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专题>七和卓之乱

七和卓之乱

七和卓之乱

七和卓之乱,是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流亡于浩罕的白山派和卓后裔入侵中国新疆西南部的事件。这次入侵以卡塔条勒、倭里罕、克齐克罕、塔瓦克尔、萨比尔罕、阿克恰于、伊善罕七人为首,因七人皆为波罗尼都后裔、和卓玉素普的子侄,故称“七和卓”。和卓家族源于中亚的伊斯兰教苏菲派领袖玛哈图木·阿杂木(艾哈迈德·卡萨尼)。玛哈图木·阿杂木的后裔号称“和卓”,于明代末年迁入叶尔羌(今新疆莎车)、喀什噶尔(今喀什市)等地,分为黑山派和白山派。清乾隆年间,白山派和卓波罗尼都、霍集占兄弟拥兵反叛,史称“大小和卓之乱”,被清军平定。

有关“七和卓之乱”的历史故事

  • 七和卓之乱背景简介 七和卓之乱经过是怎样的

    七和卓之乱背景七和卓之乱背景并不复杂,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外来民族入侵事件。和卓家族来源于中亚,是由伊斯兰教苏菲派的领袖玛哈图木·阿杂木创立的。“和卓”是指他的后裔。和卓家族在明代末年的时候,从中亚地区,也就是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地区,迁入了叶尔羌、喀什噶尔等地,也就是现在的新疆莎车和喀什地区

  • 七和卓之乱的影响有哪些

    七和卓之乱的影响七和卓之乱指的是在清朝道光二十七年,白山派和卓后裔在逃窜至浩罕后率军入侵中国新疆西南部的事。七和卓之乱的影响不是很大,这次事件主要以卡塔条勒、倭里罕、克齐克罕、塔瓦克尔、萨比尔罕、阿克恰于、伊善罕七人为领导者。七和卓之乱因为这七人都是和卓玉素普的子侄,因此史书上称这次事件为七和卓之乱

  • 清朝七和卓之乱的经过是怎么样的

    七和卓之乱经过七和卓之乱是中国清朝历史上一次外来民族入侵事件,发生在清朝道光二十七年,在浩罕汗国流亡的白山派和卓后裔入侵中国新疆。在19世纪,有的的文献认为,七和卓之乱这次入侵以迈买的明、倭里罕、阿布都拉、塔瓦克尔、萨比尔、阿克恰甘、依山七人为主要领导人物。七和卓之乱七个人都是和卓家族波罗尼都的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