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眼看着共产党和红军即将全盘覆灭,革命领导人不得不紧急召开遵义会议。而这次会议上,有一人力挽狂澜投下关键一票,力挺毛泽东取得红军指挥权,挽救了党和新中国。他,就是王稼祥!
王稼祥,是我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在1925年到1930年间,他都在苏联学习,因为远离祖国,对国内革命并没有深入了解,所以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也曾拥护过“左”倾思想。
但在1930年回国后,真正见识到国内革命的现状后,王稼祥开始陷入理论与实践不相符的矛盾中。
在第二年3月,王稼祥被派去中国苏区后,在经过大量的现场学习和观察后,他终于找出了中国和俄国的不同,中国当时幅员辽阔,有大量的村落,农村才是我党该争取的主要地方。
当时的毛泽东也是这个想法,并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建立农村根据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作战方法,但被当时的中央排除在外了。
而在第四次反“围剿”中,因为红军取得了胜利,为了庆祝胜利外加鼓舞士气,所以在江西乐安举行了工作会议。正在周恩来政委讲话时,国民党敌机来到祠堂上方一阵狂轰滥炸。
王稼祥为了能够减少我方伤亡,迅速组织人群疏散、隐蔽,但他却把自己暴露在了危险之中。当时周恩来政委急得一直大喊:“稼祥,卧倒,快卧倒!”
王稼祥并没有理会,一直等到最后一批同志撤退后,他才准备隐蔽。正在这时,一颗炸弹落在了不远处,王稼祥身负重伤,弹片残渣深入腹部,耳朵也失聪了。
虽然之后王稼祥被及时送去了苏区医院,但毕竟前线的医疗条件有限,麻药都没有,他就这样坚持做完了长达8个小时的手术,即使这样体内的弹片还是没有完全被取出来。
当时大家都劝说他回后方,养好伤再去前线。但他说现在形势如此紧张,自己又身负重任,必须要随军行动。
但弹片残留在体内,使伤口一直不能好,而且需要吃大量的抗生素。而王稼祥一忙碌就会忘记吃药,没过多久就导致伤口化脓,引起了感染性腹膜炎。这次,他直接就被送往了后方红军总医院住院治疗。
也正是这次养病期间,王稼祥遇到了同来医院治疗疟疾的毛泽东。同为前线同僚,肯定会对当前形势有一番交流。因为也正是这次交流使二人成为了知己。
而在长征前夕,王稼祥还在医院养病,本来是要被留在后方的。是毛泽东据理力争,才让王稼祥能带伤回到前线。
之后在长征途中,王稼祥经常会用手捂着腹部,因为受伤的原因,他的腹部经常会出现疼痛。但他从来不会缺席任何一次会议,还经常熬夜研究每场战争。
在遵义会议时,王稼祥更是直接提出拥护毛泽东,也是他投的那关键一票,帮助毛泽东重新获得了红军的指挥权,挽救了党,挽救了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