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专题>第二次大沽口之战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

联军的失败在于轻敌。舰队司令贺布少将在闯入河口后,就“认为他已稳操胜券”。僧格林沁也对这次战役作了较深入的评论:“该夷此次之败,率因骄傲欺敌。其意以为炮台营垒,垂手可得,水战失利,继之步卒。是该夷不信中国敢于一战”。清军以有备击无备,在火炮射程内突然攻击,集中打击敌旗舰,使其指挥失灵,陷入混乱,从而获得大胜。但由于清军没有航速快、火力强的近代舰艇,因此未能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只好任其安然撤出战区。此次作战,僧格林沁指挥有方,使联军13艘参战舰艇有6艘丧失战斗力,4艘被击毁击沉,参战官兵1200余人死伤过半。而清军仅32人伤亡,炮台轻度受损。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军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

有关“第二次大沽口之战”的历史故事

  •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军是怎么打赢英法联军的?(第二次大沽口保卫战参战人数)

    1859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第二次进攻大沽口,但这支罕见的清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也是清军伤亡较少的一次。当时的清政府已是穷途末路,对来自欧洲的列强束手无策。但是清军在第二次大沽口战役中表现出了一些血性,证明当时并不是一个碾压之势。清军是如何打赢第二次大沽口战役的?让我们来看看。自1840

  •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军是怎么打赢英法联军的?

    1859年,第二次雅片和平中,英法联军第二次防御大沽口,不外此次稀有的清军取得了最初的成功,也是清军伤亡比拟少的一次。过后清当局曾经算是走投无路,关于欧洲来的列强几乎一筹莫展,然而清军在第二次大沽口之战仍是展露了一些血性进去,证实过后也并非一个碾压之势。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军究竟是怎样打赢的呢?一同来

  •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军是怎么打赢英法联军的?

    1859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第二次进攻大沽口,不过这次罕见的清军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也是清军伤亡比较少的一次。当时清政府已经算是穷途末路,对于欧洲来的列强简直束手无策,但是清军在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还是展露了一些血性出来,证明当时也并不是一个碾压之势。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军到底是怎么打赢的呢?一起

  • 鲜为人知的胜利:第二次大沽口之战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简介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是1859年(清咸丰九年)6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抗击英法联军第二次进攻天津大沽口的作战。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英法联军凭借其优势的海上力量,接连攻陷中国沿海重镇,1858年6月(咸丰八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美、俄等国签订了《天津

  • 如何评价第二次大沽口之战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评价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是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清军所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这次战争中僧格林沁准备充分,指挥有方,将拥有着坚船利炮的英法美联军击败,成功守住了大沽口,使得英法美联军妄图通过这次战役再次被迫清政府同意自己的苛刻条件,从中国获得更大的侵略利益的企图。下面做一下第二次大沽口之战

  •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详细过程怎么样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过程第二次大沽口之战发生在清朝大沽口守军与英法联军之间,其发生的原因是清政府希望修改《天津条约》的内容,而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则希望再次通过战争从清朝获得更大的利益,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过程是相当激烈的,战斗进行了一昼夜,最终清军打退了英法联军想要再次占领大沽口的企图。下面说一下第二次大沽

  •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历史背景介绍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背景第二次大沽口之战发生在1859年6月,交战的双方是僧格林沁领导的大清军队和英法联军,后来美军也参加了战斗,战斗发生的地方就是天津的大沽口,战役的结果是清军以极少的损失击溃了侵略者的入侵,打击了侵略者不可一世的气焰,成为了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取得的最大的胜利,下面说一下第二次大沽

  •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双方兵力对比 大沽口保卫战过程及结果

    大沽口之战中国近代史上的四次大沽口保卫战中,只有发生在1859年的第二次大沽口之战以清军的胜利告终。第一次大沽口之战的失利让清军在防务有所加强,并且最后甚至以零伤亡的代价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究竟这场战役中清军和英军的兵力对比如何?战争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呢?第一次大沽口之战失利后,咸丰皇帝命令僧格林沁

  • 揭秘:英法联军在第二次大沽口之战之前做了什么?

    载炮一百四十五门,舰上官兵二千余人;法舰二艘;美舰三艘,在贺布断定可“稳操胜券”地打开通道的情况下,普鲁斯和布尔布隆都作出了“不惜用武力来打开白河的大门,并继续向京城挺进”的结论。他们都认为,清朝的好战派都把希望寄托在僧格林沁这位蒙古亲王身上,只有打败了他阻止我们进入白河的尝试,主和派在皇帝面前才可

  • 鲜为人知的胜利——1859年第二次大沽口之战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仅用两个小时就攻陷了大沽口炮台,登陆天津,直逼北京,迫使清朝签订了《天津条约》。咸丰皇帝对于大沽口炮台如此迅速地沦陷,把握京津咽喉要地却没有发挥作用极为震惊,他命令蒙古亲王僧格林沁主持大沽防务,加固炮台,增派兵力。根据史料记载,“南北两岸各建炮台3座,共安火炮

  • 揭秘: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军是怎么打赢英法联军的?

    1859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第二次进攻大沽口,不过这次罕见的清军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也是清军伤亡比较少的一次。当时清政府已经算是穷途末路,对于欧洲来的列强简直束手无策,但是清军在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还是展露了一些血性出来,证明当时也并不是一个碾压之势。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军到底是怎么打赢的呢?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