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杨玉环是怎样从寿王妃变成贵妃的

杨玉环是怎样从寿王妃变成贵妃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855 更新时间:2023/12/10 11:39:57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一流传千年,用来形容海誓山盟、缠绵悱恻的爱情之名句,就是当年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在骊山华清宫(天宝年间称谓)享受温泉沐浴时,快乐地吟唱出来的。在这一对看似幸福无比的老夫少妻中,女主角杨贵妃其实曾是李隆基货真价实的儿媳妇,即寿王李瑁(玄宗第十八子,生母为惠妃,其死后被追封为皇后)的王妃。那么,杨玉环是怎样从寿王妃演变成杨贵妃的呢?让我们来寻找一下历史的踪迹吧!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殷桃扮演的杨贵妃

自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十二月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即寿王生母)去世后,玄宗整日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后宫数千佳丽竟然没有一个能入得他的法眼,讨得他的欢心,这样了无生趣的日子差不多持续了将近三年。最懂得主子心思的宦官高力士,只得从宫外寻觅物色可心的新人选了。当他看到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玉环后,觉得杨玉环不仅“姿色冠代”,还能歌善舞,通晓韵律,娴熟各种乐器,惊为天仙下凡。随即奏报,并得到唐玄宗的首肯。于是,高力士找了个借口,把寿王妃杨玉环召进宫来。一见之下,李隆基果然迷恋上了这位美丽乖巧的儿媳妇。随后,唐玄宗选择了在骊山温泉宫(开元年间称谓)泡温泉的时机,派人将杨玉环装扮成女道士召来相会。这次温泉宫度假,是自武惠妃去世后,唐玄宗过得最为欢畅,最为愉快,最有激情的一段幸福时光。此时的李隆基虽已年过半百,但从寿王妃杨玉环身上却找回了青春,找到了激情,重新焕发了旺盛的生命力。可惜良宵苦短,半个多月的光阴转瞬即逝,唐玄宗不得不返回京城。然而,经过这次骊山相会,两人已到了难舍难分的地步。如何让杨玉环永远名正言顺地留在自己的身边,便成了唐玄宗当时最重大、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李隆基虽然风流,但并不昏聩;人伦常理与皇家颜面还是要顾及的,直接把自己正式的儿媳妇弄来做自己的嫔妃那是说不过去的。由是,这位梨园行的祖师爷就导演了一出让寿王妃变身成女道士好戏。接下来,就有了杨玉环要求出家当女道士的“申请”;再接下来,就有了唐玄宗颁布《度寿王妃为女道士》的敕令。《新唐书。本纪第五》是这样记载李隆基在温泉宫私会杨玉环的:“十月甲子,幸温泉宫。以寿王妃杨氏为道士,号太真。”其意思是: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十月甲子(十一日),唐玄宗到骊山温泉宫度假。特意将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玉环装扮成女道士召来相会,并赐道号为“太真”。下面是唐玄宗正式批准杨玉环“申请”当道士的敕令全文。

在唐玄宗从骊山回京后不久,寿王妃杨玉环就正式向皇帝提出出家当道士的“申请”,李隆基也很快就作了同意的批复。在清人董诰编纂的《全唐文》中,收录了这篇批复的全文。题为:《度寿王妃为女道士敕》,全文如下:“圣人用心,方悟真宰;妇女勤道,自昔罕闻。寿王瑁妃杨氏,素以端懿,作嫔藩国;虽居荣贵,每在精修。属太后忌辰,永怀追福,以兹求度,雅志难违;用敦宏道之风,特遂由衷之请,宜度为女道士。”这篇敕令的前半段,主要是称赞寿王妃杨氏,身为藩国嫔妃,素以端庄大方示人;虽然享受荣华富贵,但仍时时不忘精诚修心。后半段则表示,值此皇太后忌辰,杨氏玉环期盼为亡灵祈福,因此请求出家超度,这种高雅的情志实在难以违背;为了敦促宏扬此道德之风,特满足杨氏这一由衷请求,批准其为女道士。

这篇唐玄宗批准寿王妃杨氏自请度为女道士的敕令,颁布时间应该是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正月初二。因为这一天是李隆基的母亲窦太后的忌日(被武则天杀害),这也就对应了文中说的:“属太后忌辰,永怀追福。”为什么本人要特别强调敕令颁布的时间呢?这是为了推算从开元二十八年十月甲子李、杨相会温泉宫,到开元二十九年正月初二颁布敕令的相隔时间。也就是说,仅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杨玉环的身份就由寿王妃变成了女道士。继而,又从女道士变成了杨贵妃。那些什么“虽居荣贵,每在精修。属太后忌辰,永怀追福,以兹求度。”等等冠冕堂皇的话,统统是骗人的鬼话。只有寿王妃杨玉环变成了贵妃杨玉环才是真的。

杨“太真”变成杨贵妃以后,得到了唐玄宗“三千宠爱在一身”的专宠。自此,“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就在唐玄宗尽情享受“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的时候,也许是历史的宿命,也许是上天的警示;“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乱爆发了。不但绝代佳人杨贵妃冤死马嵬驿,就连大好的盛唐江山也差点被老年的唐玄宗玩完了。

宋朝的欧阳修、宋祁在《新唐书。本纪第五》中是这样评论唐玄宗的:“方其励精政事,开元之际,几致太平,何其盛也!及侈心一动,穷天下之欲不足为其乐,而溺其所甚爱,忘其所可戒,至于窜身失国而不悔。考其始终之异,其性习之相远也至于如此。可不慎哉!可不慎哉!”

标签: 开元道士王妃唐玄宗杨贵妃杨氏温泉玉环

更多文章

  • 道光不好色为何仍广纳美女充斥后宫?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这位,皇太后,太后,道光,皇后,皇帝,宫中,嘉庆

    与道光一朝国事的跌宕起伏相比,道光的后宫内闱还算平静。当然太后与皇后之间的婆媳矛盾也颇令他伤透脑筋,这位生长于南国名城苏州的孝全成皇后才貌双全,可是红颜薄命,病中饮太后所赐药酒后猝然去世,死不瞑目。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道光皇帝太后于道光有再造之恩,道光岂敢枉驾追究,曾经让众人艳羡万分

  • 明朝太监竟也强奸妇女?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男性,强奸,军官,阴茎,记载,太监,性能,宦官

    太监,通常是指中国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的男性,他们是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网络配图在一般人观念里,太监原本就是阉人。其实不是如此。据记载,我国先秦和西汉时期的宦官并非全是阉人;只是自东汉始,才全部用阉人(“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他士”,出自《后汉书

  • 秦始皇不立皇后之谜 竟是因为有心理阴影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皇帝,母亲,统一,皇后,自己,一个,古代,秦始皇

    秦始皇是我国古代的最伟大的君主之一。虽然历来有残酷的帝王的称谓,但是丝毫不影响人们对于这位千古帝王的崇拜!然而,也就是这位千古帝王,竟一生都没有立后,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难道说真的是因为其母与人通奸而产生的心理影响作怪么?秦人在秦孝公(公元前4世纪)以后对于立后和立太子之事已制度化,秦始皇13岁即位

  • 娶妻得贤:诸葛亮娶了黄月英后发生的巨大变化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就是,以为,当时,丑女,自己,这位,诸葛亮,不过

    诸葛亮结交的一位很特别的朋友,名叫黄承彦。他很欣赏诸葛亮的人品和学识。有一天他突然对诸葛亮说,我有一位丑女儿,头发黄、脸上黑,不过她的才干倒是与你相配。诸葛亮听后居然同意了这门婚事。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陆毅扮演的诸葛亮隆中武侯祠里有一组木版画展示了这桩着名的婚姻。这就是黄承彦的女儿,

  • 他成了武则天上位之路上的替死鬼!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太宗,谣言,开始,红颜,女皇,电视剧,历史,武则天

    很多年前有一部电视剧叫《至尊红颜》,红颜能当的上至尊两个字的,历史上也只出了一个武则天。这部电视剧没有着重描写武则天登基之路,反而大书特书武则天与李君羡的爱情故事。在武则天时期真有一个叫李君羡,不过他不是武则天的情郎,而是武则天的替死鬼。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李君羡最开始的时候是王世充

  • 唐朝的一名妓女引发了一场国难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将相,反对,不断,两个,还是,吐蕃,没有,宰相

    公元785年,唐德宗准备封大臣张延赏为宰相。然而在拜相诏令即将下发之时,当时的“天下第一名将”李晟跳出来反对,言辞激烈,德宗只得作罢。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为何李晟要反对张延赏拜相?说白了,就是因为一个营妓。这个妓女生于何年、死于何月,是倾国倾城、风华绝代,还是能歌善舞、精通书画,史书

  • 曾国藩“笨小孩”的名声是怎么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文章,这个,这么,岳阳楼,故事,就是,曾国藩,不过

    话说这一年,是1825年,曾国藩十五岁。时令正是寒冬季节,曾国藩的几个弟弟们早就爬进了暖和的被窝中,但谨遵祖父勤劳兴家教训的曾国藩没有睡,他自己弄了一盘炭火,点燃了一盏煤油灯,准备挑灯夜读。他今晚要背的这篇文章,是古文中的名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本是一篇不长的文章,结构也不算复杂,普通人读个几

  • 姜还是老的辣:汉武帝刘彻晚年竟然灭自己的三族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太子,武帝,自己,皇后,一个,又是,汉武帝,公主

    人们常用“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来指代几个着名的帝王,其中汉武就是西汉武帝刘彻。刘彻即位时候,汉朝经过“文景之治”的恢复和发展,已经快变成了人间天堂。建国之初,朝廷愁钱少,现在则是愁钱多,因为“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以前马匹奇缺,连开国皇帝刘邦的马车都找不到颜色相同的四匹马来拉,开国功臣们只

  • 赵匡胤为什么要在宰相脸上画圈?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于是,皇帝,太后,陛下,有一,你们,臣子,守信

    面对昔日的兄弟,今天的臣子,如何尽快的明确身份,赵匡胤颇费了一番功夫。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按照惯例,大臣入见之时,可是坐着回话,有一天,赵匡胤召见丞相议事,借口说,我眼睛不好,麻烦把奏章拿到近前来吧。宰相范质于是上前,赵匡胤却暗示手下撤去范质座位。于是以后成为惯例。官员见皇帝,一律站

  • 揭秘名妓李师师失去宋徽宗宠爱后的人生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还是,水浒,可以,一是,一个,历史,父亲,材料

    关于李师师,除了宋代笔记野史里的雪泥鸿爪,最集中的材料有两种。一是南宋平话《宣和遗事》,一是清初着录的《李师师外传》,两者都是与《水浒》相去不远的小说家言。相对说来,后者是明季伪作,自不足以征信;倒还是《宣和遗事》,因说本朝史,总得有基本史实作为敷衍故事的背景与骨干,去伪存真,还可以沙里淘金。读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