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大多都想名留青史,想要留下一份丰功伟绩来让后人记住自己,下面就走进中国历史最有霸气的十大帝王,正事因为他们,才有了今日中国如此辽阔的土地,历史不会忘记他们,我们更当永远铭记!(排名不分先后)
第一位:清朝康熙帝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后世称呼为康熙帝。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他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伟大的政治家。少年智擒鳌拜,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康熙平定了三藩之乱;遏制了沙俄的扩张,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武力平定割据台湾的郑氏家族,使台湾回归;康熙还亲征新疆准噶尔,击败噶尔丹,使蒙古土尔扈特臣服清朝。死后葬于清东陵之景陵,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第二位:明朝明太祖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明朝开国皇帝。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龙凤七年(1361)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朱元璋病逝于应天,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葬明孝陵。
第三位:元朝成吉思汗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庙号元太祖,孛儿只斤氏,名铁木真,蒙古族。1206年,被推举为蒙古帝国的大汗,统一蒙古各部。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西亚、中欧的黑海海滨;三次入侵西夏,逼使西夏向蒙古求和;1211年的野狐岭会战大破四十万金军,1214年金迁都汴京,蒙古军在次年攻陷中都,金国在黄河以北之地陆续失守;1219年亲率蒙古主力西征剌子模;先后消灭了西辽、花剌子模及许多国家,又派速不台率领蒙古军向钦察草原扩张。成吉思汗回师后,再攻西夏。成吉思汗是古今中外著名的历史人物,同时又是最有争议的人物。七八百年来,中外各国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名人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和探讨成吉思汗。
第四位:唐朝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开创了唐朝的鼎盛时期,但从他开始唐朝也走上了下坡路,即从安史之乱开始,唐朝逐渐衰落下去。颁布了《练兵诏》,命令西北的军镇扩充军队,逐步把营州等地收复,长城以北的回纥等族也自动取消了独立割据的称号,重新归附唐朝。安北都护府也恢复了,重新行使对长城以北土地的管辖权。第一个阶段是收复碎叶镇,第二阶段是重新恢复了丝绸之路。唐朝的威望在西域重新建立起来。
第五位:唐朝唐高宗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高宗即位不久,西突厥阿史那贺鲁破乙毗射匮可汗,自号沙钵罗可汗。永徽六年,唐遣程知节西击沙钵罗可汗,从此连年用兵西域。657年,唐大将苏定方等大破西突厥,西突厥亡。661年,遣吐火罗道置州县使王名巡视葱岭以西,在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十六国,设置十六都督州府,统辖八十个州,一百一十个县,一百二十六个军府。663年,大将刘仁轨大败援助百济的倭国军于白江口,破百济;668年,破平壤,灭亡高句丽。此时唐朝版图达到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到中亚的咸海和波斯东北部,北包贝加尔湖。
第六位:唐朝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第七位:隋朝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569年(具体不详)-618年4月11日),隋朝第二位皇帝。589年,20岁的杨广被拜为行军元帅,统领51万大军南下向陈朝发动进攻,并完成统一;605年,大败契丹军,俘虏其男女4万余人,拖延了契丹的崛起强大;608年,隋炀帝派军灭了吐谷浑。开拓疆域数千里,范围东起青海湖东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库鲁克塔格山脉,南至昆仑山脉,并实行郡县制度管理。这是以往各朝从未设置过正式行政区的地方。
第八位:西汉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征服朝鲜,开拓闽越,开拓西南。公元前133年马邑之战起结束了高祖以来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开始对匈奴正式宣战,先后派卫青、霍去病征伐,解除了匈奴威胁,夺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扩张了西域版图,将匈奴置于被动称臣的局面,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第九位:秦朝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发动秦灭六国之战。秦国从前230年起,到灭齐时止,10年陆续兼并了六国,先后于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灭韩、十九年(前228年)灭赵、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灭魏、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灭楚、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灭燕、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
第十位:商朝高宗
武丁(不详-公元前1192年),后世称作高宗,名昭,商王盘庚之侄,商王小乙之子,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即王位后,提拔傅说执政。甘盘,傅说二人“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力求巩固统治,增强国力﹐使商王朝得以大治。发动过对土方之战、对鬼方之战、对羌方之战。武丁将商王朝推向极盛,被称作“中兴之王”。后人又称之为武丁大帝。
中国历史上开疆扩土的皇帝排名,嬴政排第二,他排第一
那么历史上开疆扩土的皇帝排名是怎么个样呢,其实始皇帝嬴政只能排第二,他排第一。他就是商王盘庚之侄,商王小乙之子的武丁。他是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在位时间是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其实大多数人应该没听说过这么个人,因为大家对秦以前的朝代都不怎么熟悉,说起商朝,大家一般都只知道了商纣王和妲己。
武丁在位时期,对政事十分用心,任用刑徒出身的傅说及甘盘、祖己等贤能之人辅政,励精图治,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史称“武丁盛世”。那么他到底是怎么开疆扩土的呢?
因为武丁在位期间,朔方、土方经常侵扰商朝边地和属国,甚至联合威胁商朝西北边安全,于是他采取各个击破之策,多次遣将发兵进攻。终将朔方、土方征服。并且用长达三年时间平定鬼方。发重兵击败羌方,俘获大批羌人充当奴隶。统兵南征,深入荆楚之地,击败荆楚军,要知道商朝的原来活动范围一般在今天的河南陕西一带,武丁带兵南征,征服了荆楚,极大的扩充了地盘。还出兵征伐夷方、巴方、蜀及虎方等。这可是深入了四川盆地,用今天的话来说,他可是踏遍了今天版图的大部分地区,绝非等闲之辈,绝对是个厉害的皇帝,不过他生活的朝代比较久远,很少人能记起他,实在可惜,我觉得他比秦皇汉武一点不差。
中国历史上开疆拓土十大经典战役
【十】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右屯卫将军苏定方率军进攻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部,在金牙山(今中亚塔什干),大破西突厥沙钵罗可汗。后唐朝分别置□陵、□池二都护府于西突厥故地,以阿史那弥射与阿史那步真为都护,分统其十姓各部。也就是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等地。
【九】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楼船将军杨仆、左将军荀彘分率水陆军两路进击卫氏朝鲜,前108年,卫氏朝鲜降。汉置辽东郡(今天辽东半岛),玄菟郡(今辽宁东北,北朝鲜),乐郎郡(今平壤),真番郡(今韩国北部),临屯郡(今韩国东北)五郡。
【八】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73年)至和帝永元六年(94年),班超率特种部队纵横西域,西域50余国均纳质归附,其子班勇继为西域长使,父子两代使西域在东汉朝后对中国中央政府长期处于臣服状态。
【七】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年),左卫中郎将苏定方引兵渡海,在熊津江(今韩国南部)口大败百济军,然后水陆并进,直趋百济都城俱拔城(今韩国全州)。百济倾国迎战,仍被苏定方大破,国王扶余义慈被迫率众归降,百济遂灭。
【六】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卫青、霍去病两路并发,发动了目的在于征服匈奴的漠北战役。霍去病一路,觅得匈奴主力,大获全胜。封狼居胥,并一直追击匈奴残部到了翰海(今天俄罗斯贝加尔湖)。这是中国中央政府军队空前绝后的大远征。
【五】东汉永元元年(89年),窦宪、耿秉,分三路进击,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登燕然山(今蒙占杭爱山)刻石记功而还。东汉对北匈奴的攻击十分坚决,但东汉击破北匈奴,反而为鲜卑的发展提供空间,使鲜卑成为此后中国的大患。
【四】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汉伏波将军路博德在番禺大破南越,灭南越,置南海(治所在今天广州),交趾(治所在今天河内)等九郡,从此华南和越南北部纳入中国版图(秦始皇首先开发五岭之南,并置三郡,但南越很快独立。)
【三】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在河西走廊地区发动了两次河西战役,大破匈奴,一举占领匈奴最后的一块膏腴之地河西走廊,汉武帝在河西置张掖郡,并在今天的敦煌以西沙漠边缘建长城和玉门关和阳关两座雄关。从此河西走廊永归中国,只是在唐中期后被吐蕃占据,明代退缩进了嘉峪关。对河西走廊的征服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征服,从此中国打开了中亚的大门。
【二】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汉车骑将军卫青发动了进攻匈奴的河套战役。大破匈奴,收复了被匈奴占领的河套地区,汉武帝在河套建朔方郡,并建重镇朔方城。再次确认了中国对于河套地区的统治。汉武帝对中国版图的贡献,在中国历史上无人能出其右。
【一】前213年,秦始皇遣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北渡黄河河套,进攻纵深达到今天的阴山河套以北,戈壁以南,秦大胜匈奴后,置九原郡,治所在今天的包头。从此,黄河河套地区,永归中国。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随后蒙恬在燕、赵、秦长城基础上,修筑了万里长城,成为了此后2000年中国农业文明地域的基本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