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二十三节 韩非入秦――集荣耀与悲剧于一身的政治家

第二十三节 韩非入秦――集荣耀与悲剧于一身的政治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96 更新时间:2023/12/16 5:09:26

第二十三节韩非入秦――集荣耀与悲剧于一身的政治家,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公元前234年,韩国的一位使者奉命来到秦国,他用结结巴巴的语言,艰难而执著地向秦王政分析着韩、赵、秦三国的关系,秦王政显然有点失望,但还是恭恭敬敬地听着,并且不时地向这位韩国的使者投以赞许和鼓励的目光……

>这位患有口吃之疾的韩国使者是谁呢?

>

>他就是韩国的宗室贵族子弟,和李斯一起就学于荀子门下的韩非。韩非大约生于公元前280年,从小就患有口吃,不善于讲话,但却擅长于著书立说,文章写得深刻生动,文风平实严谨。韩非非常喜欢黄老刑名法术之学,对其研究得很深。李斯虽然自视甚高,目中无人,但对韩非的人品和学识还是非常敬崇的,李斯认为自己的学识远远比不上韩非。

>

>韩非就学于荀子,学成之后,由于他的公子身份,所以又回到了韩国。这时的韩国,已经衰弱得不成样子了。作为宗室子弟和利器在怀的士人,韩非多次上书规劝韩王,但韩王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当时,韩非痛恨治理国家不致力于修明法制,不能凭借君王掌握的权势用来驾驭臣子,不能任用有富国强兵之才的贤能之士,反而任用夸夸其谈、对国家有害的文学游说之士,并且让他们的地位高于讲求功利实效的人。他认为儒家用经典文献扰乱国家法度,而游侠凭借着武力违犯国家禁令。现在国家供养的人并不是所要用的,而所要用的人又不是所供养的。他悲叹廉洁正直的人不被邪曲矫枉之臣所容,他考察古往今来的得失变化,写出了《孤愤》、《五蠹(d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十余万字的著作。

>

>公元前236年(韩王安二年),李斯奉秦王之命到韩国,催促韩王安赶快投降。李斯在这次出使韩国过程中,会见了十五六年未见的韩非。韩非把自己写的《孤愤》、《五蠹》等篇章让李斯看,李斯看后,就把作品带走,后来又传至秦王手中。

>

>再说秦王读了李斯带回来的韩非的《孤愤》、《五蠹》之后,非常高兴,大发相见恨晚之叹。李斯告诉秦王政,这个人就是韩国的韩非。可是,能有什么办法让韩非来到秦国呢?秦王政想到一个“逼”字,于是,就下令攻打韩国,逼着韩国让韩非出使秦国。韩王安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得派韩非出使秦国。

>

>公元前234年,韩非奉命出使秦国。韩非来到秦国之后,受到秦王政最高规格的款待,一时间秦国高层官吏云集在韩非所住的驿馆之前,以能一睹韩非的风采为荣。在这种荣耀光环的笼罩之下,韩非以为他的“存韩”之策能够实现,于是就向秦王献上《存韩》书,对秦国的政治提出了批评。韩非认为,国富兵强的秦国之所以迟迟不能统一天下,是因为秦国的大臣们没有尽到辅佐君王的责任,尤其是李斯和姚贾等人提出的灭韩战略,更是不妥。韩非认为,韩国已经不是秦国的对手,不能对秦国构成威胁。他认为秦国应该先灭赵国,因为赵国是个强国,只要赵国一灭,统一天下便水到渠成,指日可待。秦王政认为韩非提出的这个统一六国的战略,是最符合秦国利益的,但是,最终并没有采用。

>

>应该说,韩非为了救护自己的国家,以邻为壑的做法有情可原,也符合秦国的最大利益。但是,他的这个统一六国的战略方针却为其埋下了杀身的祸根。

>

>为什么呢?因为韩非和李斯、姚贾等人提出的战略方针针锋相对,如果他的战略方针一旦被秦王政采用,李斯等人的政治威信将大打折扣;其二,韩非认为姚贾根本就不是治国的材料,不配与他谈论安定社的大计,这就令姚贾很是难堪,怀恨在心;其三,韩非的出现,使李、姚二人的政治威信和政治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威胁,韩非一旦获得秦王政的信任,出任秦国的相邦,那么李、姚二人就保不住既得利益了。所以,李斯和姚贾就在秦王政面前诋毁韩非,说:“韩非是韩宗室的公子,他的计策最终是为了韩国的利益,不是为秦国的利益考虑,如果不采用他的主张,您把他留下来,最后还让他回到韩国去的话,就是自己给自己留下了后患,不如将他杀掉,以绝后患。”秦王政虽然非常喜欢韩非,也非常认同他的观点,但复杂的国家关系和自身多疑的性格使他对韩非的平定六国之策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所以,在未能深思熟虑的情况下,就下令把韩非抓起来,让官吏治韩非的罪。

>

>就在官吏将韩非抓起来之后,李斯派人送毒药给韩非,说是秦王的意思,让他自尽。韩非知道李斯从中使诈,挑拨是非,想亲自见秦王一面,把事情说清楚,但是,李斯总是设法让韩非见不着秦王,而且逼着他喝下了毒药。不料,就在韩非死后不久,秦王政反复思考,认为韩非说得很有道理,想赦免韩非,但是,当他派人去释放韩非时,韩非却早已经死了。

>

>韩非死后,韩王安一看能够勉强支撑韩国这座岌岌可危大厦的最后一根柱子也倒了,就自动放弃了王位,把韩国降为秦的臣属之国,战战兢兢地等待着末日的来临。

>

>对于韩非,我认为,尽管他一生襟抱未能开,但他统一天下的战略构想却最终通过秦王政之手得以实现,他的著作《韩非子》里的政治思想及其治国方略,对秦国的政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秦国统一后政治统治的指导思想。

>

>那么,《韩非子》里到底都有哪些了不起的政治思想呢?

>

>首先,韩非的历史观为秦国的统治者提供了改革的理论依据。韩非注意研究历史,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他认为如果当今之世还赞美“、舜、汤、武之道”,“必为新圣笑矣”。因此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他的历史观,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

>

>其次,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他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为此,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同时,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来取代他们,“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还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以法为教”。他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他还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韩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蝠字组词和拼音,蝙蝠的拼音和组词

镇定的反义词是什么?镇定的意思是什么?镇定的近义词是什么?

属牛的几月出生最好

标签: 荣耀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墓之谜:秦始皇陵地宫为什么不能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地宫

    秦始皇墓之谜:秦始皇陵地宫为什么不能挖?,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赵化成教授说:“保护是第一的,保护好了才能研究。两害相权取其轻,做任何事情都要看利弊。文物中有许多有机物的保护比较困难,虽然有了很多办法,但还没有找到完美无缺的手段。帝陵不发掘,这是考古界的共识。”秦始皇陵地宫模

  • 世界上最高的人椅叠罗汉:共6.4米高 这种绝活兴起于秦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的人

    世界上最高的人椅叠罗汉:共6.4米高这种绝活兴起于秦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1999年l0月l6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黄金时段:吉尼斯世界纪录电视展播』的录制现场,中国北京杂技团的杂技演员表演了最高的人椅叠罗汉,共6.4米高,它由6个演员和7把椅子叠在一起,当人、椅叠在一起时,在空中

  • 关于淫乱后宫的历史故事:史上唯一一位在后宫生下私生子的皇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后宫

    关于淫乱后宫的历史故事:史上唯一一位在后宫生下私生子的皇太后,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第一节概述历史,特别是宫廷史,就是英雄和风月组成的万花筒。秦地处西鄙小邑,而多雄王。秦王赢政,更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巨人,君临天下,威振四海。首建中华帝国,肇千古帝王基业。而秦皇之母,作为帝国的太后,也与有荣焉。她

  • 鸿沟分界,定大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分界

    鸿沟分界,定大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相持不下,鸿沟分界项羽终于有点扛不住了。汉军主力与楚军在荥阳、成皋相持不下;韩信在东、北两个方向形成对楚军的包围之势;彭越率兵驻扎梁地,不停袭击骚扰楚军,断绝楚军的粮食供给。这些都让项羽陷入不利的局面。项羽并非没有智谋,但是缺乏逆境中的耐性,急于取胜心理占

  • 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秦始皇开中国卖官先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先河

    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秦始皇开中国卖官先河,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中国古代,卖官鬻爵并不鲜见。追溯起来,首开卖官先河的乃秦始皇嬴政。不过,古代封建王朝连天下都是皇帝的,卖个“官儿”算啥?秦汉时期,买官卖官名气最大的当属曹操的父亲曹嵩。当时已继袭了老爸曹腾“费亭侯”封号的曹嵩,为了“侯升公”,居

  • 大秦王朝三世而终:为何如此短暂?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朝

    大秦王朝三世而终:为何如此短暂?,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第一节宫廷阴谋的始作俑者】嬴政在位第三十七年(公元前210),是秦始皇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出巡。他是上年或此年10月份(但这个数字也被后世许多史家所疑虑)从咸阳启程的。他让右丞相冯去疾留守都城,而带上自己多年的心腹股肱——左丞相李斯、近侍中

  • 揭秘:秦始皇母后面首与吕不韦的政治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面首

    揭秘:秦始皇母后面首与吕不韦的政治危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1之乱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人出了名,就会受到众目睽睽的关注;猪长肥了,就会被送进屠宰场。立了功,受了赏,出了名,当了权,陡然间成为秦国政坛上的新星,同时,也成了各派政治势力矛盾的焦点。他在帝太后宫中默默无闻地当面首的时代,没有人去

  • 秦始皇生母是个谜?到底是赵姬还是另有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是个

    秦始皇生母是个谜?到底是赵姬还是另有其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赵姬,是秦始皇的生母,赵国邯郸人,生年不可考,卒于公元前228年(秦王政19年),与其夫庄襄王(子楚)合葬于阳(芷阳,今陕西西安市东)。她本是吕不韦的姬妾,后成为秦庄襄王的王后,其子嬴政即位为秦王以后,她又成了王太后,秦始皇统一天下

  • 秦朝史上宫刑受罚者达72万:所割之势高积成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成山

    秦朝史上宫刑受罚者达72万:所割之势高积成山,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也就是著名的秦赵长平之战后三个月,一个男孩在赵都邯郸诞生,没有祥瑞,没有雷霆,一切都静悄悄的,爹妈甚至都怕他多哭。茫茫长夜里,没人能看见未来,许多邯郸人要到三十一年后,才知道他是谁。此时,整个赵国都在为长平之

  • 扶苏不是生来就仁懦而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儒家思想

    扶苏不是生来就仁懦而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子扶苏的每一次出镜,都是站在他爹的对立面。只要是他爹要杀人放火,他都会站出来,“以数直谏上”。这为他赢得了,仁德、贤明的光圈,也让他那个靠着杀伐打下一片江山的爹很光火。扶苏为什么处处跟他爹唱反调?是他生来就性格仁慈?显然不是。《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