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专题>毛奇

毛奇

①赫尔穆斯·卡尔·毛奇(1800~1891),一称老毛奇。德国军事家。毕业于皇家军事学院。在丹麦军队中服过役。1836年至1839年任奥托曼帝国素丹马赫穆德二世的军事顾问。1857年起任普鲁士参谋总长,直到1888年止。在任期间,主持了德国的军事改革,扩充军备。

有关“毛奇”的历史故事

  • 毛奇龄

    毛奇龄(1623年-1716年),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浙江绍兴府萧山县(今杭州市萧山区)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清初经学家、文学家。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

  • 老毛奇的战略思想有多高明?

    在19世界的后半页,普鲁士经过了前后3次王朝战争的胜利,在形式上统一了德意志地区马,建立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然而德意志的额统一让欧洲其他国家感到了恐慌,震荡了欧洲秩序板块,引发了一系列的地缘危机。在经历了“战争在望”危机和近东危机后,德国宰相俾斯麦意识到本国的处境,进而改变了保

  • 小毛奇生平介绍

    赫尔穆特·约翰内斯·路德维希·冯·毛奇(1848年5月25日-1916年6月18日),俗称小毛奇。德意志帝国陆军大将,因为他叔叔老毛奇的名字和他是一样的,他是从担任德皇威廉二世的侍从武官出身,性格软弱的他超越许多比他更能干的人出任德军总参谋长,主持一战初期的施里芬计划,计划失败后被解除职务,默默无闻

  • 老毛奇的战略思想有多高明

    在19世界的后半页,普鲁士经过了前后3次王朝战争的胜利,在形式上统一了德意志地区马,建立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然而德意志的额统一让欧洲其他国家感到了恐慌,震荡了欧洲秩序板块,引发了一系列的地缘危机。在经历了“战争在望”危机和近东危机后,德国宰相俾斯麦意识到本国的处境,进而改变了保守主义外交策略,从187

  • 施利芬与毛奇有何渊源

    施利芬与毛奇有何渊源施利芬的一辈子,总有一个名字围绕在他的周围。这个名字便是毛奇,但这里的毛奇并不是特指一个人,他们分别是大毛奇和小毛奇,那么施利芬与毛奇之间有着怎样的渊源呢?大小毛奇究竟如何与施利芬相识,施利芬的一生中毛奇们对他究竟有着怎样的影响呢?围绕上述问题,一同走进施利芬与毛奇们,看看他们之

  • 清朝文学家毛奇龄生平简介 毛奇龄的诗特点介绍

    毛奇龄是清朝时期知名文学家、经学家,世称“西河先生”,代表作有《西河合集》等,在诗词、书法、骈文、散文等方面都颇有成就,他在诗文词曲上的成就是不容抹杀的。毛奇龄毛奇龄生平简介毛奇龄(16231716),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绍兴

  • 毛奇龄的诗作书画有什么特色?主要诗词作品一览

    清初诗界名家中,毛奇龄正是在诗歌创作中有所追求、有所创新的诸多大家之一。著名词学专家、已故龙榆生教授在其编选的《近三百年名家词选》中评日:“奇龄小令学《花间》,兼有南朝乐府风味,在清初诸作者,又为生面独开也。”晚清词人陈廷焯(字亦峰)对己作自视过高,爱以个人偏见讥评前辈词家的词没他写的好,说毛奇龄词

  • 清初经学家、文学家毛奇龄生平简介,著述名录

    毛奇龄(1623—1716),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绍兴府萧山县(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清初经学家、文学家。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

  • 德国著名军事家: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曾指挥过克尼格雷茨之战

    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1800.10.26-1891.4.24),普鲁士元帅和德意志帝国总参谋长,德国著名军事家,军事理论家,又称老毛奇。生于梅克伦堡帕尔希姆一破落贵族家庭。1818年毕业于哥本哈根皇家军校,进丹麦军队服役。1822年转入普鲁士军队,获少尉衔。次年进柏林军事学院深造。1

  • 德国一战失败的原因:小毛奇更改了“施利芬计划”

    “日子一天天过去,对时间的消逝已经麻木,进攻、防御、反击交替,尸体在堑壕间如山丘般隆起。”这是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名著《西线无战事》中的片段,它再现了吞噬无数生命的堑壕战景象。这种“绞肉机战斗”之所以会出现,与1914年德法马恩河会战的结局密切相关——谋求速胜的德军无力攻破法军在巴黎附近的马恩河防线

  • 同古会战未成 却放弃了控制毛奇公路的重镇

    到30日拂晓,我大队已经安全度过色当河,而敌人仍围住这座空城,步炮空联合向城内大举进攻,弹如雨下。我最后牵制敌人的小部队也就在这个时候安全渡河。敌部前进,才发现同古乃是一座空城。我二百师却连伤兵都未丢失,全师而归。同古战斗,二百师是完成了任务的,战术战斗都有一定的成功。我远征军既不能适时适地集中主力

  • 清朝奇人毛奇龄可五官并用,记忆能力特强

    清朝时,浙江肖山有个名叫毛奇龄的人,这人记忆力特强,而且能五官并用,也算得上是一个奇人。他在家以教几个孩子为生。日常,他常常右手改学生的作业,左手拨算盘计算家里的柴米油盐账,耳朵听孩子们背诵经书,眼睛看书童浇花水浇多了还是浇少了,嘴里还能回答孩子提出来的问题,头头是道,有条不紊,从不出差错。个别调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