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大唐帝国为何被称为“脏唐”?只因帝王带头乱伦

大唐帝国为何被称为“脏唐”?只因帝王带头乱伦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311 更新时间:2023/12/27 16:20:27

说到乱伦,这一定是为人所不齿的。但是在中国古代,某些情况下,乱伦却很常见。就比如说,匈奴丈夫死后妻子要嫁儿子,很多少数民族都是这样。清朝寡嫂嫁给小叔子,姑侄同嫁一人,像多尔衮杀死侄子豪格后就娶了他的妻子等事都不新鲜。主要是因为少数民族的人居无定所,生活很没有保障,为了保障种族的存续,只能采取这种比较原始的婚姻方式。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唐朝仕女

说到唐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强大的一个朝代。但唐朝却也存在着很多伦乱现象,甚至身为帝王的唐太宗等帝王。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详细情况。

贬谪为民的东阳公主的命运,一定要牵扯到新城公主。而说到惨死的新城公主的命运,也一定要牵扯到东阳公主一样。正像说到高履行,就一定要说到长孙家族一样,说到长孙家族,也一定要说到高履行家。两个姊妹的命运,两个家族的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因为老高家是长孙家的舅族,而长孙家又是当今皇家的舅族。他们都是居功至伟的显赫家族,在朝廷中位高权重,也只有他们才有和皇家联姻的资格。但伴君如伴虎,家族的男性所承担的政治风险也就或多或少左右着她们的命运。

东阳公主虽然是长孙皇后所生,似乎唐太宗并不特别宠爱,在《太宗实录》里并没有太多的记载,不像她的大姐长乐公主和妹妹晋阳公主,得到太宗的格外关照。但东阳公主性情宽厚,与同样不大受重视的哥哥李治、小妹妹新城公主姊妹情深。

根据欧阳修所撰的《新唐书·东阳公主传》记载:“东阳公主,下嫁高履行。高宗即位,进为大长公主。韦正矩之诛,主坐婚家,斥徙集州。又坐章怀太子累,夺邑封。以长孙无忌舅族也,故武后恶之。垂拱中,并二子徙置巫州。”

同样的记载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卷第204里也有:“武周则天顺圣皇后垂拱四年(688)戊子(6月16日),丁亥朔,日有食之。壬寅,作神皇三玺。东阳大长公主削封邑,并二子徙巫州。公主适高履行,太后以高氏长孙无忌之舅族,故恶之。”

从这两段话可以看出,东阳公主完全是“以长孙无忌舅族也”的原因而一贬再贬,而她的“主坐婚家”(即为新城公主做媒),只是受遣的借口而已,她,实质是无辜的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罢了。

长孙无忌的外祖父是高敬德,是北齐皇帝高欢的堂弟高岳的后代,曾为扬州刺史,为隋唐望族,高敬德之子是高士廉,也就是长孙皇后的舅舅。高士廉生有六子:履行、质行、纯行、真行、审行、慎行。其中履行最知名,娶了长孙皇后之次女东阳公主为妻。

这样算来,辈分就有些乱,长孙皇后与高履行是姑表兄妹,那么,高履行就是东阳公主的表叔了,东阳公主显然比丈夫低一辈。

像这种异辈婚姻在当今被斥为乱伦,而在封建社会鼎盛期的唐王朝,异辈通婚现象却很普遍,尤以皇族内部最为突出。翻看新旧《唐书》,随便就可以捡出不少这样的事例:如唐太宗曾娶大臣徐坚的长姑为妃,而唐高宗则娶其次姑为妃,父子俩分娶姐妹俩,父子关系变成了连襟关系。还有唐高宗娶太宗之妃武则天为后和唐玄宗娶儿子寿王之妃杨玉环为妃。前者是儿子娶庶母,后者是公公娶儿媳妇。唐肃宗的外孙女嫁与肃宗曾孙顺宗皇帝,妇比夫高一辈。唐代宗外孙女郭氏嫁与代宗曾孙宪宗皇帝并被立为后,也属于此类情形。性关系如此混乱,所以后世才有“脏唐”之说。

皇家之所以热衷于异辈婚姻,除唐朝皇族传承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异辈婚遗风外,还与自身受鲜卑化程度影响深厚的原因有关,而最主要的则是要通过政治联姻,以婚姻的形式寻求政治势力的平衡。

这样便不难理解了皇族婚嫁不论辈分的原因了。皇家娶妻如此,皇家嫁女亦如此。例子又是不胜枚举……

除太宗女东阳公主下嫁高履行外,同样的道理,她的妹妹新城公主又下嫁给了长孙诠,而长孙诠是长孙皇后的堂弟,这样新城公主则是嫁给了自己的舅舅;玄宗之女太华公主下嫁给了杨奇,太华公主死后,万春公主又嫁之,而杨奇是玄宗妃杨玉环的堂兄,显然他比太华公主和万春公主姐妹俩高一辈;德宗女郑国穆公主下嫁张茂宗,而顺宗女襄阳公主又下嫁茂宗之弟张克礼,兄弟俩娶了姑侄俩;中宗女安定公主下嫁韦濯,而韦濯是中宗皇后韦氏的从祖弟,是堂甥女嫁给了堂舅舅。

辈分如此混乱不堪,令人眼花缭乱,无法称呼不说,还增加了我们读史的难度,简直就像数学试题一样的艰涩。不过,从中我们可以窥探到政治婚姻的影子,皇帝与之联姻之家无不都是当时的权贵勋臣。

公主既然是皇帝的女儿,待遇仪仗、言行举止,乃至人生命运,自然都紧紧地与皇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她们没有自己的好恶,支配不了自己的命运,在享受皇家富贵尊严的同时,也分担着皇家的政治风险,有时更不得不成为皇室利益的祭品。东阳公主如此,新城公主亦如此!

标签: 公主长孙东阳皇家命运皇后履行新城

更多文章

  • 难以置信!著名画家王宾竟行偷盗之事?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之事,没有,历史,苏州,医术,因此,欣赏,偷盗

    王宾,初名国宾,字仲光,号光庵,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他是中国明代时期的着名画家,其代表作品《龙门春晓图》,得到众人的好评并流传至今,他满腹经纶,才华横溢,欲举荐其为官,但是均被他拒绝,还自毁容貌以绝仕途。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龙门春晓图》但就是这样的一个高洁之人竟星偷盗之事,这到底

  • 他因欠债差点被杀 后来还成了南朝第一大帝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皇帝,赌博,没有,喜欢,出身,非常,虽然

    皇帝也是人,也有自己的个人喜好!在历史上,有的皇帝愿意做木工,如明熹宗朱由校;有的皇帝喜欢喝酒,如明神宗朱翊钧;有的皇帝酷爱书画,如宋徽宗赵佶,还有的皇帝喜欢赌博,如本文的主角,宋武帝刘裕!刘裕?气吞万里如虎的哪位?没错就是他!刘裕不仅喜欢赌博,还差点因赌博欠债,差点被杀,那么他是如何虎口逃生的?读

  • 好色的西门庆其实是个双性恋:漂亮男女通吃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喜欢,事实上,平安,秀才,就是,西门,一个,书童

    西门庆好色,这个大家都知道。不过好色,未必专指美女,事实上西门大官人对男子也有癖好。金瓶梅是一部写实的作品,好多人物都能从现实中找到他们的影子。西门庆既喜欢漂亮妹妹,又对帅哥动过真感情。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杜淳扮演的西门庆事实上西门庆就是这样的货色,他是地地道道的双性恋者。他的女友很

  • 最让人羡慕的一夜情,李渊睡俩美女竟得了天下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起兵,李世民,造反,宫女,两个,一夜,美人,历史

    李渊七岁袭封唐国公,母亲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姐,与隋炀帝是姨表兄弟,作为皇亲国戚,他也一直受到隋炀帝的重用。隋炀帝即位以后,李渊先后做了荥阳、楼烦两个郡的太守,后来正式任太原留守、晋阳宫监。此时的李渊,可谓是高官显爵、位高权重。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李渊身居高位,难免会引起君主的猜疑。

  • 汉武帝为了一个女人居然付出十万将士性命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没有,武帝,兄弟,匈奴,夫人,汉武帝,大略,敦煌

    汉武帝,名刘彻。是西汉的第五位皇帝,是具有雄才大略的一代雄主。他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均有建树,功不可没,因其展示了他勇于开拓、奋发进取的雄才大略,受到了历代史学家的充分认可和赞叹。班固在《汉书》中称赞他:“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

  • 为了权力和地位 曹操狠心让亲生三女嫁一夫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正常,笑话,历史,夫人,自己,皇帝,女儿,皇后

    在历史上,帝王、大臣,经常用自己的女儿换取利益。比如公主和亲,臣子女儿嫁给皇帝、政敌、同僚等。曹操被称为枭雄,有好几个女儿,曹操为了权力和地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狠心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汉献帝刘协。嫁给汉献帝刘协的有曹宪、曹节、曹华。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陈建斌扮演的曹操曹操大女儿,公元21

  • 大唐也曾向突厥送礼称臣?非常时刻的外交权谋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让步,不可,突厥,历史,起兵,自己,称臣,太原

    过早的将自己的底牌亮出来,往往会在以后的交战中失败。羽翼未丰时,要懂得让步,低调处之,不可四处张扬。《易经》乾卦中的"潜龙在渊",就是指君子待时而动,要善于保存自己,不可轻举妄动。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李渊公元616年,李渊被诏封为太原留守,北边的突厥竟用数万兵马多次冲击太原城池,李渊

  • 历史上为何古代女性中只有武则天能当上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儿子,自己,为了,皇后,历史,李世民,之后

    纵观中国历史,在战乱年代,想要登上皇位的,无一不是血流成河。即使是和平年代,为了登上皇位各种不择手段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刘晓庆扮演的武则天比如说唐太宗李世民,本来作为开国皇帝李渊的次子,在太子已经确立的情况下,李世民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但是他却心有不甘,在与太子李

  • 隋文帝长相怪异丑陋吓坏陈后主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天下,记载,额头,相貌,一个,这种,就是,突出

    《资治通鉴》上有一段非常有趣的记载:陈朝至德元年(公元583)十一月,陈后主陈叔宝遣散骑常侍周坟、通直散骑常侍袁彦出使隋。陈叔宝听说隋文帝杨坚状貌异人,便让袁彦画像而归。当陈叔宝看到杨坚的画像后,大骇道:“吾不欲见此人! ”立刻命人将画扔了。杨坚的相貌到底奇异在何处,以致他的死对头陈叔宝看到画像后如

  • 曹操要杀神医华佗 竟是因为他要曹操开颅?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佗,大不,回家,岁月,回来,于是,记载,治疗

    曹操请华佗为他治疗“头风”顽症,演义中说华佗要开曹操的头颅惹怒曹操被杀,但史料上并不是这么记载的。华佗像华佗用针扎胭俞穴位,手到病除,效果很好。《三国志》对此的记载是,“佗针鬲,随手而差”。后来,随着政务和军务的日益繁忙,曹操的“头风”病加重了,于是,他想让华佗专门为他治疗“头风”病。华佗说:“此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