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十一节 知人赡辞――外宽内合秦之三帅辱国不馁

第十一节 知人赡辞――外宽内合秦之三帅辱国不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56 更新时间:2024/1/10 13:20:04

第十一节知人赡辞――外宽内合秦之三帅辱国不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说起秦穆公独霸西戎,历史学家们毫无例外地把功劳归于秦穆公的举贤任能,这自然是很不错的,但是,秦国能够在四面包围之中逐步发展壮大,除了秦穆公的举贤任能,从谏如流之外,还与他勇于承担过失,宽缓待人的胸襟气度有关。

>事实上,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秦穆公固然有超越其他为君为者的高明之处,比如前面说过的以和养战,以德报怨,但是也有急功近利、刚愎自用的愚蠢之举,比如前面讲过的秦晋崤之战,就使得秦军蒙受了军覆将虏的耻辱。不过,秦穆公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不但能够坦然面对失败,反思自己的过失,不委过于外,苛责他人,而且能够用人不疑,信任有加。正因如此,秦穆公之时,文臣能够直谏而不获罪,武将能够失军而不杀身。这就使得那些曾经有失败之辱的文臣武将们最终能够从逆境当中重新振作起来,为秦国的发展壮大作出积极的贡献。在这一方面,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秦晋崤之战。

>

>秦晋崤之战发生在鲁公三十三年,但是,这次战役的起因与胜负却在战役开始之前就决定了。

>

>我们要知道秦军为什么会在这次战役中失败,就要从鲁公三十年讲起。鲁公三十年九月的时候,秦晋两国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攫取更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晋文公就以郑国当年对自己无礼,而且对晋三心二意,暗中与楚国勾结为名,联合秦国攻打郑国。晋文公、秦穆公派兵包围了郑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泛水之南。

>

>当然了,面对大兵压境,郑国的君臣自然惶惶不可终日。郑文公是个很平庸的人,面对危局,无计可施。幸亏有个大夫叫佚之狐的,智慧非凡,他清醒地认识到,面对秦、晋虎狼之师,郑国想要以武力抗衡,无异以卵击石;闭城不出,只是坐以待毙;唯一正确的选择是外交斡旋。只要派一位能干的人说服秦穆公退兵,郑国就可保无

>

>于是,佚之狐便向郑文公推荐了烛之武。佚之狐为什么要让烛之武去游说秦穆公呢?

>

>这就是佚之狐的过人之处了。因为在佚之狐看来,这次秦晋围郑的直接理由是郑国曾经对晋国无礼,而且又和楚国交好,这些都是郑与晋的矛盾纠葛,和秦国没有直接冲突。虽然秦国也想称霸,但要跨过晋国去攻占郑国,也不是十分合算的战略考虑,所以攻占郑国,真正受益的是晋而非秦。其次,秦晋联盟并非铁板一块。既然战争的最大受益者是晋而非秦,再加上秦晋昔日交往的教训,要让秦穆公引兵而去不是难事。如果秦穆公引军而还,晋侯一意孤行,那么以晋国的实力,灭掉郑国也不是很容易的。所以,只要烛之武做通了秦穆公的思想工作,郑国之围就迎刃而解了。

>

>郑文公听从佚之狐的话,请烛之武出山,虽然烛之武几番推脱,但最终还是接受了充当说客的任务。烛之武见了秦穆公,以推心置腹的姿态,向秦穆公分析说,消灭郑国,对秦国来说是祸不是福,是邻强己弱,灭掉郑国只会损害秦国有利于晋国。如果秦国放弃围攻郑国,郑国一定当秦国的“东道主”,与秦国结成友好之邦。

>

>秦穆公听了,很是高兴,就与郑国订了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屯兵防守郑国,自己就率领部队返回秦国了。正如佚之狐所料,秦军不辞而别之后,晋文公料定仅靠晋军之力是不可能打下郑国的,所以也就退兵了。

>

>可以想象,晋国兴师动众地联合秦军去攻打郑国,眼看胜利在望,可是由于秦军的中途变卦而前功尽弃,无功而返,晋国的君臣们一定会在失望之余,心生怨恨,如果有机会,一定会给秦军一个深刻的教训。

>

>果然,时间不久,晋国就等到了这个机会。

>

>鲁(lí)公三十二年冬天,晋文公死了,就在晋国人准备把晋文公的灵柩移到曲沃城去的时候,灵柩里忽然发出一声像牛叫那样低沉地吼声。这下子可把送灵柩的人们吓坏了,晋国的占卜官偃让大夫在晋文公的灵柩前跪拜,他说:“先君指示军戎大事,就要有西边的军队突过我国国境,截击他,一定得到大胜利。”

>

>恰巧这时有个叫杞子的秦国人派人从郑国回国报告秦穆公说:“郑国派我掌管他们北门的锁钥,如果偷偷发兵前来,就可以占领郑国。”秦穆公征询蹇叔的意见。蹇叔说:“劳师远征,我们部队的战斗力一定会下降,而且敌国一定会听到消息,早早做好准备,我们想取得胜利,那是不可能的。”可是,一向从谏如流的秦穆公这次却不听蹇叔的劝谏,硬是命令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带兵从东门出发,去攻打郑国。蹇叔哭着送他们说:“孟将军,我只看得到军队出动,却看不到他们回来啊!”穆公一心想取胜,听到蹇叔说这样的丧气话,心里很不爽,就派人对蹇叔说:“你知道什么?你要是中寿(六十岁)就死了的话,现在你坟上的树已经长得两手合抱那么粗了。”

>

>蹇叔的儿子也参加了这次远征,蹇叔哭着送他说:“晋国的伏兵,一定在崤山。崤山有两个大山,南边的大山是夏后皋的墓地,北边的大山是当年周文王避风雨的地方。我料定你会死在那儿,让我来收你的尸骨吧。”

>

>事情果然如蹇叔预料的那样,晋国得到秦国出兵的消息,就紧急调兵遣将,太子(晋襄公)把丧服染成黑色,系上麻布腰带,大夫梁弘驾御战车,大夫莱驹作为车右。三军同仇敌忾,在崤山设伏,大败秦军,俘虏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员大将。

>

>文嬴是秦穆公的女儿,她很想把秦军的三位大将救回去,就故意在晋襄公面前说:“这三个人使我们两国国君结怨,我们秦国国君如果抓到他们,吃他们的肉还不能满足,何必劳动君主去讨伐呢?让他们回去在秦国受诛杀,以使我们秦国国君快意,怎么样?”晋襄公觉得文嬴的话很有道理,就答应了。晋国的大臣先轸(zhěn)得悉晋襄公放了秦国的三个大将,非常生气,说:“将士们费尽力气在战场上逮住他们,文嬴夫人随便说几句话就把他们放了,这是在毁伤晋国军力而助长敌人的势力,晋国就快要灭亡了!”经先轸这么一说,晋襄公幡然悔悟,急忙派阳处父追赶秦国将领。当阳处父赶到黄河边时,孟明视等人已经在船上了。阳处父解下车左边的骖马,用晋襄公的名义赠送给他们。孟明视叩头说:“晋君的恩惠,不用我们被囚之臣的血来涂鼓,让我们回去在秦国受诛戮,我们秦国国君如果杀了我们,身虽死,也不忘大恩。如果依从晋国君王的恩惠而赦免我们,三年之后将要拜谢君王恩赐。”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颈劲的多音字组词语多音字的组词语大全(5-200个)

潸然泪下的意思_潸然泪下的潸是什么意思?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简历

标签: 知人

更多文章

  • 第六节 嬴秦地望――山东泰莱为秦初肇之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山东

    第六节嬴秦地望――山东泰莱为秦初肇之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上一节说到伯益和他的部族因为“调训鸟兽”有功,因此获得了部落联盟首领舜“嬴”姓的赏赐。其实,除了受赐得姓之外,伯益的部族还被封之于“秦”。所谓封之于“秦”,就是在“秦”那个地方,划给伯益部族一块地方,让他们在那里安居乐业,生息繁衍。不

  • 千古奇战郑国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奇

    千古奇战郑国渠,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陕西省三原县,农闲时节常会演出一些秦腔戏,其中一出颇为有名的戏叫《疲秦计》。戏中说的是战国时期,一位叫郑国的韩国水工说服秦统治者,引泾河水修建灌溉农田的水渠,使关中变为天下粮仓的故事。在那个诸侯混战的时代,秦国为完成统一霸业,将矛头指向邻近的韩国。就在韩国

  • 十大与死亡擦肩的名人: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差点死掉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十大

    十大与死亡擦肩的名人: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差点死掉,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我们都听过名人死里逃生的故事――侥幸躲过暗杀,或者不恰当的时候出现在不恰当的地方。有时,一个人的死亡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历史也不会是我们现在知道的样子。此外,有一些故事很惊人,值得一说。10.受惊的英军释放了俘虏保罗・里维尔(P

  • 秦始皇焚书的备份都哪里去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去了

    秦始皇焚书的备份都哪里去了呢?,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控制群众的言论,下令焚烧除《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百姓私藏的《诗》、《书》和百家语。焚书的确是对于古代文化典籍的极大破坏。但秦始皇雄才伟略,他不可能不懂得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亦或知识就是力量这种简单的道理,正

  • 吕氏春秋的创作背景:吕不韦需要展现自己的实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自己的

    吕氏春秋的创作背景:吕不韦需要展现自己的实力,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吕氏春秋》是先秦时期黄老道家重要的巨著,公元前239年左右完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的前夕。其书基本上以道家为宗,取各家之长而弃其短,所以能成一家之言[5]。是秦汉道家的代表作之一。吕不韦是秦国一代名相,任职于战国末年。吕因散

  • 封建专制制度奠基人秦始皇的“千秋伟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伟业

    封建专制制度奠基人秦始皇的“千秋伟业”,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有文字记载的中国历史总共不过5000年,封建社会就占去了2100年。这样一部漫长的封建史,先人是如何熬过来的?今天的人们真有些不敢想象。可是,只要认真研究一下中国历史,并将这2100年作为一个整体去考察,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秦始皇不

  • 荆轲刺秦王的情节:谁一剑砍断荆轲腿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砍断

    荆轲刺秦王的情节:谁一剑砍断荆轲腿荆轲刺秦王的始终战国末期,秦国妄图吞并诸国,称霸天下。秦王派大将王翦灭掉赵国以后,又继续向北进军,攻打燕国。燕国是个弱小国家,敌不过强大的秦国。当时,燕国的太子丹眼看自己的国家遭受秦国的侵掠,心里非常着急。于是,太子丹就找到一位很有本领的勇士荆轲,以燕国使者身份去见

  • 什么是简帛?秦汉时期简帛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汉

    什么是简帛?秦汉时期简帛介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简帛是简牍帛书的泛称:以竹、木材料为书写载体的称简牍,以缣帛等丝织品为书写载体的称帛书,竹木简牍的使用尤为广泛。在纸张作为书写材料被发明及普遍使用之前,古代中国的书写载体主要是甲骨、金石及简帛。金石、竹帛多被古人并称,视为最主要的书写载体。比如

  • 第四节 反间君臣――李牧冤死秦军破赵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第四节

    第四节反间君臣――李牧冤死秦军破赵,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和积弱积贫,剜肉补疮,一战即溃的韩国相比,有着百战之国称号的赵国,是秦国在统一战争中遇到的最为顽强的拦路虎。如果从秦大将王翦攻克邯郸俘虏赵王迁(前228)起,到公元前222年赵国彻底灭亡计算,赵国在已经失去大部分国土和国都的情况下,与秦国

  • 李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究竟犯了什么罪被诛三族?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的人

    李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究竟犯了什么罪被诛三族?,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中国古代的刑法源远流长,最早起源于夏朝,至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清朝的灭亡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这段历史长河中,但凡触犯律法的人都要受到相应的刑罚制裁,其中,尤其以株族的刑罚(即族刑)最令人可怕,但是族刑又分为好几种,最常听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