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太庙祭祖:雍正帝为何只走旁门?

太庙祭祖:雍正帝为何只走旁门?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04 更新时间:2023/12/6 6:13:46

从天安门步行来到紫禁城的午门前,往右一扭头,能看到一个大门,上书:阙左门,过了阙左门,又是一个大门,这里是太庙的西北门。

想当初,皇帝祭祖的队伍旗幡轿辇,金瓜宝顶,浩浩荡荡,要从午门出来,一直走到太庙街门,从这儿进入太庙,这是祖宗定下的规矩。

只有一个人例外,他就是四爷雍正。雍正办事雷厉风行,也因此得罪了太多人,出宫免不得害怕遭遇刺杀。因此,他从不敢走人们熟知的太庙街门,而是从相对方便的西北门进入太庙。

为了万无一失,四爷还叫人把太庙西北门修成两道坚固的大门,又怕刺客从筒子河对岸发暗箭射杀他,便在太庙后河沿岸修建了两丈多高的高墙。

这就是清朝进关后十个皇帝之中,为只有雍正这一位皇上例外,直接从西北门进入太庙祭祖的原因。

雍正当了十三年的皇帝,可以说众叛亲离、孤家寡人。还要时忧虑自身安危,这个天子当得着实苦闷,不知他在祭祖时,有没有顺便老祖宗们诉一诉心中的委屈呢?

明清时代,太庙是皇帝的“家庙”非室成员禁

​一年当中除了祭祀天地日月,皇帝往太庙跑的次数也不少呢。

四孟时享,到太庙祭祖

(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首月的阴历初一)

重大国事,到太庙祭祖

(皇帝登基、皇帝大婚、册立皇后等)

除夕前一天,到太庙祭祖

(一年中规模最大的祭祀仪式)

​就连夏至前三日,皇帝都要到亲自太庙告请太祖配神,除急事外,不办公事。

皇家的祭祖规仪威严而神秘,而父母妻子死后进入太庙等诸多皇帝的“家务事”,也成了非比寻常的“国事”。

祭祖大典行“五举”之礼,少于祭天的“九举”。祭祖当日,虽然太庙与皇宫近在咫尺,仍然陈设法驾卤簿为仪仗,以显皇家声威。

祭祖时,要向先帝先后的牌位三跪九叩,并敬献帛、奠酒、宣读祝,为祖先歌功颂德。

尽管礼仪规模并不庞大,但庄重诚敬之情丝毫不减。

若提到老北京最高大的殿宇,很多人会脱口而出:北京故宫的太和殿

殊不知,如果不算太和殿下面的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仅从大殿本身的高度来看,太庙的享殿当数高大“之最”,比太和殿高出2米多。

太和殿是紫禁城的中心,理应至高无上,让祭祖的太庙享殿高过皇帝主理朝政的太和殿,体现了中国古代礼制中皇帝虽“位尊权高但不可压祖”。

自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太庙几经朝代更迭,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

太庙现为劳动人民文化宫,赵朴初先生曾在此赋诗一首,描述时移世易下的沧桑巨变

“内九外七皇城四,九坛八庙一口钟。”

以天坛、太庙为首的“九坛八庙”,是明清以来最能代表封建礼制和皇权威严的祭祀建筑,体现着“敬天、尊祖、崇德”的信仰体系。

​“九坛”:

天坛、地坛、朝日坛、夕月坛、神祇坛、太岁坛、先农坛、先蚕坛和社稷坛,是明清帝、后举行各种祭祀活动的场所。

“八庙”:

太庙、奉先殿、传心殿、寿皇殿、雍和宫、堂子、历代帝王庙、先师庙(孔庙),是明清两代帝王供奉祖先的场所。

九坛八庙分设于皇城内外,位置很有讲究。

天、地、日、月四坛分布都城四郊

神祇、先农、太岁三坛建于南郊西侧

太庙与社稷坛分置皇城左右两侧

符合周礼“右社稷,左宗庙,兆五帝于四郊”的建筑格局

标签: 雍正

更多文章

  • 趣说康熙帝家庭的生活日常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生活

    康熙帝玄烨后妃之多,居清朝诸帝之首。随玄烨入葬景陵的后妃共55人,埋葬规格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说来也怪,虽后宫佳丽三千,却很少有人评价玄烨贪恋女色。帝王之家,后宫的安定与否,关系到王朝的治乱兴衰。​在50余年的婚姻生活中,玄烨是如何平衡后宫与前朝关系,享受天伦之乐的?除皇后、贵妃和蒙古妃子外,玄烨

  • 风流才子唐伯虎曾经也是一个房奴?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伯虎,桃花,自己,一个,买房,第一,房子,就是

    房价高是现代社会的老大难问题,因此“房奴”一词如今越来越成为众人共同关注的热点。“房奴”,顾名思义即为房子的“奴隶”,选择贷款买房后,而后终日为还贷而奔波劳碌。房奴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贷款买房,或者说白了就是借钱买房,并为还债长期奔波。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古代其实也有房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

  • 孙殿英盗乾隆九龙剑价值十亿并引发大魔咒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殿英,乾隆

    孙殿英在民国时期称之为“盗墓大王”。1928年7月2日,胆大妄为的他以演习为“隔离”了清东陵,随之连夜盗掘了慈禧和乾隆两座陵墓,将里面陪葬的金银珠宝等物洗劫一空,最后用20大车才运走,可见宝物数量之丰。不久,孙殿英盗墓的事东窗事发,面对全国各界人士法办

  • 历史趣闻:白蛇如何演变为温柔多情的白娘子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趣闻,历史

    北京京剧院《白蛇传》剧照千百年来,《白蛇传》的故事以笔记、小品、评话、戏曲等形式广泛流传于中国民间,直至现代,人们也不断改编这一经典传说,如赵雅芝、叶童主演的电视连续剧《新白娘子传奇》,张曼玉、王祖贤、李连杰等主演的电影《青蛇》等影视作品,都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凡是

  • 诸葛亮曾用美男计成功抱得才女归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黄家,因此,自己,荆州,知道,更是,当时,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用计无数,熟读孙子兵法的他,被人称为智圣。其实,在他一生中,使用计谋最高、效果最好的,莫过于美男计,此举曾抱得才女归,也奠定了他在荆州读书人中的位置。以前说过,诸葛亮这个人是个孤儿,曾跟着自己叔父诸葛玄生活,当时诸葛亮和自己的兄长诸葛瑾弟弟诸葛均相依为命,他们在南阳亲自耕种,过着半耕半读的

  • 趣闻:蒋介石晚年与张学良谈西安事变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晚年,趣闻,蒋介石,张学,西安事变

    1949年,李宗仁欲释张学良,蒋介石指示陈诚“不知何在”1949年初,蒋介石受桂系逼迫下野,另由李宗仁出任代总统,与中共开展和谈。李氏欲向外界展示其和平“诚意”,以求在和谈中获取舆论支持,故拟释放张学良、杨虎城等政治犯,但此举却

  • 朱元璋与妓女的那些不为人知的事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儿子,皇帝,以后,不见,美人,朱元璋,不是,妓女

    中国皇帝和妓女的纠葛是由来已久的,几乎每代都有。妓女起源于卖艺的女子,又称倡优。汉代皇后卫子夫、赵飞燕、魏武帝正妻丁氏、唐玄宗的赵丽妃,都是出自倡优。宋徽宗宠爱名妓赵元奴、李师师,南宋理宗眷恋名妓唐安安,都是闻名历史的。明清两代的皇帝和妓女是不是也有瓜葛?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虽然当年一贫如洗,父兄死后

  • 汉哀帝竟然是同性恋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自己,皇帝,就是,他们,爱情,开始,国家,一个

    朱孝天版的《楚留香传奇》里有句歌词唱得好:江山如画却独爱美人。古往今来的许多风流皇帝无不是美人中间摆,江山百姓靠边站,譬如北齐后主高纬、陈后主陈叔宝等等,都是泡妞有方、治国无方,好端端的一座江山被他们整得改了姓。但这些皇帝即使再不务正业,一旦触及自己的皇位,他们还是会拼命反击的。比如高纬同志,一上台

  • 最怕老母鸡的好色宰相冯延巳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小乔,老母,一个,宰相,太医,因为,女子,后主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好理解,因为我们许多人都怕蛇。如果换做老母鸡,你还会怕吗?多半不会怕,因为老母鸡不会咬人。但历史上真有这么一个人,不怕蛇,却怕老母鸡怕得要死。他就是写过“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等名句的南唐着名词人宰相冯延巳。冯延巳,江苏扬州人,原本并不怕老母鸡,不但不怕,还非常喜欢吃。据载

  • 古代妓女中贞洁的楷模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什么,情郎,贞洁,没有,妓女,明朝,不是,一生

    提起妓女,很多人都认为从事性交易,哪还有什么贞洁可言。可在古代不一样,歌舞伎是一项很高尚的职业,地位尊贵连文人雅士也有所不及,明星级别的妓女涌现了很多,她们并不轻易接客。但如若论妇道贞洁,并不与身价高低有关,而与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有关。明朝时的名妓葛余芳,卖艺不卖身,即使嫁错了郎也忠贞不渝,堪称是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