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历代君王学历最高的皇帝——光武帝刘秀

历代君王学历最高的皇帝——光武帝刘秀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213 更新时间:2023/12/18 21:23:23

刘秀是怎样成为最有本事皇帝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不仅有很高的学历,而且有与之相符的“学力”:他能够学以致用。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光武帝刘秀

世界教育史上有确切文字记载的、由统一的中央政府设立的第一所官立大学,是西汉武帝刘彻设立的太学。

当时要进官立大学很难

公元前124年,刘彻接受大儒董仲舒和丞相公孙弘等人的建议,正式建立太学,专门研究学术,传授学问,是帝国的最高学府。

当时,太学规模很小,只有5个老师、50个正式学生:设5个五经博士(教师),分别传授《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每个老师带10个弟子(太学生)。

由于招生名额太少,正式在册的学生只能由朝廷选择“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的高干子弟而来。不过,各郡国可以选拔保送“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的青年学子,作为旁听生,不占编制,数量也不多。

一年后,他们经过考试,如果能通一经以上,就能排队依次做官。

由于太学成为从政的重要途径,所以入学需求十分旺盛,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昭帝时学生增至100人,宣帝时1000人,成帝时更是猛增至3000人。

王莽扩招给了刘秀机会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大家都想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是好事。

但是,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如果不尊重教育规律,不注重教育内涵的提炼、水平的提高和教育产品的使用(学生就业),只注重学校规模的盲目扩大和学生人数的随意增多,甚至于在学历等问题上掺杂使假,教育的社会作用就会大打折扣,乃至于在某些方面成为社会危害。

比如,王莽辅政和代汉以后,就大规模扩充太学。

王莽为了笼络广大读书人,迅速扩大太学招生规模,乍看好像是重视教育,其实是搞面子工程,违背教育规律,同时也违背干部人才成长规律。

无论如何,太学扩招,使刘秀从一个回乡知识青年有了到国家最高学府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早在公元4年,正在辅政的王莽为了最终称帝,拼命拉拢读书人,其中重要的一手就是太学扩招。

他扩建学生宿舍,增设经学学科,增加教师编制,把每个教师所带学生的名额扩大到360人,使太学生的员额迅速扩大到万人。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即使在科技发达、教学条件日益现代化的今天,一个教师要带好几十个学生也是个重活儿。

在那个没有投影仪和麦克风的时代,一个教师要带数百名学生,必须经常地忽悠大家。

王莽还命令各地把擅长各种学问,甚至方技的人,公费送到京城太学。他还在各郡县设立太学分校。

宽进宽出的学生管理制度

刘秀来到太学,师从庐江人许子威学习《尚书》。

这时的太学,老师的教学效果已远不如以前。

太学的老师称博士,意思是博学多能。博士不是职称,而是一种官职,其岗位职责除了教书,还要制礼、藏书、议政(包括备朝廷顾问)。不过,这样也有个好处,就是老师并非待在象牙塔里,讲起课来便于理论联系实际。

这时的太学,学生的来源也很复杂,人数太多,年龄、学识、家庭背景差别很大,管理是很灵活的。其实不灵活也没办法,学校的学生规模急剧膨胀,根本来不及建立以及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连老师都不够用,何谈其他。

反正王莽和朝廷并不在意什么教学质量,把读书人拢在一起玩罢了。

这种灵活的管理表现在教学方法上,就是由于老师太少,学生太多,学校必须这样:

一是讲大课;二是由高材生或高年级学生替老师讲课;三是允许学生用更多的精力自学,以及向校外专家求教。

这种灵活的管理表现在学生管理上,就是宽进宽出。

这时候的入学条件比武帝时松多了,进校后,学制也没有固定的年限。只要没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你想学到胡子白都行。定期考试,通过的可以做官,也可以不给你官做。

也就是说,不是你学得好就一定能做官,要做官还要有其他因素。

你要是学到一定时候出去做官或者干其他事儿,啥时候抽时间回来再学几天也行。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不得不灵活,或者说“被灵活”的管理,并不利于寻章索句、引经据典的教学和研究,反而歪打正着,有利于那些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生发展。

他是个优秀的太学生

刘秀同学的学习成绩是很好的。

我国的经学在两汉时期,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个版本的区别与争论,在太学里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今文经学,而私学的主要教材,则是古文经学。

这两种经学虽然传播的主要内容都是儒家经典,但精神内涵和治学方法却差别很大。

今文经学讲究微言大义。

这类教材毕竟是大师们口授记录下来的,谁也记不了那么准,那么全,同学们只要“略以其意属读而已”。

同时,今文经学还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引入时下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等理论,宣传君权神授,根据当时社会政治的需要来解释自然现象和人事变迁,很得大汉王朝君臣的欢心,所以被列为官学教材。

古文经学则讲究名物训诂,要求按字义讲经,注重考证,经书上没有的东西不能乱扯。同时,古文经学也反对谶纬灵异。

大汉君臣对古文经学不太感冒,又不便说得太直白,就不让它进官学课堂,只让它作为私学的教材让大家学着玩。

啰唆了半天,大家明白了吧:

刘秀同学入太学,老师是今文经师、中大夫许子威先生;教材是《今文尚书》;学习要求是重在把握精神实质,“略以其意属读而已”,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标签: 灵活就是经学理论教师教育老师学生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和明教有什么恩怨纠葛?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时期,明教,朱元璋,自己,中国,历史,一个,就是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当年风靡一时,也让很多人知道了明教这么一个神秘的基地组织。金庸先生在小说中写到明太祖朱元璋本是明教弟子,后来借助明教的势力夺取天下故而定国号为“明”,不仅他是明教弟子,跟随他夺取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很多手下都是明教中人,着名的比如徐达,常遇春。那么历史上真的有明教吗?朱

  • 古代女子也出轨?居然还肆无忌惮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皇帝,高阳,出轨,驸马,皇后,历史,公主

    娱乐圈又出爆炸新闻,白百何刚刚被爆出出轨小鲜肉肌肉男,这下广大网友又坐不住了,马上就又有一番唇枪舌战,让我们先来看看古代女人出轨是怎样的吧。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网络配图最富具人文的出轨有一句成语叫“徐娘半老”,亦作“半老徐娘”,它的典出便与古代女子出轨相关。这徐娘是指南朝梁元帝萧绎的

  • 明朝野史:万历皇帝为什么三十年不出宫?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尊敬,大臣,没有,万历,明朝,初期,辅佐,皇帝

    这是怎样一个朝廷,皇帝终日与宫女、太监们厮混在一起,三十余年不出宫门;"公认"的忠臣为了处理好与宦官的关系,派自己的儿子给宦官大送珍品;当年受皇帝调药、显赫一时的"忠臣"尸骨未寒,就给儿孙带来杀身之祸。这也就难怪当时的日本会对紫禁城的属地虎视眈眈。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万历皇帝好一幅皇

  • 元世祖忽必烈曾搞过马拉松运动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举行,里程,训练,马拉松,世祖,公里,运动,比赛

    早在公元1287年,元世祖忽必烈就训练了一队能跑善行的禁军,为了检验训练成绩,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大规模的长跑比赛,里程为90公里,是现在马拉松运动里程的一倍还要多。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古代运动比赛 1896年,在雅典举行了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其中马拉松比赛项目的里程达到42.195公

  • 苏轼和王安石有何恩怨纠葛?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贩卖,文章,考官,苏东坡,东坡,非常,王安石

    苏东坡与王安石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都是满腹经纶的一代才子,然而两者的政治观念不一,也就导致了彼此间的恩怨不断。下面就来看看苏东坡与王安石的恩怨纠葛吧。东坡一入仕途就陷入了新旧党争,他的父亲和弟弟、他敬爱的朝中元老、他的亲朋好友,几乎无一不是站在旧党一边的。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当然,更

  • 宋代文学家陆游第一任妻子叫什么?陆游为何离婚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女儿,历史,母亲,还是,陆游,当时,嫂子,唐家

    陆家曾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与唐家订亲。陆游二十岁(绍兴十四)与唐婉结合。不料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女子无才便是德),后陆母认为唐婉把儿子的前程耽误殆尽,遂命陆游休了唐婉。陆游曾另筑别院安置唐婉,其母察觉后,命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唐婉而后由家人作主

  • 宋太祖赵匡胤为何是抠门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只有,太祖,自己,如此,十分,衣服,天下,公主

    宋太祖赵匡胤生于一个没落世家,早年历尽生活的坎坷,后来“黄袍加身”,成了大宋的开国皇帝。但他富贵后却改不了“抠门儿”本色,皇宫里的窗帘是用很便宜的青布制成;衣服也很简单,和一般小官吏的布质是一样的,而且总是洗了再穿,穿了再洗,很少换新的。这在历代帝王中是十分难得的。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 脑残皇帝排行榜 司马曜被老婆活活捂死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皇帝,世袭,还是,中国,司马,就是,白痴,历史

    中国历史上最初的皇位更迭方式本来是禅让制,即在位君主还在世之时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在某种形式上,禅让是在位君主主动让贤,是为了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不过,这一制度只实行了几代就难产了,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司马曜画像何谓世袭制?就是皇帝下台后,将皇帝九五之尊的

  • 慈禧生孩子有多艰难?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可以,太监,洗澡,还是,为了,婴儿,慈禧,他们

    在现代社会,生娃是个不容易的事。不但花费极高,而且生个娃全家都要总动员,忙里忙外的。不过,比起清代皇妃生小孩来,那就差太远了。不信,你看看慈禧太后生娃有多麻烦就知道了。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慈禧太后在遇喜之后,就被送入后宫的储秀宫住。内殿总管为了能让她顺利生产,就带领三个太监在储秀宫后

  • 宋朝女人吸金赚钱方式大起底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自己,手艺,皇家,女子,艺人,那些,她们,宋朝

    “胭脂虎”、“河东吼”足以证明宋朝妇女的强势,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是离不开的。宋朝与其他朝代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人性意识的觉醒,突出表现为两类人的地位空前高涨:一是文人,二是女人。宋朝女人有傍身技艺,有属于自己的一份职业。她们用聪明才干和勤劳实现梦想,眷顾家庭,赢得了地位。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