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专题>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

1935年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在云、贵、川边界开展了机动灵活的运动战。1月29日,为了从四川泸州、宜宾之间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中央红军从土城、元厚场一渡赤水河,进到云南扎西地区。蒋介石一面封锁长江,一面调集重兵由东向西进攻红军,而红军则突然挥戈东进,于2月18日在太平渡、二郎滩二渡赤水河,奇袭娄山关,再克遵义城,歼敌二十个团,取得长征以来第一次大捷。

有关“四渡赤水”的历史故事

  • 四渡赤水之战是毛主席此生最为骄傲的一战,更是在世界军事史上,留下最为绚烂的一笔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此次会议,更是在极具危机的历史关头,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革命。即使此次的会议,指出我们党正确的道路,但党的处境依旧十分险峻。因为这时的老蒋,正在集结将近40万的兵力,准备对我军进行围剿歼灭,这对于当时的党中央来说,无疑

  • 四渡赤水战役简介四渡赤水的过程如何评价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战役简介:四渡赤水的战役过程是怎样的?如何评价四渡赤水?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四渡赤水战役简介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长征中,在贵州、四川、云南3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国民党军进行的运动战战役。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

  • 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故事

    在红军长征途中发生过很多战役故事,本文来说说红军长征中四渡赤水的故事。四渡赤水故事简介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长征中,在贵州、四川、云南3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国民党军进行的运动战战役。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

  • 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是哪四次

    四渡赤水讲的是红军长征期间,面对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背景: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于1934年10月,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兵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为3万余人,元气大伤、伤兵满营,弹药奇缺,补给匮乏,亟待补充,而蒋介

  • 长征中红军四渡赤水的地理位置究竟在哪里

    红军四渡赤水:1、一渡赤水:土城鉴于敌人兵力正不断增加,中央政治局和中革军委召开紧急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果断改变由赤水北上渡长江的计划,决定立即撤出,西渡赤水河,再相机北渡长江。周恩来亲自带领人员选定架桥地点,发动群众征集架桥物资和船只。经过一夜的努力,终于在土城上下游各架起一座轻便浮桥。与此同

  • 四渡赤水能够成功主要原因还是领导的好

    四渡赤水战役,红军首先能够从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调整行动方向。遵义会议前,敌我力量对比极为悬殊,为保存有生力量,毛泽东主席等人决定放弃去湘鄂川黔边境与红2、6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避免了中央红军遭致覆灭的危险。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等又鉴于红军处于遭受敌人四面围堵的不利态势

  • 四渡赤水真实的指挥者是谁

    四渡赤水真实的指挥者是毛泽东。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的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

  • 历史怎么评价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朱德总司令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

  • 红军四渡赤水是在什么地方

    四渡赤水讲的是红军长征期间,面对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背景: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于1934年10月,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兵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为3万余人,元气大伤、伤兵满营,弹药奇缺,补给匮乏,亟待补充,而蒋介

  • 四渡赤水的真相:四渡赤水是哪四渡

    中央红军突破乌江,进占遵义城,使蒋介石等人大为震惊,急调其嫡系部队和川黔滇四省的兵力及广西军队一部,共约150余个团,从四面八方向遵义地区进逼包围。为摆脱这种险境,党中央决定,率师北渡长江,前出川南,与活动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4方面军会合,开创川西或川西北革命根据地。四渡赤水战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展

  • 红军四渡赤水的详细过程

    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土城作战失利,渡江北上入川受挫。为了摆脱严峻的不利局面,1935年1月29日至3月21日,中央红军在川黔滇交界处的赤水河上,由东至西,由西至东,来来回回作了四次横渡,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四渡赤水。我们先来回眸其主要经过:1月29日,中央红军退出土城战斗,在猿猴场到土城之间,分三路西

  • 四渡赤水:3万红军力压蒋介石40万重兵的秘密

    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于1934年10月,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1935年1月19日,3万红军开始了渡赤水的作战计划。1935年5月9日,红军成功的渡过了赤水。那么,四渡赤水,蒋介石40万重兵为何胜不了3万红军呢?3万红军力压蒋介石40万重

  • 四渡赤水的故事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运动战战役。从1935年1月19日红军离开遵义开始,到5月9日胜利渡过金沙江为止,历时3个多月,共歼灭和击溃敌人4个师、2个旅另10个团,俘敌3600余人。在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朱德等指挥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