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对中国的称呼,有这么几种:
1、秦(chin)和秦尼(cina),流行于古代伊朗和印度,并且有分为下秦和马秦。
来源众说纷纭,有说是晋的,有说是秦的。但秦的可能性最大。在秦统一天下之前,虽然中国跟中西亚地区没有官方交流,但民间交流还是很多的,而能和中西亚地区交流的,无疑就是秦人了。波斯古代著名史料《列王书》曾记载,大约在波斯的传说时代,古代圣王Zohak曾派人追踪古代英雄Jamshid的国度于印度、中国边境,而这个叫Jamshid的英雄娶了马秦(Machin)国王马王(Mahang)的女儿为妻。这里记载的已经是传说时代的波斯了,足见在波斯人心目中chin这个称呼是很早就出现了的,虽然如果钻牛角地去考证,波斯传说时代同时期秦国可能还不曾出现。
秦国还有一个能给中西亚留下重要印象的就是秦穆公霸西戎,“兼国十二,开地千里”,驱逐了大批秦国西部的游牧民族,这些游牧民族在西迁后给居住在西域的塞人带来了新的威胁。而当时的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能掌控的最东方的边界已经接近了西域,在这伙流亡西戎的嘴里,塞人和波斯人肯定知道了东方有个叫秦的强国。
而要是更早一些,就更有趣了。甘肃礼县上世纪九十年代曾有大规模盗掘秦陵的丑闻,流失海外的文物除了有我们熟悉的鼎、簋等周朝典型的文物外,还有大量迥异中原文明的精美金器,央视曾做过一期纪录片,拍摄了一些被海外收藏家非法获取的秦陵金器。而这些金器的来源,至今只有两种解释,一是来自巴蜀地区,二是来自中亚。因为古代中原金矿缺乏,连商王和周王的墓葬,金器都只是小把件小装饰品,而礼县秦陵的主人现在虽还不能确定,但肯定是秦国立国之前的氏族首领或者至少是立国开始第一二代国君的墓葬,不论是谈礼制还是其财富拥有程度都是不能跟中原天子比的,能获得这些东西,只能是通过战争。而要进攻巴蜀的话,当时很遗憾,秦地到巴蜀的道路不通,当时要入侵巴蜀只有从荆楚走百濮地区,可能性不高。而秦国要入侵中亚,更不可能了。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些大件的金器来源于能入侵塞人部落的西戎游牧民族,而秦国是周朝安插在西戎核心地区的殖民先锋,他们从西戎手里抢来这些二手货是最有可能的。通过西戎,再到西域的塞人,再到波斯,通过这个接力式的口耳传播,波斯人将中国称为“chin(秦)”是最合适不过的解释了。而古代印度和波斯以及中亚的塞人游牧民族的交流甚多,印度人从他们这里打听来这个东方的古国的名称,那是妥妥的了。
而至于晋国,的确很强大,但晋国居于中国的中部,没有秦国这样能二手接触塞人和波斯的机会。将chin解释为晋国,不太可能。
2、震旦(Cinastan),流行于印度。这实际上是chin的延展。古印度人翻译地名时很老实地把波斯语里的“stan(斯坦)”也翻译了过来。合起来就是“秦尼斯坦”。然后出口转内销,翻译佛经的和尚们看到这个指代中国的称呼了,肯定会用更优美的词语来音译,于是“震旦”就产生了。而china实际上就是去掉“斯坦”后的cina(秦尼)称呼的以讹传讹,后来随着英语传遍世界。
3、赛里丝(Seres),流行于古希腊古罗马,实际上是二三手转译后的cina。而由于古希腊人得到的中国的资料都是二三手甚至四五手的,蒋介石和常凯申的错误也就出来了。有带口音的翻译成了赛里丝,严格按照波斯语转译的成了Tzinitza或者Thinai。结果导致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一度认为赛里丝和秦尼是两个国家,直到拜占庭时期,有人才打听了一些二手资料,说这两个称呼都指代一个地区,但这个地区的确是两个国家,北方的下秦消灭了南方的马秦,现在是一个国家了。这个叙述说的是从波斯人和突厥人那里打听来的隋灭陈之战……
4、桃花石(Taugast),流行于古代突厥汗国和中亚地区。
这个称呼最初可能来源于汉朝,本来的读音是类似“腾格里”又类似“大汉”,很可能是已经消失的匈奴语读音,大概产生于汉朝将北匈奴征服将南匈奴收为附庸的时期,历史文献中西域各国和匈奴都称呼汉朝为“大汉”。而很巧的是,在元朝之前,很少有那个中原王朝自称“大x”(如大汉),而一般都是自称“皇x”(如皇汉),所以汉朝自称“大汉”的可能性不高,要自称也是“皇汉”“强汉”“炎汉”,史书中西域各国和南匈奴对汉朝的称呼“大汉”应当是阿尔泰语“腾格里”的转音以表示臣服,而汉朝人翻译过来,自然也就成了“大汉”。
接着到了北魏时期,北魏皇室的部落叫拓跋氏,而北魏经略西域较为成功,在柔然汗国建立之前北魏曾统治中原和草原所有民族。拓跋这个部落名自然也就对读音相近的“大汉”产生了影响,这个称呼第一次有了转音。
接着到了唐朝,这个称呼第三次转音,旧称呼和唐朝的自称”唐家“混合,最终确定为“Taugast“。此称呼多次出现在古突厥碑文中,成为中国的代称。而唐朝皇帝被草原民族奉为”天可汗“也就是”腾格里可汗“,又和Taugast最初的读音有了联系。
5、契丹(Kaitay),流行于中世纪时期的全世界,以及现代突厥语国家和斯拉夫语国家。
由于蒙古汗国立国时期,契丹人和女真人基本已经汉化,古代蒙古人仍然将自己的世界观来看待古代汉人。他们认为既然草原各部各有自称,但都是蒙古人。而南方这些人虽然也各有自称,但肯定都是一回事。所以蒙古汗国时期的文献将汉人分为十几种,就包括契丹和女真。而蒙古人也有金国曾经是契丹土地的深刻历史记忆,所以一直将中国北部称为契丹。随着蒙古人的扩张征服和西辽契丹人对中亚的影响,契丹这个名字也就成了中国的代称。
另一说:China来自秦这个发音
印地语里中国是:???读音就是秦。不是上面说的支那或者脂那。
突厥语里,中国的读音也是秦Chin。
现在土耳其语中国是:Çin(Ç就读Ch)读音就是秦。
波斯语中国是(?in秦)和后缀(物体)的合并。
由此可见,基本古代雅利安人(印度人,波斯人祖先)和阿尔泰人(突厥人,匈奴人祖先)这两大古代游牧民族都管中国叫做秦。这个和他们向世界扩张的时候,向东遇到东方一个强大国家的阻挡而停止东进很有关系……
而阻挡他们的那个国家就是秦国……
秦国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再加上秦朝的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7年,秦总共存在了563年。这将近六百年的时间里,秦国不仅向中原扩张,更阻挡了来自西北方向的游牧民族……所以中国西北方向的游牧民族叫东方那个国家是秦国合情合理……(上面有人说China不是来自秦因为秦朝太短显然是没有考虑秦国……)
我认为China的由来是因为突厥人,波斯人和印度人对中国的读音传到了西方,Chin在法语里面演变成了Chine(其实读音还是秦)。在英语里面演变成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