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2月,全国宪章派协会提出第二次请愿书,征得三百三十万工人签名。4月12日,全国宪章协会在伦敦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决定向议会递交请愿书。5月2日,将请愿书送交议会。又遭否决。8月12日,曼彻斯特爆发工人总罢工。8月12日,兰开夏、约克郡工人举行罢工。德国10月中旬,马克思任《莱茵报》主编。
1842年
有关“1842年”的历史故事
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和性质方面(1842年南京条约影响)
众所周知,《南京条约》的签订,是中国与英国在鸦片战争对抗中最后的产物,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英国的坚船利炮下诞生。《南京条约》的内容有四大方面:一、赔款2100万银元;二、割香港岛;三、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四、协定关税,英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清政府需同英国商定。
1842年06月16日:抗英名将陈化成逝世
陈化成(1776年—1842年6月16日),字业章,号莲峰,汉族,福建同安县(今属厦门市)人,抗英名将、民族英雄。出身行伍,历任嘉庆间参将、道光间总兵,鸦片战争爆发时任任福建水师提督,后改任江南提督,在鸦片战争时期保卫吴淞(今属上海市宝山区),与英国侵略军力战,英勇牺牲殉国。早期经历陈化成(1776
1842年08月29日:《南京条约》签订
《南京条约》(Treaty of Nanking),又称“万年和约”、“白门条约”、“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该约于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由清廷代表耆英、伊里布、牛鉴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1842年3月23日:司汤达逝世
司汤达(1783~1842)。原名马里-亨利·贝尔(Marie-Henri Beyle),“司汤达”(又译斯丹达尔)是他的笔名,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著作为《阿尔芒斯》、《红与黑》(1830年)、《帕尔马修道院》(1839年)。1783年1月23日,司汤达生于法国格勒诺布尔,少年时代在法
1842年6月16日:抗英名将陈化成逝世
陈化成(1776年—1842年6月16日),字业章,号莲峰,汉族,福建同安县(今属厦门市)人,抗英名将、民族英雄。出身行伍,历任嘉庆间参将、道光间总兵,鸦片战争爆发时任任福建水师提督,后改任江南提督,在鸦片战争时期保卫吴淞(今属上海市宝山区),与英国侵略军力战,英勇牺牲殉国。早期经历陈化成(1776
1842年8月29日:《南京条约》签订
《南京条约》(Treaty of Nanking),又称“万年和约”、“白门条约”、“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该约于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由清廷代表耆英、伊里布、牛鉴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1842年,英国要租香港100年,李鸿章:最多99年,差一年有何不同
“年少不知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越来越多人认为,曾经对李鸿章的认知是有失偏颇的,于是便有了这么一句为他辩白的话。要说李鸿章功过,接受巨额贿款,出卖国权是真,敛财无数,贪污腐败是真,识人不清导致战争失利也是真,这些都是我们无法否认的事实。可李鸿章却也为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