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四渡赤水:3万红军力压蒋介石40万重兵的秘密

四渡赤水:3万红军力压蒋介石40万重兵的秘密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350 更新时间:2024/1/22 21:04:06

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于1934年10月,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1935年1月19日,3万红军开始了渡赤水的作战计划。1935年5月9日,红军成功的渡过了赤水。那么,四渡赤水,蒋介石40万重兵为何胜不了3万红军呢?3万红军力压蒋介石40万重兵的秘密是什么呢?

众所周知,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朱德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为什么蒋介石40万重兵胜不了3万红军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李德在军事战略上的错误。此后,毛泽东实际上开始领导和指挥中央红军。这时的中央红军,实力只剩下3万余人,士气严重低落。而这时的敌情,则远比此前的长征初期严重得多。一是蒋介石亲自坐镇重庆和贵阳督战。二是蒋介石调动中央军和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地方军,组成40万重兵,企图将中央红军聚歼于贵州境内。三是蒋介石拥有国家战争资源,可以保障他的“追剿”军以逸待劳。这种严重的不对称形势,容不得中央红军走错一步。

四渡赤水是典型的运动战,情报对敌我双方尤为重要。这时,国民党军的情报获取手段,主要的是空中侦察,次之是地方政府的报告。尽管空中侦察是先进的,但那时的空中侦察还只能靠飞行员目视,而不是雨就是雾的气象,使得空中侦察基本处于无用之地。而地方政府的报告,要么只是局部,甚至误把小部队当成大部队,把佯动当成主力,要么是两三天前的红军动态。

四渡赤水

这就造成了蒋介石和他的前线指挥员来回调动部队,疲于应对,每每扑空,使整个战局,形似主动,实为被动。中央红军的情报,则由二局的曾希圣、曹祥仁、邹毕兆等破译高手保障。虽然这些高手一时还破译不了川军内部和滇军内部的密码,但对蒋介石中央军的密码则烂熟于心了。

这使得毛泽东对敌情了如指掌,转化到作战行动上,是敌军每每打不着红军,而红军每每可以跳出敌军包围,甚至打着敌军,将现象上的被动,转化为实际上的主动。这就是为什么蒋介石40万重兵围歼不了3万红军的原因。

毛泽东是怎样“四渡赤水出奇兵”的

那么,毛泽东是怎样“四渡赤水出奇兵”的呢?概而言之,因势利导。

中央红军占领遵义后,发现黔北不仅贫困,而且敌人力量强大,不利于立足,遂听取刘伯承、聂荣臻建议,北渡长江进入川西,会同红四方面军,争取“赤化四川”。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北上,企图从泸州、宜宾地段北渡长江,为扫清前进障碍,发起土城战斗。

但因二局还不能破译川军密电,对土城敌情和川军潘文华部南下黔北的情况不全了解,未能击败当面之敌,而川军又增援,毛泽东决定放弃战斗,全军西渡赤水河,寻机从川南北渡长江,这就是一渡赤水。

中央红军进入川南,敌蜂拥追入川南,遵义地区仅有王家烈黔军一部守备。毛泽东挥师东渡赤水河,即二渡赤水,发起遵义战役,不仅歼灭了当地的黔军,还差点俘虏了前来增援的中央军纵队司令官吴奇伟,使红军士气大振,并缴获了10万发子弹,使红军有了再战的能力。

是时,毛泽东和中央已察觉到中央红军不可能从泸州至宜宾地段北渡长江,遂改为在川黔滇边立足寻求发展,为此,必须给尾追的敌中央军薛岳部以沉重打击。但自吴奇伟差点被俘后,薛岳部的周浑元和吴奇伟两纵队,行动十分谨慎。为了调动敌人运动,创造战机,毛泽东又挥师西渡赤水,即三渡赤水。

标签: 四渡赤水3万军力蒋介石40万重兵秘密中央

更多文章

  • 对越反击战:炸毁法国楼的绝版内幕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反击战,炸毁,法国,楼的,绝版,内幕,反击战,简介,一般,是

    对越反击战简介对越反击战一般就是指对越自卫反击战,又称越南自卫反击战。中国官方称为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或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在民间被习惯称作对越自卫反击战,越南称之为1979年北部边界战争或越中边界战争,国际上则又将其视为第三次印度支那战争的一部分,是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爆发在中华

  • 黄巾起义始末 黄巾起义详细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黄巾,起义,始末,详细,过程,黄巾,起义,始末,东汉,晚期

    黄巾起义始末: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

  • 刘备伐吴时谁杀了黄忠 刘备伐吴带了多少人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伐吴时,谁杀,黄忠,伐吴,多少,公元,219年,关羽

    公元219年,关羽在攻打樊城的曹仁时,被孙权的马忠给杀掉了,而张飞也在公元221年被范强、张达刺杀。为此,公元222年,刘备为关羽、张飞报仇,兴兵伐吴。刘备伐吴时谁杀了黄忠在三国演义里,关羽被东吴袭杀,公元222年刘备兴师伐吴,黄忠跟随刘备征讨孙吴,关兴、张苞于阵前斩将杀敌,刘备大加赞赏年轻将领,黄

  • 马幼垣谈甲午海战中日军力对比 不是一击就败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马幼垣,甲午海战,中日,军力,对比,不是,一击,甲午海战,也

    甲午海战也作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众所周知,甲午海战是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但具体情况却不甚了解,是北洋水军奋勇杀敌,经过了多少场战役才全军覆没,还是被人一击就全军覆没?看马幼垣谈甲午海战中日军力对比,就能一目了然。马幼垣简介马幼垣,香港大学文学士、美国耶鲁

  • 王莽新政怎么回事 王莽新政为什么失败了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王莽,新政,怎么回事,为什么,败了,王莽,新政,怎么回事,西

    王莽新政怎么回事西汉王朝最后一任皇帝刘婴即位时只有两岁,当他5岁时(1世纪09年),西汉实际掌权者宰相级的王莽布置成熟,发动宫廷政变,命其下诏禅位,西汉王朝灭亡。王莽把他的政权命名为“新”,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开始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社会变革,史称王莽新政。一般王莽新政就是王

  • 刘备入川路线 刘备入川带了谁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入川,路线,刘备,入川,时间,建安,六年,公元,211

    刘备入川时间刘备入川时间为建安十六年即公元211年。刘备入川路线从秭归入川,沿长江水道,过巴郡,到达涪城,后驻防葭萌关。一年后,刘备在葭萌关站稳脚跟,开始了夺取西川的脚步。在涪城受阻,庞统战死。刘备不得不从荆州调集援兵,诸葛亮、张飞等沿着刘备入川路线进抵涪城,攻陷涪城后,又拿下绵竹、雒城,进逼成都。

  • 澳门尹国驹 尹国驹出狱了吗?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澳门,尹国驹,出狱,澳门,尹国驹,个人资料,照片,讲述,生的

    澳门尹国驹是谁?澳门尹国驹个人资料?澳门尹国驹照片,讲述澳门尹国驹一生的传奇故事。澳门尹国驹被捕后现在出狱了吗?澳门尹国驹什么时候出狱的?更多关于澳门尹国驹详情请看正文《澳门尹国驹 尹国驹出狱了吗?》澳门尹国驹个人资料尹国驹,男,绰号「崩牙驹」,1955年出生,澳门人。家境贫穷,5兄弟姊妹中排行老大

  • 40年前的中国是如何看待蒋介石逝世的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年前,国是,如何,看待,蒋介石,逝世,蒋中正,中正

    蒋中正(1887.10.311975.4.5)于1975年4月5日病逝于台北。作为近代中国乃至国史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蒋介石逝世,必然也会引发大陆媒体的高度关注。新闻记载是历史的一部分,看看下面这条新华社的讣告新闻,就可以知道40年前的中国是如何看待如何报道蒋介石逝世的。40年前的中国是如何看待蒋

  • 中日甲午战争:朝鲜才是始作俑者?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日,甲午战争,朝鲜,才是,始作俑者,1894年,弥漫,于整

    1894年,弥漫于整个东亚的不安定,首先是从中日之间的小国朝鲜引起的。而新年之初即爆发的这场政治动荡,又似乎预示了它的影响将超越整个甲午之年,甚至更加久远,最终直接引发整个东亚格局的大动荡。那么,为什么说中日甲午战争中朝鲜才是始作俑者?1894年的这场战争,通常被称为“中日甲午战争&rd

  • 王莽篡位的故事 王莽篡位到底是哪一年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莽,篡位,故事,到底,一年,王莽,篡位,故事,周公,恐惧

    王莽篡位的故事“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这句话大概是对王莽篡位之事最好的概括。作为西汉末年最为著名的外戚,在汉哀帝、汉平帝两朝,王莽作为朝中举足轻重的大臣,不仅勤于政事,且礼贤下士,颇具贤名,在朝野上下为自己积累了深厚的政治资本以及社会声誉。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甚至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