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代记载于史书的最恐怖刑罚

古代记载于史书的最恐怖刑罚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031 更新时间:2023/12/9 13:48:45

蒸,这个字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因为很多美食都是蒸出来的,可这个字如果用到人身上而非食物呢?

这就是今天所要介绍的中国古代最令人闻风丧胆的刑罚——蒸刑,它比凌迟可怕的地方就在于除了给人造成巨大的痛苦外,一个每天都能见到的做饭器具摇身一变成了一种刑具,见过这种场面的人产生的心理阴影恐怕短时间内难以消除吧,在这种慢节奏的死法面前,腰斩可能也算是一种痛快的死法了吧。

蒸刑最早什么时候出现的已无从考证,早在周就已经有记载了,周的始祖西伯被纣王囚禁了起来,他的儿子伯邑考也被掳为了人质,纣王就给伯邑考上了蒸刑,然后做成人肉羹送给西伯吃,而西伯毫不知情,这就是关于蒸刑最早的记载。

这种专门蒸人的刑具叫做鼎,镬,鼎有腿镬无腿,蒸刑又被叫做镬烹,汤镬。

周敬王41年,楚国的白公自杀,他的门生微子把石乞给抓住后问白公在哪里自杀的,石乞就是不说,微子就给石乞动了蒸刑。

晋公子重耳辗转逃亡到了郑国,被瞻劝郑文公弄死重耳以除后患,但是郑文公没有下狠心,重耳后来东山再起做了国君反过来攻打郑国,指名道姓要找到被瞻,被瞻跟郑文公请命自己去找晋文公重耳以解救国家危难,晋文公见到被瞻就准备把他放进大鼎里蒸了,被瞻死活都不肯进去并大声喊道:天下恐怕没有再比我更忠于自己国君的人了吧,结局呢?却落得一个被蒸的惨状。晋文公被这句话所打动,佩服起这样的忠心之人,不仅放了被瞻,还从郑国撤了兵。

东汉时期,董卓活捉了太守李旻跟他的挚友张安,放进鼎中就要蒸死他们,于是二人说出了:不同日生,乃同日蒸的感人佳话,流传千古。

隋朝之后,国家正式承认的死刑只有三种:凌迟,斩刑,绞刑。而蒸刑或烹刑虽不是正式的刑罚却一直沿用了下来。

五代时期,叛将董彰活捉了姚洪,姚洪宁死不屈,于是董彰令人搬来一个镬,装满水煮沸,把姚洪拉了到镬旁采取了凌迟的酷刑,然后把肉放进镬中煮熟,姚洪就看着自己的肉被一片片扔进镬中,这种 做法可谓更加恶毒。

蒸不只是用水,还有用油的,叫做油蒸,其实就是把人生煎了,南朝梁,侯景逃到了东魏,最后连同老婆一起被高澄捉到,把他们的皮剥了下来然后放进油镬中给生煎了。

靖难之役,朱棣攻下南京把建文帝的很多文武官员赶尽杀绝,兵部尚书铁铉生生被割掉了鼻子然后一刀毙命,可是朱棣还不解气,命人将他放进油锅中,直到被煎的焦黑。

这种令人闻风丧胆的极刑的例子数不胜数,蒸刑的确是能给人带来极大的生理痛苦,最可怕的还是这种刑罚所带来的震慑效果,因为这仅仅是统治者唬人的手段罢了,让人不敢轻易做出作奸犯科之事,为了起到巩固统治的作用,蒸刑确实有了不小的成效。

标签: 放进然后刑罚令人自己凌迟这种一个

更多文章

  • 大宋皇位继承人竟然被一个家庭教师掌控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任用,历史,一个,南宋,命运,走向,太子,王朝

    历史有很多玄妙之处,一个小人物也有可能左右帝国的命运,影响历史的走向。南宋的一介教书先生余天锡,在历史中就这样扮演了这样的角色。当时给权相史弥远因与太子赵竑不和,想重立太子,叫他的家庭教师余天锡注意寻找合适的皇族子弟入宫。余天锡青年时在史弥远家中教书,余天锡性格内向,办事谨慎,明哲保身,史弥远欣赏他

  • 揭秘项羽坑杀20万秦军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遗址,新安,历史,他们,万人,没有,古城,项羽

    残暴的杀戮公元前206年,收复了六国旧地的项羽,率领60万大军开始向秦地进发。在这支进攻秦朝大本营的军队里,就收编着刚刚投降的20万秦兵。当部队行至新安古城安营扎寨时,在军营中流传的“小道消息”,却引发了旷古罕闻的大屠杀。西北大学历史系徐卫民教授告诉记者,新安古城上演的惊天悲剧,距离百里之外秦白起坑

  • 后赵最残暴的皇帝石虎为何要残杀自己的儿子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一个,后来,没有,樱桃,于是,之后,但是,自己

    ?石虎是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国君,后赵的建立者是石勒,石勒并不是石虎的亲生父亲,只是石虎的叔父,但是石勒的父亲石周曷朱却将石虎视作亲生的儿子养在身边。石虎生性残忍,从小就是人们眼中的“熊孩子”。后来石勒将石虎带在身边,四处征战沙场,石虎也为石勒立下了许多战功。战功卓著的石虎逐渐的高傲起来,导致石虎在多场

  • 揭秘孝庄太后死后37年才入葬的背后隐情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之后,皇帝,祖母,自己,康熙,雍正,太后,大臣

    清朝入关之后,孝庄皇太后是死后入葬最晚的一个皇太后,而且她的陵墓是由她的重孙子雍正皇帝修建的,而不是自己最疼爱的孙儿康熙皇帝(怎奈儿子顺治帝死得早)。相对于自己的儿子顺治帝而言,孝庄太后对于孙子康熙帝付出的心血要多得多,曾经数次在危难中把康熙和大清朝解救出来。可以说,没有孝庄太后,就没有康熙王朝,后

  • 贾政是个什么样的人 贾政为什么不讨厌赵姨娘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红楼梦,特点,官职,这个,一个,为什么,对于,性格

    《红楼梦》中对于贾母的笔墨是十分多的,但是对于贾政的笔墨并不是很多,但是从中也能够大抵地看出了人物之间的关系了。贾政是贾母的二儿子,即为贾母的小儿子,同时也是贾母最为喜爱的儿子,贾母对于贾政是极为的偏心的,十分的宠爱自己的儿子贾政。在许多事情上面,贾政与贾母都有着相同的看法和做法,因而贾政对于贾母有

  • 太监怎么解决性需求 妃子性贿赂太监博宠幸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情况,他们,这个,那么,一个,女性,可能,太监

    太监怎么解决性需求?长期与皇帝的夫妻生活接触,自然对太监们产生了很大的刺激。有人认为这就是太监娶妻的原因。从另一个角度说,一年之中轮不到皇帝宠幸的嫔妃非常之多,所以敬事太监常年都会受到她们的孝敬。嫔妃的签牌要想有机会放在盘中,就需要太监的帮忙。因为这个关系,敬事房的太监就可以对这些女性下手,当然,处

  • 赵姨娘为何厌恶林黛玉 赵姨娘与鸳鸯有何恩怨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一点,林黛玉,奴才,始终,厌恶,鸳鸯,自己,没有

    赵姨娘是《红楼梦》中,大家都深恶痛绝的人物,林黛玉虽然就孤高自许,但寄人篱下,始终谨守本分,不敢得罪别人,那赵姨娘为什么厌恶林黛玉呢?赵姨娘出身低微,她从骨子里就是自卑的,她不喜欢鸳鸯、平儿这些优秀的大丫鬟,赵姨娘认为被大家认为才女、始终高高在上的林黛玉肯定也是看不起她的,无论林黛玉做什么,她都带着

  • 皇太极为何将亲姐姐千刀万剐凌迟处死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根本,姐姐,生气,其中,自己,自已,儿子,皇太

    莽古济与皇太极是同父异母姐弟,后嫁给琐诺木,皇太极的儿子豪格则娶了琐诺木前房所生的女儿为妻,也就是说莽古济既是豪格的姑姑,又是他的丈母娘,真是亲上加亲。但是皇太极为何会将自己的亲姐姐凌迟处死呢?1635年,皇太极打败蒙古共主林丹汗之后,得到了林丹汗的八大福晋。皇太极自已娶了其中的两位,又将其中长得最

  • 红楼梦冯紫英的介绍 红楼梦冯紫英的扮演者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红楼梦,导演,其中,人物,贾宝玉,就是,陈晓,扮演者

    提起《红楼梦》中的冯紫英,很多人都不是很熟悉,《红楼梦》本是描绘众多女儿的书,唯一的男主角就是贾宝玉,其余的大部分都猥琐不堪,但其中有几位也为这部著作着色不少,而红楼梦冯紫英就是其中一个。红楼梦冯紫英的介绍 红楼梦冯紫英的扮演者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对冯紫英的描述不算多,但却恰到好处,处处埋下伏笔,

  • 黄粱一梦的黄粱指什么 黄粱一梦到底睡了多久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鸡蛋,小时,技术,小米,可以,这个,时代,所以

    成语中“黄粱一梦”,典故出自唐代的传奇小说《枕中记》。对于这个“黄粱”,如今的注解多称是蒸小米饭,真是大谬。《枕中记》是唐传奇中很有趣的一篇。参照其原文,说的是有钱的地主家公子小卢在小店午歇,来了邋遢的云游道士老吕,虽然话不投机,但老吕却把瓷枕借给了小卢睡觉,小卢从荣华富贵之梦醒来,所谓“黄粱”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