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和硕恪纯长公主

和硕恪纯长公主——清太宗皇太极之第十四女

和硕恪纯长公主

和硕恪纯长公主的资料

中文名:和硕恪纯长公主

别名:建宁公主

出生日期:1641

逝世日期:1703

父亲:皇太极

母亲:蒙古察哈尔部奇垒氏

和硕恪纯长公主的介绍

和硕恪纯长公主(1641一1703),清太宗皇太极之第十四女。其母为皇太极庶妃蒙古察哈尔部奇垒氏。初号和硕公主。顺治十年(1653)13岁时嫁给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十四年晋封为和硕长公主。十六年(1659)十二月被封为和硕建宁长公主,后改为和硕恪纯长公主。吴应熊与公主婚后,顺治十年(1654)授三等子,十四年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康熙七年(1668)晋少傅兼太子太傅。十四年因其父吴三桂反叛清廷,同其子吴世霖皆被清廷处死。吴应熊死后,康熙皇帝经常下诏慰藉公主,谓其“为叛寇所累”。四十三年(1703)公主去

有关“和硕恪纯长公主”的历史故事

  • 和硕恪纯长公主

    和硕恪纯长公主(1641一1703),名阿吉格,清太宗皇太极之第十四女。其母为皇太极庶妃蒙古察哈尔部奇垒氏。初号和硕公主。顺治十年(1653)13岁时嫁给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十四年晋封为和硕长公主。十六年(1659)十二月被封为和硕建宁长公主,后改为和硕恪纯长公主。吴应熊与公主婚后,顺治十年(1

  • 和硕恪纯长公主简介

    以及硕恪杂少公主(1641一1703),名阿凶格,浑太宗皇太极之第十四女。其母为皇太极嫡妃受古察哈我部偶垒氏。初号以及硕公主。逆治十年(1653)13岁时娶给仄西王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十四年晋启为以及硕少公主。十六年(1659)十仲春被启为以及硕建宁少公主,后改成以及硕恪杂少公主。吴应熊取公主婚后,逆

  • 皇太极第十四女和硕恪纯长公主为何下嫁汉人和亲?

    翻开大清朝历史,其中所记公主数以百计,但其中下嫁汉人为妻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清太宗皇太极第十四女,后被封为恪纯长公主。这桩婚姻是一种纯粹的政治联姻,所以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恪纯长公主的婚后生活必然同政治密切联系在一起。而且这桩婚姻从决定那天起就已潜伏了巨大的危机。因为她嫁的不是别人,而是首鼠两端的明末辽东

  • 鹿鼎记建宁公主原型:和硕恪纯长公主的悲惨人生

    康熙十二年(1673)三月,年已古稀的平南王尚可喜以年老多病为由疏请归老辽东、并请求以长子尚之信承袭平南王的爵位、继续留镇广东。可怜天下父母心,都到了古稀之年还要为儿孙的权力、爵位去谋划。一直在考虑寻找解决三藩问题的康熙,却抓住尚可喜上疏的机会,不仅令平南王及其子尚之信率领藩下的45个佐领全部从广东

  • 和硕恪纯长公主是什么身份?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清初时期,满汉通婚的例子还是常见的,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说到建宁公主,人们就会想起《鹿鼎记》,想到一个因为康熙宠爱,而养成鬼灵精怪性子的公主,以及她和韦小宝的爱恨情仇。但是,这样的建宁公主并非是真实存在的,而她的历史原型是和硕恪纯长公主,此人并未嫁给韦小宝,而是成为了吴应熊的妻子,

  • 清朝宗室公主:和硕恪纯长公主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说到建宁公主,人们就会想起《鹿鼎记》,想到一个因为康熙宠爱,而养成鬼灵精怪性子的公主,以及她和韦小宝的爱恨情仇。但是,这样的建宁公主并非是真实存在的,而她的历史原型是和硕恪纯长公主,此人并未嫁给韦小宝,而是成为了吴应熊的妻子,同时还是康熙的姑姑。和硕恪纯长公主是皇太极的十四女儿,她的母亲是皇太极的

  • 和硕恪纯长公主在历史上的结局有多惨?她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和硕恪纯长公主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说起公主,大家肯定很羡慕这样的出身。确实在古代,公主作为皇帝的妹妹,地位自然很高,作为公主丈夫,驸马爷也是人人向往。不过清朝的公主就没这么幸运了,那时候,为了稳定政局,不少皇帝的女儿或者是妹妹被迫远嫁。众所周知

  • 和硕恪纯长公主:是皇太极之女,也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和硕恪纯长公主,清朝时期公主,名阿吉格,清太宗皇太极第十四女,崇德六年十二月初七日丑时生,其母为皇太极庶妃蒙古察哈尔部奇垒氏。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1642年腊月初七,昨天夜间的一场大雪,将盛京皇宫,装扮得银装素裹。皇太极身披黄色裘皮大氅,在洁白无瑕的雪地上

  • 建宁公主的原型和硕恪纯长公主,她的一生是怎样的?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和硕恪纯长公主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看过《鹿鼎记》的小伙伴应该对建宁公主都不陌生。她是韦小宝的七位夫人之一,康熙帝的妹妹。但是清朝史上确实有位建宁公主,只不过跟小说中的情况不太相同。今天要跟大家聊的就是历史上这位建宁公主。历史上的这位建宁公主并不

  • 和硕恪纯长公主是什么身份?又一个政治联姻的牺牲品

    每当一提起和硕恪纯长公主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公主,贵为皇室的金枝玉叶,本该拥有荣华富贵,风光靓丽的人生,可是,在皇权统治的时代,美丽光环的背后,掩藏的是政治联姻的悲剧。清太宗皇太极的女儿,和硕恪纯长公主,便是政治婚姻下的一个可怜人。和硕纯长公主在十三岁时,为了

  • 和硕恪纯长公主是什么身份?满清第一公主,13岁下嫁云南

    和硕恪纯长公主是什么身份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公元1653年,清顺治帝恩赏平西王吴三桂,拉拢边界势力,将和硕恪纯长公主阿吉格赐婚于平西王长子,顺治十年八月十九日,公主下嫁平西王吴三桂子应熊。影视剧中,建宁公主不愿嫁到云南,跟着宫中的假太监韦小宝四处漂泊。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

  • 和硕恪纯长公主:被康熙关了七年,三个儿子全被杀

    在历史长河中,和硕恪纯长公主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她的故事吗?这一天,北京菜市口挤满了前来观看刑罚的老百姓,一对父子一前一后走上了断头台,他们的生命即将终结,这对父子名为吴应熊、吴世霖,他们便是威名赫赫的平西王吴三桂的儿子和孙子,不过,此时的吴三桂已经不是清廷的平西王了,半年前他在云南

  • 清太宗皇太极十四女:和硕恪纯长公主生平简介

    和硕恪纯长公主(1641一1703),名阿吉格,清太宗皇太极之第十四女。其母为皇太极庶妃蒙古察哈尔部奇垒氏。初号和硕公主。顺治十年(1653)13岁时嫁给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十四年晋封为和硕长公主。十六年(1659)十二月被封为和硕建宁长公主,后改为和硕恪纯长公主。吴应熊与公主婚后,顺治十年(1

  • 和硕恪纯长公主到底有多惨?她的儿子都是什么下场

    每当一提起和硕恪纯长公主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最是无情帝王家”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想想也确实如此,古代社会,虽然生在帝王之家,显贵无比,但却缺少亲情,甚至有人为此丢掉性命。比如说,清朝的公主,大多是皇室进行政治交易的牺牲品,由此她们并不幸福,今天笔者要讲的

  • 被康熙幽禁七年的和硕恪纯长公主,她到底犯了什么罪?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和硕恪纯长公主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主是对古代君主女儿的一种称呼,身为金枝玉叶的她们看起来光鲜无比,实则命运凄惨,她们没有掌握人生的主动权,尤其是婚姻方面,全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大多数公主都充当了政治博弈的牺牲品。今天笔者要讲的这位便是如此,她就是

  • 和硕恪纯长公主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她的一生是怎样的?

    建宁公主生母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清朝历史上,有名号的公主有八十多人,但被人们所熟知的却不是很多,尽管还珠格格家喻户晓,但她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金庸封笔之作《鹿鼎记》中曾出现过一位公主,她就是建宁公主,建宁公主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但我们并不知道生下建宁公主的

  • 和硕恪纯长公主是皇太极最小的女儿,为什么最后会被幽禁至死?

    对建宁公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近日,由张一山主演的金庸剧《鹿鼎记》播出,原本满心期待的观众却大失所望,除了剪辑造成剧情混乱之外,张一山的“用力过猛”也引来了人们的吐槽,人们纷纷感叹自己看的不是《鹿鼎记》,而是《猴鼎记》,在最新的剧情中,韦小宝的“大老婆”,

  • 皇太极第十四女和硕恪纯长公主简介:建宁公主

    和硕恪纯长公主(1641一1703),清太宗皇太极之第十四女。其母为皇太极庶妃蒙古察哈尔部奇垒氏。初号和硕公主。顺治十年(1653)13岁时嫁给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十四年晋封为和硕长公主。十六年(1659)十二月被封为和硕建宁长公主,后改为和硕恪纯长公主。吴应熊与公主婚后,顺治十年 (1654)

  • 和硕恪纯长公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的兄弟姐妹有哪些?

    清朝的公主,大多都没有在历史上留下什么浓墨重彩的名声。一是清朝的公主远没有唐朝公主那般尊贵,因此没有机会向唐朝公主那把有能力惹祸,或者是干出什么大事。二是在清朝,甚至在努尔哈赤的后金时期,就有一项基本国策,那就是满蒙联姻。大多数的清朝公主,最后的结局都是联姻蒙古,只有少部分人会因为自己皇阿玛的特别宠

  • 和硕恪纯长公主作为康熙的妹妹,她的命运为何那么悲惨?

    说起公主,大家肯定很羡慕这样的出身。确实在古代,公主作为皇帝的妹妹,地位自然很高,作为公主丈夫,驸马爷也是人人向往。不过清朝的公主就没这么幸运了,那时候,为了稳定政局,不少皇帝的女儿或者是妹妹被迫远嫁。今天要说的就是清朝一位命运很凄惨的公主,和硕恪纯长公主。可能大家对于这个名字并不熟悉,她还有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