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专题>觐

(1)“会”的改字。《钦定前遗诏圣书·圣差言行传》第一章第六节:“门生觐毕,问基督曰:主,复兴上帝天国,岂在此时乎?”批注:“‘会’字被凡情用坏,今改‘觐’字。盖爷哥未下凡作主以前齐当会集,今爷哥既下凡作主以后齐当朝觐也。”由于犹太公会对耶稣和早期基督教会进行过残酷的迫害,故洪秀全嫌恶这个“被凡情用坏”的“会”字。

有关“觐”的历史故事

  • 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二回:周襄王河阳受觐,卫元暄公馆对狱-趣历史网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清代蔡元放改编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周列国志》写的是西周结束(公元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相当丰富复杂。小说描写了周幽王凶残无道,

  • 英国特使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 看到大清的落后

    乾隆帝在位的六十年,也是清朝开始走下坡路的六十年,这在1792年英国使者访问事件中便可以窥见一二。原来英国人十分向往中国,就是因为当时马可波罗来中国的时候,写了《马可波罗游记》,他说中国真的是寸土寸金,路上都是用金子铺的,就连房间里的地砖上都是黄金,中国人,也十分的高大威猛。所以许多外国人都十分向往

  • 曾国藩第一次觐见两宫太后是什么情形,回去之后又是怎么评价慈禧的?

    晚晴时一位直隶总督曾国藩奉昭去晋见两位太后,曾国藩在去之前准备的非常充分,但慈禧却只问了些不痛不痒的问题,当时的过程是什么样的呢?还有曾国藩回去之后是怎么评价慈禧的?曾国藩于1852年离开京城,充任江西乡试正考官,途中因母丧归家。此后,他组建了湘军,参与平定太平天国之役。1864年,曾国藩率领的湘军

  • 第二节 英使来华,入朝觐见

    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认为自己是天朝大国,只有他国对自己有所求,而自己则对外无任何需求。由于这种思想,清政府对外的政策都是以政治需要为先导,随政治形式的变化而变更的。清初,郑成功占据台湾,在福建、浙江沿海一带进行武装抗清斗争,清政府为切断其与大陆上的联系,实行了严密的海禁政策,下令封锁海域,不准船

  • 沈觐寿

    沈觐寿(1907-1997)字年仲,号静叟,遂真园翁,福州市人。生前历任福州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福建省政协委员、福建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书协副主席、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福州市书法篆刻研究会会长等。中文名:沈觐寿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福建省福州市出生日期:1907

  • 《送刘南史往杭州拜觐别驾叔》原文、译文及注释

    兄弟飘零自长年,见君眉白转相怜。清扬似玉须勤学,富贵由人不在天。万里榛芜迷旧国,两河烽火复相连。林中若使题书信,但问漳滨访客船。

  • 《送朱侍御自洛阳归阆州宁觐》原文、译文及注释

    寻常西望故园时,几处魂随落照飞。客路旧萦秦甸出,乡程今绕汉阳归。已过巫峡沈青霭,忽认峨嵋在翠微。从此倚门休望断,交亲喜换老莱衣。

  • 《送刘秀才归桑水宁觐》原文、译文及注释

    归和初喜戢戈矛,乍捧乡书感去留。雁序分飞离汉口,鴒原骞翥在鳌头。家邻紫塞仍千里,路过黄河更几州。应到高堂问安后,却携文入帝京游。

  • 《送休师归长沙宁觐》原文、译文及注释

    吾子此归宁,风烟是旧经。无穷芳草色,何处故山青。偶泊鸣蝉岛,难眠好月汀。殷勤问安外,湘岸采诗灵。

  • 《送刘相公朝觐二首》原文、译文及注释

    九苞仙瑞曜垂衣,一品高标百辟师。魏相十思常自切,曹溪一句几生知。久交玉帐虽难别,须佐金轮去已迟。唯杜荆州最惆怅,柳门回首落花时。急征只是再登庸,生意人心万国同。燮理久征殷傅说,谭真欲过李玄通。程穿岘首春光老,马速商於曙色红。从此龙颜又应瘦,寰瀛俱荷代天功。

  • 《送崔尚书朝觐》原文、译文及注释

    至理契穹旻,方生甫与申。一麾歌政正,三相贺仁人。叵似卢怀慎,全如邵信臣。澄渟消宿蠹,煦爱剧阳春。对客烟花拆,焚香渥泽新。征黄还有自,挽邓住无因。峡水全输洁,巫娥却讶神。宋均颜未老,刘宠骨应贫。大醉辞王翦,含香望紫宸。三峰初有雪,万里正无尘。伊昔林中社,多招席上珍。终期仙掌下,香火一相亲。

  • 《送杜使君朝觐》原文、译文及注释

    借寇借不得,清声彻帝聪。坐来千里泰,归去一囊空。遗爱封疆熟,扳辕草木同。路遥山不少,江静思无穷。花舸冲烟湿,朱衣照浪红。援毫两岸晓,欹枕满旗风。道罕将人合,心难与圣通。从兹林下客,应□代天功。

  • 《送卢舍人朝觐》原文、译文及注释

    膻行无为日,垂衣帝道亨。圣真千载圣,明必万年明。重德须朝觐,流年不可轻。洪才传出世,清甲得高名。罕玉藏无映,嵇松画不成。起衔轩后敕,醉别亚夫营。烧阔荆州熟,霞新岘首晴。重重尧雨露,去去汉公卿。白发应从白,清贫但更清。梦缘丹陛险,春傍彩衣生。既握钟繇笔,须调傅说羹。倘因星使出,一望问支铿。

  • 《送道契上人之越觐大夫叔》原文、译文及注释

    楚僧推后辈,唐本学新经。外国传香氎,何人施竹瓶。秋风别李寺,春日向柯亭。大阮今为郡,看君眼最青。

  • 《送路少府使京兼觐侍御兄》原文、译文及注释

    国赋推能吏,今朝发贡湖。伫瞻双阙凤,思见柏台乌。树向秦关远,江分楚驿孤。荣君有兄弟,相继骋长途。

  • 《送颜处士还长沙觐省》原文、译文及注释

    西候风信起,三湘孤客心。天寒汉水广,乡远楚云深。服彩将侍膳,撷芳思满襟。归人忘艰阻,别恨独何任。

  • 《送淳于秀才兰陵觐省》原文、译文及注释

    欢言欲忘别,风信忽相惊。柳浦归人思,兰陵春草生。撷芳心未及,视枕恋常盈。此去非长路,还如千里情。

  • 《送德守二叔侄上人还国清寺觐师》原文、译文及注释

    道贤齐二阮,俱向竹林归。古偈穿花线,春装卷叶衣。僧墟回水寺,佛陇启山扉。爱别吾何有,人心强有违。

  • 《雪夜送海上人常州觐叔父,上人殷仲文后》原文、译文及注释

    继世风流在,传心向一灯。望云裁衲惯,玩雪步花能。交战情忘久,销魂别未曾。明朝阮家集,知有竹林僧。

  • 《送简栖上人之建州觐使君舅》原文、译文及注释

    乱峰江上色,羡尔及秋行。释氏推真子,郗家许贵甥。氎花新雨净,帆叶好风轻。千里依元舅,回潮亦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