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四节 迁都设县――六项改革移风易俗

第四节 迁都设县――六项改革移风易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392 更新时间:2024/1/10 14:20:29

公元前352年,商鞅因为变法有功,被秦孝公提拔担任了秦国最高的官职——大良造。成功在前,大权在握,这时的商鞅志得意满,放开手脚进行第二次变法。这第二次变法,改革力度更大,把秦国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推深入。>这时,有一个叫做尸佼的晋国人(也有人说他是楚人)来到秦国,以客的身份在商鞅手下做事。这个尸佼是个坚定的法家,对商鞅的变法举措非欣赏,于是就以弟子的身份参与商鞅的变法,凡商鞅谋事、计划、立法、理民,他都积极参与。在商鞅进行的第二次变法中,尸佼提出了“令名自正,令事自定,赏罚随名,民莫不敬”的主张,要求确立并根据法律制度进行统治。尸佼的主张与商鞅的变法理念相得益彰,所以第二次变法较之第一次变法更具法治意义。>>商鞅的第二次变法,其主要内容有六条:>>第一是废除了奴隶主的土地制度——井田制,“开阡陌封疆”。阡陌是每一亩田的小田界,“封疆”是每一顷田的大田界,所谓“开阡陌封疆”就是废除井田制,将一百步为一亩变为二百四十步为一亩的大亩。早在春秋之时,晋国的赵氏之族就已经废除井田制度,改亩制为大亩。废井田开阡陌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呢?它的意义就在于,这一改制,是确立并承认了地主和自耕农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承认了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同时还有一系列奖励垦荒的优惠政策,如招请移民给予优待,凡从事垦荒者,九年不收田赋,这一下大大提高了地主和自耕农的政治地位和生产积极性。所以此举一出,得到了广大自耕农和地主的热烈响应。>>第二是普遍推行郡县制,设置县级官僚机构。秦国设县虽然很早,但当时的设县带有强烈的军事占领性质,并不是完全的政权组织形式。商鞅的第二次变法,在第一次变法取得的成就基础上,把许多乡、邑、聚、合并为县,并在此基础上设置41个县,每县设县令一人,为一县之最高行政长官,下设县丞一名,主管民政,设县尉一人,主管军事,并有若干领取定额俸禄的小吏,建立乡、县地方政府系统,归中央统辖,从而建立起封建统治体系。应该指出的是,商鞅所推行的县制,并不自商鞅始,也不自商鞅止,商鞅推广县制,是与春秋以来秦国始终把县作为主要统治形式的传统一脉相承的。>>第三是颁布标准的度量衡器,统一度量衡制度。据考古发掘证实,公元前344年秦国开始实施度量衡标准器,全国使用统一的尺、寸、升、斗、斤、两。据传世的商鞅方升显示,其时的一升为198.574立方厘米,一寸为2.305厘米,一尺为23.05厘米。>>第四是迁都咸阳,修建宫殿。公元前350年,商鞅主张并且主持把秦国的都城迁往咸阳。这时,秦国和魏国的斗争取得了一系列胜利,秦国的战略目光已经不限于河西之地,而是移向了函谷关以东的远方。栎阳比较偏北,向东发展受到限制。咸阳位于秦国中心点,南临渭河,特别是从咸阳浮渭河而下可以直接进入黄河,“据天下之上游”,有居高临下、高屋建瓴之势,利于向东发展;而当时的雍都偏在一隅,交通不便,而且秦国的旧贵族大多盘踞于此,盘根错节,不利于新法的实施。迁都咸阳,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军事上、政治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第五是按户按人口征收军赋。在宗法制度下,“昆弟之义无分”,也就说,父子兄弟聚族而居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事。事实上,秦俗也是如此。商鞅为了激发民众的生产活力,在变法中对秦国的家庭制度实行了严厉的分户析居的改革政策,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即一家有两个成年男子必须分居,不分居者要承担双倍的赋税。此举意在变大家族为小家庭,把家庭单位强令分析到最细小程度,彻底否定了宗法制度,以期达到增加生产、增加人口的目的。陕西关中地区民俗里的“生分”一词,就是从这儿来的。>>第六是移风易俗。商鞅变法中规定:“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也就是禁止父子兄弟同居一室,必须分室而居。秦人与戎族相处时间甚长,所以存在着一些陋风恶俗,商鞅“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应该说明的是,其时,秦国习俗不强行禁止再嫁,一方面提倡妇女贞操,主要是为了巩固完善一夫一妻制新型小家庭制度的社会成果,与儒家宣传的鲁化中所说的“男女有别”、“父子有别”是完全不同的,儒家是要在维护宗法制父家长“隶子弟”的局面,也就是在不拆散父家长大家庭的前提下去讲“别”,而商鞅则是首先要拆散大家庭、分户异居的前提下实现“父子有别”、“男女有别”,具有社会革命的性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商鞅“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的家庭结构改革的意义极其深广,比如,秦国自商鞅之后没有出现能够左右国家政权的豪门巨族,没有出现类似三家分晋的局面,都是缘于此法令的颁布实施。>>除此而外,商鞅在第二次变法中对盛行于战国之际的血亲复仇、游侠刺客、私斗之风也给予了严厉的禁止,颁布“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通过“重刑而连其罪”的措施,使民众不敢私斗。商鞅所颁布的法律条文现在虽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从稍后的秦简《法律问答》所载的关于惩治斗殴的十二款条例,就可见其法之严厉。此法执行之后,秦国的民情风俗为之一变,《史记·商君列传》中描述其时秦国的民众“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商鞅的第二次变法使得封建制在秦国确立了下来,改革成果得到了巩固,使得秦国的封建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秦国从此变成了战国七雄中首屈一指的强盛国家。据《史记》等史书记载,商鞅变法之后,“秦民大悦”、“家给人足”、“乡邑大治”,秦国“兵革大治,诸侯畏惧”,由弱变强。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移风易俗

更多文章

  • 项羽是怎样由强变弱的?刘邦是怎样由弱变强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是怎样

    项羽是怎样由强变弱的?刘邦是怎样由弱变强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项梁起义后,征集精兵八千,项羽做了裨将(副将)。为了便于号召,采纳谋士范增建议,立前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王,建都于盱眙,仍称楚怀王。项梁率义军在和秦军战斗中接连取胜,产生了骄傲轻敌思想。结果在定陶(今山东定陶县西北)被秦军章邯指挥

  • 秦朝灭亡在谁手里 秦朝灭亡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朝

    秦朝灭亡在谁手里?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秦之所以灭亡,根源在两个人身上,一个是李斯,一个是赵高。为什么要说李斯?在《过秦论》里说是因为不变法看过很多书之后我认为不是如果说是因为秦法太严那在大乱的时侯秦国人怎么不造反不一呼百应呢?外面是沸沸扬扬关中以外非秦所有关中却安安静静项羽坑杀了二十万都是秦人.所

  • 秦时明月中的赤练真的是虞姬吗?虞姬与项羽有何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项羽

    秦时明月中的赤练真的是虞姬吗?虞姬与项羽有何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对于赤练大家都不陌生,她是《秦时明月》里卫庄的心腹,在原著中项羽和赤练是没有关系的,电视剧中赤练虞姬竟然是同一个人,最后项羽和赤练也就是虞姬在一起了。那么,历史上两人究竟是什么关系?两人又有什么故事呢?楚汉相争后期,项羽趋

  • 秦朝术士徐福墓在哪里 揭秘徐福的后代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徐福

    秦朝术士徐福墓在哪里揭秘徐福的后代之谜,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在统一了六国之后,广求长生不老之术,为此他派了术士徐福东渡去求仙药。可惜徐福东渡出发后就没有再回来过。后人为了纪念徐福修建了墓地,如今徐福墓在哪里呢。徐福的后代又在何方,日本人是徐福的后代吗?日本人为纪念徐福建造的公园图片徐福墓

  • 项梁、项羽其人其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项羽

    项梁、项羽其人其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项梁生平项梁的父亲项燕是楚国名将,在秦灭楚的战争中被杀,其祖先项氏多人也是楚国将领。早期项梁因杀人,与侄子项羽避仇至吴中。项梁在吴中威信颇高,贤士大夫皆出其下,当地的大事全由他出面主办。项梁利用这种条件暗中招兵买马,训练子弟。项梁是楚国名将项燕第四子,项

  • 秦朝王翦的儿子王贲简介,王贲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朝

    秦朝王翦的儿子王贲简介,王贲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嬴政能够成为统一天下的皇帝,这背后离不开那些协助他消灭别国的将领们。秦朝大将王翦和他的儿子王贲就是当时相当有名气的将军。一生战绩累累的王贲,他拥有怎样惊心动魄的人生,历史上的王贲是怎么死的呢。秦朝王翦的儿子王贲简介王翦是一个军事

  • 秦国是怎么崛起的?秦襄公立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国

    秦国是怎么崛起的?秦襄公立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朝作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肇始,在史册上留下了彪炳千秋的厚重笔墨。秦始皇正是这个统一帝国的缔造者,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他先后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东方六国。然而,在秦始皇之前,他的家族为这个目标奋斗了将近

  • 战国思想家韩非简介,韩非和李斯有何深仇大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深仇大恨

    战国思想家韩非简介,韩非和李斯有何深仇大恨?,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韩非简介韩非,战国末期杰出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早先师从荀子,得其儒学真谛,后又追本溯源于黄老之术,将老子的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对老子的《道德经》有相当大的研究,又精于刑名法术之学,是法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战国时期

  • 第六节 徙都平阳――秦宪公灭亳荡杜三父专权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平阳

    第六节徙都平阳――秦宪公灭亳荡杜三父专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前文说过,秦文公死了之后,葬在西垂。那么,秦文公去世之后,是谁接任秦文公继任秦国的国君呢?接任国君的不是秦文公的儿子,而是他的孙子宪公。为什么不是他的儿子而是孙子呢?因为秦文公在位时间太久了,一当就是50年,半个世纪啊!他的儿子一直

  • 秦始皇统一中国为何反留下骂名?秦始皇功与过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始皇

    秦始皇统一中国为何反留下骂名?秦始皇功与过,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并吞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集权制中央帝国,应该说为中国的统一、为中国历代封建帝王制度的建立开了先河。正是有了秦始皇的创举,才使后世的帝王有了皇帝的称谓和尊严,更有了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和地位。按理说中国历代凡是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