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林儿、刘福通、朱元璋三个是什么关系?

韩林儿、刘福通、朱元璋三个是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29 更新时间:2023/12/8 2:12:39

《明史·廖永忠传》里有这样一段记载:“初,韩林儿在滁州,太祖遣永忠迎归应天,至瓜步覆其舟死。帝以咎永忠。”

虽然没有明说朱元璋“谋杀”了韩林儿,但是之后廖永忠却被朱处罚。而屠寄的《蒙兀儿史记》就更直接了:“朱元璋弑其主韩林儿,伪宋亡。”

那么,韩林儿和朱元璋是什么关系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介绍一下红巾军的来历。

元末,腐朽的元朝对汉族人民的掠夺和奴役十分残酷。他们疯狂地兼并土地,把广阔的良田变为牧场,农民失去土地沦为奴婢。官府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全国税额比元初增加十几倍。

公元1351年(元顺帝至正十一年),颍州爆发农民大起义,因起义军头裹红巾,故称“红巾军”,又因其烧香聚众,亦称“香军”。起义领袖为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等。

其中,安徽颍州人刘福通、河北永年人韩山童两人一直在北方地区秘密传白莲教。

为了谋划起义,两人一边加紧宣传“弥勒下生”、“明王出世”,一边散布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并偷偷地凿了一个独眼石人,埋在就要被挖掘的黄陵岗附近河道上。河工们挖出独眼石人后,惊诧不已。

起义当天,韩山童、刘福通聚众三千人于颍州颍上,杀黑牛白马,誓告天地。刘福通宣称韩山童为宋徽宗八世孙,当为中国主,并自称南宋名将刘光世后代,当辅之。韩山童发布文告,打出“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的旗帜,宣布准备推翻元朝,光复大宋!

不料,此次起义却走漏消息,元军随即围剿,韩山童战死。突围后的刘福通重新组织起义军,一举攻克颍州。但是刘福通并没有称帝,而是将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接到亳州,并扶持他登基称帝,国号“大宋”,年号“龙凤”,尊奉韩林儿的母亲为皇太后,任命盛文郁、杜遵道为丞相,自己为平章郑氏。可见刘福通与韩林儿是君臣的关系。

尽管大宋国的皇帝是韩林儿,但实权却掌握在刘福通手中。如杜遵道因为受到韩林儿的恩宠从而掌握了实权,刘福通干脆暗地里将杜遵道杀死,然后自封为丞相。

这个刘福通还是有些能耐的,他于1357年分兵三路北伐。

东路由毛贵率领,经山东、河北兵锋直指大都。中路由关先生(即关铎)、破头潘(即潘诚)等率领,攻向山西、河北一带,经大同直捣元上都(今内蒙古多伦西北),放火烧毁“富夸塞北”的蒙古皇宫,继续转战辽东各地,最后甚至攻入了朝鲜半岛。西路由大刀敖、白不信、李喜喜率领,直趋关中,攻下兴元(今陕西南郑县)、凤翔(今陕西凤翔县),转战四川、甘肃、宁夏各地。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红巾军的北伐失败了。

此时,盘踞在南方的“军阀”张士诚趁机派遣大将吕珍率二十万大军从背后袭击安丰。韩林儿只好向朱元璋求援。

在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当初朱元璋驻扎和阳时,郭子兴去世,韩林儿任命郭子兴之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对朱元璋有知遇之恩的郭子兴的后人都哪去了?),张天祐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当时朱元璋孤军守城,而韩林儿登基后,四方响应,朱元璋不得不用其年号以号令军中。

可见,朱元璋与韩林儿还是君臣关系,而刘福通还是朱元璋的上级。

当朱元璋接到韩林儿的求救后,考虑到不能让张士诚快速扩充实力,也想借此控制韩林儿,挟天子以令诸侯,于是就想出兵驰援安丰。

可是刘基极力反对,理由是一旦陈友谅偷袭应天(南京),将造成灾难性后果。更何况救出小明王后该如何处置?

不过,朱元璋还是决定亲率大军救援安丰。

还好正值陈友谅去围攻南昌,无暇他顾,朱元璋才能顺利解除了安丰之围。

不过,安丰城在援兵来到之前已被攻破,刘福通被吕珍杀害。

至于韩林儿的死,更是成了人们争论的焦点。

韩林儿一手好牌朱元璋为何取代了他成就霸业?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四《太祖平吴》载:“二十三年(1363年)二月,张上诚、吕珍率众十万围刘福通于安丰,福通间道遣人求援。珍破安丰,杀刘福通,据其城。韩林儿走滁州”。

张廷玉《明史》、夏燮《明通鉴》、毕沅《续资治通鉴》以及《明太祖实录》等众多史书的记载与之大致相同。

这样一来,就可以解释朱元璋在滁州大兴土木建造豪华宫殿,用于软禁韩林儿,实施其挟天子以令诸侯计划。

等到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消灭掉所有强大的竞争对手后,韩林儿也就没什么用处了。

朱元璋干脆偷偷地指使部将廖永忠,以迎韩林儿入应天为名,将他溺死在瓜步的长江之中。

可是,流传至今的元明史书,记载刘福通、韩林儿之死的都是很少的,且意思模棱两可,但也不排除朱元璋中篡改历史的嫌疑。

更多文章

  • 中国史上最“风流”开国皇帝 要想做官必须先阉割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龑,开国皇帝,南汉

    “风流天子垂衣坐,越国夫人迎辇回。础柱四围香气涌,错疑手握楚云来。”(《十国宫词》)“珠殿才兴又玉堂,风流天子五蛮方。芙蓉甘菊呼鸾道,无复龙川歌舞冈。”(《十国宫词》)“镂柱香藏廿四仙,南薰殿暖袅炉烟。尧乾汤湿浑间事,赢得风流一代传。&rd

  • 地图上的五代十国:一分钟了解五代十国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五代十国,五代十国历史

    唐末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王仙芝起义的后续黄巢起义使得大唐气数已尽,无力回天,曾经的盛世王朝将要成为历史,907年唐王朝正式灭亡,朱温篡位建立后梁,开启了五代时期(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后梁存在了十几年吧,然后就被李存勖(也算是唐后裔吧,是晋王李克用的儿子)灭国了,92

  • 隋文帝的圣人可汗和唐太宗的天可汗有何差别?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隋文帝,圣人可汗,唐太宗,天可汗,可汗

    汗,在古代是突厥、蒙古这些游牧民族对首领的尊称汗,可汗,蕃王称《广韵》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汉人皇帝也曾被赋予“可汗”的尊称,他们是隋文帝杨坚(圣人可汗,隋炀帝也延续了这一称号)和唐太宗李世民(天可汗,唐高宗、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后来也延续了这一称号,但实际上属于继承了政治遗产

  • 逼死努尔哈赤大妃 皇太极是否篡了多尔衮的王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篡位

    清太宗皇太极的汗位到底是怎么来的?天命十一年(1626),天命汗努尔哈赤突然病逝。一时间风云变幻,暗流涌动。谁是努尔哈赤的继任者?答案很快就出现了,九月一日,皇太极成为汗位继承者。按照当时的史料记载,皇太极之所以获得汗位是因为有努尔哈赤的临终遗命,但在后世史学家抽丝剥茧的分析之下,却有了另外的声音。

  • 巴尔干猛虎南斯拉夫也走向解体 最终一分为七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斯拉夫,南斯拉夫解体,南斯拉夫分裂

    巴尔干半岛的局势从从古至今都很混乱,近代更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就是从这里点起来(塞尔维亚族青年刺杀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被称为“欧洲火药桶”,这里随时都能引起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近代这里是奥斯曼帝和奥匈帝国的附属地,沙俄也在积极争夺这个地方,可谓是四战之地。而二战后巴

  • 《尼布楚条约》是平等条约 但却是彻底失土条约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尼布楚条约,不平等条约,失土条约,康熙皇帝,清朝

    平等条约的失土条约《尼布楚条约》可以说是清朝签订的第一个近代边界条约,中国历史课本上一直写这是一个平等条约,如果从西方的法律来界定,这个确实是一个平等条约,因为这个条约是双方共同商议签订的,不存在谁强迫谁,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签订的双方是平等的,但是如果从条约内容上来看,《尼布楚条约》是一个失土条约更

  • 明朝皇帝“昏君”辈出 不如清朝勤勉为何撑300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皇帝,明朝昏君

    中国古代五千年文明,朝代不断更迭,而评价王朝的好坏,优劣,往往是看其在位皇帝是否是勤政爱民的明君,否则国家灭亡就很快。比如说,秦二世,隋炀帝等等,但是奇怪的是,整个明朝皇帝大多昏庸荒唐,但是,明朝为何还能撑300年不灭?还创造了南征北战少有败绩的成就?“明朝皇帝个个荒唐”在大

  • 德国人拉贝虽然是纳粹党员 是将被中国人铭记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拉贝,拉贝日记,南京大屠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际,以德日意为轴心国的法西斯政权向世界发动了战争。法西斯的恐怖思想影响着他们的支持者。但是在这些人之中,也有一些不甘堕落,实行人道主义,充分展现了人类光辉的一些人。在欧洲有着辛德勒,德国纳粹党员,一名商人,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保护了千余名的犹太人不受迫害。在中国也有一位德国纳粹党员,也

  • 奇葩的朝代产奇葩的皇帝,为何明朝会这么多?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皇帝,明朝皇帝,明朝皇帝列表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从朱元璋到崇祯帝一共传了16代),享国二百七十六年。明朝奇葩何其多,其中连明朝皇帝都一样逗比,今天我们来看看这16位明朝皇帝都如何奇葩。其实哪个朝代还没有个奇葩皇帝呢?只是明朝有点多。明朝为什么是16代的,笑闻主要归功于朱元

  • 中国历史究竟有多长? 5000年,3500年还是2100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朝代,历史朝代,历史朝代顺序表,朝代名称来历

    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是人类古文明唯一延续到今天的文明,是国人从小就受到的教育。然而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这实际上是最近的事情。因为中国在近代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才出土的文物,才让“世界”认为中国是文明古国。就中国历史而言,原本世界承认中国的历史是在商被证明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