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义为什么改名为“赵光义”?后面又改名“赵炅

赵匡义为什么改名为“赵光义”?后面又改名“赵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554 更新时间:2023/12/22 22:34:05

赵匡义改名为“赵光义”其实一点探究的价值都没有,但是改名为“赵炅”我倒是觉得很有玩味性。

赵光义其实对哥哥赵匡胤一直都不服。

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宗赵光义

陈桥兵变,赵光义和其他将领一同将哥哥送上皇位。前后面经历很多的大战,赵光义鞍前马后,立功很多。在赵匡胤的眼中,他有一个好弟弟,也是一个好臣子;但是在赵光义的眼中,天下是兄弟俩一起打下来的,况且他自己也是一位雄才伟略的人物,对于皇帝的位子嘛,我也喜欢坐坐。

但是当赵匡胤当上了皇位之后,他心中就只有自己家人,而赵光义等兄弟却被排除在外,这一切都让赵光义大为恼火。

野史有说赵光义是贪恋花蕊夫人的美貌,心里一直忿忿不平。我特意去查了下这个花蕊夫人,其实她还是被赵光义杀死的,理由是红颜祸水。

赵匡义改名赵光义

赵匡胤登基之后建隆元年,也实行了古代的避讳,为了避讳“匡”字,他要弟弟赵匡义和赵匡美改名为“赵光义”和“赵光美”。

赵光义对于这一点也是无可奈何,毕竟自己的哥哥是皇帝,按照礼制来说,自己确实跟皇帝是需要避讳。所以这个并没有什么好说的地方,我觉得真正有必要考究下的是赵光义登基之后改名为“赵炅”。

赵光义改名赵炅

唐朝和宋朝之间存在了一个五代十国,五代的很多帝王在称帝的时候都会改名,而且改名都很有特色。而像赵匡胤这样不改名的并不多见,有哪些呢?我们列举下:

后梁太祖朱温,也就是灭了唐朝的那人,登基之后改名朱晃;

后汉的高祖刘知远,称帝后改名为刘暠;

北汉太祖刘崇,称帝之后改名刘旻

南汉中宗刘弘熙,称帝之后改名刘晟

还有南唐烈祖徐知诰,称帝后改名李昪

南唐中主李璟,原名徐景通,后改名李景通,称帝后改名李璟,后又改李景。

大家仔细分析之后你会发现,其实在五代时期,很多帝王都有称帝之后改名字的喜好,同时也很喜欢带有“日”的字体。而赵光义登基之后,也改为名为“赵炅”。我始终认为,赵光义改名赵炅的缘由是因为受到了当时社会上普遍一股潮流的影响,而且时间上距离那么近。

赵光义在位21年,加上赵匡胤在位16年,前后接近40年的和平时期,这种潮流在后期早已经销声匿迹了,所以没有流传下来也是正常的。

宋代皇帝爱改名

其实大部分都是即位之后改名

宋太祖赵匡胤,960年即位,未更名。

宋太宗赵光义,976年即位,改名赵炅。

宋真宗赵恒,原名赵德昌,997年即位,改名赵恒。

宋仁宗赵祯,原名赵受益,1022年即位,改名赵祯。

宋英宗赵曙,原名赵宗实,1063年即位,改名赵曙。

宋神宗赵顼,原名赵仲针,1067年即位,改名赵顼。

宋哲宗赵煦,原名赵佣,1085年即位,改名赵煦。

宋徽宗赵佶,1100年即位,未更名。

宋钦宗赵桓,原名赵亶或赵煊,1126年即位,改名赵桓。

宋高宗赵构,1127年即位,未更名。

宋孝宗赵昚,原名赵伯琮,1162年即位,改名赵昚。

宋光宗赵惇,1189年即位,未更名。

宋宁宗赵扩,1194年即位,未更名。

宋理宗赵昀,原名赵与莒,1224年即位,改名赵昀。

宋度宗赵禥,原名赵孟,1264年即位,改名赵禥。

宋恭宗赵,1274年即位,未更名。

宋端宗赵昰,1276年即位,未更名。

宋怀宗赵昺,1278年即位,未更名。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宋太宗要先从赵匡义改名赵光义?其实稍稍熟悉历史的都知道中国特色的“避讳”避开皇帝的名字换成谐音(重看发现此处有问题,避讳还有把皇帝名字减一笔增一笔的)。所以,如果宋朝诸位都不改名,那诸如德、昌、受、益、宗、实等等其实都是起名常用字,偶尔一两个开国皇帝霸气点不改也就罢了,历史上大多数皇帝即位之后都会改名单字,不改名的寥寥可数(到了明朝这规矩被坏了,不过另一条规矩也就是尽量挑生僻字还保留着),匡胤两字并非常用字也就罢了,要是每个皇帝都这么玩,那中国起名常用字只怕所剩无几了,所以皇帝即位改名为生僻字+单字其实算是个传统。宋朝皇帝相对宅心仁厚,如果自己的名字中的字比较常用的话,都会改成相对生僻的名字,而且基本改成一个字的。

宋朝的两位亲兄弟,赵光义和赵匡胤究竟差距在哪里?

除了名字、年龄、出身差距不大以外,其他方面的差距还真是不小!

赵大和赵二是亲兄弟,但是差距却不是一星半点,虽说老子英雄儿好汉,赵匡胤做到了,但赵匡义并没有。

作为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极高的太祖开国皇帝,赵匡胤文治武功都属前列;而作为继承者的赵匡义却给哥哥丢尽了人,不但没能将北宋发扬光大、甚至可以说自毁前程的存在。

赵匡胤在位时,宋辽对峙中宋朝处于优势状态,经过了赵匡义的一顿乱捶,北宋处于守势,等到了赵二儿子继位后,则彻底处于劣势。

你说都是姓赵,差距咋那么大呢?

军事水品层面,兄弟二人的差距和李文忠父子相近

李文忠是明朝开国名将,功勋卓越能征善战,为大明立下不世之功;李景隆是“顾盼伟然”的大帅哥,手握重兵却错失良机,葬送了朱允炆的江山。

赵匡胤自不必说,从他陈桥兵变登上皇位开始,无论是对于南蜀的征讨还是对北汉的讨伐、还是说对于南唐的蚕食,都表现出一个卓越军事家该有的战略眼光,用兵如神这个评价给到赵匡胤是实至名归的。五代十国如此混乱的战局,在他的韬光养晦下,得以实现局部的统一,已经是很难得了。

再者说,后期在和契丹的对峙中,赵匡胤也丝毫不落下风,甚至说一度压制契丹,大有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气势,只可惜还未完成便壮年暴毙,也是可惜

反观赵二,真的是除了二就没有别的了。手中握着哥哥留下的超级强军,却在对契丹的作战中屡屡失利,不仅不能收复失地,还损兵折将、耗费军资,让几十年的军备急需全部损失!

时至今日,我们还能想象赵二因大腿中箭丢下千军万马、骑驴狂奔的狼狈样子!真有种烂泥扶不上墙的意思,缺乏眼光、缺乏魄力、缺乏实力的赵匡义,打烂了手中的一副好牌,甚至说无故损失王牌猛将杨继业跟他也脱不了干系!

个人素养方面,不说赵大是心胸开阔吧,至少赵二心眼是有点小的!

讲道理,宋朝皇帝对于功臣的对待方面还是很够意思的。前有刘邦屠戮功臣、后有变态老朱杀光一切,反观赵大还真的是善良的很!跟他一起打天下的把兄弟们,几乎毫无例外的都得到了善终。

杯酒释兵权后,完成权力集中的赵匡胤并没有卸磨杀驴,而是赏赐给他们良田美宅、娇妻美妾,让他们一起享受胜利的果实。甚至说,对待前朝皇族上,赵匡胤也做到了仁至义尽,不仅优待后周皇室,连南唐后主李煜在他这儿都是好吃好喝;对待大臣方面,就不用多说了,无论是忠是奸,只要不是叛国谋反一律不杀也是他定下的传统。

回过头来看看赵二,先是心眼一小,首先他把自己哥哥的两个儿子都逼死了,一个被逼自杀一个不明不白的就死了。而且他还逼死了自己的亲弟弟赵廷美。甚至连投降的南唐国主李煜都不放过,一杯毒酒解决了他的生命。倒不说别的,不能让这个天才词人给我们留下更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已经足够遗憾了。除了心眼小,赵二的个人品质也有问题,后宫那些事儿就不一一展开了,什么强幸小周后啊之类的,总之一句话,这个赵二不是啥正人君子就是了

最后,来聊聊两个人的其他差距

赵匡胤怎么死的?史书中有斧声烛影的记载,而且根据推测,赵大很有可能是被赵二谋杀的!而在这之前,赵大已经发现赵二的不臣之心,却选择了原谅!结果这个好弟弟,反手就是一刀,结果了自己的哥哥(此事有争议)

再看看赵匡义即位后,是如何对待自己哥哥的!先后多次修改太祖实录的赵二,将哥哥描述成了一个“溜须拍马”之人,为何这么说呢?史书中记载,赵匡胤曾跟身边人说过,自己长得又土,走路还挫,自己的弟弟就不一样了,不仅长得帅,走路还霸气啊!试想一下,作为皇帝,赵匡胤怎能说出这样的话呢?

赵大的一生辉煌,是从陈桥开始的,而这场本该属于他一个人的精彩演出,却也在赵二这里易了主,不仅全程策划是赵二,甚至说那句提醒赵大切勿重蹈郭威覆辙的关键话语,也是赵二所说。你相信吗?反正我是不信,我更相信这是赵二篡改后的版本。

赵大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传奇人物,无论是个人经历还是实力水平,甚至说连他的武功造诣都很高,作为太祖长拳的鼻祖,如果不是皇帝的身份限制了他,或许他会成为一代武林盟主也未可知。反观赵二,腿上中箭就立刻吓破了胆,也是没谁了!

赵匡胤在中国历史帝王中,算是非常有作为的一个,如若不是壮年暴毙,他或许会有更高的成就也未可知,只是伴随着那场疑点重重的酒局结束,他也在斧声烛影的记载中神秘落幕,说来真的可惜!

赵匡义呢,作为宋朝第二任接班人,似乎没有接过帝国的接力棒带领宋朝跑出好成绩,反而是迷恋这个精美的接力棒无法自拔,甚至蹲了下来仔细欣赏起来。等到他想要往前跑的时候,却因为太急躁、加上竞技水平有限,不仅没有跑出好成绩,反而是将接力棒弄的破败不堪

待到赵二传给下一个人的时候,无论如何也赶不上前面的契丹了!但是接力赛就是这样,无论装备多好,能力多优秀,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那就是满盘皆输。

大宋王朝,就输在了宋太宗这一棒!

更多文章

  • 美国驾驶“糖果轰炸机”的传奇飞行员哈尔沃森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柏林空投,西柏林,冷战,糖果轰炸机,哈尔沃森

    2020年10月10日,柏林空运时期的美国传奇飞行员、被称为“摇翅膀叔叔”的盖尔·哈尔沃森(GailHalvorsen)上校在位于犹他州的家中度过了100岁生日。1948年,在柏林人的艰苦时刻,那些从天而降的糖果不仅给翘首以盼的孩子带来甜蜜,还有希望。几片巧克力

  • 北宋宰相被称为什么?宋朝宰相制度发生多次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北宋宰相,北宋,宰相

    宰相则不是具体官职(只有辽国曾经设立过宰相一职),而是对中国古代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统称。“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太宰与相合称为宰相,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宰相始设于战国时期,于明洪

  • 中国皇帝寿命统计分析 其平均寿命是41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皇帝寿命,中国皇帝,皇帝寿命

    如果从三皇五帝时的黄帝算起,直到1911年清王朝灭亡,中国经历了数千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先后出现了558位帝王,包括396位皇帝,162位国王。如果从秦始皇算起,直到1911年清末代皇帝溥仪,其间2100余年,共有皇帝335人,其平均寿命是41岁。据现存有关资料,如果按照朝代顺

  • 隋末群雄逐鹿,李渊为什么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渊,李世民,隋朝,唐朝,隋炀帝

    隋朝后期,隋炀帝不顾现实情况大兴土木,同时又连续三次对高句丽发动远征。沉重的徭役、兵役负担导致隋朝经济迅速恶化、民生凋敝,最终走投无路的百姓以及一些对朝廷不满的隋朝贵族都纷纷举起反隋大旗,隋末群雄逐鹿天下的局面迅速展开。最终导致了李渊起兵灭隋事件的发生。当时全国各地兴起的义军势力不下百余支,其中真正

  • 魏蜀吴亡国后,刘备曹操孙权的后人都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魏蜀吴,三国,亡国君,末代皇帝,皇帝

    一部《三国演义》让我们了解了波澜壮阔的三国纷争,带我们品味了战争变幻下的人生百态,正所谓: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那些占据三国C位的风云人物吸引了大家太多眼球,可那些失败者又有谁关注呢?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随着蜀亡、魏灭、东吴嗝屁,三国的历史走到了尽头。三分归晋,

  • 太监王国南汉,四任皇帝荒唐超乎想象堪称一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南汉,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混乱时代,前后历经半个世纪,是前承唐朝,后启宋朝的一个过渡阶段。虽然其存续的时间并不如南北朝长,但是要看内部的政权混乱、征伐激烈、血腥残忍的程度,那就算是南北朝也不遑多让。五代十国顾名思义,也就是在中原腹地先后出现了五个实力比较强大的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合

  • 被误读的大人物刘墉 压根儿不是宰相也不是罗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墉,刘罗锅,宰相

    随着上世纪90年代李保田主演的《宰相刘罗锅》掀起清廷剧的第一个高潮,一部打着“不是历史”招牌的古装剧《宰相刘罗锅》横空出世,红遍大江南北。那时,大街小巷的孩子们都会哼唱剧中的主题歌:“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在这部长达40集的电视剧中,胸有

  • 朱元璋承认元是正统 地位决定立场屁股决定脑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正统,元朝,明朝

    朱元璋是依靠排蒙起义的,为何建国后,立刻承认元朝正统地位朱元璋承认元朝的正统地位,是一件让人不太理解的事情。至少现在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现在很多人根本就不承认元朝,认为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存在,是对中国的一种殖民。现在的人不承认,反而那时候的朱元璋,却承认元朝的正统地位。要知道,朱元璋是靠反对元朝

  • 说了这么多年“祖宗”,但你知道什么是“祖”什么是“宗”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祖宗,庙号

    中国人都知道,无论你姓甚名谁,祖宗就是你家族的祖先。逢年过节,尤其是春节和清明,我们多少都要搞个很有仪式感的祭祖活动。这可能是大多数人对祖宗的认识。而大家经常把“祖宗”俩字挂嘴上说,可能有99%的人不知道到底什么是祖宗。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历史上历朝历代

  • 中国历朝历代的人口普查 民国的四万万疑点颇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人口普查,中国人口,四万万

    听说最近因为一件事有的人第一次弄明白自己住在哪个街道哪个社区没错就是10年一遇的国家级“摸家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员上门的话这些都要准备好↓↓如此“兴师动众”的人口普查究竟有啥用?往小了说开家火锅店不得了解下选址地的人口数?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