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专题>博罗季诺会战

博罗季诺会战

博罗季诺会战

博罗季诺会战是拿破仑侵入俄国时期的一次会战。1812年夏,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从法国本土及其欧洲盟国与附庸国中征集了一支60余万人的大军,入侵俄国。俄军在莫斯科以西125公里的博罗季诺村附近筑有完备的工事,迫使法军在对其不利的地形上与俄军交战。俄国方面的战略企图是在防御中消耗法军;拿破仑则希望以集中自身优势,一次冲击达成歼灭俄军,成为事实上的决战。8月26日(俄历9月7日),俄法两军在博罗季诺展开了一次规模最大的会战。会战结果是双方均损失惨重。俄军达成战略目的,战争主动权逐渐转移至俄军方面。博罗季诺会战,双方未能决出真正的胜负,但为俄军消耗法军和转入反攻创造了条件。尽管从战术上看,法军取得了博罗季诺会战的胜利,俄军退出了战场,但俄军并未被歼灭,拿破仑入侵俄国的唯一目的因此落空了。

有关“博罗季诺会战”的历史故事

  • 博罗季诺会战的背景是怎样的

    博罗季诺会战的背景是怎样的博罗季诺会战,是俄军与法军之间战略主动权转移的一次重大战役。那么博罗季诺会战背景是什么呢?博罗季诺会战的图画1812年,法国皇帝拿破仑从法国出发,带领着一支60万的大军(其中包括45万法军)向俄国进军。目的是为了击破俄军主力,打败俄国,使法国成为真正的欧洲大陆霸主。6月24

  • 博罗季诺会战历史影响:法军陷入了消耗战的泥潭

    博罗季诺会战,双方未能决出真正的胜负,但为俄军消耗法军和转入反攻创造了条件。尽管从战术上看,法军取得了博罗季诺会战的胜利,俄军退出了战场,但俄军并未被歼灭,拿破仑入侵俄国的唯一目的因此落空了。在交战中双方伤亡惨重,但俄军仍拥有随时可以投入战斗的预备队,而且后勤补给安然无恙;而拿破仑的运输线太长,难以

  • 博罗季诺会战双方损失:双方高级将领死伤多人

    在这次战役中,双方投入的总兵力将近30万人。双方的伤亡异常惨重,特别是高级将领的死伤人数更为惊人。看来很可能有大约30%的参战人员负伤,但谁也不清楚确切的伤亡数字。据西尔·罗伯特·威尔逊将军说,俄军伤亡3.6万人,法军伤亡3.5万人,然而他并没有亲临战场,而是在整个战斗期间都在沙皇的大本营里。 他提

  • 博罗季诺会战经过:库图佐夫成功迟滞了法军势头

    正当巴克莱(当时他尚未被库图佐夫接替)一面向莫斯科撤退,一面寻找立足之地时,拿破仑也在考虑是否在斯摩棱斯克安营扎寨,等到1813年再战。这不仅对部队给养有利(虽然法军严重减员,但给养仍十分紧张),而且还会给法军带来其他好处。然而,这场会战的目的尚未达到,亚历山大拥有强大的民军,时间对他有利。于是,拿

  • 博罗季诺会战双方准备:拿破仑因后勤问题需速胜

    法军给养问题可以说它是整个会战成败的基础。法军战线过长(300英里),部队成份复杂,交通困难,地形不利,特别是由于法军未能达到进行这场会战所要求的速战速决的目的,给养问题才显得格外重要。拿破仑对入侵俄国一事已考虑数月之久,在俄国边境以西建立了9座兵站,每座兵站都粮草充足,足够法军消耗多日。将这些粮草

  • 博罗季诺会战背景:拿破仑企图一战打垮沙皇俄国

    1812年夏,拿破仑从法国本土、欧洲盟国与附庸国中征集了一支60余万的大军,入侵俄国。6月24日,法军进入俄境,第一批三个集团近45万人,很快深入俄国内地。战争初期,俄军面对法军咄咄逼人的攻势,被迫撤退,沿途进行坚壁清野,以阻滞法军前进。8月16-18日,俄法军在斯摩棱斯克激战。俄军抵挡不住法军的进

  • 博罗季诺会战简介:法军打开了通往莫斯科的大门

    拿破仑战争期间,俄法两军于1812年9月7日,在莫斯科以西124公里的博罗季诺村 附近进行了一次重大会战。 1812年夏,拿破仑从法国本土及其欧洲盟国与附庸国中征集了一支60余万人的大军, 决心入侵俄国,以图称霸欧洲。6月24日,法军进入俄境,第一批三个集团近45万人,很快深入俄国内地。战争初 期,

  • 博罗季诺会战:拿破仑饮恨莫斯科城下

    拿破仑战争期间,俄法两军于1812年9月7日,在莫斯科以西124公里的博罗季诺村附近进行了一次重大会战。1812年夏,拿破仑从法国本土及其欧洲盟国与附庸国中征集了一支60余万人的大军,决心入侵俄国,以图称霸欧洲。6月24日,法军进入俄境,第一批三个集团近45万人,很快深入俄国内地。战争初期,俄军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