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生母是个谜?到底是赵姬还是另有其人

秦始皇生母是个谜?到底是赵姬还是另有其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846 更新时间:2023/12/27 22:24:31

秦始皇生母是个谜?到底是赵姬还是另有其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赵姬,是秦始皇的生母,赵国邯郸人,生年不可考,卒于公元前228年(秦王政19年),与其夫庄襄王(子楚)合葬于阳(芷阳,今陕西西安市东)。她本是吕不韦的姬妾,后成为秦庄襄王的王后,其子嬴政即位为秦王以后,她又成了王太后,秦始皇统一天下,追尊她为帝太后。她的真实姓氏已失载,“赵姬”一词始于长篇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故史家也称她为赵姬。

“赵姬”这个称呼,确切理解应该是“赵国女子”之意。赵姬的身世即使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一卷中,前后记载也自相矛盾,先说“吕不韦娶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这句话分明表示赵姬只不过是个社会地位底下的舞女而已,后面又说“赵欲杀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这里赵姬又成了赵国大户人家的女儿。

历史记载

赵姬,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人,出身于富商家庭,秦庄襄王赢异人的王后,善歌舞,性淫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太后。

赵姬原是巨商吕不韦的爱妾,她是一位姿容艳丽且能歌善舞的女子,被吕不韦视为至宝,生活在邯郸,身世和籍贯无考。一天她对吕不韦请异人来府上饮酒。异人被赵姬的美色所迷,便诚恳的请求吕不韦把赵姬送给自己,吕不韦大怒,遂沉思一会,诚挚的对异人说:“我已经为你倾家荡产了,难道还会在乎一个女人吗?”第二日便送赵姬于异人。

时值秦赵长平大战,异人回不了咸阳,一年之后,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年)一月,她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为政,秦国国君姓嬴,便叫嬴政,又因生在赵国,而赵秦二国有着共同的祖先蜚廉(蜚廉一子恶来为秦之先人,一子季胜为赵之先人),所以也称赵政,他就是后来的秦始皇。

赢异人是秦昭王襄王的孙子,秦太子安国君的次子,母夏姬,夏姬失宠早逝,秦国把异人当作人质送于赵国,安国君的正妻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吕不韦用计说服华阳夫人,收异人为儿子,改名子楚,后来,安国君继位为秦孝文王,立华阳夫人为后,立子楚为太子,孝文王在位一年而死,子楚继位为秦庄襄王,立赵姬为王后,嬴政为太子,庄襄王在位三年而死,嬴政继位为秦王,封赵姬为太后,吕不韦在秦庄襄王即位时已出任宰相,嬴政即位后仍任宰相。

嬴政即位时年仅十三岁,大权操纵在吕不韦和太后手中,由于赵姬原是吕不韦的爱妾,这时虽贵为太后,仍与吕不韦情丝难断,经常幽会,吕不韦怕随着秦王的年纪长大,奸情暴露,对自己不利,力图摆脱赵太后的纠缠,后来,秦人因犯强奸罪入狱,吕不韦趁机对他假施宫刑,充当太监服侍太后,以满足太后的淫欲,缪爱宠于太后,并使寡居的太后怀孕,二人害怕奸情暴露,便假称占了一卦,宜徙宫以避时躲灾。她征得了嬴政的同意以后,就带着假太监缪,移住远离皇宫的雍城。先后生了两个儿子,秦太后知道这样下去不会隐瞒太久,便与缪商谋:一旦被嬴政知道,就取嬴政而代之,并以他们的儿子作为嗣君。

拓展阅读::让赵姬疯狂爱恋的假太监究竟是怎样的人?

吕不韦开始刻意疏远太后,私下里寻访到了一个奇伟的男人做门客。这个人也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此人名字非常古怪,叫,读作“烙”,爱惜、留恋的意思;读作“矮”,意思是品行不端正的人。、二字合在一起,就是指爱惜、留恋品行不端正的人,可见这个名字不是一个好名字,拥有这个名字的人当然也就不是一个好人了。每天的任务既快乐又辛苦,就是找女人交欢作乐。为了表现“那物件”的神奇,吕不韦“使以其阴关桐轮而行”(《史记吕不韦列传》)。就是说,要把自己的生殖器当车轴,带着桐木车轮满世界跑!当然,这番才艺展示不是瞎做的,吕不韦有意把这些事情让人传到了赵姬的耳朵里,引诱她上钩。

欲火难灭的王太后赵姬哪里能放过这等神奇的男人,立即就想要。

但要把一个大男人送进后宫让赵姬享用,在那个时代还是有些难度的。吕不韦的聪明才智又一次起了作用,他声称犯了罪,应处宫刑,就是把那个神奇的东西去掉。然后,他私下对赵姬说,“把这事办好,得你搭个话,使些银子。”于是赵姬备了一份厚礼贿赂行刑的官员,让他到时只要把胡子之类没太大用场的东西拔掉就行了,切不能把那有用的玩意剁掉。

就这样,变成一个假宦官,得以进宫为赵姬服务,成为有史料确切记载的第一个“包二爷”。

这的服务水平确实是高,司马迁在评价赵姬对他喜欢程度时,用的是这样的词:“绝爱之”,都爱绝了!

这下,吕不韦倒是可以顺利脱身。没时间搞女人的他,终于可以静下心来搞政治了。

把赵姬的春情撩拨得过于荡漾了,于是一个死了丈夫的王太后与一个被阉割的宦官竟然连续怀上了孩子。这固然表明赵姬能生孩子,但她却不曾给嬴家留下血脉,全都是外人的。这事就有点坏了。

推荐阅读:

基督正教(东正教)的禁忌

【惆怅】的意思是什么?【惆怅】是什么意思?

坪的组词

标签: 是个

更多文章

  • 秦朝史上宫刑受罚者达72万:所割之势高积成山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成山

    秦朝史上宫刑受罚者达72万:所割之势高积成山,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也就是著名的秦赵长平之战后三个月,一个男孩在赵都邯郸诞生,没有祥瑞,没有雷霆,一切都静悄悄的,爹妈甚至都怕他多哭。茫茫长夜里,没人能看见未来,许多邯郸人要到三十一年后,才知道他是谁。此时,整个赵国都在为长平之

  • 扶苏不是生来就仁懦而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儒家思想

    扶苏不是生来就仁懦而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子扶苏的每一次出镜,都是站在他爹的对立面。只要是他爹要杀人放火,他都会站出来,“以数直谏上”。这为他赢得了,仁德、贤明的光圈,也让他那个靠着杀伐打下一片江山的爹很光火。扶苏为什么处处跟他爹唱反调?是他生来就性格仁慈?显然不是。《史记

  • 陈胜吴广建立的政权为什么叫张楚?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陈胜吴广

    陈胜吴广建立的政权为什么叫张楚?张楚是什么意思秦朝时的楚国政权,是公元前209年陈胜所发动的农民起义成立的,国号张楚。秦朝末年(公元前209年7月),包括陈胜与吴广在内的900名贫苦农民,去渔阳驻守边地。由于延误了时间要都被杀头,陈胜与吴广一起号召起义,迅速组织了一批农民为主的队伍,并占领了蕲县大泽

  • 秦二世胡亥身世大揭秘:秦二世胡亥的母亲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二世

    秦二世胡亥身世大揭秘:秦二世胡亥的母亲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有人猜想说,秦始皇大概是没有立皇后,之所以没有立,是因为后宫太多,看花了眼,定不下来。不过,动动脑筋就可以知道,后宫多少,秦与历代一样,自有制度,自有规定,与立不立皇后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立后是为了王位继承的秩序,也是为了后宫

  • 秦帝国外交政策的奠定者:范睢和他的远交近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他的

    秦帝国外交政策的奠定者:范睢和他的远交近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帝国外交政策的奠定者:范睢和他的远交近攻公元前268年,一个人从齐国逃到秦国,他的到来对秦国的命运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这个人就是向秦昭王提出“远交近攻”战略的范睢。范睢(?前255年

  • 揭秘:秦始皇生前断龙脉漏杀刘邦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邦

    揭秘:秦始皇生前断龙脉漏杀刘邦之谜,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中国古代的风水史上,秦始皇东游镇压东南“天子气”一事,最为著名。其实,秦始皇生前制造的风水事件,远远不止这一起。传说,为大秦帝国的万年基业,秦始皇当年曾去刘邦家乡镇王气。始皇37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东游外巡过程中,随行人员里总

  • 秦时明月范增人物简介,秦时明月中的范增是谁演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月

    秦时明月范增人物简介,秦时明月中的范增是谁演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时明月范增人物简介《秦时明月》中的范增,不论是在电视剧和动漫之中,他的角色性质都是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的,都是一个老者加智者的形象。他是项少羽的启蒙老师,同时又是项氏的重要人物,有点像是地位较高的管家一样,追随项氏的人都会非常

  • 秦始皇焚书坑儒历史谜案追踪――秦始皇遭蒙冤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始皇

    秦始皇焚书坑儒历史谜案追踪――秦始皇遭蒙冤,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世人都说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对文学进步的阻止,出于个人自私而坑害了儒家学子,毁灭了大量文集。了对于秦始皇的为人,无论是褒还是贬,大家似乎都有一个共识,即这位始皇帝统一中国之后焚书坑儒,大开杀戒,一次就活埋了四百多位儒生。然而,对于秦始

  • 秦朝方士徐福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他真的有东渡到日本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方士

    秦朝方士徐福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他真的有东渡到日本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历史上是真有徐福这个人的。徐福,即徐,字君房,齐地琅琊(今江苏赣榆)人,秦朝著名方士。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同情百姓,乐于助人,故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颇高。徐福是鬼谷子先生的关门弟子。学辟谷、气

  •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朝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秦朝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顺应了人们渴望统一安定的意愿,然而秦朝却在短暂的时间里就灭亡了。从历史的发展规律来讲,一个旧的朝代灭亡必然会导致一个新的王朝出现,在秦灭亡之后,历经了十年的楚汉争霸之后,终于一个新的王朝汉朝