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解缙之死:朱棣的杀人与纪纲的死刑花样

解缙之死:朱棣的杀人与纪纲的死刑花样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412 更新时间:2023/12/6 10:58:59

朱棣的杀人暗语与纪纲的死刑花样

从永乐九年秋入狱,到永乐十二年年底,因私会太子而被皇帝朱棣下令抓捕的解缙,在牢里一坐就是三年多。

三年半地狱般的日子,令解缙及牵连进来的“太子党”这群书生熬不住了。首先是解缙的好友王偁倒下了,悲惨地冤死在狱中。接下来,王汝玉、李贯、朱纮、萧引高、高得抃等人也相继被疾病折磨而死。古代称这种死为“瘐死”,也就是在狱中病死。他们的尸体被抬出去时,犹如一根根枯木干柴,令人惨不忍睹。

而解缙虽然身体也不怎么壮,但还算挺住了,有史料说,解缙之所以没“瘐死”,是因为后期受到一个“特殊朋友”的照顾。

这个“特殊朋友”是谁呢?

他就是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可以说,在解缙的后半生,除了朱棣父子之外,这是对解缙命运产生影响的重要人物。

纪纲是解缙的好友还是死敌?

史料说法不一,甚至呈两个极端。有说是解缙的挚友,有说是解缙的死敌。但毋庸置疑的是,这是非同一般的人物。提起此人大名,当时永乐朝的臣民都不免肝颤,因为他是当朝皇帝的心腹、是朱棣最信任的特务头子。这个皇帝红人,对进入人间地狱的诏狱罪臣而言,他可以是一个催命判官,也可以是一个救命菩萨。

这期间,汉王党和太子党都在争取纪纲。有人称,纪纲是朱高煦汉王党的人,刻意陷害解缙,也有人称,纪纲是同情太子党,在狱中关照了才子,否则,三年牢狱早把解缙送上西天。

据清末民初著名明史专家黄云眉《明史考证》记录,纪纲既不是汉王党,也不是太子党,纪纲对两大集团既不亲近,也不疏远。他对解缙的态度,是看最高统治者的颜色行事,既要看皇帝朱棣的脸色,也不想得罪日后皇帝朱高炽,他也要给自己留后路。所以,在没处置解缙之前,他对才子还是有点惺惺相惜的。我认为这种说法比较合乎逻辑。

有了这种认识,接下来发生的事就好理解了。

无论纪纲对狱中才子如何,反正才子在狱中挺了三年半。没有瘐死的迹象。但是,解缙好歹是个四品大员,他的生死似乎只能由皇帝来决定。而才子有生之年,还能跟皇帝见上一面吗?哪怕是托人带话,让皇帝知道他的期盼呢?

机会来了,可以说,这是决定才子生死的最后时刻。

永乐十三年即公元1415年正月,朱棣带着群臣到午门观灯,期间突然刮起狂风,将灯笼刮倒一片,因为周边没有采取适当的防火措施,导致发生了严重火灾,宫女太监烧死了一群,连都督马旺也被烧死了。如果放到今天,应该算是“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但这种情况发生在古时是不能以“安全生产”看待的,而是视为“天谴”,相当于国家白事。古代遇到国家级别的红白事,皇帝是要大赦天下的。

既然要大赦,就要查阅钦犯名单,钦点所赦人员。

明史记载,永乐十三年正月十三,朱棣来到诏狱,令锦衣卫呈上诏狱犯人名册,纪纲不知出于何意,特意奉上解缙靠前的名册,这是决定解缙生死的最后时刻。朱棣一下子就看到这个熟悉名字,做了什么反应呢?

朱棣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缙犹在哉”?

这句话不注明语气,可以译为意思截然不同的两句话:

1、解缙还活着呢!恨他不死。

2、解缙怎么还关着呀?快放他出来。

朱棣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其深意何在呢?是哪个意思?

我们还是让史实来说话吧。

翻看《明史》,朱棣对不止一次讲过类似的话,“某某犹在耶”。譬如永乐七年即公元1409年,他就对一个叫平安的手下说过这样的话。当朱棣还是燕王时,这个平安是朱棣的部下,后平安归顺建文帝朱允炆,被封为统帅,成为朱棣靖难之师的克星。南京失守后,平安向朱棣投降。有一次,朱棣在翻看官员名单时看到了平安的名字,便说了一句“平保儿尚在耶”,“保儿”是平安的小名,这句话意即“平安还在吗?”而此时他身边站着的,正是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听了皇帝这话,纪纲马上传了出去,平安闻听此言,知道朱棣这是恨自己不死,于是为了不连累家人,被迫自杀。纪纲将平安死讯报告朱棣,朱棣毫不惊讶,令妥善安置死者家属。

从上面这个实例不难看出,“某某犹在耶”,是永乐帝下达死刑令的特有方式。这一次,皇帝又说了同样的话。有历史小说描写,听了皇帝这话。纪纲一震,惊愕地窥察朱棣的神情,慌忙答道:“尚在,未瘐死。”朱棣用力翻过囚页,继续往下看。

可以间接证实的是,这一次大赦,皇帝没有将解缙勾入赦免人员名单。

而纪纲已从主子的举止中嗅出了其心迹。于是按第一种理解领会、当晚就执行主子的意图。

执行的方式非常特别。

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纪纲备好烈酒,吩咐囚厨备了菜肴,亲自去把解缙放出来,一起畅饮。面对才子期盼出狱的眼神,纪纲只能好言安慰,喝酒喝酒。坐了三年半牢的才子,可能很长时间没闻到荤腥了,或许以为出狱有望,或许也隐约感到这是一顿断头饭,所以也想一醉方休。就这样,两人一杯接一杯对酌。一个才子的酒量怎能和特务头子媲美,饮了许久,解缙终于烂醉如泥。而纪纲相当清醒,他叫来狱卒,吩咐他们把解缙背回囚牢,放在前院空旷的雪地上。这一晚雪下得非常大,厚厚的积雪很快堆过解缙的腰身,覆盖了解缙整个脸庞。雪越积越高,越堆越大。才子的全身被深深埋没了。囚牢院落静得一片死寂,无声无息。就这样,解缙沉在醉乡中,静静地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人们发现解缙已经活活冻死在山岗,年仅47岁的才子人生划上了白色句号。

天杀、冻死。有人说纪纲处死解缙的方式太过残忍,其实这是不太了解明朝特务处死犯人的方式有多残酷。应该看到,对于进入诏狱的重犯,锦衣卫将他们处死的酷刑很多,比如“五刑”“汤烫油煎”“铁钉贯耳”。比照这些,纪纲给予解缙的死法还算仁慈。

关于解缙之死,还有另一个版本:买通杀人说。说是汉王朱高煦买通纪纲,加害解缙。本来朱棣讲的那句话,是想赦免解缙的,但已经成为汉王党的纪纲,成心误读,痛下毒手。

我们还是让后续史实揭开解缙的死因吧。

纪纲天杀解缙,马上向皇帝报告才子“瘐死”的消息。朱棣闻讯,做出了一连串决定:令纪纲率锦衣卫对解缙进行抄家,将解缙家属流放。

如此已经不难看出,朱棣讲那句话的真实意图,就是宣判解缙死刑,纪纲果然没有领会错。

那么,朱棣为什么要杀解缙呢?

动机一句就能说清:不想把这个才子留给儿子朱高炽。此时的朱棣,年事渐高,他不想让才子笑道最后。等到自己西去,儿子朱高炽继位,解缙继续受宠,这是他决不允许的。朱棣对这个想做“三姓家奴”才子厌恶至极,没有怜惜才子的半点意思,确实是想置才子于死地。

而纪纲呢,不会也不敢误读主子的旨意。

当然,这位最能领会主子意图的大明头号杀手,其最后下场也不太好。在杀害解缙的第二年,纪纲便被朱棣以谋反罪凌迟处死,有人善意地解读纪纲之死,说这是皇帝怪罪纪纲错杀才子,其实这种解读完全是牵强附会。朱棣杀纪纲,是因为纪纲野心膨胀,朱棣杀之,不为解缙,而完全为了自己。

明史专家黄云眉先生考证说,在杀解缙这件事上,完全是朱棣的旨意,而纪纲只不过是朱棣的一把刀,这把刀在主人指向才子时,还有些不舍:

“纲退而与缙对泣,沃以烧酒,埋雪中立死。”

像锦衣卫纪纲这样凶残少恩的人,在杀解缙前还与他相对流泪,并且让他死得像个堂堂正正的文人,在大醉中埋于雪地里结束性命,黄云眉说:“则狱之冤可知”。可见解缙这个案子有牵强,才子死得有多冤了。

标签: 朱棣

更多文章

  • 如果存在阴间 其基础科学是否会比阳间更发达?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科学,阴间

    首先呢,如果存在阴间,那么阳间的科学家们坠入阴间,必然极大地触动他们的世界观,然后会对他们在阴间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颠覆性的改变。可能产生三种后果一、原本不信仰任何宗教的科学家们,将从唯物主义堕入唯心主义,开始相信宗教,鉴于亚伯拉罕系三大宗教(基、穆、犹)主要相信末日审判以及地狱、炼狱或者天堂

  • 趣谈乾隆皇帝的长寿秘诀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乾隆,皇帝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寿命最长的皇帝。他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当了三年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他寿享89岁,先后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4朝。​图为乾隆帝晚年。查遍我国的二十五史,前后有230多个皇帝,短命的多,长寿的少。为何独乾隆爷能如此健康长寿?原来,

  • 袁世凯如何管理他的十房妻妾?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妻妾,她们,这些,袁世凯,因为,父亲,生活,女人

    袁世凯一生中先后有过十房妻妾,可谓艳福不浅。只是这些女人没有一个是因为他的长相好而一见钟情的。在这十房妻妾中,有3个是来自妓院(大、六、八姨太),而更多的是来自家里的女婢,是在长期主仆生活中慢慢建立感情的。从女婢走入袁个人生活的有5位:其中二、三、四姨太是朝鲜族人,袁自己说是抗日援朝时收的3个女婢;

  • 孔融之死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自己,一个,可是,孩子,看来,不是,时候,之后

    曹操在后花园宴请文学名士的时候,本来是邀请了孔融,可是孔融没来,为啥,人家孔融根本看不上曹操。这是为什么,因为孔融对曹操有成见。曹操如今是丞相,位极人臣,不只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实是挟天子以令将诸侯,就是小皇帝也恭敬他三分。但孔融不同,孔融是一代名儒,他有资格看不起曹操:其一,孔融是孔圣人的后代

  • 薛宝钗和林黛玉“和解”的心理秘密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秘密

    ​《红楼梦》研究者中,一向有“左黛右钗”或者“左钗右黛“,以及“钗黛对立”和“钗黛合一”等等的争论。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不妨认为由于钗黛个人都有对爱情与婚姻的想往,而大观园中合适的男性只有贾宝玉

  • 古代太监靠什么狎妓御女?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女人,没有,万历,记载,阉割,太监,解析,还有

    太监,是刑余之人。虽然“那话儿”被割,但不少太监整日出入于佳丽如云的后宫,耳闻目睹皇帝和美女们的那些事儿,不可能没有一点性幻想。况且,有些太监自幼入宫,由于阉割不够彻底,尚能恢复一些性功能;还有一些太监阉割时是已婚之人,对房事有过体验,入宫后虽然失去了男根,但脑海残存性意识,仍然可以狎妓御女,与女人

  • 五代权贵们荒唐的“夜生活”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夜间,权贵,自己,宾客,宫中,表演,五代,夜宴

    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荡纷乱,新旧权贵们则沉湎声色,过着荒唐奢靡的“夜生活”。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及“肉台盘”、“惊婚”等词汇,都是五代权贵“夜生活”的产物。五代江南贵族中曾流行“肉台盘”。南唐以忠直见称的死节之士孙晟,亦以豪奢纵欲著称。史书上说他“事烈祖父子二十余年,家益豪富”,每夜宴请宾客尽欢

  • 说说周作人为什么那么怕日本老婆羽太信子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日本

    大约有二十多年了,一些人出于对周作人作品的偏爱,开始想办法说周作人好。然而,正如一位教授所说,一个人一旦做了汉奸,怎么说也是不好说的。因为这事太大了。在那样的背景下,我从堂姐夫那里要来他们社出版的周作人的全集,基本流览了一遍。结论是,周先生只有学问,没有文学。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他的文章总体上看没有

  • 和珅身边的九大美女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美女,豆蔻,纳兰,玫瑰,皇帝,乾隆,后来,一个

    和珅并非是光棍一条,也不是身边只有三大美女,而是既贪财又贪色的色狼式的贪官。在他的身边不仅有北京城里的名门千金,也有秦淮河畔的烟花女子,甚至还有碧眼金发的西洋美女。从下面所说的九大中外美女中人们不难看到和珅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贪官对于女色贪得无厌的一生。一、冯霁雯:和珅的结发妻子,当朝宰相英廉的孙女,

  • 史上最好色最好淫的六位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姐妹,壮阳,中国,不能,记载,中毒,后宫,春药

    汉成帝刘骜。刘骜后宫中有两位在中国古代以性感出了大名的大美人赵飞燕、赵合德姐妹俩。自从得了赵氏姐妹,刘骜整日抱着这对姐妹花淫乐,乐此不疲,甚至以弄死自己刚几岁的亲生儿子以迎合赵氏姐妹不能生育而妒嫉他人的心理。由于纵欲过度,弄得腰都直不起来,刘骜的性能力大不如前,没有了“性趣”。后汉人所着的《飞燕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