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博罗季诺会战背景:拿破仑企图一战打垮沙皇俄国

博罗季诺会战背景:拿破仑企图一战打垮沙皇俄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574 更新时间:2023/12/23 0:58:03

1812年,拿破仑从法国本土、欧洲盟国与附庸国中征集了一支60万的大军,入侵俄国。6月24日,法军进入俄境,第一批三个集团近45万人,很快深入俄国内地。

战争初期,俄军面对法军咄咄逼人的攻势,被迫撤退,沿途进行坚壁清野,以阻滞法军前进。8月16-18日,俄法军在斯摩棱斯克激战。俄军抵挡不住法军的进攻,放弃斯摩棱斯克,莫斯科撤退。8月29日,新任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抵达前线,率军继续后撤。

由于俄军在莫斯科以西125公里的博罗季诺村附近筑有完备的工事。9月3日,俄军在博罗季诺附近预先选定阵地,库图佐夫决心依托阵地与拿破仑军队进行一次决战。库图佐夫的作战企图是,以积极防御的手段尽量杀伤敌人,改变敌我力量对比,为尔后交战歼灭法军保存实力。

博罗季诺阵地正面宽8公里,前沿位于马斯洛沃、戈尔基、博罗季诺、谢苗诺夫斯科耶一线;右翼在马斯洛沃村附近,紧靠莫斯科河;左翼与难以通行的乌季察森林相连;中央以库尔干纳亚高地为依托;后方有森林和灌木林,便于隐蔽配置军队和实施机动。

面对俄军的防御阵地,法军难以从两翼包抄,拿破仑决定采取正面突击,以求在狭窄地段上突破俄军防线,楔入俄军后方,将俄军逼至莫斯科河加以歼灭,一次决战粉碎俄军,打开通向莫斯科的大门。

标签: 博罗季诺会战拿破仑沙俄

更多文章

  • 博罗季诺会战简介:法军打开了通往莫斯科的大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博罗季诺会战,拿破仑,沙俄,

    拿破仑战争期间,俄法两军于1812年9月7日,在莫斯科以西124公里的博罗季诺村 附近进行了一次重大会战。 1812年夏,拿破仑从法国本土及其欧洲盟国与附庸国中征集了一支60余万人的大军, 决心入侵俄国,以图称霸欧洲。6月24日,法军进入俄境,第一批三个集团近45万人,很快深入俄国内地。战争初 期,

  • 犹太战争的文化内涵:基督教的雏形在此逐渐形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犹太战争,犹太人,罗马,

    公元前63年,庞培和他的罗马军团征服当时的独立国家以色列。公元前43年,罗马帝国在犹太地建立了一个傀儡犹太王国,由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希罗德统治(就是圣经所载的KingHerod),而真正的权柄握在罗马帝国在叙利亚的总督手中。平心而论,罗马帝国在犹太地的统治并不是非常残暴。和一般人想象的正相反,犹太人在

  • 犹太战争的背景:犹太人国家犹太被罗马帝国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犹太战争,犹太人,罗马,

    犹太民族是一个聪明能干、英勇顽强、精诚团结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命运多舛的民族,她的历史堪称一部可歌可泣的悲剧。巴勒斯坦东靠阿拉伯海,西濒地中海,沿岸内陆是一片肥沃平原,平原以东和沙漠之间则有许多丘陵高地,境内的约旦河从北向南流入世界上最凹陷的内陆湖死海,虽然气候比较干燥,在西亚沙漠丘陵

  • 犹太战争简介:犹太人起义反抗罗马的残暴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犹太战争,犹太人,罗马,

    公元前63年,罗马侵占巴勒斯坦,将其划为罗马直属行省管辖,对犹太人进行残酷剥削和宗教压迫,激起犹太人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公元66年,罗马总督弗洛鲁斯有意进行挑拨,以总督府所在地凯撤里亚犹太教堂附近的通路系希腊人地产为由,唆使希腊人阻挠犹太人进入教堂。他在接受犹太人贿赂后,又唆使希腊人在教堂附近侮辱犹太

  • 伯罗奔尼撒战争背景:希腊两大城邦联盟相互对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伯罗奔尼撒战争,希腊,雅典,

    军事比较双方的军事力量按其地理环境而各有优势。雅典领导的同盟主要由爱琴海中的岛屿和滨海城市组成,因此它们的强处在于海战。雅典作为最大的海上霸权,主要依靠它的海军和同盟。雅典的海军最主要的是它的三列桨战舰和爱琴海的地理。三列桨战舰是轻型战舰,实际上不能在深海中远航。假如天气变坏,它们必须立刻寻找避风港

  • 伯罗奔尼撒战争起因:雅典和斯巴达发生利益冲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伯罗奔尼撒战争,希腊,雅典,

    提洛同盟是希波战争中由希腊的自由城市自愿成立的一个同盟。希波战争50年后,这个同盟已经退化,成为雅典保持和加强其在爱琴海的霸权的权力和强制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雅典逐浙把同盟变成了发展自己利益的海上帝国,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它动用了同盟国金库的资金,试图把其他同盟国都降至臣属地位,哪一个造反,就以武

  • 伯罗奔尼撒战争简介:雅典和斯巴达争夺希腊霸权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伯罗奔尼撒战争,希腊,雅典,

    伯罗奔尼撒战争(Peloponnesian War)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从前431年一直持续到前404年,使得绝大多数周边城邦必须加入其中一方的阵营。战争第一阶段(公元前431-前421),雅典在伯里克利的领导之下,凭借强大的海军,采取陆地上防

  • 赫梯战争的结果和影响:两国之间维持了百年和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赫梯战争,埃及,上古,

    卡迭石之战此后的16年中,战争延绵不断,但规模都比较小。拉美西斯二世吸取卡迭什之战轻敌冒进的教训,改取稳进战略,一度回到奥伦特河,但赫梯采取固守城堡,力避会战的策略,双方均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长期的战争消耗,使双方无力再战。约于公元前1269年,由继承自己兄长穆瓦塔尔王位的赫梯国王哈吐什尔(约前12

  • 七年战争中的神奇一幕:俄国女皇病逝拯救普鲁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七年战争,腓特烈二世,普鲁士,

    那支被追猎的普鲁士之狐,在1759年到1760年冬天,在忙于提高和贬低币值,征调和训练人员,写作和出版诗集。4月年,萨尔特科夫自俄国领10万人重现进入战场,劳东在西里西亚有3万人,与亨利亲王的3.4万人对抗;道恩的主力部队在德累斯顿,而腓特烈与之对抗的只剩下4万人。法军有12.5万人,而斐迪南只有7

  • 七年战争中的海上争霸:英国逐渐称霸整个大西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七年战争,腓特烈二世,普鲁士,

    七年战争最重要的不是在欧洲大陆,因为在那里只不过造成了微不足道的变化。它的主要战场在大西洋、北美以及印度。大英帝国形成的第一步,是在17世纪把荷兰人的海上霸权转移到英国手上,第二步是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后签订的《乌特勒支条约》,它使英国垄断了大西洋两岸的三角贸易,急速的扩充了舰队。到1758年,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