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承认拉丁美洲各国独立。西班牙1月6日,俄、奥、普三国驻马德里大使向西班牙政府递交照会,抗议革命。1月14日,俄、奥、普使节离开马德里(——16日)。2月3日,英国首相坎宁表示反对干涉西班牙革命。4月7日,法国干涉军进入西班牙。5月24日,外国干涉军攻占马德里。11月,支持革命的最后一批城市巴塞罗纳等地失陷,革命失败。11月7日,里埃哥被处死。13日,腓迪南七世再度复辟,西班牙历史上的“黑暗的十年”自此开始(——1833年)。
1823年
有关“1823年”的历史故事
1823年01月26日:爱德华·詹纳逝世
1823年1月26日,爱德华·詹纳在他的家乡伯克利逝世。爱德华·詹纳(英语:Edward Jenner,1749年5月17日—1823年1月26日),亦译作爱德华·金纳或琴纳,全名安特·爱德华·詹纳,英国医生、医学家、科学家,以研究及推广牛痘疫苗,防止天花而闻名,被称为免疫学之父,并且为后人的研究打
1823年02月15日:李鸿章出生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fú],号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中国清朝晚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李鸿章一生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
1823年12月02日:《门罗宣言》发表
1823年12月2日,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James Monroe)向国会提出了由约翰·昆西·亚当斯拟定的国情咨文,咨文中有关外交方面的主要内容被称为“门罗宣言”,即后来被称之为“门罗主义”。其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三个基本原则:即“反对欧洲国家再在美洲夺取殖民地”原则、“不干涉”原则和“美洲体系”原则
1823年12月2日:《门罗宣言》发表
1823年12月2日,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James Monroe)向国会提出了由约翰·昆西·亚当斯拟定的国情咨文,咨文中有关外交方面的主要内容被称为“门罗宣言”,即后来被称之为“门罗主义”。其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三个基本原则:即“反对欧洲国家再在美洲夺取殖民地”原则、“不干涉”原则和“美洲体系”原则
1823年12月22日:昆虫学家法布尔出生
1823年12月22日,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方阿委龙省鲁那格山区的一个古老村落——圣莱昂。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1823-1915),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他用水彩绘画的700多幅真菌图,深受
1823年1月26日:爱德华·詹纳逝世
1823年1月26日,爱德华·詹纳在他的家乡伯克利逝世。爱德华·詹纳(英语:Edward Jenner,1749年5月17日—1823年1月26日),亦译作爱德华·金纳或琴纳,全名安特·爱德华·詹纳,英国医生、医学家、科学家,以研究及推广牛痘疫苗,防止天花而闻名,被称为免疫学之父,并且为后人的研究打
1823年2月15日:李鸿章出生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fú],号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中国清朝晚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李鸿章一生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