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恐怖酷刑“劓刑”,不取人性命,却折磨人一辈子

古代恐怖酷刑“劓刑”,不取人性命,却折磨人一辈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645 更新时间:2023/12/21 18:50:37

众所周知,我国的刑罚历史悠久,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各种稀奇古怪的刑罚更是层出不穷。夏商时期,我国的刑罚就已经极其完善了,甚至还划分了类别,我们今天所要讲的劓刑就是夏商时期的五刑之一。

所谓劓刑就是指割掉受刑人的鼻子,这种刑罚虽然不会像其他酷刑一样取人性命,但却是一种使人长久痛苦的刑罚。人的呼吸和嗅觉都要依靠鼻子进行,鼻子一旦被割掉,人体的这些功能就会丧失,另外因为鼻子存在于人的脸部,鼻子的消失对人形象的损害是巨大的。像是一种羞辱刑罚,被割掉鼻子的人走在街上,就像是在说,自己曾经是罪犯。割掉鼻子的丑陋,伴随着受刑人的一生。

说起劓刑,在历史上还闹过一个笑话。古时的蛮邦并没有劓刑的存在,而他们所在地的华夏之人,大多都是受过劓刑后逃过去的。别人问起这些人为何没有鼻子,他们自然不会说自己是受刑之人。于是便撒谎骗蛮邦之人:我们之所以没有鼻子,源于我们华夏对美的品味。

这可让蛮邦之人茅塞顿开,他们越看自己的鼻子越觉得难看,于是纷纷上书要求国举国割鼻子。国王也是顺应民意,但是单单下令王族不能割鼻子,美其名曰方便民众鉴别美丑。法令一下,蛮邦子民都变为了无鼻男女,单单王族丑陋地活着。每当民众看到国王的鼻子,都会赞叹国王的大义。

但在我国,劓刑可不是一种简单的刑罚,劓刑产生的年代极为久远,到底是从哪个历史时期出现的,到现在也没有人能说清。但劓刑的实施却是有明文规定的,在周代,那些凡是触犯法律的人都要受割鼻之刑。

春秋战国时期,劓刑演变成一种很普通的刑罚,甚至还成了区分人群的标志,据说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把俘获的六国王族都处以了劓刑。

西汉时期,汉文帝刘恒下令废除肉刑,也将劓刑这种刑罚改为笞三百。刘时期更是改为了笞二百。自此以后,劓刑这种刑罚便从官刑中消失。唐、宋、明、清等朝代,官方的刑罚中也未见过劓刑。

但这也不代表私刑当中不会出现,明代是各类酷刑肆意横行的朝代。除官方设定的刑罚之外,上至皇帝,下至百官,都有非法酷刑的存在。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时,就曾用过劓刑来惩治那些忠心于朱允炆的朝臣。

标签: 酷刑

更多文章

  • 国以民为本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为本

    国以民为本商汤灭夏是中国上古史上的一件大事。一个强大的夏王朝被一个东方小国灭了,这在当时及后世都是令人震惊的,因而发出了「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的感叹。这是甚么原因呢?《史记。夏本纪》中说:「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汤修德,诸侯皆归汤」。《国语。鲁语上》曰:「汤以宽治民而除其邪(指消灭夏桀

  • 商朝祸国红颜妲己家族成员资料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商朝

    据著作《封神演义》记载,商朝末年,商纣王帝辛为人残暴,民不聊生。看到大商民心大散而纣王仍只顾享乐,被派至冀州封为冀州候的大将苏护愤起讨伐,留书永不朝商,结果讨伐失败,有苏氏部落难敌商军,苏护无奈之下不得不将女儿妲己献出。后周武王在西岐建周,与纣王为敌,两厢敌对,纣王令苏护出兵西岐攻打周武王,铲除异己

  • 历史上的申公豹是什么神?申公豹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上

    历史上的申公豹是什么神申公豹怎么死的?姜子牙是封神榜中的封神人物,那么您知道为什么一定要封神吗?封神有什么意义呢。而提及姜子牙,不得不提的就是他的死对头——申公豹了。据悉,姜子牙并没有封神,那么您知道申公豹是什么神吗?他为什么要与姜子牙作对呢?他的结局又会是怎么样的呢?申公豹最后是怎么死的呢?小编来

  • 帝辛伐东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东夷

    帝辛伐东夷帝辛时期,东夷叛乱,商朝派大军征伐。这在文献中屡有记载,如《左传》昭公四年云:「商纣为黎之搜,东夷叛之」。又如同书昭公十二年曰:「纣克东夷而陨其身」,把对东夷的战争,说成商纣王失国身亡的原因,足见商纣对东夷的战争,使商王朝的实力消耗很大。当周武王率师打到牧野时,商纣王才仓促调遣军队应战。这

  • 傅说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简介

    傅说简介武丁贤相。他原为刑徒,被武丁发现后,加以重用。《史记。殷本纪》记载:「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后来「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

  • 伯邑考为什么不姓姬?伯邑考历史上是否真有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此人

    伯邑考是姬昌的儿子,那么您知道伯邑考为什么不姓姬吗?伯邑考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关于伯邑考这个人,历史上也有很多记载,那么伯邑考历史上是否真有此人,还是人们杜撰出来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探索一下答案吧!伯邑考为什么不姓姬?伯邑考,是单名考。他姓姬,叫考,全名姬考。考被封了个官是邑,所以是邑考。邑

  • 世人常道“虎毒不食子”,他食子之肉却成一代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虎毒不食子

    「虎毒不食子」这句话古来有之,何况人呢?但是看过《封神榜》的朋友,都知道周文王姬昌曾经被纣王囚禁,为了就父亲出来,姬昌的儿子伯邑考亲赴京城,结果被残忍的商纣王杀害,并且做成了肉饼送给父亲姬昌吃下,电视剧总归有杜撰的成分,那么这个事情是真的吗?姬昌真的吃了自己儿子的肉吗?史上的周文王那是赫赫有名,他出

  • 殷墟与信史之开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信史

    殷墟与信史之开端殷墟又作殷虚,即商代后期首都殷之遗址。《史记。项羽本纪》云,「项羽乃与(章邯)期洹水南殷虚上」,刘宋裴《史记集解》中所载之傅瓒语曾引《汲冢古文》曰:「殷虚南去邺四十里」。唯经数千年之动乱变迁,昔日之殷都业已荡然无存,其城址早不可考。至清末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人们发现有占卜用的

  • 千年以来究竟是谁在抹黑商纣王—-帝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谁在

    帝辛的罪状是“千年积毁”的结果,是“层累地选成”的结果,那么,人们自然而然地要问:谁在抹黑帝辛?哪些人参与了“千年积毁”的“选谤”队伍?仔细分析帝辛罪状的累积过程,剖判其背后的目的与利益取向,结合“层累地造”的年代,这些人便再难躲着在阴暗的角落里,其身份亦呼之欲出,清晰可见。抹黑帝辛的第一主力自然是

  • 仲虺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简介

    仲虺简介商汤之贤相,与伊尹一起辅佐商王。《左传》定公元年载:「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奚仲迁于邳。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可知仲虺为奚仲之后,商汤之左相,居于薛。薛,在今山东省滕县南四十里。《尚书。序》中曾经提到「仲虺作诰」,但东汉时已经亡佚。《墨子。非命上》:「仲虺之告曰:我闻于有夏,人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