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第二次大沽口之战双方兵力对比 大沽口保卫战过程及结果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双方兵力对比 大沽口保卫战过程及结果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575 更新时间:2024/1/24 19:41:21

大沽口之战

中国近代史上的四次大沽口保卫战中,只有发生在1859年的第二次大沽口之战以清军的胜利告终。第一次大沽口之战的失利让清军在防务有所加强,并且最后甚至以零伤亡的代价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究竟这场战役中清军英军的兵力对比如?战争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第一次大沽口之战失利后,咸丰皇帝命令僧格林沁主持大沽防务,与英法进行了第二次大沽口战役,是役,满蒙汉各族清军6千人击败4千英法联军,并以几乎零伤亡的代价(清军死伤共34人)消灭英法联军900人(其中陆 战队就死伤达600人),英军司令官负重伤,英国13艘参战舰只,4艘被击沉,6艘重伤。

清军的兵力部署

(1)满族八旗兵 京营兵2000名(内火器营 外火器营 健锐营 巡捕营各500名),分别驻守南北炮台和双港。

(2)蒙古马队 有副都统成保率领的哲里木盟马队500人,驻扎在新城;头等侍卫布尔和德 二等侍卫明安率领昭乌达盟(赤峰)马队500人驻扎在新河。

(3)汉族绿营兵 3000人以大沽协为主。此外新设大沽水师。

(4)汉族地方民团约1000余人, 僧格林沁曾经大办民勇,不过战斗力不是很高。 清军的总兵力为6000余人(民团未计)

僧格林沁按照咸丰皇帝的要求,重新花费巨资重建了第一次大沽口战役被联军摧毁的炮台。新建炮台共有六座。南岸3座,北岸2座,还有石头缝炮台一座,塘沽一座。作为后路策应。南北岸炮台共设大小火炮260余门,其中12000斤大铜炮2门,10000斤大铜炮9门,5000斤铜炮2门,5000斤至8000斤铁炮36门,新购的西洋铁炮23门。其中铜炮主要为京局 通州局所铸造。

僧格林沁还很重视士兵的训练,他命令兵丁在大沽口鸡心滩上插立旗杆,并乘舟察看“见旗杆插立不能如法”,令其改插。专选风大浪高之日,演习大炮,炮中旗杆者赏银2两。鼓舞士气。此外还亲自观看水勇训练。总之,大办练兵活动,增强了炮台官兵的战斗能力和战斗热情。

此外,根据上次敌舰闯入拦江沙,咽喉重地被敌人所占,僧格林沁亲自督造拦江铁链三根。配置铁戗,安设木栅,连成巨筏,以便拦阻敌舰。所有炮台周围均坚筑堤墙,堤墙之外开挖壕沟,竖立木桩。这样,大沽炮台形成了完备的防御体系。

英法联军的兵力构成:

1.英军方面,由侵华英军海军司令何伯少将率领,共计舰船21艘。其中有英国“复仇”号等蒸汽舰7艘、炮艇10艘、运输船两只,海军水手2000余人,载海军陆战队 工兵队1200余人。

2.法军方面,法舰“迪歇拉”号和蒸汽供应船“诺尔扎加拉”号,海军水手200余人,另载海军陆战队约百人。

3.美国方面,有“托依旺”号等美国舰艇3艘,随同行动,在战争后期,美国派出军舰救起舰沉落水的英军。

英法联军总兵力合计约4000余人,其中海军陆战队合计约1300余人。

大沽口保卫战过程及结果

这次清军采用了伪装战术,使得敌军犯了骄傲的情绪,认为和上次一样可以轻松获胜。“所有炮台象怪物似地沉睡在沙岸上,听不到它们的一点声音,也看不到什么旗帜。”在他们的眼中,炮台好象不存在一般。同时拦江铁链给侵略者造成了不小的难题。

“很大的链条紧沿着浮筒的尖端下面伸展过河面,大链条在每一个浮筒尖端处有较小的链条连系着。这是一种巧妙的办法,因为割断浮筒尖端的较小的链条是可能的,不过即使这样做,大链条也只不过下堕几英寸,并不能割裂它的长度,而且它铺放得很深以致无法使得人能够看到它是怎样确切起作用的”使得侵略者一时难以闯进海口。

在交涉无望的情况下,英法联军开始破坏铁链,下午3时左右,海口第一道障碍物被拆毁,何伯立即命令英舰“负鼠”号导航,旗舰“鸻鸟”号及其余船只跟进,横锁海口的铁链进逼,并炮击两岸炮台。

炮台守军一直怀着愤怒的心情,注视着敌人的行动,此时他们忍无可忍,立即开炮还击。

英国战斗记录惊呼“狂风暴雨似的炮弹从各方面射向我们。”“然而一下子,就象变魔术似的,所有本来掩护着炮台大炮的草席都卷了起来,顷刻之间全部大炮一齐开火。”

交战不久,联军旗舰“鸻鸟”号舰长拉桑上尉等多人即被打死,何伯也身负重伤。

清朝史料记载“各营大小炮位,环轰叠击,击损夷船多只,不能行走,余船皆竖白旗,起碇下驶”他们竖白旗并不是退出战斗,而是准备用老办法侧面攻击炮台来拿下炮台。陆战队和工程兵乘机登陆,遭到守军抬枪 鸟枪的回击,退回。

激战至下午4时,参战的联军舰只几乎全被击伤,旗舰“鸻鸟”号被击毁。炮艇“茶隼”号和“庇护”号被击沉,还有几艘搁浅,受伤的何伯也被迫逃到法舰“迪歇拉”号。

下午5时,何伯仍不认输,下达了登陆作战的命令。他们首先向南岸强行登陆,企图先夺取南岸的三座炮台。南岸炮台外为一片泥泞地,并有三道水壕。侵略军登岸后,一面遭到炮台火力的杀伤,一方面要在没膝的泥泞中爬行,再加上僧格林沁调集的抬枪队和鸟枪队的攻击,北岸炮台的支援,使联军死伤枕藉。

直到黄昏时分,才有少数几个陆战队员爬到了炮台下面的第一道壕沟边,守军便集中火力向隐蔽在壕沟边的敌军射击,敌军不得不向外撤退,奔向海口。直至半夜,联军陆战队余部才陆续爬上舰艇,撤出战场。

英国战斗记录记载“ 由这些孔穴前进约一百码是一片绿色灯芯草的草原,可能有四十码宽,此后又有一些泥淖,接着就是一条十五英尺宽五英尺深的沟壕。它是受潮水涨落影响的,在我们进行攻击时差不多是干涸的,但泥浆很粘韧,跨越相当困难。

挖沟壕所掘出来的泥土被堆积在沟岸边,让我们有一点隐蔽,我们在这儿蹲着,把两条腿放在水里,等待搬来便桥和云梯,能让大队士兵通过。 但一切变得很明显,这次攻击不久就要失败的,便桥太短无法联结起来,运来的云梯只有三把,而且很快便弄断了。

“然而敌人的火力还是依然具有很大的杀伤性,泥泞又是如此的深(在许多地方要一直没到人的膝盖,甚至常没到人的腰部)。结果千把个登陆的人只有百来个才能到达三道又大又深的水壕中的第一道;只有在泥泞中艰难地跋涉上几百步后,这一小批勇士才得以到达水壕的前面。”

经过一昼夜的激战,联军遭到了惨败。参战的13艘英军舰艇中,有6艘丧失了战斗力,4艘被击毁或击沉。参战英军陆战队约1200人,死伤578人。参战法军陆战队约60人,死伤14人。侵略军夺取炮台的尝试终以彻底的失败而告终。

更多文章

  • 秦晋崤之战知识点大概括 崤之战交战双方兵力部署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崤之战

    春秋战国,诸侯纷争,战乱不断,在这段时间发生了很多经典的战役,崤之战就是春秋时期秦晋两国之间爆发的一场争霸战,奠定了之后一段时间的天下大势,可以说是至关重要,那么这一场大战是怎么一回事呢?崤之战当时的秦国国君秦穆公当时秦国很强大,正是秦穆公在位的时期,秦穆公重用贤臣,国力渐强,于是对于东进加入中原有

  • AD1449年紫荆关之战:挽救大明命运的关键一役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紫荆关之战

    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七日,土木堡战败的消息传入北京,京师大震。次日,皇太后命令明英宗的弟弟郕王,也就是后来的明景泰帝朱祁钰监国。在最初的慌乱过程中,明国的中央并没有很快的完成统一的决策。郕王命令群臣商议战守方略,侍讲徐珵夜观星象,认为星象有变,京师应当南迁。就在大家莫衷一是的时候,如中流砥柱般的名臣出现

  • 淝水之战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淝水之战的背景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

  • 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过程介绍 苏伊士运河战争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苏伊士运河战争

    在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这个战争也同时是作为第二次的中东战争,而这个战争在之后的以你选哪个到底是怎样的呢,那么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 苏伊士运河战争的影响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 苏伊士运河战争的影响第二次中东战

  • 东京保卫战的结果如何 东京保卫战的影响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东京保卫战

    东京保卫战的结果如何宗泽满怀对宋朝的忠心,日夜盼望朝廷批准他的渡河作战计划和高宗回銮的请求。但左等右等,杳无音讯,只好深长地叹息道:我的心愿恐怕难以实现了。终于,他心力交瘁,忧愤成疾,终于一病不起,将领们前来探望,宗泽勉励他们奋勇抗金,完成自己未酬的壮志。死前一日,念及未竟事业,长吟“出

  • 东京保卫战的经过是怎样的 东京保卫战经历了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东京保卫战

    建炎元年(1127年)六月,宗泽前往抗金前哨京师充任东京留守。他六月十日接到朝廷任命,立即出发,十七日即到了汴京。宗泽,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靖康元年初,金兵第一次围攻开封撤退后,宗泽入京任台谏之职。八月,金兵第二次南侵,他出知磁州(今河北磁县),并任河北义兵都总管。他不仅在磁州击退金兵,还主动

  • 东京之战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东京之战的背景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东京之战

    东京之战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东京之战,即东京保卫战是两宋之际以宗泽等抗战派将领为首的宋朝军民抗击金军侵略、保卫首都开封的重要战争,虽然宋军多次打退金军的进攻,但由于朝廷内部以高宗为首的妥协投降派不积极抗战、打击抗战派将领,使宋军未能保住东京开封,未能将敌军赶往黄河以北,以致后来金军多次南侵,并占领中原地

  • AD1950-AD1953年朝鲜南北战争过程介绍 如何制造南北朝鲜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南北战争

    朝鲜本是中国藩属国,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迫使中国承认朝鲜“独立”,并逐渐控制朝鲜。1897年朝鲜王朝在俄国支持下改国号称"大韩帝国",朝鲜从此改称韩国。日俄战争日本驱逐俄国实力出中国东北南部(“南满”)与朝鲜(韩国),并在1905年强迫韩

  • 拜占庭波斯之战是如何拖垮两个帝国的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拜占庭

    萨珊家族崛起于伊朗西南部法尔斯(“波斯”本来就是这里的古名)。王朝的始祖萨珊是琐罗亚斯德教的祭司。3世纪初其子帕佩克据其根据地斯塔赫尔(今Istakhr)自立为王。224年帕佩克之子阿尔达希尔一世(224~241在位)推翻帕提亚王朝(安息帝国),226年在泰西封加冕,自称诸王

  • 曹操一生中最惊险的战争:AD190荥阳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荥阳之战

    大军事家曹操一生亲自打的败仗应该不是很多,赤壁之战是个典型,但在赤壁之战之前的好几年,曹操也打过一次大败战,当时战马都死了,可见是相当危险的,不过跟后来的赤壁不同的是此战虽然败了,但曹操也收获颇丰。荥阳之战身经百战而不败,这似乎只能出现在小说里。历史上,堪称大军事家的曹操也曾被名不见经传的徐荣胜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