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分钟读懂历史书上都说不清楚的南北朝

三分钟读懂历史书上都说不清楚的南北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885 更新时间:2023/12/10 13:51:26

乱世之所以被称为历史书杀手,就是因为一个“乱”字,而在盛唐建立之前,存在了一个名为“南北朝”的乱世,让无数文科生摸不着头脑。

首先,南北朝分为南朝和北朝,而这两朝是同时存在的,大概以地理位置来命名区分,南朝有宋、齐、梁、陈,北朝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

要说南北朝的历史有什么特点,南朝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北朝就是姐妹撕逼双双把家还,而这九个朝代的皇帝关系……

(南北朝一共65位皇帝)

一、刘宋和北魏

先从南朝的第一个朝代刘宋说起,自从东晋惨遭北方胡人吊打后,就选择了龟缩在南方,而最终灭掉东晋的人就是刘裕(刘宋之所以不能叫南宋,都怪老赵家),与此同时,在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大乱斗中,由拓跋焘选手带领的北魏赢下了比赛,一统北方,顺利C位出道(拓跋焘是北魏的第三任皇帝),从这里开始,南北朝对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对立局面有了,互怼的CP也有了,那下一步该干嘛?

刘裕从一开始就特别能打,人送外号“帝国的绝凶虎”,毕生的Flag是干掉北魏统一中原,果不其然他就病死了,于是拓跋焘的对手就变成了刘裕的三儿子,刘义隆

刘义隆算是南北朝中为数不多的,不赌不嫖早上朝型皇二代,还继承了老父亲的遗志,一直对住在隔壁的北魏耿耿于怀,但没想到因为亲子感情联络不够,被处于叛逆期的儿子一刀捅死。

而与此同时,在北边的拓跋焘结局也差不多,惨遭自家后方背刺,被一个太监发起政变捅死了。

从这里开始,刘宋和北魏就双双把车开向了排水沟。

二、南齐和北魏

自从刘义隆被捅死后,刘宋王朝的皇帝就彻底换了个画风,不是手足相残,就是疯狂走肾家族乱伦,好不容易出了个稍微过得去的猪王,结果却是内斗一把手,对外软脚虾。

刘宋的暴政惹得天怒人怨,这时,终于有个潜伏多年的反骨仔出手了,直接政变弄死了狗皇帝,建立南齐,这个男人的名字叫做萧道成

萧道成曾经是刘宋的一名大将,手中还掌有禁军,在刘宋群里潜伏了三十多年后,终于坐上了群主的宝座。

可惜南齐的运气并不怎么好,先是萧道成当上皇帝没几年就病死了,然后继任者也没几个靠谱的,疯狂作妖,结果仅仅过了二十多年,南齐就在欢声笑语之间打出了GG,顺利宣布倒闭。

那这时候的北魏在干啥呢?北魏的运气就好了太多,不仅在太监手里夺回了朝政大权,后来还实施汉化改革政策,慢慢走回了强盛的道路。

眼看着北魏好不容易才续了一秒,结果等到孝文帝一死,后面的皇帝就变成了败家子,天天瞎瘠薄浪。但这次,北魏皇帝却惹到了两个不能惹的兄贵高欢宇文泰(两人都是北魏重臣)

三、北魏的陨落和分裂

被惹毛了的高欢迅速黑化,直接杀掉了当时的北魏皇帝,还绑了一个皇室继承人作为傀儡,独立出来,自称东魏。同僚宇文泰一看情况不对,也赶紧绑了另一个皇室继承人作为傀儡,独立出来,自称西魏,从此北魏一分为二,名存实亡。

等到高欢和宇文泰去世后,他们的儿子立马就扒下了虚假的面孔,一脚把傀儡皇帝踢开,先后各自称帝,史称北齐和北周。

四、南梁和南陈

既然北方已经打得红红火火,南方自然也不能落后,前面说到南齐因为运气太差倒闭了,可南方这么大一块蛋糕,说什么都会有老实人来接盘的,而这个人就是萧衍

萧衍是南齐皇室的远房亲戚之一,在知道南齐快不行了后,就用武力强迫当时的南齐皇帝禅位,自己上台,建立了南梁。

年轻时的萧衍也算英明神武,但等到中年发福后,他却染上了一种恶习佛系养生。

如果是一般的修佛当然没问题,但萧衍曾经三次偷跑去出家当和尚,无心国事还大兴寺庙,这直接导致了南梁内外同时发生战乱,最后萧衍自己也被敌将抓住,落得活活饿死在建康台城的下场,眼看着南梁下一步就要翻船,落入敌人手中,南边一个广东蛊惑仔当仁不让站了出来,他就是山鸡陈霸先

陈霸先作为南梁的头号古惑仔,在萧衍沉迷养生时,不仅要负责抵御对面的北朝,还要解决当时南梁国内的“侯景之乱”,以一己之力硬是挡住了两方。

然而再溜的大神也比不上猪队友,等到萧衍死后,陈霸先自觉萧家后人已经无药可救,直接废掉了萧家人的皇位,自己翻身当上揸fit人,建立南陈(揸fit人:老大)。

到了这里,南北朝就进入了南陈、北齐和北周,长时间三国鼎立的局面。

二十多年后,北齐因为一连串的傻逼皇帝败家,最终被北周击败,北方也再次合为一体,后来北周的末代皇帝因为肾透支,年纪轻轻也死在了床上,被自己岳父趁虚而入拿下了朝政大权,而这个岳父,名叫杨坚。

再后来的事大家应该也知道了,杨坚称帝建立了隋朝,在干倒南陈后一统中原,中国也开始进入了最牛逼的时代隋唐。中国人误解最深、被扭曲历史最多的朝代:隋朝

有这样一个时代,前有传奇的三国争霸,后有鼎盛的盛世长安,这就是南北朝。因生于两个磅礴的长歌之中,南北朝也也是最容易被人所忽略的一个时代之一。然而,同样是这个时代却被称为充满诗意与悲情的乱世,多少名人学者(如余秋雨、陈寅恪、唐长孺等)为之沉迷。而在这里,毕竟作为小辈,我不敢说我有多么了解南北朝,只能是泛泛地浅谈一下南北朝何以吸引人。

首先,我们需要纠正一个概念,南北朝虽然是个乱世,虽然确实有一个惊世骇俗的乱伦、暴虐之事,比如北齐那几位帝王。但是南北朝真正从宏观上来讲,绝非一个黑暗的时代,甚至是一个蛮奇迹的乱世,为何说奇迹呢?就是因为虽然连年战火但是其经济、尤其是文化制度和思想上却是进步的。暂且不提若其真的是世人口中黑暗的血时代,那和其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隋唐又如何鼎盛的问题(毕竟如果底子真的那么差,恐怕恢复的时间觉不会短)以及后面还会谈及的种种。单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就曾提及,将《中国文化地理》(王会昌著)的一副气温变化曲线图中南北朝是回暖的时代。

现在我们可以进入正题了,既然是浅谈,而且为了必然我班门弄斧,因此在这里我只谈其吸引为何我的三点,如果有不了解南北朝的朋友,就请允许我给您介绍介绍我心中这个最美的时代。

其一,个人认为南北朝是历史上(除却清代)民族大融合最成功的一次。鲜卑儿的爽朗和汉家子的威仪竟是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也因此南北朝当仁不让的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极自由极开放的朝代,在这里我不得不说一下,我认为正是这种化学反应才最终促成历史上开放辉煌的盛唐。在显著的特点自然是在女子身上,中国古代历史上,男权至上,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是我们普遍的认知,然而在南北朝,尤其是北朝,女子挣脱了秦汉时代礼教对她们的束缚,北朝女子从军并不罕见,而这在我国古代各封建王朝中是绝无仅有的,在反映北朝社会生活的一些乐府诗歌中,也能看到鲜卑妇女从军的现象,如《木兰诗》。不少女性主动追求爱情,要求主宰自己命运,在社交与婚姻中享有高度的自由。

《魏书高祖纪》记载:太和九年八月庚申,诏曰:“数州灾水,饥馑荐臻,致有卖男女者。天之所谴,在于一人,而百姓无辜,横罹艰毒,朕用殷忧夕惕,忘食与寝。今自太和六年以来,买定、冀、幽、相四州饥民良口者尽还所亲,虽娉为妻妾,遇之非理,情不乐者亦离之。”北魏孝文帝这道诏书以法令的形式给予了北魏妇女离婚的权利,而在《魏书高允传》记载:“今之大会,内外相混,洒醉喧哗,罔有仪式。又俳优鄙艺,侮辱视听。朝廷积习以为美,而责风俗之清纯。”这里的“内”指妇女,“外”指男人。她们还主持家务,往往以家庭主宰的身份出现,是以世有“健妇持门户,胜一大丈夫”之说。

在谈第二点之前,允许我先插一句嘴,不知道有多少人小时候因为一句“风吹草低见牛羊”而向往草原,在那纷飞的乱世,乐府民歌成为了人们精神上的的食粮,北朝乐府民歌虽数量有限,但内容和题材比南朝乐府民歌更丰富广泛,而南朝乐府民歌在格律方面则更为成熟。同样作为一个古代诗词歌赋的爱好者,不得不提乐府民歌的深远影响,其在继承民歌和汉乐府民歌现实主义的特点上,在南北朝充满各种华糜的文风中独树一帜,不仅开辟了抒情小诗的道路(后世的五言和七言绝句),虽然汉乐府中也曾有绝句但是因其数量太少不成气候因此真正的源头便算与了南北朝民歌,而绝句这一题裁在后世文坛的影响,想必我不说大家也心知肚明了,而且民歌的表现手法对于厚实文人墨客吟诗的影响可谓之深,李白,杜甫和白居易以口语入诗便由此而来。

其三作为一个吃货,我还想介绍一下这一时期的饮食,不得不说,我一直认为南北朝和现代生活除却高科技以外还蛮相似的原因中饮食还是占了一部分的,首先广大北方的朋友们可以关注一下了,在这一时期,面食在民间被广泛推广,而且发酵技术趋于成熟。《齐民要术》中记载过一种酒酵发酵法,是十分符合现代科学原理的。凭借着出色的发酵法,我们现在生活中常吃的面点,开句玩笑话,如果您穿越到那一时期,您都可以点上一点,因为像煎饼、包子、馄饨、面片、饺子等等都一应俱全。还有如果优惠和我一样喜欢吃乳制品的朋友,也不用担心,因为胡汉的交融,乳制品也被搬上了汉族的餐桌,并且占有一定地位。诚然,有一些今日的蔬果的确在那一时期还没出现,但是在南北朝时期,中华饮食也进行了一次大碰撞,出现了很多很多新的饮食因素和烹饪技艺,让人还是十分向往啊。

当然了,就像我开头所说的一样,只是浅谈,所以很多方面不到位还请各位见谅了。其实我之所以会想到写这篇文章还是出于我,一个热爱这个时代的人,想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南北朝的心愿,让更多人不仅仅是只听说过这三个字,知道它存在过,或者只停留于历史课本上对于它的介绍。不过一千个喜欢南北朝的人心中必定又要一千个喜欢的理由,还是那句话,只是我个人的原因,而且并不全面,更不能概括整个南北朝的魅力。

最后的最后,我还是想以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的一句话结尾,我至今还记得我读到那句话时候的心情,“我反复考察鲜卑族入关后建立的北魏,发现它不仅保护了汉文化,而且让汉文化具有了马背上的雄风,与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相结合,气象大振,使中国终于走向了大唐。”

标签: 南北朝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他是蒋介石八大金刚之首,两次想要取代蒋介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何应钦,蒋介石

    蒋介石的发迹离不开黄埔军衔,在黄埔军校里出了8位蒋介石最信任最有实权的人,他们被誉为蒋介石的“八大金刚”分别是何应钦、顾祝同、钱大钧、蒋鼎文、陈诚、刘峙、张治中、陈继承。“排在首位的何应钦尤为厉害,他曾两次想要取代蒋介石,活到了98岁。何应钦1890年出生于贵州,

  • 十大开国皇帝陵: 仅两座没被盗, 一座死活找不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皇帝陵,皇帝陵墓,十大开国皇帝

    朗月照花,深潭微澜,心存一抹诗意,纵情青山绿水间说起帝王陵墓,我们最为熟悉的莫过于秦始皇陵,但是去过的都会发现,这片陵寝其实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被发掘,至于原因,有人说,因为建造太多繁杂,稍有不慎会造成破坏(考古为何不主动挖帝王陵?发掘明定陵教训惨痛),有人说,因为里面真的可能存在大量的水银&hell

  • 朱棣为何由“太宗”变“成祖” 开创小宗继承大统先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棣,明朝皇帝,明成祖,明太宗

    虽然说在中国历史上,“永乐帝”朱棣很有名,但是此前年号叫做“永乐”的也不少,比如说宋末的方腊称帝后,年后就叫做永乐。此外,十六国前凉桓王张重华,南汉循州农民起义张遇贤,也都用过这个年号。可以说,永乐这个年号已经用烂了。那么,朱棣称帝后,为啥也用&ldq

  • 南宋皇帝陵墓:宋端宗景炎皇帝永福陵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宋皇帝,陵墓,宋端,永福陵

    永福陵是南宋景炎皇帝赵昰(宋端宗,也就是在崖山蹈海的南宋末代皇帝赵昺的嫡亲哥哥)的陵墓。帝昰在景炎二年(1277)农历十二月在井澳坠海吓成疾病,至景炎三年(1278)农历四月十五日在硇洲病逝,不足10周岁(12691278),封号为端宗。遗体于五月运往香山(今中山市)马南宝家。六月,宋末行朝移驻新会

  • 董希文:这辈子最想画的画,都没来得及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董希文,开国大典,开国大典油画,董希文油画

    他画出了《开国大典》,但他说这辈子最想画的都没来得及画。···董希文优秀的历史画像史诗一样,能记录宏大的历史事件,唤起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开国大典(1979版)230×405布面油画董希文原作郑振铎等人复制董希文1952年创作的《开国大典

  • 陈桥兵变不是黄袍被迫加身 是一场有预谋的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赵匡胤,宋朝

    陈桥兵变是后周武将归德节度使赵匡胤发动取代后周、自己黄袍加身,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赵匡胤凭着一身功夫所向披靡,功积至伟,终于在后周六年征讨契丹,大军行到陈桥驿,趁世宗柴荣病故,幼子继位之际,发动兵变。陈桥驿,位于今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东南部,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在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

  • 在中国黑户是不是等于无国籍人口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黑户,黑户,无国籍,中国国籍,户口

    在中国黑户是不是等于无国籍人口呢?在中国出生却不给上户口的人能向国家申请无国籍人口公约待遇吗?回答:错。依据国籍法,国籍和户口没有直接关系。有国籍不等于有户口,例如新生人,例如出生在美国具有中国籍的中国公民的子女。问:国家不给上户口,那就是黑户,没有户口那就是非法公民,既然是非法公民,也就是国家不承

  • 尼克松访华:我是跨越太平洋与中国人民握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尼克松访华,美国总统,美国总统访华

    1971年10月,美国安保人员携带神秘仪器登陆北京,为尼克松总统访华做准备。尼克松总统访华盛况,美方提出全球卫星转播,周恩来总理如何应对?周恩来总理机场迎接美国总统尼克松,跨越大洋的握手,为何没有盛大的欢迎场面?1971年10月20日中午,基辛格乘坐尼克松总统的空军一号飞机,第二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 本来是伟人国父 可是贪恋皇帝梦毁了袁世凯英明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袁世凯,袁世凯称帝,皇帝

    如果说,袁世凯对中国近代史最大的贡献就是逼迫清帝退位,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统治,开启了共和时代;那么,他一生最大的污点就是逆时代潮流而行,搞了一场复辟当皇帝的闹剧。袁世凯称帝真是其一生最大的败笔,本来可以是与孙中山齐名的国父,可惜却因称帝而身败名裂。说起辛亥革命,清朝被推翻,中华民国创立,我们首先

  • 中国正统观:唐宋元明清也可以叫做唐辽金元明清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宋元明清,唐辽金元明清,正统,正统观

    学过中国历史的人都背过中国年代顺序表吧,一句“唐宋元明清”道尽中国最负盛名的年代,同样也是中国记载最详细的年代。似乎这数百年来改朝换代的一举一动都历历在目。但正是因为有着历史记载,所以我们知道他们建立并没有那么太平。就拿其中宋朝来说,不管是南宋还是北宋,它的时局都是处在大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