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仁之乱(おうにん の らん,1467年─1477年)是日本室町幕府时代的封建领主间的内乱,在8代将军足利义政任期内,是幕府管领的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等有名守护大名之间的争斗。应仁之乱开启了日本的战国时代。1472年,两军首脑开始和谈。1473年,持丰和胜元相继死去,和谈加速进行,次年4月一度达成和议。但因赤松政则、畠山义就和大内政弘反对,未能实现。1477年9月,畠山义就由于领国不稳率军返回河内。大内政弘也在幕府重新承认他对周防、长门、丰前、筑前等领国的统治权后,于11月率军退出京都,战乱基本结束。应仁之乱中,京都大半化为焦土,相国寺等古建筑与许多艺术珍品遭破坏,人民备尝离乱之苦。战乱后,幕府将军、守护大名和庄园领主贵族的力量更加衰弱,日本历史进入新兴的战国大名互相混战的战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