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浮于历史传说和逻辑真实中的夏王朝

浮于历史传说和逻辑真实中的夏王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932 更新时间:2024/1/16 12:56:51

浮于历史传说和逻辑真实中的夏王朝

夏朝到底存不存在?这是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一直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但事实却是,中学历史教材里明确详记着这样的事实,公元前2070年,禅让制的最后一位得益者、治水英雄大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其子伯益(禅让制候选出来的大禹继承人)而子承父业开启王位世袭制度的滥觞。夏存400余年,公元1600年为末代王夏为商成汤所灭。

基本的事实记载,见于《诗经》、《尚书》以及上古文物的铭文中,譬如春秋末期的齐侯钟、秦公簋和西周中期的遂公盨,尤其遂公盨有“天命禹傅士,隋(堕)山浚川”的铭文。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更是在严谨的《史记》中记录了夏朝的世系和诸多事件。而详细的夏代起始纪年(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1年),虽然依然挂着“大约”的不确定时间定语,却也是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所认定的。因此,不妨这么说,学界的基本观点是认可夏王朝确实存在。

笔者深以为然。人类早期的文明曙光,基于蒙昧时代的樊篱,总是晦暗不明的。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局限下,口耳相传才是最真实的人类文明萌芽时代的历史传承方式。既然是口耳相传,当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出现诸多讹误,加上人类早期对自然界风云变幻的不解,这些传说蒙上神秘和神话色彩非常正常。不惟中国,地球每个角落的民族都有着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这种文明的普适性和历史传说的贯通性,证明了这样的事实,远古神话的内核其实包含着人类文明信史的内核。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可考可验证的考古证据和文字材料,夏王朝的存在也是逻辑真实。

值得一提的是,从仰韶、龙山、二里头、二里冈这些现代考古发现的文化遗址中可以得出,其出土的器物已经具有了相当的社会政治属性。而遗憾的是,这些文化遗址最让人困扰的就是缺乏现代人可以解读和确认的文字传承,至多只是发现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符号。而这一时期,相当于涵盖了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和夏朝。照此逻辑,应该肯定不仅夏代是历史存在的事实,三皇五帝的传说也绝非古人的杜撰。

更让人确信不疑的是,清光绪期间甲骨文的发现确认了商朝的存在,而在河南安阳殷墟的发掘,更佐证了太史公在《史记》中记载的商朝世系的准确性。对此,王国维先生认为:“由殷周世系之确实,因之推想夏后氏世系之确实,此又当然之事也”。和王国维先生持同样观点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殷玮璋教授,他所采信的依然是根据传统史学记载和甲骨文验证商朝的逻辑真实。

至于对夏代是否存疑的学术观点,现在看起来有些讽刺和吊诡。从清末到民初,囿于中国贫弱的现实,很多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史学观产生了怀疑,认为这些传统是中国落后的根源。体现在史学上,表现为疑古情绪,譬如康有为就认为远古传说“上古茫昧无稽”;体现在文化上,产生了打倒“孔家店”的思潮。在此语境下,对接西方考古学的中国现代考古学发展起来,而且对可验证的实物考古证据有一种极端的偏执。这种源于尊奉西方考古学原则的偏执现在反而遭到西方考古界的批评,认为中国考古学家过于忽视神话传说中包含的历史信实。

怀疑夏朝存在的中国考古学者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方面的偏狭。事实上,如此的“严谨”其实不值一驳,没有考古实证就一定证明夏朝不存在?这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

更重要的是,上世纪60年代初发掘的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面积达10.8万平方米。有车辙遗迹,有宫殿遗址,而且气象不凡,颇具王者气概。而且,经过碳十四测算,这些遗迹距今大约3600年-3700年之间,和夏朝的时代相吻合。虽然,学界对二里头文化的断代有分歧,一方认为二里头文化完全属于夏代,一方认为二里头文化遗址属于夏上混合文化。但不管如何,基于考古实证的夏朝的历史看来也不是无法求证。就像找到商朝的考古实证材料直到上个世纪才找到一样,也许夏朝可验证的考古发现不久就能发现,也许还要等上几百甚至上千年。但是,考古学家们应该秉承更为科学和慎重的态度,不要轻言断论夏朝的不存在。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相信夏朝存在的逻辑真实而去孜孜不倦地求证。

从情感上讲,否认夏朝存在,华夏文明似乎失却了凭借和根源;从理智上讲,有甲骨文作为文化承载的商王朝,其文字和政治制度不可能是商人一下子创立起来的。不要忘了,甲骨文是高度成熟的文字,联想到仓颉造字的传说,似乎少了一个文字传承的断档。这个断档,应该是夏文字。因此,寻找夏朝,除了在考古遗迹上去实证发掘,探寻夏朝文字,更是证明夏朝存在的关键证据,就像甲骨文确认商朝一样。

标签: 王朝

更多文章

  • 多学科相结合的「夏商周断代工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夏商周

    多学科相结合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一。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缘起和目标中国古代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有数的独立起源的古代文明之一,而且绵延流传,没有中断,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发现表明,中国在公元前第三千纪的龙山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城垣、文字和青铜器,中国古代文明的起始年代比过去估计的年代要早得多。但

  • 夏启是明主还是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昏君

    夏启是明主还是昏君?夏朝的背影夏启篡位据说夏禹像唐尧、虞舜一样,准备将天子位禅让出来。大家推荐皋陶为接班人,皋陶曾经掌管刑狱工作,是司法机关(公安、法院、检察院等)的最高领导人,可是皋陶还没有接班就去世了;后来大家又推荐伯益为接班人,在上一节故里说到,伯益曾经协助大禹一起治水,是后世秦朝王室的祖先,

  • 夏启简介_ 夏启死后谁当皇帝?夏启攻益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之战

    夏启简介_夏启死后谁当皇帝?夏启攻益之战夏启简介启(生卒年不详):也称夏启,他是禹的儿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前1978年―前1963年在位。其母是涂山氏族的女子。儿子至少有五人,其中有太康及中康。根据《竹书纪年》,帝夏启王在位39年,约78岁驾崩。启即位后,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

  • 斑竹上抹不去的斑斑泪痕是谁沾上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不去

    英明的国君尧经过多次考验,认为舜是个非常贤明而且值得信赖的人,于是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他。后来,又把自己的帝位禅让给他。舜的确没有使尧失望,他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特别是他命禹治好了令人民深受痛苦的大洪水,使人民过上了平静安宁的日子。然而,到了舜晚年的时候,南方的九嶷山一带有几个部落发生

  • 历史上夏禹是如何改变了中国民选皇帝的游戏规则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夏禹

    中国古代历史基本是在家庭帝王制中写成的,但夏之前包括尧、舜、禹都是经过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实现的,历史上称这一制度为("禅让"),想来似乎有点像现代的美国选举。不过等到禹当了皇帝以后,他却破坏了这一非常先进的游戏规则,要说禹的家庭故事,当然得从他的父亲说起,虽然本文要讲的是禹的种种不是,但我们不能否认

  • 夏桀放了囚禁的商汤 却最终被商汤所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商汤

    商汤征伐的方国有洛国(今河南洛阳西南),有洛国被灭。又征伐荆国(今湖北西北部的方国),荆国也归降。商汤的这些行为,引起了夏桀的警觉。夏桀派使者把商汤召到夏都,然后把他囚禁了起来,囚禁的地方叫夏台(今河南许昌市禹州市南),那是夏朝的监狱。大概囚禁了一年时间,夏桀又放松了警惕,把商汤放了。夏桀囚禁商汤,

  • 夏王朝第六任皇帝:后羿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后羿

    夏王朝第六任皇帝:后羿有穷氏,夏王朝第六任帝,在位八年,民间传说中是嫦娥的丈夫,他和杀他的寒浞为历史上少见的几位改姓未改朝代的篡权者(寒浞为夏朝第七任帝,在位六十年)当时夏王“姒启”的儿子“姒太康”耽于游乐田猎,不理政事,被后羿所逐。太康死后,后羿立太

  • 夏朝真的存在吗,你还敢说中国有五千年历史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夏朝

    夏朝真的存在吗,你还敢说中国有五千年历史吗?关于夏朝存不存在,这是在现今学术界争论不休的工作。哪怕中国最顶尖的史学专家都不敢拍胸脯说夏朝必然存在,就更被说我们这些只是一般的“历史爱好者”了。但是,我们却照旧可以依据如今已有的材料,来看看夏朝究竟是怎样一个状况。关于纪录着夏朝的

  • 姒少康是怎么死的?姒少康因何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是怎么

    姒少康是怎么死的:姒少康的伯祖夏王姒太康在东夷有穷氏首领后羿叛乱下失国,姒少康的父亲夏后氏首领姒相被寒促杀死,姒少康是姒相的遗腹子。姒少康长大后为有仍氏牧正,又逃至有虞氏任庖正,娶有虞氏之女,积极争取夏后氏遗民,志在复国,派间谍女艾于浇,在同姓部落斟灌氏与斟鄩氏的帮助下,与夏后氏遗臣伯靡等人合力,攻

  • 家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家天下

    家天下谓帝王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世代相传。《礼记。礼运篇》讲禹以前的社会是大同社会。在那时,一切财产都是公共所有(天下为公),首领依其才能选举产生(选贤与能)。讲到禹以后的社会时,指出国家财产成了一家私产(天下为家),私有制已成合法,父死子继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大人世及以为礼)。所以,家天下是历史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