出现的厂公指的也是他,他当权共五年,排斥异己,陷害忠良,最终落得个凌迟处死、千刀万剐的下场,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这正应了那句话“多行不义必自毙”。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刘瑾原姓谈,因靠一个姓刘的宦官的引见得

  • 唐朝的这个官员被免职的原因很奇葩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官员,考察,官职,免职,老婆,唐朝,干儿子,原因

    在古代,官员被免职的原因,大多是办事不力或贪赃枉法之类,但最近读史书,却读到了唐代的两名官员被免职的资料,被免职的原因特别奇特,读来很有意思。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唐朝官员阮嵩是唐朝贞观年间的桂阳县县令,此人政绩一般,但也还说得过去,也就是说,当个县令还算够格。但后来却遭到了免职的处分

  • 明世宗朱厚熜有多难伺候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一个,皇帝,太医,大爷,结果,嘉靖,历史,什么

    明朝那些事,最有意思的还是正德、嘉靖两朝,不为别的,这两个皇帝是堂兄弟,都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怪僻荒唐。一个任性认猪当本家,一个修道求神保长生。尤其是嘉靖皇帝朱厚熜,自诩为极聪明的人,经常跟大臣玩智力游戏,最后终于被高智商的内阁精英给玩残废了。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朱厚熜 不过,不得不说,

  • 为什么说崇祯皇帝是满清卧底?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八旗,大清,皇帝,皇太,孩子,革命,崇祯,明朝

    1.大杀反清官员崇祯在位17年,有人统计过,他换了50位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14位兵部尚书。杀死或逼得自杀的督师或总督多达11人,杀死巡抚11人、逼死1人。这还都是直接死在他手上的,被他抓进监狱关押、殴打、间接逼死、战死、自杀、判刑的相当于现在省部一级的官员可能多达几十人。崇祯十四年,也就是亡

  • 明朝真是一个作死的朝代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军队,南明,官员,皇帝,自己,一个,内部

    公元1644年4月25日,农历甲申年三月十九,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自缢殉国,史称“甲申国难”。《明史》编纂历经四个皇帝九十四年才成书,在编写《明史》时做了大量篡改和销毁工作。即使如此,胜利者对明朝的评价也十分中肯:治隆唐宋,远迈汉唐。但是这么牛掰的一个王朝怎么就灭亡了呢?很多明粉会被个问题问得哑口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