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自私?心胸狭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陈胜自幼家境贫寒,少时尝与人佣耕。但是,他胸怀大志,不忍受地主阶级的削与压迫,逐渐产生了改变现实,摆脱贫困的思想。然而,虽有一定的才气和英雄的胆略,可是他毕竟缺乏作为一名领袖人物所必须具备的文化、政治、军事紫质。这样他在如火如茶瞬息万变的情势之下,就缺乏那种驾驭{度复杂局面的能力和运筹帷幄的智慧,难免以悲剧收场。
一、家境贫寒,胸怀大志
在中国历史,陈胜应该是最早一个起义的先祖,第一个靠白手起家建号称王的人物了,虽然他是农民出身,但是并不比别人低贱。起初,他只是那时一个地主的一名雇农,也是没有土地的,最后他却当上了楚王,到底是什么触发了他的远大理想,从而改变了他的命运,成为第一个反诸侯的人呢?
据《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战国末年,经过多年的兼并战争,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被统?的秦王朝所取代。然而,秦始皇兼并六国之后,在社稷尚且十分脆弱的境况下,依然大兴土木修筑万里长城、建造宏大的阿房宫和豪华的骊山陵墓等,对民严刑酷法,动辄触犯刑律,罪人、刑徒多至数十万、上百万,而原东方六国的人民所遭受的苦难更为沉重。陈胜小的时候,正赶上秦王朝末年的这种暴政统治。他亲眼看到了税徭役把他的家人和邻居们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被迫把收获粮食的三分之二交给政府作x税,还负担着沉重的兵役和徭役。村里的成年男人被征发服役去了,政府便役使妇女运输粮饷,很多人家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秦朝的法律又很严酷,往往…人犯罪,诛连九族,叫做旅诛:一家犯罪,诛连邻里,叫做连坐。动不动就被罚做苦役,处以酷刑,有的斩脚,有的割鼻,有的处死,押送到官府去的罪犯随处可见。黑暗的现实在陈胜幼小的心灵埋下了反抗秦王朝暴虐统治的种子。
诗人流沙河说过: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到黎明。于是陈胜小小年纪就开始给地主家做长工了。可他人小志不小,人穷志不穷。每每做苦役闲下来的时候,就一人坐在那里冥思苦想:为什么我们这些人就该祖祖辈辈受苦受累?为什么财东游手好闲却享不尽荣华富贵?难道穷人的孩子一生下来就注定该受苦?富人的孩子一出世就注定该享福?这一切是由谁主宰的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渐渐明白了财东欺压穷人,为所欲为,是因为他背后有个秦王给撑腰,不推翻秦王朝的统治,人民就永远不会有出头之日。于是他萌生了推翻秦王朝,建立农民自己政权的念头。作为一个普通农民,陈胜在年轻的时候就显示了与寻常人不同的志向与思维方式。在陈胜看来,如果整日只知道在土地间谋生活,那么日复?日,年复一年,终其一生,只不过能做一个受人剥削的农夫。而那些地主、统治者并不比农夫勤劳和聪明,但他们却能够坐享其成。种种残酷的现实让这个不安于现状的年轻人认为命运由自己把握与创造,而非出于天命。
有一次,他和长工们一块给地主耕地。炎炎烈日炙烤着脊背,拉犁的绳子在一个个瘦骨嶙峋的肩头印出道道伤痕。陈胜实在苦不堪言,心中不免升腾起一股不平之气,他甩掉肩头的犁绳,走到田埂上,不千了。世道不公,秦王朝的种种暴行,乡民们的百般苦痛,一起袭向他的心头,推翻封建暴政,建立农民政权的愿望更加强烈。想着想着,他满怀着憧憬把一句不着边际的话甩给同伴:如果有一天我们之中有谁富贵了,千万不要忘记大家!
然而,他这种反常的行为让他的同伴不禁哑然失笑,在他们看来这种想法不过痴人说梦。于是他们就讽刺说你穷到为人佣耕的地步,哪里来的富贵啊?真是异想天开。陈胜看着哈哈大笑的伙伴,长叹一声,说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后来,陈胜真的和吴广在大泽乡顺应时势发起来了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农民大起义。
陈胜有了理想,有了大志向,有了目标,且有了坚定的信念才成就了后来的大作。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首次农民起义,这个消息如暴风骤雨般传遍了全国,各地纷纷响应陈胜吴广的起义,虽然他所组织的起义最终被镇压了,但是却不能磨灭他的功劳,不能否认他的这次起义在历史上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激起民怨,泽乡起义
秦末汉初是历史上英雄聚集的时期,短短八年的时间,产生了许多叱咤风云的英雄好汉,而点燃这反秦第一把火的人是陈胜,虽然勇不及项羽,智不过刘邦,但是论其胆识、志向楚汉群雄中恐怕无人能及,尽管起兵的时间最短,但仍不失为一代枭雄!
据《史记·陈涉世家》记载: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m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轾、、苦、拓、樵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公元前209年7月,秦王朝大规模征兵防守边疆,在河南各县征了九百个壮丁,陈、吴也在被征之列,并被指定为队长。准备奔赴长城边的渔阳去守卫边防。这时正是夏天,常常下雨。队伍来到蕲县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县西南),因为此地靠近淮河的支流浍河,地势低洼,暴雨连续下了几天,把大道都淹没了。队伍只好扎下营来,等天晴了再走。这天夜里,他们在帐篷里嘀嘀咕咕地商量着怎样死里逃生。原来,按照秦朝的法律,误了日期,就要杀头。而现在再怎么赶路,也不能按期到达渔阳了。那场无止期的暴雨,秦朝残酷的律法,渔阳士卒换防,一切的偶然汇聚在一起,终于织成了大泽乡起义这张大网,试图捕捉大秦帝国这条大鱼,虽然他失败了,但是他却为另一张网争取了时间,当大秦帝国冲破这张网后,再也没有余力逃脱另一张更大、更坚固的网,于是最后只能走向灭亡!
在一个角落里,有两个人,一个是陈胜而另一个是吴广。只听见陈胜说:既然误了期,到那儿是死,现在逃走被捉住了也是死,还不如干脆拼死造反呢!或许这是上天对他的眷顾,但是如果他并没有掌握住这次机会,那么他只能是死在秦律法之下的又一个亡魂。
吴广说:朝廷那么强大,我们怎么造反呢?
陈胜说:天下人受秦皇暴政的苦已经很久了。听说二世皇帝是秦始皇的小儿子,按理不该由他来继承皇位。应当做皇帝的是他的大哥公子扶苏。因为扶苏常常劝他父亲不要多杀人,就被秦始皇派去守长城了。如今听说二世为了篡位,害死了公子扶苏。老百姓只听说扶苏很英明,但还不知道他的死讯。楚国的大将项燕,曾经立下赫赫战功,对部下又十分爱护,很得人心。有人说他死了,有人说他在楚国灭亡时逃走了,咱们楚国人很怀念他。要是我们现在假借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天下百姓反对秦二世,响应起义的人一定会很多的。
吴广觉得已经走投无路了,惟有一拼才能有活路,就同意和陈胜一起干。于是两人就决定利用这一点,先取得九百个壮丁的信任,给他们吃一颗定心丸,让他们一起起义,否则只会失败。
于是,两人便悄悄地把用朱砂写着陈胜王三个大字的绸子暗暗塞进一条鱼肚里。被一个壮丁买到,当他们看到里面竟然写着陈胜王字样的帛书,戍卒们暗中议论纷纷,究竟这是怎么回事。
陈胜和吴广一看收到了预期中的效果,马上开始准备第二项计划。晚上,陈胜又叫吴广到营地附近的一座破庙里去,在一个竹笼里点上烛火,然后把它放在草木丛中,远远望去,就像忽明忽暗的鬼火一般在闪耀着。吴广还躲在那里模仿着狐狸的声音,叫着:大楚兴,陈胜王。士兵们一整夜既惊且怕。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示意地看着陈胜。
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士兵们大多愿意为他出力。有一次,他趁两个将尉喝醉了酒的时候,故意几次在他们面前说自己要逃跑,激怒将尉。将尉果然大怒,鞭打吴广,还拔出剑,威胁要杀掉他。吴广平时慷慨仗义,对人很好,戍卒们都很信服他。他们见到将尉责罚吴广,立即群情激愤。吴广见时机已到,就奋起夺过了将尉的剑,在陈胜的帮助下,杀死了两个将尉。接着,陈胜把众戍卒召集起来,宣布号令,说:各位(在这里)遇到大雨,都超过了规定到达渔阳的期限。过期就要杀头。就算侥幸不杀头,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再说,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众戍卒齐声应道:一定听从您的号令。于是冒充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为的是顺从百姓的愿望。大家全部露右臂作为义军标志,用竹竿扎上布片做旗帜,定着大楚二字,提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大泽乡起义就这样开始了。
大泽乡的农民一听到陈胜、吴广出来反抗秦朝,都拿出粮食来慰劳他们。青年子弟纷纷拿着锄头、铁耙、扁担等,到陈胜、吴广的营里来投军。人多了,一下子要这么多的刀枪哪儿来呢?他们就砍了许多木棍做刀枪,砍了许多竹子,梢儿上留着枝子,当作旗子。陈胜、吴广带领着这么一支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浩浩荡荡出发去打县城,一路竟连克蕲、轾、苦、拓、鳌⒊碌认兀实力大增,兵力已达步卒数万,骑卒千余,战车六七百乘,声势大振。数日后,陈胜下令地方三老及各方领袖人物皆来会商议事,与会人士皆一致推崇说:将军被坚执锐,讨伐无道,反抗暴秦,再造楚国社稷,何必要假扶苏之名,应自立为王。陈胜一听这项建议不错,乃自立为王,国号张楚,张者,发扬光大也,陈胜以为自己并非楚人,所以不好直接称楚王,于是称张楚,表示要光大楚国。就在这个时候,各地诸郡县痛恨秦吏的民众,纷纷起义响应,杀官吏拥兵数千,自称将军及都尉者不可胜数。
在那民不聊生的时代,陈胜能够正确、清晰地分析当时的形势,看到天下苦秦久矣的时机,并抓住时机,终于在那个雷电轰鸣的夜晚,揭竿而起。此外,出身农民的他不仅在思想上有远见,而且也有严密的组织才能和领导才能。在那个自然科学懵懵懂懂的年代,这两个人竟就抛开鬼神论对他们自身的束缚,又巧妙在起义前用书置鱼腹和簿火夜鸣的方法,极力地渲染起义的气氛,得到人们的信任,调动了人们起义的积极性;为了给自己的起义增添一些力量,陈胜和吴广故意激怒将尉,上演了一场苦肉计,接着便适时地击杀了将尉。之后,陈吴两人利用出众的演讲天和一贯的好人缘,成功地将动乱煽成了反秦的誓师大会,并水到渠成地担当了造反派的领袖;起义过程中,他更是措施得力,步步为营,很快的建立了陈的政权,由此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有谋略的人。
推荐阅读:
看手相算命图解:指纹_看相大全
即使也造句_用即使也造句大全(50-600个句子)
天涯若比邻的上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