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汉之际贵族的没落

秦汉之际贵族的没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038 更新时间:2023/12/29 18:18:39

十几年前,也就是我高考刚刚结束,还未进入大学校门的那个暑假。一天,和一位当时颇有名气的学者闲聊。他知道我喜欢历史、读过几本史书,高考报志愿,全部填报了历史系,便高看我一眼,问起我心中最喜欢哪位历史人物。我考虑片刻,答道:“项羽”。理由很简单,项羽是少年英雄,24岁出道,驰骋天下,未尝一败。

人总是缺什么就想什么,想什么就喜欢什么。我从小体弱,常受人欺负,内心里对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便有一种天生的渴望。这一点至今未未变。前些日子,看电影《天国王朝》中,当身染麻风病的鲍德温国王对他的妹妹感慨地说:“你还记得么?那一年,我16岁的那一年打败了萨拉丁。那一天,我身穿银色的盔甲,骑在白色的骏马上……”顿时,我的泪如泉涌,正在晾衣服的妻子跑来问我,我说:“我一生都不会再有机会骑在马上,手持宝剑,为点儿值得的东西而战了,我能不悲从中来么?”直到此刻,我依然羡慕项羽的人生,可惜自刎乌江时,他30岁刚出头,而我已近30岁了。

十一年前,我可没有现在这样多愁善感,我只说“因为项羽是一个凭一己之力,颠覆了一个帝国的英雄,无论最终的成败,他在我心里都是第一号人物,何况还有姬”,年长我20多岁的学者笑道:“我最喜欢的人正好与你最喜欢的人在同一个时代,还是棋逢对手。”这个人就是张良

张良这个人可是牛逼大了,他是恐怖袭击的祖师爷;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帝王师;最强的是他还间接创立了一门宗教流传至今。先说恐怖袭击,张良与本拉登真有一比,两人都是大贵族出身、都是家财万贯、都生于弱国、都散尽家财、都策划了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在大历史的眼光中“博浪沙”与“911”的影响力也不分伯仲。

当罗马人还在与迦太基人血战到底的时候,秦始皇已经扫灭六国,统治世界。作为一个世界的君王,嬴政登上泰山之巅时,生活在黄河、长江流域的人们有理由相信“历史的终结”,这时候张良出现了,他用“博浪沙”恐怖袭击告诉世人,历史没有终结。

试想秦始皇巡游东方的排场:那是一座移动的鸟巢,也是一次漫长的国庆大阅兵,他展现着秦帝国的综合国力,告诉世人帝国的威严。就在这威严之下,张良还是成功的击中了皇帝的副车,全身而退。自此,爆得大名。

十年之后,当帝国彻底动摇之时,张良又回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心,他辅佐了一位君王,成就了一个前后400年的王朝。我曾经戏言:“将来有一天天下大乱,能一统寰宇的很可能是一个城管”,刘邦就是一个城管。汉初布衣将相们,按今天的话说,不是科级干部就是开饭馆、酒吧或者网吧台球厅的混混。只有张良出身高贵。所以,每当刘邦着急着慌,说出那句经典的“如之奈何?”时,张良总是能拨开云雾,一语中的。在刘邦夺取中原的过程中,张良担当了“帝王师”的角色,并且没出什么闪失。两个人配合默契,关键时刻,只要在案下轻踩一脚,刘邦便能立即领悟,改口骂道:“大丈夫既定诸侯,就要做个真王,何必要做假王”。能遇到这么配合的老板,张良很幸运。

在秦汉之际,贵族政治尚未衰败的时代,出生于显赫世家的张良能选择刘邦,简直太了不起了。我心里总犯疑,他是如何能忍耐那些没什么文化、说话五大三粗的同僚?刺秦之后隐姓埋名十年的张良,活在民间、认识民间、理解民间。我想他最终是看明白、想明白了,所以才会选择刘邦这个混混。

到汉朝初建,张良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但仍然拥有客观的政治影响力,“商山四皓”的精巧策划,足见其洞若观火。晚年张良退出政治舞台,修仙得道去了,留下的蛛丝马迹足够把自己的传奇延续到人类历史真正的终结时刻。

十一年前的那个晚上,没有时间谈这么多故事。那位当过政治局委员的秘书,40不到就官至正局级的著名学者也不会和我这个高中生推心置腹,不过恰好我最爱的项羽和他欣赏的张良博弈过,便多说了几句:“张良,这个人少年时策划暗杀秦始皇爆得大名,中年时候当了帝王师,晚年全身而退,还创立了一门宗教,起码是成了一门宗教的一代宗师吧。他的人生基本上完成了一个知识分子所有的期望”,果然是缺什么就想什么,想什么就喜欢什么。十一年过去了,我还会为自己不能横刀立马而流泪,而他是否会为自己始终未能更进一步进入权力核心,徘徊于正局与副部之间而沮丧?

项羽和张良都是六国贵族中的佼佼者,项羽为了他的阶级分封了十八路诸侯,埋下了他失败的种子。人不能和时代斗,军神也不成。

张良也是贵族,在楚汉之争最艰难的时刻,楚军兵围荥阳,双方久战不决。当时,张良不在,刘邦问群臣有何良策。谋士献计:“复立六国之后,六国君臣、百姓必皆感戴陛下之德,德义已行,陛下便能南向称霸。”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好在张良及时回来阻止了这个自毁长城的计划。昔日张良一心“复韩”也曾请立韩王,如今却谏阻分封。这个转变对于张良来说,就是“背叛自己的阶级”,托克维尔说过,这样就会死的很惨。

历史告诉我们,死的很惨的是项羽,而不是张良。贵族失去了时代的眷顾,只剩下历史包袱加自鸣得意的时候,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项羽和他的八千江东子弟、田横和他的五百壮士,只有死路一条。

标签: 秦汉

更多文章

  • 秦始皇江山崩塌只因挖错龙脉?谁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江山

    秦始皇江山崩塌只因挖错龙脉?谁信?,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王气”、“龙脉”这大约是中国古代所有君王们共同追逐的东西。它们神秘莫测,又异常诱人;它们蕴藏于山川大河之中,也发微于青囊罗盘之上……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扫六合、统一八荒,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主义国家。拥有了万里江山后的

  • 巨鹿之战定乾坤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巨鹿

    巨鹿之战定乾坤,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巨鹿之战前的形势大概在章邯退保濮阳,最迟在李由战死(秦二世二年八月)以后,秦朝廷终于调西北守长城的部队南下。这支劲旅由王离率领,从上郡出发,急速东来,经太原、井陉下太行山,第一仗就是围攻信都。赵王歇、张耳打不过,只能东撤,退守巨鹿。王离的骑兵动作快,迅速追上

  • 第五节 国富兵强――亦和亦战击韩败魏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国富兵强

    第五节国富兵强――亦和亦战击韩败魏,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功,这与秦孝公的高度信任与全力支持是分不开的。秦孝公一旦信用商鞅,就把大权交给他,让他放手去进行改革,这在当时的诸侯国中是绝无仅有的。商鞅身为大良造,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秦孝公历时20年对其不加怀疑和干涉,后来甚至有过把

  •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陈胜吴广

    大泽乡起义(秦朝)——在大泽乡,大秦帝国的天被两个叫陈胜、吴广的农民给捅漏了战争概述: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九百余被谪戍至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的汝阴、蕲县的民夫在陈胜、吴广的领导下于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揭竿而起,掀起了秦末农民起义的浪潮,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直接导致了秦

  • 秦朝灭亡教训:强制认同基础最差 有害于长治久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长治久安

    秦朝灭亡教训:强制认同基础最差有害于长治久安,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朝灭亡教训:强制认同基础最差有害于长治久安秦帝国:一个强制型组织失败的典型案例【在现代社会里,虽然古代的徭役制已不复存在,但简单粗暴的方法却仍是随处可见,其要害都是强制,都是威胁员工,是凭借员工内心的惧怕来实现管理目标。但正如

  • 赵姬宠臣弄权:召见吕不韦淫乱后宫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后宫

    赵姬宠臣弄权:召见吕不韦淫乱后宫,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日月流转,时光飞逝,秦王政一天天长大,秦国的版图也在吕不韦的苦心经营下一天天扩大。到公元前242年,秦军在大将蒙骜等人的率领下,攻占了韩、赵、魏三国数十座城池,并将其连成一片设置东郡。至此,秦国的领地已经与齐国接壤了。东方六国大致被分割为南

  • 吕不韦为什么推荐大阳人苯宫?有什么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有什么

    吕不韦为什么推荐大阳人苯宫?有什么秘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昨天有亲在微信上给脑洞老师留言,说怎样才能成功。脑洞老师就像孙悟空遇到了如来佛的反手一掌,有点蒙了。脑洞老师活了三十X年,连成功的尾气都没有闻到过。哪里知道怎样才能成功嘛。不过,有一个人是知道的。秦国的吕不韦先生知道。那一年,秦国的吕

  • 穿越到了秦朝 我们该如何才能生存下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到了

    穿越到了秦朝我们该如何才能生存下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朝,它是古装剧、穿越剧的大热门,吸引着无数项少龙们跃跃欲试;它也是史书中充斥着各种恐怖传闻的虎狼之国,唯有真的猛士敢于前往那里。机缘巧合,你穿越到了那里……穿越到秦朝之后,你遇到的第一件事会是什么?答案是被抓。这不是耸人听闻,在秦朝,

  • 统一岭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岭南

    统一岭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的军事行动虽已结束,但在边疆,秦国的军队仍在继续进行着战斗。越人是我国南方的古老民族,分布在东南沿海和华南地区,面积很广,各自独立,互不相属,称为“百越”。主要有闽越、南越和西瓯。秦灭楚后,派尉屠睢率兵50万,分五路向越人发动进攻。秦军很

  • 商鞅变法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商鞅

    商鞅变法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商鞅变法简介商鞅(前390年——前338年,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故称为卫鞅。商鞅早年学习法家、兵家、杂家思想,后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秦孝公在秦国国内颁布求贤令后由魏入秦,通过变法改革将秦国改造成富裕强大之国,史称商鞅变法。公叔痤病重时向魏惠王推荐商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