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六节 嬴秦地望――山东泰莱为秦初肇之迹

第六节 嬴秦地望――山东泰莱为秦初肇之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011 更新时间:2024/1/24 12:25:18

第六节嬴秦地望――山东泰莱为秦初肇之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上一节说到伯益和他的部族因为“调训鸟兽”有功,因此获得了部落联盟首领舜“嬴”姓的赏赐。其实,除了受赐得姓之外,伯益的部族还被封之于“秦”。所谓封之于“秦”,就是在“秦”那个地方,划给伯益部族一块地方,让他们在那里安居乐业,生息繁衍。

>不过,有的史书上只是笼统地记载着帝舜封土给伯益,有的史书上记载着帝舜封给伯益的土地为70里,但都没有载明,“秦”这块封地的地望到底在什么地方。以致几千年来,史学家们对于伯益受封的“秦”地到底在什么地方,聚讼不已。

>

>那么,嬴姓秦人最初的受封之地“秦”的地望到底在哪里呢?

>

>根据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杨东晨先生的考证,伯益受封的“秦”地地望,应该在今河南范县东南故范县城一带,古属山东省。近年来山东省泰山学院青年学者周郢先生也著有长文《泰莱秦史探踪》考证,认为伯益之“嬴秦”在山东的聚族之地更可指实为泰莱一带。他认为伯益受“赐姓”虽仅属传说,但是秦人姓“嬴”,被封于“秦”这个地方则是真实可信的。

>

>周郢(yǐn)先生的依据是,虽然古代的史家没有明确记载嬴秦部族的受封之地在什么地方,但遍考古籍,先秦这一时期,用“嬴”这个字作为地名的,只有一个“嬴邑”。这个“嬴邑”的地望,在现在的莱芜城西北40里的城子县村。依据三代之世,古代的部族有的以地名作为氏族的名称,有的以封国的国名作为氏族名称的习惯成例,所以“嬴邑”之名一定与嬴族有关。此外,何光岳、苏廷光先生也都推考其邑为伯益部族受封的所在地。

>

>根据周郢先生考释,嬴族之国号“秦”,也与泰山附近地域有关。“秦”之称号远出非子之前,商代甲骨卜辞中已多有“秦”之记录。“秦”于封甘肃秦地之前,应有更早的故基。民国学者卫聚贤先生也认为,山东的“秦亭”,实际上就是“嬴秦”最早的地望;李江浙先生在其所撰的《秦人起源范县说》中,更是力主此说,认为“秦亭”在泰山以南的古东原中(今属河南省范县),唐代诗人高适《东平旅游》一诗中有:“汶上春帆渡,秦亭晚日愁”,即是对这一遗迹的凭吊吟咏。

>

>“嬴”、“秦”两处古地名的遗存说明了什么呢?

>

>它说明如今的泰莱一带,就是嬴秦氏族的发祥地,“泰山”是“嬴秦人的故乡”,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东巡至海,封禅泰山,大概也有祭告远祖、以求佑护之意。事实上,大约在殷商之时,嬴秦部族的一支为商人“保西垂”(今陕西省渭水中游为商之西界),由此开始了部族西迁的漫长行旅。等到殷商覆亡之后,忠于殷商王朝的山东秦族沦为顽民,被周王朝的东征大军击溃,其中一部分被驱逐到黄、淮流域一带,而另一部分则被迁往西方。被迁往西方的一支与戍守西陲的旧嬴族会合,形成当时最大的一支嬴姓部族,成为日后秦国的前身。

>

>需要说明的是,嬴秦氏族虽然在商周之际大部向西迁移,但故里仍有族人繁衍传宗,绵延不绝。《汉书·儒林传》载,西汉时有个经学家就叫做嬴公,在汉昭帝时担任过谏大夫,专门研究《公羊春秋》。这位嬴公,便为“东平人”。这表明直至西汉,在嬴秦故地,仍然有嬴氏的直系子孙。

>

>“秦嬴”与赵城大骆、非子族居于西垂(泛指今甘肃省天水及陇南地区,具体指今礼县与西和县),与沦亡于那里的嬴姓胥轩余民一起为周王朝戍守边疆。甘谷县毛家坪西周秦墓出土文物说明,这一时期的秦人部族当时过着半耕半牧的生活。秦人的首领非子因为善于养马而声名远播,被周孝王召于“渭之会”(今陕西省宝鸡县千河乡魏家营村)主持养马、驯马业,立下功劳,被封于秦,成为附庸小国,恢复嬴姓。这个漫长、曲折的历史过程十分复杂。待后我们再一一详细讲述。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徐组词_用徐组词大全(5-300个)

彝族有什么样的历史?

大腹便便

标签: 山东

更多文章

  • 千古奇战郑国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奇

    千古奇战郑国渠,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陕西省三原县,农闲时节常会演出一些秦腔戏,其中一出颇为有名的戏叫《疲秦计》。戏中说的是战国时期,一位叫郑国的韩国水工说服秦统治者,引泾河水修建灌溉农田的水渠,使关中变为天下粮仓的故事。在那个诸侯混战的时代,秦国为完成统一霸业,将矛头指向邻近的韩国。就在韩国

  • 十大与死亡擦肩的名人: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差点死掉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十大

    十大与死亡擦肩的名人: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差点死掉,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我们都听过名人死里逃生的故事――侥幸躲过暗杀,或者不恰当的时候出现在不恰当的地方。有时,一个人的死亡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历史也不会是我们现在知道的样子。此外,有一些故事很惊人,值得一说。10.受惊的英军释放了俘虏保罗・里维尔(P

  • 秦始皇焚书的备份都哪里去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去了

    秦始皇焚书的备份都哪里去了呢?,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控制群众的言论,下令焚烧除《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百姓私藏的《诗》、《书》和百家语。焚书的确是对于古代文化典籍的极大破坏。但秦始皇雄才伟略,他不可能不懂得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亦或知识就是力量这种简单的道理,正

  • 吕氏春秋的创作背景:吕不韦需要展现自己的实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自己的

    吕氏春秋的创作背景:吕不韦需要展现自己的实力,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吕氏春秋》是先秦时期黄老道家重要的巨著,公元前239年左右完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的前夕。其书基本上以道家为宗,取各家之长而弃其短,所以能成一家之言[5]。是秦汉道家的代表作之一。吕不韦是秦国一代名相,任职于战国末年。吕因散

  • 封建专制制度奠基人秦始皇的“千秋伟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伟业

    封建专制制度奠基人秦始皇的“千秋伟业”,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有文字记载的中国历史总共不过5000年,封建社会就占去了2100年。这样一部漫长的封建史,先人是如何熬过来的?今天的人们真有些不敢想象。可是,只要认真研究一下中国历史,并将这2100年作为一个整体去考察,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秦始皇不

  • 荆轲刺秦王的情节:谁一剑砍断荆轲腿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砍断

    荆轲刺秦王的情节:谁一剑砍断荆轲腿荆轲刺秦王的始终战国末期,秦国妄图吞并诸国,称霸天下。秦王派大将王翦灭掉赵国以后,又继续向北进军,攻打燕国。燕国是个弱小国家,敌不过强大的秦国。当时,燕国的太子丹眼看自己的国家遭受秦国的侵掠,心里非常着急。于是,太子丹就找到一位很有本领的勇士荆轲,以燕国使者身份去见

  • 什么是简帛?秦汉时期简帛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汉

    什么是简帛?秦汉时期简帛介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简帛是简牍帛书的泛称:以竹、木材料为书写载体的称简牍,以缣帛等丝织品为书写载体的称帛书,竹木简牍的使用尤为广泛。在纸张作为书写材料被发明及普遍使用之前,古代中国的书写载体主要是甲骨、金石及简帛。金石、竹帛多被古人并称,视为最主要的书写载体。比如

  • 第四节 反间君臣――李牧冤死秦军破赵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第四节

    第四节反间君臣――李牧冤死秦军破赵,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和积弱积贫,剜肉补疮,一战即溃的韩国相比,有着百战之国称号的赵国,是秦国在统一战争中遇到的最为顽强的拦路虎。如果从秦大将王翦攻克邯郸俘虏赵王迁(前228)起,到公元前222年赵国彻底灭亡计算,赵国在已经失去大部分国土和国都的情况下,与秦国

  • 李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究竟犯了什么罪被诛三族?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的人

    李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究竟犯了什么罪被诛三族?,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中国古代的刑法源远流长,最早起源于夏朝,至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清朝的灭亡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这段历史长河中,但凡触犯律法的人都要受到相应的刑罚制裁,其中,尤其以株族的刑罚(即族刑)最令人可怕,但是族刑又分为好几种,最常听说的

  • 第二节 秦亭之谜――甘肃之“秦”与山东之“秦”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甘肃

    上文说到,周孝王因为非子给周王室养马,“马大蕃息”,所以就封非子为附庸国国主,让他“邑之秦,使其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秦人之所以被称为“秦”,以后用“秦”作为族名和国名,以“秦”为朝代名者,都是因为这个缘故;并且,秦人历史的所谓实证阶段,也都缘之于此。那么,周天子为什么要用“秦”作为赏赐之名,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