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的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政治局委员有毛泽东、朱德、陈云、周恩来、张闻天(洛甫)、秦邦宪(博古);政治局候补委员有王稼祥、邓发、刘少奇、何克全(凯丰);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有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另外还有邓小平、李德(共产国际驻中国军事顾问)、伍修权(翻译),共20人。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遵义会议
有关“遵义会议”的历史故事
揭秘邓小平到底有没有参加遵义会议?
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举行会议,会议之后,干部进行了调整,邓小平由《红星》报主编调任中央秘书长,接替邓颖超的工作。他的职责是整理会议记录和文件,收发信件和起草命令等。从此,邓小平经常参加中央重要会议,并兼管中央军委纵队警卫人员的政治思想工作。1935年1月,邓小平以中共中央秘书
1935年,王稼祥在遵义会议上投下关键一票,力挺毛泽东取得红军指挥权,挽救了党和新中国
1935年,眼看着共产党和红军即将全盘覆灭,革命领导人不得不紧急召开遵义会议。而这次会议上,有一人力挽狂澜投下关键一票,力挺毛泽东取得红军指挥权,挽救了党和新中国。他,就是王稼祥!王稼祥,是我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在1925年到1930年间,他都在苏联学习,因为远离祖国,对国内革命并没有深入了解
警卫员回忆遵义会议:周恩来把桌子一拍,马灯都跳起来,没人敢应声。
遵义会议是我们历史上的转折点,其成功召开,意味着我们吹响了走向胜利的号角,这其中周恩来居功至伟。据当时在场的警卫员范金标回忆:会议开始,博古作第五次反“围剿”的报告,千方百计想推卸责任。而一向儒雅的周恩来直接把桌子一拍,搁在桌子上的马灯都跳起来,熄灭了,警卫们又马上把灯点上。
简述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遵义会议会址在哪里
简述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子
遵义会议历史内容简介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历史上的遵义会议是怎么回事?遵义会议怎么召开的有哪些内容?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本文来详细说说历史上的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历史简介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
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党的主导地位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这就是著名的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的召开,经历了一个长期而紧张的酝酿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始终起着主导的和决定的作用早在第五次反“围剿”过程中,毛泽东就曾多次提出战略性建议,均被“左”倾领导者所拒绝。长征开始后,毛泽东在中央领导层中做了大
遵义会议的经过和内容是什么
遵义会议的经过和内容: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首先,由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他在报告中极力为“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辩护。接着,周恩来作了副报告,主要分析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中战略战术及军事指挥
关于遵义会议的故事
遵义会议的故事1931年以后,由于“左”倾教条主义者在中共中央逐渐占据统治地位,并开始推行错误的军事路线,南方各主要革命根据地陆续丢失。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退出鄂豫皖根据地,红三军主力也退出湘鄂西根据地。到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撤出中央苏区,进行长征
遵义会议会址的故事
遵义会议,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选址的故事:会址是幢砖木结构、通体用灰砖砌成的两层楼房,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原是贵州军阀柏辉章的私人官邸。1935年1月10日,周恩来副主席对中央红军总司令部作战参谋曾美下了一道命令:中央准备
遵义会议的详细经过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首先,由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他在报告中极力为“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辩护。接着,周恩来作了副报告,主要分析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中战略战术及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并作了自我批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一、主要内容事实上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后来在长征途中的扎西会议上通过。陈云手稿记载的遵义会议作出的四条决定:(1)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2)指定洛甫同志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后,发到支部中去讨论;(3)常委中再
邓小平与遵义会议之谜
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席卷中国大地,遵义的造反派联络大串联来到遵义的外地学生,打着“造刘邓路线的反”的旗帜,到遵义会议纪念馆抄出1959年中央档案馆给遵义纪念馆的复信,诬蔑邓小平“篡改历史,硬将自己塞进遵义会议,捞取政治资本……”。在当时“清算”邓小平“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所有“罪行”中,这
遵义会议人员真实名单
遵义会议人员真实名单:秦邦宪(1907年—1946年)又名博古,1926年留学苏联,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长征开始时为中央“三人团”成员。朱德(1886年—1976年)清末秀才,曾留学德国进修社会学和哲学。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红军总司令兼红一方面军司令。陈云(1905年—1995年
历史上哪些人参加过遵义会议
遵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遵义回事是中国历史革命的重要转折点,那么历史上有哪些人参加过遵义会议呢?我们来看看。秦邦宪(1907年—1946年)又名博古,1926年留学苏联,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长征开始时为中央“三人团”成员。朱德(1886年—1976年)清末秀才,曾留学德国进修社会学和哲学。中华苏维埃共
遵义会议的详细经过产生了什么样的历史意义
本文小编来说说遵义会议的详细经过,会议产生的历史影响和旧址介绍。遵义会议的详细经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首先,由博古作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他在报告中极力为“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辩护。接着,周恩来作了
遵义会议精神介绍
遵义会议精神介绍?对于我国党和军队而言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的遵义会议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这场会议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是十分高的。那么遵义会议精神是什么?这些精神对中国共产党有着怎样的影响呢?遵义会议会址首先,遵义会议精神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实事求是精神。因为在遵义会议之前的第五次反围剿行动的失败,就是源于当时
遵义会议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遵义会议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很多人都知道遵义会议的存在,也清楚这场会议在中国的意义。但是大家知道的就只有确认了毛泽东领导地位的主要内容,真正的遵义会议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却很少有人知道。那么遵义会议解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呢?遵义会议画像要讨论遵义会议解决的问题,就要从遵义会议举行的背景和原因说起。为什么会举办
遵义会议地点在哪
遵义会议地点在哪遵义会议地址为什么会选在遵义这个地方呢?当时红军正在攻打贵州,照道理来说,贵州有很多地方可以让他们开会,但是为什么他们偏偏选择了遵义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呢?遵义会议地点又是怎么确定下来的呢?遵义会议会址其实,现在的遵义会议的原址是由开国大将曾美选定的。当时红军正好历经了第五次反围剿的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的参与者都有谁
遵义会议的作用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之前,国共两党曾长期处于敌对的阵营,尤其是国民党几次三番想要消灭共产党,于是共产党就有了五次反围剿行动。在这五次反围剿行动之后,共产党召开了遵义会议。在这场会议之后,共产党开始走向了真正的繁荣发展。那么遵义会议的作用是什么呢?遵义会议纪念邮票在遵义会议的作用中,最重要的
遵义会议参加人员都有谁
遵义会议参加人员都有谁遵义会议是共产党和红军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次会议,参加的人员大部分都是党中央地位极高的人物。那么遵义会议参加人员到底有哪些呢?哪几个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呢?遵义会议画像毛泽东是尊遵义会议中最重要的人物,这一点是谁都不能否认的。前四次反围剿行动的胜利和第五次反围剿行动的失败为毛泽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