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那些年我们经历过的那些真实的惊心动魄的撤侨

那些年我们经历过的那些真实的惊心动魄的撤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497 更新时间:2023/12/13 11:30:26

电影《战狼2》,燃情爱国题材,狂揽票房,不断刷新华语电影票房纪录,没有特色的吴京终于找到了挣钱的门道。

有人说吴京的电影电视剧这么多有个特点一直没变,浮夸浮夸浮夸!杀破狼,男儿本色,中国特种兵等等都特么这个调调!简直是超级赛亚人在战斗!毫无逻辑性,毫无合理性!强行推爱国主义真是让人膈应!电影开头,冷锋为了战友果断踢飞强拆头头让人鼓掌,龙小云在冷锋入狱后还愿意嫁给他让人动容!但,也只有这两个亮点了!后面开无脑模式,剧情扯淡,战斗浮夸,更奇葩的是,巡逻舰直接发导弹是怎么回事???导演你不怕直接把恐怖分子和平民一锅端?

电影《战狼2》讲述的是发生在非洲附近的大海上,主人公冷锋遭遇人生滑铁卢,被开除军籍,本想漂泊一生的他,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了他的计划,突然被卷入了一场非洲国家叛乱。本可以安全撤离,却因无法忘记曾经为军人的使命,孤身犯险冲回沦陷区,带领身陷屠杀中的同胞和难民,展开生死逃亡。

《战狼2》纯属虚构,但是海外撤侨再次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电影里对海外侨胞保护撤离的场景非常夸张,现实中撤侨并不那么激情……

在新中国历史上,曾实施过多次大规模海外撤侨行动,其中,“光华轮”帮助印尼华侨撤离是最早的一次。

1961:光我中华光华轮印尼撤侨

1960年,在进行租船撤侨的同时,国务院同意侨委会从接侨费用中抽出资金,购买两艘旧客轮用于撤侨。一艘挪威船舶“西卡加”轮定名为“新华”轮,一艘希腊船舶“斯拉贝”轮定名为“光华”轮。

在此基础上,1961年4月27日,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在北京成立,同日,中远广州分公司成立,与远洋局驻广州办事处合并办公,从此新中国自有远洋船队登上历史舞台,中远成立后的第二天,光华轮即从黄埔起航前往印尼接侨,并在之后的半个世纪中,扮演着新中国历次海外撤侨的主要力量。

“光华”轮首航。

“光华”轮接回印尼华侨。

此后,“光华”轮继续活跃在新中国撤侨战线上。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爆发,印度政府制造一系列恶劣排华事件。1963年4月,“光华”轮、“新华”轮首航印度马德拉接侨,于当年4月27日、6月7日、8月12日,分三批接回难侨2398名。

诞生于光华轮第一次印度接侨归国途中的“小光华”1963年4月《新闻业务》

“光华”轮在中远营运15年,13次到印尼接侨,3次到印度接侨,此外还承担过运送我国援外技术人员到北也门,运送中、朝、越三国运动员参加在雅加达举行的新兴力量运动会、援建坦赞铁路、外贸等重要政治任务,直到1975年以45岁的“高龄”退役,是名副其实的新中国远洋第一船。

50万印尼华侨流离失所

在荷兰殖民者统治印尼时期,许多中国劳工前往印尼谋生。1955年4月,《中国和印尼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签订,该条约规定,同时具有中国国籍和印尼国籍的人应根据本人意愿选择其中一种国籍。然而,西方国家利用华侨问题大肆渲染“红色政权”威胁,宣称华侨是红色中国输出革命的载体,大多数华侨被排除在入籍大门之外。

20世纪50年代,印尼政府实行“印尼化”政策,掀起排华浪潮。1959年11月,印尼颁布“总统10号令”,规定外侨不得在县和县以下地区从事零售业,这项法令对华侨影响极大。当时印尼外侨大多数是华侨,约250万人,不少人在乡间做小生意。“总统10号令”同时申明:“这一规定并不意味着有关的外侨应离开他们居住的地方,除非当地战时掌权者基于安全情况而作出这种决定。”但在实际执行中,许多地方掌权者采取“迫迁”手段,逼迫华侨关闭商铺,离开乡间,迁往大城市。

此举造成50余万华侨流离失所。1960年1月23日,印尼最高检察官颁布外侨离境的相关法令。根据法令,外侨离境时,每人只准带3套新衣,连同旧的不超过10套。

中国印尼发出照会表示抗议,并决定迅速派船接运印尼自愿归国华侨。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海外撤侨行动开始了。

购买“光华轮”用于印尼撤侨

因为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后连一艘自营远洋商船也没有,第一次撤侨行动最初只能通过租用香港、东南亚和苏联的船只开展。

然而撤侨过程并不顺利,比如遭到地方政府武装扣押,受到武力威胁等。由于租用外轮条件苛刻且费用高昂,中国政府决心组建自己的远洋船队。在国内遭受严重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周恩来总理批准拨款26.5万英镑(当时约合90万元人民币),辗转向希腊购买“玛丽安娜号”商船,后改名“光华轮”,意为“光我中华”,用于印尼撤侨。

1961年4月28日,“光华轮”从广州黄埔港出发,前往印尼接运侨民。针对当时复杂的海上局势,为避免国民党军舰扰袭,“光华轮”携带了轻机枪等自卫武器,还有一批海军战士着便衣作为船员执行保护任务。此外,南海舰队也对“光华轮”采取了特殊的保护,人民海军军舰在“光华轮”途经区域活动待命。

“光华轮”经过6天航行于5月3日抵达目的地印尼首都雅加达。到达雅加达之后,情况异常紧张,港口上部署着荷枪实弹的印尼军警,码头两侧的树林中还隐藏着机枪和大炮对准“光华轮”。但这阻挡不了华侨的爱国热情,“光华轮”政委袁业盛后来回忆,一些华侨住得很远,离雅加达有好几百里路,他们开着汽车来看中国轮船与五星红旗。到达码头后,他们有的向五星红旗敬礼、有的作揖。

华侨在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和侨团组织下依次登船,5月17日,“光华轮”将第一批华侨安全运抵黄埔港,顺利完成任务。此后,“光华轮”先后13次到印尼接运华侨。

陈毅特意为“光华轮”填词

到1961年秋,中国政府共接回6万余人。“光华轮”营运了15年,除到印尼接侨外,还到印度接侨3次,运送中、朝、越三国运动员参加在国外举行的新兴力量运动会,运送我国援外技术人员到北也门等,完成了援外、外贸等各项运输任务。

“光华轮”一直牵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陈毅、叶剑英等人都视察过“光华轮”,陈毅还特意为其填词一首《满江红·参观光华海轮》:“中国海轮,第一次,乘风破浪。所到处,人民喜欢,吾邦新创。海运百年无我份,而今奋起多兴旺。待明朝舰艇万千艘,更雄放……”

摘自《档案春秋》2012年第5期,作者:文林,原题:《新中国首次大规模海外撤侨始末》

1960年2月29日,新中国历史上首次派往海外接运华侨的第一批四艘轮船满载着印尼的2100多名归国侨胞,到达广州港。由于新中国和印尼间的外交摩擦,新中国进行了首次大规模海外撤侨,接回华侨6万多人。

大撤侨计划

1949年,在印尼的华侨有270万之多,而东南亚的华侨有1000万之多。西方国家利用华侨问题大肆渲染“红色政权”威胁,宣称华侨是红色中国输出革命的载体。

1958年底,苏加诺依靠陆军镇压了地方分裂势力,担任印尼总统同时又直接接手总理的实权。作为交换,以陆军参谋长纳苏蒂安等为首的亲美势力得以掌控内阁。为了安抚内阁,苏加诺加紧推进有损华侨利益的名为“扫除殖民经济残余”的经济政策。

1959年6月,印尼颁布总统令,禁止各地外侨从事商业零售。法令一出,各地政府遂禁止华侨从事商业零售业,对丧失生计的华侨采取强迫迁移的手段,造成大批华侨流离失所,受影响的华侨约有50万人。此后,印尼多地发生了武力逼迫华侨动迁事件。为此,中国向印尼发出照会表示抗议,并计划撤侨以保护侨民利益。

1960年1月20日,中国先后租用十多艘客轮到印尼各港口接运难侨回国,拉开了大撤侨的序幕。2月2日,国务院发布“在广州、汕头、湛江、海口等地的港口,设立接待华侨的机构”等指示。撤侨计划包括:“在广东、云南、福建、广西扩建和新建国营华侨农场,集中地大量安置归侨,发挥他们的特长,种植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回国的华侨学生和具有培养条件的社会青年,分送各学校学习。一些年老无亲人依靠的归侨,则安置在归国华侨养老院。”

据档案记载,该项工作综合计算,国家需要投资一亿多元。

撤侨中的冲突

然而撤侨过程并不顺利,印尼的反华军方势力设置了重重障碍。

1960年4月,中方同印尼当局协商妥当,派遣“大宝康”号轮前往廖内省石叻班让接回国的华侨。702名华侨办妥了全部的手续,同时海关也检查了他们的全部行

4月27日早上8时,“大宝康”轮刚出港,石叻班让检察官却乘坐快艇追赶“大宝康”轮,并在接近船只的时候让武装人员开枪射击,强迫中方轮船回港。中方领事当即提出抗议。27日中午11时,石叻班让警察长苏迪阿多前来告知,准许开航的决定不变,并派武装人员乘快艇护送出航。

另外,中国驻马辰领事江燕在4月27日傍晚遭到软禁,同时要求归国的华侨也受到了武力威胁。直到4月28日晚,江燕才得以带领华侨们离开。

芝马墟惨案

1960年4月底,西爪哇开始布置对华侨的武力逼返迁移。连日来,军人手持木棍到华侨家恐吓,逼迫填表。如答应加入印尼国籍并搬迁者,表上声明是自愿搬迁;如要回国的,表上要写明回国日期。两种表都附法院指控书,如到期不搬,愿受法律处分。

7月3日凌晨4点半,芝马墟军警开始布防,切断交通。5时许军警20余人到华侨家逼迁。华侨林敦煌借口邀人打球挨家挨户敲门报讯,军人认为可疑。6时3刻,军警将林敦煌抓上军车,其堂嫂杨木妹将林敦煌拉下来,军人要打她,杨木妹抓住军人皮带,该军人一拳将杨木妹击倒,再用脚踢,同时朝天放枪,这时车上另一军人用手提机枪扫射,杨木妹当场毙命。其亲属叶金娘见状前往救护,亦被同一军人开枪射杀。事件中还有两人被捕,两人受伤。

经中方领事带医生验尸,发现死者杨木妹腹中有四个月胎儿,事件终致两尸三命。事件发生后,西爪哇各大城市的华侨发动了罢工和游行示威,抗议印尼军方暴行。7月起,不愿看到事态发展失控的苏加诺开始着手改善同中国的关系,在芝马墟事件上,印方表示愿意负担死者的抚恤金、发放其家属的回国费用,西爪哇军区的司令被调离,武力逼迫迁移事件也大大减少。

到1960年秋,中国政府从印尼接回6万多华侨。此后,印尼排华态势逐渐平息。

1970年代“明华”轮越南、柬埔寨撤侨

从1978年6月13日至7月27日,中国驻越大使馆同越南外交部共举行了19次会议,由于越南方面根本不承认在越南有大量华侨,更不承认有中国难侨,两艘接侨商船根本无法进入越南港口,在台风巨浪和越南军舰的监视中停留在公海上近一个月之久,被迫返航。

1978年底,因越南发动对柬埔寨武装侵略,中国大批援柬工作人员被迫撤往泰国。1979年1月,中远“明华”、“湘江”、“梁湖”三条船舶再次受命起航,冒险前往泰国梭桃邑港接回我国援柬工作人员1156名。这也是新中国有记载的第一次领事保护行动。

1983年8月27日,“明华”轮退役抵达深圳蛇口,改作游览设施,成为现在深圳地标之一。

1986年:也门木拉卡港紧急撤侨行动

1986年1月13日,南也门政府发生内乱,中国紧急调动附近航行的中远集装箱轮船“潍河”轮、“石景山”轮将292名援也专家、医务人员和工人安全撤往吉布提。就在商船开航后4个小时,木卡拉港即遭到飞机轰炸,因为两条商船的不懈努力,死神与大家擦肩而过。

1991年:“永门"轮索马里撤侨

1991年1月3日至11日,索马里发生政变。由地中海装货返航的中远“永门”轮奉命两次奔赴战火纷飞的索马里,先后靠泊摩加迪沙、基斯马尤两港,在港口设施已经瘫痪的情况下,冒着横飞的炮火,奋战七个昼夜,用救生艇、拖轮、重金租用的渔船抢出中国驻索援外人员244名,安全转移到肯尼亚蒙巴萨港,本次撤侨行动人无伤亡,行李未丢一件,为“永门”轮赢得了“祖国骄傲之子”的美誉。

船员在帮助驻索同胞从小艇登轮。

1997年:富清山轮刚果撤侨

1997年6月,远在非洲的刚果发生内乱,我国援助刚果医疗队及该国布达旺电站国内工作专家16人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正在刚果黑角港卸货的中远“富清山”轮奉命接侨,经过4天颠簸将16名专家撤到纳米比亚鲸港。

2000年:阳江河轮所罗门群岛撤侨

2000年6月12日清晨,正航行在南太平洋上的中远“阳江河”轮突然收到指令,要求“阳江河”轮立即转向,全速前往550海里外的所罗门群岛首都霍尼亚拉港执行撤侨任务。

由于“阳江河”号是一条货轮,舱容、物资储备都十分有限,船上一下子多了100多名侨民,住宿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船员们把自己的房间腾出来外加会议室解决了侨民住的问题,并尽可能提供良好的伙食,并将伙食标准从3菜一汤提升到了4菜一汤。“阳江河”轮经历了52小时航行,冒险靠上了航道狭窄、暗礁密布的巴布亚新几内亚莫尔兹比港码头。18日,中国政府提供的包机将117名侨胞接回祖国。

2011年:天福河轮利比亚撤侨

利比亚地处非洲北部,整个国家最重要的城市几乎都在北部的锡德拉湾海岸线上,中国承包的工程和劳务人员约有五分之三都聚集在靠近北海岸线一带的城镇里。如派出几艘大船,每艘船接走2000人,那么只要它们驶离利比亚海岸,就可以保证他们脱离险境。从直线距离看,与之相邻的希腊克里特岛和马耳他离利比亚仅有360海里和150海里。走海路,把他们尽快运送到安全地区,是撤离大批人员的最佳选择。

“这不是我们撤离所要找的诺亚方舟吗?”

……

“国资委,可以动用我们在海外的船只参与利比亚撤侨吗?”

“可以。要渔船还是要万吨巨轮?”国资委的负责人说。

“渔船?渔船到得了地中海?得多长时间呀?”

“这倒是。那就调其他船去吧!要多少?”

“嗯,先去班加西或者的黎波里港,有十条八条都行!”

“好的,我们马上通知有关公司……”

国资委负责人马上通知中远集团、中海集团,命令他们马上调距利比亚最近的船只,前去完成撤侨任务!

中远、中海接到十万火急的命令,刻不容缓,立刻通知:“新秦皇岛”轮、“新福州”轮、“天杨峰”轮改变航向,全速前进,去利比亚参与撤侨任务!

“明白!改变航向,全速前进!目标:利比亚!”

节选自长篇报告文学《国家》

2011年2月,在利比亚发生的被誉为新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撤侨行动中,中远海运的天福河轮,便是这次撤侨行动的主角之一。

2011年2月26日21点30分,第一辆满载撤离人员的大巴车停在了船边,撤离人员的神情还充满着焦虑和不安。船长、政委和引导小组全体出动,与使馆工作人员会合,一边亲切安慰撤离人员,一边招呼大家排队上船。当撤离人员听到船员讲中国话,便兴奋地问:“这是中国船吗?”船员们回答:“是的,我们是中国的远洋船,奉祖国之命来接大家,你们到家了。”经历了多日磨难的同胞们高兴地喊道:“提心吊胆的日子终于结束啦,我们终于要回家啦,感谢你们,感谢祖国!”

受困中国公民从利比亚米苏拉塔港登上天福河轮。

天福河轮船员照顾伤员上船。

当地时间2011年2月26日晚上9点半到11点半,559名中国公民井然有序地登上了“天福河”轮,踏上了回家的归程。

登上祖国的货轮,同胞们露出回家般的笑容。

登轮同胞共计559人,包括7名女同胞和1名伤员。由于货轮的生活条件和物资相对紧张,船员们尽量为撤离同胞创造最好的生活条件,虽然仍然比较艰苦,却洋溢着大家庭的温暖。

航行途中,天福河轮船员与撤离的中国公民代表一同在船上举行了升国旗仪式。

经过近43个小时的航行,535海里航程,“天福河”轮于3月1日安全顺利抵达希腊克里特岛的伊拉克里翁,在有关各方的通力协作下,2120时,全体撤离人员安全顺利离船。

在此次利比亚撤侨任务中,除“天福河”轮外,“中远上海”轮、“中远青岛”轮、“康诚”轮、“天杨峰”轮、“新秦皇岛”轮、“新福州”轮等六艘货轮也集结待命,参与撤侨任务。

日前电影《红海行动》热映,这部叫好又叫座的电影以发生在2015年的也门撤侨行动为故事背景。在新中国历史上,曾实施过多次大规模海外撤侨行动,其中,“光华轮”帮助印尼华侨撤离是最早的一次。

50余万印尼华侨流离失所

在荷兰殖民者统治印尼时期,许多中国劳工前往印尼谋生。1955年4月,《中国和印尼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签订,该条约规定,同时具有中国国籍和印尼国籍的人应根据本人意愿选择其中一种国籍。然而,西方国家利用华侨问题大肆渲染“红色政权”威胁,宣称华侨是红色中国输出革命的载体,大多数华侨被排除在入籍大门之外。

20世纪50年代,印尼政府实行“印尼化”政策,掀起排华浪潮。1959年11月,印尼颁布“总统10号令”,规定外侨不得在县和县以下地区从事零售业,这项法令对华侨影响极大。当时印尼外侨大多数是华侨,约250万人,不少人在乡间做小生意。“总统10号令”同时申明:“这一规定并不意味着有关的外侨应离开他们居住的地方,除非当地战时掌权者基于安全情况而作出这种决定。”但在实际执行中,许多地方掌权者采取“迫迁”手段,逼迫华侨关闭商铺,离开乡间,迁往大城市。

此举造成50余万华侨流离失所。1960年1月23日,印尼最高检察官颁布外侨离境的相关法令。根据法令,外侨离境时,每人只准带3套新衣,连同旧的不超过10套。

中国向印尼发出照会表示抗议,并决定迅速派船接运印尼自愿归国华侨。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海外撤侨行动开始了。

购买“光华轮”用于印尼撤侨

因为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后连一艘自营远洋商船也没有,第一次撤侨行动最初只能通过租用香港、东南亚和苏联的船只开展。

然而撤侨过程并不顺利,比如遭到地方政府武装扣押,受到武力威胁等。由于租用外轮条件苛刻且费用高昂,中国政府决心组建自己的远洋船队。在国内遭受严重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周恩来总理批准拨款26.5万英镑(当时约合90万元人民币),辗转向希腊购买“玛丽安娜号”商船,后改名“光华轮”,意为“光我中华”,用于印尼撤侨。

1961年4月28日,“光华轮”从广州黄埔港出发,前往印尼接运侨民。针对当时复杂的海上局势,为避免国民党军舰扰袭,“光华轮”携带了轻机枪等自卫武器,还有一批海军战士着便衣作为船员执行保护任务。此外,南海舰队也对“光华轮”采取了特殊的保护,人民海军军舰在“光华轮”途经区域活动待命。

“光华轮”经过6天航行于5月3日抵达目的地印尼首都雅加达。到达雅加达之后,情况异常紧张,港口上部署着荷枪实弹的印尼军警,码头两侧的树林中还隐藏着机枪和大炮对准“光华轮”。但这阻挡不了华侨的爱国热情,“光华轮”政委袁业盛后来回忆,一些华侨住得很远,离雅加达有好几百里路,他们开着汽车来看中国轮船与五星红旗。到达码头后,他们有的向五星红旗敬礼、有的作揖。

华侨在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和侨团组织下依次登船,5月17日,“光华轮”将第一批华侨安全运抵黄埔港,顺利完成任务。此后,“光华轮”先后13次到印尼接运华侨。

陈毅特意为“光华轮”填词

到1961年秋,中国政府共接回6万余人。“光华轮”营运了15年,除到印尼接侨外,还到印度接侨3次,运送中、朝、越三国运动员参加在国外举行的新兴力量运动会,运送我国援外技术人员到北也门等,完成了援外、外贸等各项运输任务。

“光华轮”一直牵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陈毅、叶剑英等人都视察过“光华轮”,陈毅还特意为其填词一首《满江红·参观光华海轮》:“中国海轮,第一次,乘风破浪。所到处,人民喜欢,吾邦新创。海运百年无我份,而今奋起多兴旺。待明朝舰艇万千艘,更雄放……”

标签: 撤侨战狼2

更多文章

  • 吴越钱氏家族——千年名门望族 从钱镠铁券说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吴越国,钱鏐,钱镠,吴越钱氏家族,丹书铁券,钱镠铁券

    钱镠[liú]铁券上嵌楷书金字333个,纵29.8厘米,横52厘米,厚2.14厘米,重约132两,约为6寸照片的10倍大。这是中国目前最早的也是仅存的丹书铁券,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钱镠铁券是记载唐末五代十国吴越国历史的重要文物,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铁券,一千多年来,它曾“六

  • 突然听到日本投降,中国是怎样的场景和反应?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日本投降,抗日战争

    “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恭喜恭喜恭喜你呀恭喜恭喜恭喜你……”作曲家陈歌辛为庆祝抗战胜利在1945时写了这么一首歌没错这就是后来全国人民都会哼唱的超市过年神曲《恭喜恭喜》……72年前的8月经历百般磨难的国人在听到日本无条件投降时究竟是怎样一种场景和反应

  • 英国历史: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北爱尔兰历史交织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英国,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北爱尔兰

    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组成,而整个英国的历史也就是由这四个区域的历史交织组成。1535年威尔士成为英格兰王国的一部分,1588年格拉沃利讷海战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使英国挫败了国外天主教势力的入侵,基本消除了天主教的威胁,巩固了宗教改革的成果。1640年

  • 中国在历史上有没有侵略过别的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中国侵略史

    对于很多人来说,对于中国古代最大的印象就是一直处于战争当中。大大小小的战争,让无数历史爱好者都眼花缭乱,想要完全吃透古代中国每一场战争,这也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但上升到战役之后,也就有不少网友渐渐了解到中国的古历史。小到部落之间的吞并,大到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如今许多人也能如数家珍的一一道出来。最为人

  • 午门斩首压根都不存在 小说民间传说杜撰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午门斩首,午门,斩首

    在明清宫廷剧中,常常有这样的片段:某位大臣犯了错,朝堂之上,皇帝盛怒,大喝一声:“推出午门斩首!”大臣一边大喊:“皇帝饶命。”一边就被拖出宫门,甚至就传来了嚎叫声。在戏曲小说中,在电视剧中,“推出午门斩首”也是一句常见的台词,那

  • 谁说蒙古灭南宋用了几乎五十年 其实才用十二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南宋,蒙古,灭宋,蒙古灭南宋

    一提起蒙古灭掉南宋,一般都说几乎用了五十年时间,一般用这种说法的都是从公元1235年开始算起,到1279年崖山海战,陆秀夫背着皇帝跳海身亡。公元1234年,蒙宋联合灭金,蒙宋原来约定的还是以淮河一线为界,灭金后,蒙古军队北撤,谁想宋军竟然突然北上收复三京(洛阳,开封,商丘),史称端平入洛,蒙古军感到

  • 康熙皇帝评价明朝“治隆唐宋 远迈汉唐”真实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是中国最有骨气的王朝: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走进南京钟山山麓明孝陵景区(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石象路7号),过了金水桥和文武方门,便看见了一个红墙青瓦的建筑碑殿。碑殿建于康熙年间,现存有5块碑(3块立碑,2块卧碑)。碑殿原为孝陵享殿前的中门,即孝陵门,原为5个门洞,后被毁。现在的碑殿是清朝时改建的,是一歇山顶,三开间,红墙小瓦建筑,南北正中各开一

  • 当了20年太子10个月的皇帝 却改变了大明走向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仁宗,朱高炽,明朝皇帝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1425年)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长子。在位年号洪熙,他做了20年的太子(含9年世子),皇帝只做了不到一年。1、肥胖且残疾朱高炽做了20年的太子(含9年世子),皇帝只做了一年。在明成祖起兵靖难时,朱高炽由于体态肥胖、行动不便,被命留守北京。父亲和兄弟俩在前线战场厮杀,而

  • 中国简史,果然够简 妙言连珠,拍案叫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简史,中国历史,历史朝代,朝代

    把中国历史朝代用该时代代表人物一句话说出来,别有一番风味。盘古说:我开;女娲说:我补;共工说:我撞;神农说:我尝;精卫说:我填;夸父说:我追;后羿说:我射;嫦娥说:没射着!黄帝说:我们做什么;尧说:我让;舜说:我也让;禹:我让给谁?启:我接;桀说:好玩;汤说:造反有理了;夏亡了…&he

  • 李世民身边四位不一样的女人 就是没爱过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武则天,李世民后妃

    若论完美,唐太宗李世民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政治上,他协助父亲李渊一手建立了中国所有朝代中最为强盛的唐朝。军事上,他打遍天下无敌手,平定了当时与其一起逐鹿天下的各路英豪;爱情上,他更是桃花运不浅,一口气把最贤慧的长孙氏、天才美女徐惠妃、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前朝公主大杨妃等四大极品女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