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无考古依据之史书记载 就不是信史么

无考古依据之史书记载 就不是信史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651 更新时间:2023/12/20 3:29:23

无考古依据之史书记载就不是信史么

认为夏朝缺少考古依据所以不存在之观点具体为:(1)夏朝的历史都是后人所写,目前见到的最早史书也是夏之后1000年撰写,夏朝缺少考古证据,比如文字、青铜器,外国学者不认可夏朝;(2)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没有提及夏朝,并且连夏这个字也没有,所以,根本就没有夏朝。

先说第一条。

任何历史都是后人写,明朝修元朝史、清朝修明朝史。在这一点上,本质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上古历史很多是口口相传的传说,近代历史则大多依据文献记录。

认为传说不具有真实性是错误的。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由于其天然质朴、无利益驱动的本色,使其具有无法替代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我小时候,就曾听老人讲有关老鞑子(指努尔哈赤为首的军事集团)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血腥故事,和史实相对比、几无二致。可见,即便是一个字也不识、不听广播、不看电视的人,也是能够清晰讲述几百年前的历史的。其实,不听广播、不看电视,反倒可以使人们保持初始的纯真记忆。

在上古时代,没有报纸、没有多媒体、没有文字、没有太多的文人骚客、没有专门的宣传机构,想造出一段历史,或者改变人们代代相传的历史,根本就不具有可操作性。历史上的造假,往往是文化人干的,一个人造一点儿,再通过文字作品传下去,后面的人接力、添油加醋,于是,越抹越黑或者越抹越亮。即便如此,这种情形也是非常罕见的,除非是历代文人都想摸黑的人才行,比如帝辛(纣王)。但是,不管再怎么抹,帝辛这个人还是存在的,基本故事梗概还是真实的。

所以,认为口口相传的传说就不可信,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当然,因为口头传播的特点,历史事件的具体时间、地点、人物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偏差。对于上古历史,我们没有理由苛求。即便近代史,也存在春秋笔法的问题。

有关夏朝的陈述,见于诸多史料记载,比较著名的是尚书、竹书纪年、史记、左传等等。对于史记的真实性,本人非常推崇。这是一本身体残缺但人格完整的人写的一部史书,比身体完整而人格残缺的人所著之物强过百倍。不信的话,诸君可以买一套仔细看看。

就以史记为例,其作者司马迁出身于史官世家,从小便耳熏目染、饱读史书,更有父亲耳提面命,后又负责撰写史料,可自由阅读西汉王朝皇家图书馆所有资料,同时,为完成史记,还耗时日久,云游天下、遍访名山大川、文物古迹、访查民间传说,史记是这样写成的。从其内容可以看出,关于黄帝及夏朝及商朝的记载,十分的简约,这说明作者的态度是十分严谨的,除了极为有限的富有神秘色彩的事件以外,都是严谨的史实记录。至于神秘事件,也就是“天降玄鸟生商”、刘邦乃赤帝子,一条大龙于刘邦母亲之上,于是刘邦出生了。等等。

其实,没有哪一部郑重书写的史书仅仅于纸上得来,是必须要有实地、实物之考察与核实的。所以,认为夏朝是纸上王朝的观点显然不了解实际情况。

认为只要没有考古依据,即便是史书记载也不可信,那么,就应该首先证明一个前提的存在:任何历史都会留下我们都够找寻得到的痕迹。否则的话,这一观点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因为,考古毕竟是现在的事情,如果某个历史事件的痕迹在记载的时候存在,而在其后永远丧失,那么,这段历史就不是信史么?凯撒被谋杀,是否为信史?考古依据何在?找到杀他的凶器了么。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世界的历史书中,究竟有多少内容可以称之为信史?!

当然,如果你一定认为必须要有考古依据才为信史,那倒也没必要非要争个上下,你讲你的理由,我坚持我的观点就是了。考古并非万能,无论是年代的测算,还是古文字的释读,亦或历史事件的推测,其实都存在着误差。并且,对于永久丧失的古迹,想考也考不着。

中华大地绝对是宜居之地,这片土地之上,又上演了太多的战争。上下五千年,战火绵绵不绝。夏商周三朝战火频繁,秦末之反秦战争、楚汉相争、西汉初年刘邦与诸侯之战、汉景帝七国之乱、汉末新初之绿林赤眉起义、刘秀统一全国之战争、东汉末年之大动荡、三国相互攻伐及西晋之统一战争、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引起的华人与胡人之间的血腥仇杀、南北朝之间的相互杀伐、隋唐乱局、安史之乱……战火不仅涂炭生灵,而且毁灭了大量古迹(包括墓葬)。

在秦朝,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的两项措施可能是造成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拆迁活动。一个是迁天下富商豪强于咸阳,另一个就是隳名城,杀豪杰。隳名城,就是将闻名天下的城池拆毁。那么,夏商周三朝及各诸侯国之古都、历史名城及险要城关应该都在拆迁之列。拆毁名城之目的有两个:第一是削弱反对势力的防守实力;第二是毁史,历史悠久的城市遗址本身就是一部活的历史,将其拆除,也就是彻底的毁尸灭迹。与战火毁坏相比,这种慢条斯理的细致拆迁,其破坏程度显然大多了,可以做到片瓦不留。中国对殷墟的考古,没发现城墙,殷都乃商朝最后定都之所在,难道会没有城墙?但是,哪去了呢。

认为找不到商朝都城的城墙,就说商朝都城不存在城墙,是缺乏客观态度的体现,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科学严谨。以不切实际的要求来度量远古的历史,那不是科学的态度。如果推到极致,就应该是自己眼见方为实,那么,就会把人类历史缩短到只有零点一秒。

至于外国学者,其观点有借鉴价值,但不必作为判定依据。开始,外国学者也不承认有商朝,认为史记所记载的商朝只是神话杜撰。后来殷墟考古,考出了甲骨文,其记载的王位传承顺序和史记之记载无二。于是外国学者改变了观点。结果,说夏朝不存在的人又开始说:甲骨文的记载表明,夏朝不存在,因为,甲骨文里面没有关于夏朝的记载,连夏字都没有。

商代甲骨文的发现,很有戏剧性。

清光绪二十五年,时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得了疟疾,于是派人买药。王懿荣无意中在药里看到一片骨头,上面刻着奇怪的符号。经过研究,发现是古代文字。殷墟甲骨成了药材被批发到全国各地,多亏了王懿荣得疟疾,不然,估计都得让中国人给吃到肚子里。那样的话,于是乎有人又会说:商朝没有文字……因为,找不着。但是,史书不是明明都记载了么?那不算。那么,后世子孙对我们今天撰写的史书是否也会有此疑问呢?如果这样,我们撰写史书还有什么意义么。

目前,在殷墟共找到十余万片甲骨(有的没有字),共有四千多个不同的字,只有一千多个字被辨认出来。

商朝五次迁都、共有六个都城,我们得到的甲骨只是来源于殷墟,并且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他的,要么毁损、要么吃下肚),并且,即便是这一部分,其中的大部分字,我们都还没有辨认出来,已经辨认出的一千多字还不知道到底有多大的准确率。比如:一字是否多意。那么,说商朝甲骨文根本就没提到夏朝,就没有夏这个字,是从何谈起呢。

总之,对于古时之历史记载,认为没有考古依据便不可信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标签: 信史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的王,启的身世之谜?废除禅让制的启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的人

    禹三十岁生日,是在搬石挑土、修坝浚河中度过的。那一年,他在涂山结识了阿娇姑娘,彼此情投意合。南方告急,禹火速驰援,甚至来不及与阿娇告别。从那一日起,阿娇天天打发丫环到涂山南面的山脚下等侯禹回来。禹去而不返,阿娇等得烦闷极了,她信口长吟:“等侯人呵,是多么的漫长哟!”据说这就是南方最初的乐歌。终于有一

  • 浅谈夏朝婚姻制度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夏朝

    浅谈夏朝婚姻制度文化一鲧禹时多态多婆的婚制婚俗夏代去原始社会未远,承氏族时期遗风,婚姻犹存过渡阶段多态多姿色彩,却又呈现出阶级社会的鲜明印记。早在夏代国家产生前夕,氏族组织的固有机制,已经因氏族内部出现的等级差异和社会财富分配不公,日益松懈瓦解。在婚制方面,也备受社会形态变化带来的频频冲击。山西襄汾

  • 夏朝有人养龙,你还不信有龙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夏朝

    夏朝有人养龙,你还不信有龙吗?各人都晓得,我们是龙的传人,尽管谁都没见过龙,我们却仍然这么以为。别的关于龙的故事,现代传播甚多,以至有人射下过龙,这故事究竟是真仍是假呢?洪浩,生于1088年,处于宋高宗统治的期间,一表人才,器宇不凡,27岁便高中进士,入朝为官。南宋前期被差遣出使金国,去了后返来就难

  • 大禹治水是导致王位世袭的制度的诞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大禹治水

    尧当王时,黄河流域曾出现了一场非常大的水难,房屋被毁,庄稼被淹,老百姓只好搬至高处。有些地方甚至有毒蛇猛兽,伤人伤禽,搅得民不聊生。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音gǔn)。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

  • 共工简介:中国上古神话中的水神共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水神

    共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神。为西北的洪水之神,传说他与黄帝族的颛顼发生战争,不胜,怒而头触不周山,使天地为之倾斜。后为颛顼年诛灭。此外还有一说,谓共工是尧的大臣,与驩兜、三苗、鲧并称“四凶”,被尧流放于幽州。神话人物《书。尧典》:“流共工于幽州,放允兜于崇山,窜三

  • 粤语来源古老竟是夏朝时期的“普通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粤语

    粤语来源古老竟是夏朝时期的“普通话”广东人喜欢看粤剧,首先就要知道粤剧的特点,就是以广东话作为声腔进行演出的。粤剧的源头在于外江戏,这不是广东本来自己土生土长的戏剧。更重要的是,广东话也不是原始土著居民原来的语言,而是原来黄河流域夏朝的古老语言。到了今天,黄河流域已经不再流行

  • 夏朝建立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夏朝

    夏朝建立时间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家天下王朝。都城安邑。夏朝简略:大禹治水,有功天下,被舜立为继承人。禹收九洲,金铸九鼎,以显其功绩及威信权力。禹之子启,承袭父位,中华历史第一个家天下的王朝夏朝。奴隶制社会大致

  • 夏朝革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夏朝

    夏朝革命古代认为王位受命于天,凡国王易姓、改朝换代都是天命的变革,所以称为「革命」。这和近代的社会革命、工业革命等概念不大相同。汤革夏命,夏商的更替,是上古时代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贵族革命。一个统治时间很长,也很强大的国家,在很短的时间内被不大的商推翻了,这使当时与后世的人们都很震动。后人

  • 后土是谁?后土在传说中是什么神?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后土

    后土是谁?后土在传说中是什么神?后土是谁:后土皇地祇,又称厚土娘娘。源于母系社会自然崇拜中的土地与女性崇拜。全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是道教尊神“四御/六御”中的第四位天帝,她掌阴阳,滋万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相传她是最早的地上之王。后与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台,为主

  • 黄帝是谁?黄帝是什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黄帝

    黄帝是谁: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1],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