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谁是清朝心理最变态的皇太子?

谁是清朝心理最变态的皇太子?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588 更新时间:2024/1/26 22:00:53

近来以清朝宫廷为背景的影视作品持续热播,即使平日不读史料的观众也大概知道康熙二废皇太子的故事,为一朝贤君两立两废太子?太子为何行径如此暴戾乖张?是康熙教育的失败还是太子允礽自身的问题?

图为皇太子允礽

皇太子的心理变态

康熙帝虽然做出废黜皇太子的决定,但对允礽仍旧怀有鞠育之情,因而深深地陷入矛盾、痛苦之中,思想产生一定反复,其有关讲话,也给人旋即生悔之感。《清圣祖实录》卷234,康熙四十七年九月甲申、戊子。尽管如此,他还是于九月二十四日颁布了废黜皇太子允礽的诏书。

然而,康熙帝对于自己耗尽心血培养的皇太子竟成为恶行昭著,尽失人心之人这一事实,仍百思不得其解。加之他本来就有迷信思想,于是,产生了允礽“忽为鬼魅所凭,蔽其本性”,“非狂疾何以致是”的荒谬想法。《清圣祖实录》卷234,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己丑。

值得注意的是,一废太子之际,康熙帝将允礽的“贪暴纵恣”,归结为“为鬼物所凭,狂易成疾”;《清圣祖实录》卷234,康熙四十七年九月丁酉。复立允礽时则称此疾“已渐痊可”;《清圣祖实录》卷237,康熙四十八年庚辰。二废太子时,又说允礽“自复立以来,狂疾未除,大失人心……”《清圣祖实录》卷251,康熙五十一年九月庚戌。

其实,清朝采用嫡长子皇位继承制册立的惟一一位皇太子允礽,并无所谓狂易之疾,而是有着较重的心理变态,其诸多暴戾残虐行为,与此有密切关系。

允礽个性的突出特征,是心胸褊狭,性格暴躁,敏感焦虑。这既有先天因素,但更主要的还是他所处的环境使然。

变态心理的养成

图为允礽生母孝诚仁皇后

生母孕期焦虑或为先天原因

允礽生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其生母赫舍里氏怀孕的后一阶段,也是胎教最重要的时期,恰值三藩之乱初起,清廷备感窘迫之际。面对这种相当不利的形势,赫舍里氏的复杂心情,恐怕要超过后宫的所有人。由于她的头生子承祜已夭折,康熙帝曾为此深感痛惜,所以,再次生子,便是赫舍里氏身为皇后的首要职责,亦为康熙帝、孝庄太皇太后期盼之至。如果康熙帝重新有了嫡嗣,将在与三藩的力量对比中增加清朝实力,而赫舍里氏也可因此而进一步巩固其中宫地位。可是,如果此次生下公主,则将使她愧对夫君与太皇太后,留下终生遗憾,再次生子,故形成较重的心理负担。赫舍里氏在孕期的紧张、焦虑心态,对于胎教不利,而这种情绪会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允礽禀性暴躁,或许有此先天性因素。

赫舍里氏生下允礽时,年方22岁,此前已曾生育,这次却因难产去世,不能排除她在孕期过重的心理负担所产生的负面作用。

宠溺促成暴虐

允礽不满两岁,被册立为皇太子,从此处于极尊地位。康熙帝对他疼爱之至,无人敢对他指责一字,无不竭力加以奉承。允礽14岁前,曾祖母孝庄虽然健在,但年高多病,已不能像培养孙儿康熙帝那样,亲自督教曾孙。在这种极为特殊的成长环境中,允礽从小养成极强的优越感,目空一切,认为除皇父康熙帝外,一切人皆不如己,应在自己的支配之下。他无法承受挫折,不能容忍任何不如意之事,否则便大发雷霆,通过攻击、虐待、伤害他人来发泄不满,甚至以此为乐。这使允礽逐步产生了很强的权力欲望及滥用权力的习性,而在生活方面享有与皇帝等同甚至有所超越的待遇,又使他自幼具有对物质财富的强烈占有欲,养成挥霍无度的作风。这是允礽残暴、贪婪的思想根源。缺乏限制的权力以及为其所任意索取的财富,彻底腐蚀了他的身心,促使其性格中的两大弱点愈益彰显。一方面,原有的暴躁、焦虑等个性特征更加突出,另一方面,本已较差的心理承受力,进一步降低,精神极为敏感、脆弱,变态心理由此萌生。

康熙对恶行视而不见

康熙帝对于允礽的培养,存在很大偏差。他对允礽的恶劣品行视而不见,对其缺点百般包容,但又最大限度地满足允礽的奢求,“以感悦其心,冀其迁善也。”《清圣祖实录》卷251,康熙五十一年十月辛亥。然而,康熙帝又对允礽在满汉化知识方面的学习抓得很紧,希望他能够读书明理、文武兼通、宽仁孝悌。可是,允礽在知识学习上大有长进,令人欣慰的同时,其贪婪、自私、残暴、为所欲为的思想作风,也在恶性发展。应当说,康熙帝对于允礽的这一严重问题,并非毫无觉察,但只是幻想通过让允礽学习知识,特别是学习儒家修齐治平之道,使之感悟,改正其恶行。同时,他又以允礽具有较高的满汉文化素养,“其骑射言词文学,无不及人之处”,《清圣祖实录》卷234,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己丑。来安慰自己,以减轻他对允礽畸形发展的忧虑。这种自我欺骗的做法,只能加速悲剧的来临。

文化差异造成精神压力

满汉传统文化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特定氛围,也对允礽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

允礽仅仅凭依嫡长子身份而获储位,这同满族传统政治理念并不相符。在仍然受到满族传统文化影响的满族宗室公内心深处,原本即对根植于汉文化土壤的皇太子角色,感到陌生,并抱有一定抵触心理,只是由于皇权强固,康熙帝决意实施这一制度,他们惟有服从而已。而皇太子允礽性格作风上的突出弱点,促使他们进一步产生对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的怀疑,加重他们对于这一制度最大获利者储君允礽的反感。康熙十四年(1675年)建储后陆续出生的众皇子(皇长子允禔除外),更因皇太子允礽的存在,剥夺了他们竞争皇位的权力与机会,直接损害到其切身利益,因而对允礽产生不满与妒忌。加之允礽对众兄弟欺压凌辱,部分年长皇子中终于形成反太子派。

他不可能不觉察到这些骨肉手足及皇室懿亲、王公大臣的不满甚至敌意,感到一股强大的反对力量正在步步紧逼,使自己日益陷入被动境地,储位岌岌可危。这一严峻形势,使允礽本已处于萌芽状态的变态心理愈益加重。大量事例表明,他的“肆恶虐众,暴戾淫乱”,也含有以此减轻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缓解自己的焦虑和恐惧,并对政治对手进行报复的意图。

复得储位已成惊弓之鸟

允礽的储位失而复得后,因反太子力量仍然存在,对其威胁日重,他重新成为众矢之的,同反太子派的对立更加尖锐。这种情况下,他的心理变态,亦即康熙帝所言“狂易之疾”,绝无可能去除,只有进一步加重。为了发泄自己的压抑、怨恨与不满,他殴打凌辱属下人员,达到歇斯底里的程度。他怀疑周围的一切人,甚至其手下一个小太监“如厕,皆遣人伺察”。对此,康熙帝感叹道:“以此观之,当无处不留心伺察者矣。”《清圣祖实录》卷251,康熙五十一年十月辛亥。这一典型事例,恰恰表明允礽在皇权与反太子派势力的夹击下,有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因时刻担心失去储位,允礽长时期处于焦虑之中,逐渐对所有人都失去信任,予以敌视,并以施虐他人的方式,发泄对诸皇子及王公大臣的怨恨,寻求心理上的平衡。

康熙帝所以称允礽“竟类狂易”,另一重要原因是他做出一废太子的决定后,情绪波动很大,思想斗争激烈。所谓允礽因患有狂疾才如此尽失人心,这本是一个难以自圆其说的诠释,却使康熙帝能够从中获取一些心灵慰藉,得到部分精神解脱。

标签: 皇太子清朝

更多文章

  • 第一奇书《金瓶梅》的另类解读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另类,解读,奇书,金瓶梅,的,第一,》

    《金瓶梅》的英译本早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问世,西方学者对它的研究不胜枚举,普林斯顿大学一位教授把《金瓶梅》列入“明代四大奇书”之中,与《三国演义》、《西游记》与《水浒传》齐名,称其为文化精英作品。西方学者究竟如何解读这本“传奇”小说的 呢?《金瓶梅》

  • 历史上一段被误读的爱情佳话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爱情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卓文君的这首诗《白头吟》可谓璧坐玑驰,蹙金结绣,她和司马相如谱写了一段爱情佳话,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

  • 趣谈古代影响力强大的“滴血验亲”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趣谈,古代

    一碗清水,两滴血,一同滴入水中,如果血液能够互相融合在一起,即所谓父母亲生;反之“不合”......在中国古代,“滴血验亲”的真人真事不少!在古装剧中,这就是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的情节。南北朝时,梁武帝“儿子”萧综的验亲故事,可真算

  • 帝王陵的风水妙门:探秘朱元璋揪出龙脉所在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探秘,朱元璋

    古语有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风水,是一门玄术,指宅基地或埋葬地周围的风向、水流、山脉等形势。现代人买房、买地、装饰家居前,都会了解点风水常识趋吉避凶。咱不求大富大贵,可至少,也别让无心之举挡了官运财运不是~相传,风水的创始人是九天玄女。起源可追溯至三千年前的西周,当时已有“卜宅&rdq

  • 揭秘朱元璋奇丑无比的怪相到底是谁画出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揭秘,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的长相,在历史上一直广受众多人的争议,从来未有一个人的长相,能像朱元璋一样能够引起如此之大的讨论。与此同时朱元璋的长相也被人为的划分为截然不同的两种样貌:一个是所谓的器宇轩昂的帝王之相、而另一个则是其丑无比、甚至超出人类生理范畴的猪龙之相。而这两种样貌皆有对应的传世画像和史料记载,并且各

  • 揭秘朱元璋家族内斗史:立嫡or立长?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家族,揭秘

    历史上,“谁来当家”是封建王朝的头等大事,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兴衰。清代以前,基本上实行公开建储的办法,即预先册立太子以备承嗣皇位。至于挑选继承人的标准嘛~人品外貌才智能力统统不care,只要他是皇帝的嫡子或长子。​嫡子为皇后所生,无论在兄弟中行几,不出意外的话,他都是国家未

  • 解密“战神”孙立人曾搞军妓制度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解密

    1945年前后,孙立人在密支那为新一军搞了军妓制度众所周知,抗战期间,国军的军纪问题始终相当严重,蒋介石日记中对此有颇多痛心疾首之描述。此种军纪败坏,乃极普遍之现象,即便是被美人誉为纪律严明之孙立人新一军,也不能例外。据新一军军官张善发回忆,1945年前后:“不论

  • 汉废帝真的是每天干42件坏事的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皇帝

    首都博物馆展出的海昏侯墓出土的编钟底座近日,被考古界认为价值远超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海昏侯墓,历时五年考古发掘,终于完全确认了墓主人的身份,乃是汉朝第一代海昏侯刘贺。那么,这个刘贺,究竟是何许人也?在汉代历史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刘贺在历史上长期遭诬蔑:登基27天作恶1127件,

  • 古代哪些名人曾是性奴所生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儿子,就是,母亲,非常,地位,太后,名人,一个

    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很低,这是常识,比如“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等等,人人皆知。低到何种程度,又是非常识了。“名人的母亲是性奴”,如此巨大的感觉落差,在今天绝对耸人听闻;而在古代,鲜为人知或许可能,却并不令我惊讶,因为这是客观历史,也正是女性地位低到极致的体现。有个故事出自《战国策》,说楚考烈王没有生

  • 汉献帝与曹氏父子之间理不清的复杂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虽然,没有,关系,只能,如何,父子,乱伦,山阳

    汉献帝是东汉的末代皇帝,自九岁被立为皇帝就一直过着傀儡生活。先是受制于董卓,后来落于李傕郭汜之手,最后受到曹氏父子胁迫而且长达近四十年之久。献帝与曹操、曹丕父子间的关系非常微妙,他们即互为君臣又互为翁婿,既是亲人又是仇敌,本来曹操父子的关系非常清晰单纯,但由于献帝掺合其中使曹操父子的关系变的复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