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代的青铜、制陶与建筑

商代的青铜、制陶与建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494 更新时间:2023/12/16 6:12:32

商代继夏代为中原主要的政治力量后,化上有不少继承,而内容越来越丰富,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时代,大体上离开了新石器文化。商代文化的详细讨论,不在本书范围之内,最近光直的《商代文化》(ShangCivilization)是一本最新的综合性著作,可作参考。本文只就商代超越前人的若干特点,作简单的讨论,以为周代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文拟就物质文化:青铜器、陶器、建筑;及组织与意念的文物:国家组织、农业、占卜、文字数项加以讨论。

中国青铜的源起,过去颇多“外来说”的聚论。近年来考古发掘出土的新资料,说明中国境内在青铜文化形成以前,曾有其萌芽阶段。现在青铜在中国本土形成的理论,有比前更具说服力的证据及逻辑。在陕西、甘肃山东,分别有早到西元前三千年的铜刀铜链出土(Kwang-chihChang,1977:274—279;WenFong,1980:1,36;Ping-tiHo,1975:177—221)。先商文化只有小型铜刀及铜链。早商以郑州遗址为代表,其早期的铜器中也罕见容器,早商文化的晚期则已有成套的青铜礼器。盘庚迁殷以后,可称谓商代后期,以殷墟文物为代表,青铜札器、兵器及工具都已司空见惯,至今已有数千件出土。整个商代,青铜器甚多在当地铸造;冶铸方法为直接范铸,早期的范为一个模型作一个范,一个范作一器,无论大小均为浑铸。但小件器物,如链,可以一范铸造数件,晚期的铸造方法仍为范铸,但铸造大器及型制复杂的器物,已为多范复合拼成。花纹的制作,系在陶模上描纹,用刀契刻,然后反印在铜范上。殷墟出土过一件残模,有已半刻的描纹。半浮雕的花纹则用泥条盘制,另外加在模上,而泥上也有刻纹。总之,花纹与铭文都是铸上去的。

灌注铜液系由俗称“将军盔”的坩埚,一次只能熔有限的铜液。铸造小型器物,少数“将军盔”的容量就够了。大器如司母戊鼎,重875公斤,高133公分,长110公分,宽78公分。单以浇铜液言,须有二百五十多人操持七十个左右的将军盔,在极短的时间倾入范中。加上前后的制模、翻砂、修饰,以及其他相关工作,一时之间,即须三百多人方可进行。这样的作坊自然不是室及贵族以外可以经营的。至于青铜的原料:铜、铅及锡,大致都在安阳附近可及之处均有矿藏,商代的冶铜作坊可以不假外求(北大历史系考古教研室,1979:32—36,44—47)。

商代的陶瓷工业,虽然远接新石器文化制陶的传统,在器形上有不少继承古代的陶器,但在技术上有极大的进步,已能制作高温焙制的硬陶及带釉的原始瓷器。这两种硬陶及带豆青釉的原始瓷都用高岭土制造,其原始地点大约在南方,其出土器以比例说,也是南方多于北方。无疑的,南方对北方的陶瓷技术有其一定的影响。

标签: 商代

更多文章

  • 古代恐怖酷刑“劓刑”,不取人性命,却折磨人一辈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酷刑

    众所周知,我国的刑罚历史悠久,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各种稀奇古怪的刑罚更是层出不穷。夏商时期,我国的刑罚就已经极其完善了,甚至还划分了类别,我们今天所要讲的劓刑就是夏商时期的五刑之一。所谓劓刑就是指割掉受刑人的鼻子,这种刑罚虽然不会像其他酷刑一样取人性命,但却是一种使人长久痛苦的刑罚。人的呼吸和嗅觉都要

  • 国以民为本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为本

    国以民为本商汤灭夏是中国上古史上的一件大事。一个强大的夏王朝被一个东方小国灭了,这在当时及后世都是令人震惊的,因而发出了「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的感叹。这是甚么原因呢?《史记。夏本纪》中说:「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汤修德,诸侯皆归汤」。《国语。鲁语上》曰:「汤以宽治民而除其邪(指消灭夏桀

  • 商朝祸国红颜妲己家族成员资料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商朝

    据著作《封神演义》记载,商朝末年,商纣王帝辛为人残暴,民不聊生。看到大商民心大散而纣王仍只顾享乐,被派至冀州封为冀州候的大将苏护愤起讨伐,留书永不朝商,结果讨伐失败,有苏氏部落难敌商军,苏护无奈之下不得不将女儿妲己献出。后周武王在西岐建周,与纣王为敌,两厢敌对,纣王令苏护出兵西岐攻打周武王,铲除异己

  • 历史上的申公豹是什么神?申公豹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上

    历史上的申公豹是什么神申公豹怎么死的?姜子牙是封神榜中的封神人物,那么您知道为什么一定要封神吗?封神有什么意义呢。而提及姜子牙,不得不提的就是他的死对头——申公豹了。据悉,姜子牙并没有封神,那么您知道申公豹是什么神吗?他为什么要与姜子牙作对呢?他的结局又会是怎么样的呢?申公豹最后是怎么死的呢?小编来

  • 帝辛伐东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东夷

    帝辛伐东夷帝辛时期,东夷叛乱,商朝派大军征伐。这在文献中屡有记载,如《左传》昭公四年云:「商纣为黎之搜,东夷叛之」。又如同书昭公十二年曰:「纣克东夷而陨其身」,把对东夷的战争,说成商纣王失国身亡的原因,足见商纣对东夷的战争,使商王朝的实力消耗很大。当周武王率师打到牧野时,商纣王才仓促调遣军队应战。这

  • 傅说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简介

    傅说简介武丁贤相。他原为刑徒,被武丁发现后,加以重用。《史记。殷本纪》记载:「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后来「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

  • 伯邑考为什么不姓姬?伯邑考历史上是否真有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此人

    伯邑考是姬昌的儿子,那么您知道伯邑考为什么不姓姬吗?伯邑考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关于伯邑考这个人,历史上也有很多记载,那么伯邑考历史上是否真有此人,还是人们杜撰出来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探索一下答案吧!伯邑考为什么不姓姬?伯邑考,是单名考。他姓姬,叫考,全名姬考。考被封了个官是邑,所以是邑考。邑

  • 世人常道“虎毒不食子”,他食子之肉却成一代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虎毒不食子

    「虎毒不食子」这句话古来有之,何况人呢?但是看过《封神榜》的朋友,都知道周文王姬昌曾经被纣王囚禁,为了就父亲出来,姬昌的儿子伯邑考亲赴京城,结果被残忍的商纣王杀害,并且做成了肉饼送给父亲姬昌吃下,电视剧总归有杜撰的成分,那么这个事情是真的吗?姬昌真的吃了自己儿子的肉吗?史上的周文王那是赫赫有名,他出

  • 殷墟与信史之开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信史

    殷墟与信史之开端殷墟又作殷虚,即商代后期首都殷之遗址。《史记。项羽本纪》云,「项羽乃与(章邯)期洹水南殷虚上」,刘宋裴《史记集解》中所载之傅瓒语曾引《汲冢古文》曰:「殷虚南去邺四十里」。唯经数千年之动乱变迁,昔日之殷都业已荡然无存,其城址早不可考。至清末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人们发现有占卜用的

  • 千年以来究竟是谁在抹黑商纣王—-帝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谁在

    帝辛的罪状是“千年积毁”的结果,是“层累地选成”的结果,那么,人们自然而然地要问:谁在抹黑帝辛?哪些人参与了“千年积毁”的“选谤”队伍?仔细分析帝辛罪状的累积过程,剖判其背后的目的与利益取向,结合“层累地造”的年代,这些人便再难躲着在阴暗的角落里,其身份亦呼之欲出,清晰可见。抹黑帝辛的第一主力自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